内容简介
林木种质资源是木本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它们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是生态建设和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掠夺性的采伐,导致全球性的森林面积缩减,全世界的物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绝危机。物种消亡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类即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生物工程与基因开发利用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大量储备具有利用与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是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行动。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端,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其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曾吸引了众多植物学家前来考察研究或采集植物标本。据文献记载,早在1889年德国人T.Loesener就对崂山和青岛市区的高等植物做过调查,发表了Prodromus Florae Tsingtauensis一文(1919),记载植物135科,1024种,其中种子植物125科,955种(包括木本植物64科,133属,220种和变种);1925年,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刊印的《青岛栽培植物名录》记载种子植物5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300种;1930年日本人木多静六在《山东省林相变化与国运之消长》一文中对崂山下清官一带被子植物进行了描述。1919年国内学者李继侗的《青岛的松林》是关于青岛森林植被研究*早的文献:1935年李顺卿在对崂山植被进行研究后,发表了《山东崂山植物环象之初步观察》。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有高等院校学者和林业、园林工作者对青岛市木本植物进行过不同形式的调查、整理,形成了一些名录、书籍资料,为促进绿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56年,山东大学教师陈倬在对青岛种子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青岛种子植物名录》,记载木本植物383种和变种(含当时山东大学及公园温室栽培38种);1984年,青岛林业局曹俊训先生将其1957。1984期间所调查采集的木本植物标本(不包括当时的市内五区)加以汇集,编写成《青岛木本植物检索手册》,共记载野生和栽培乔木、灌木及木质藤本72科、185属、472种和变种;1986年,山东省林木种苗站对全省引进树种进行整理,编写了《山东引进树种》,记录引进树种143种,其中在青岛有引种试验115种;1999-2001年,崂山风景管理委员会和山东师范大学组成了联合科研组,对崂山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编辑出版了《崂山植物志》,该志共记录了崂山及市区各公园常见栽培维管植物160科,734属,1422种,8亚种,114变种,5变型及13栽培变种。
为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2011-2014年,青岛市按照山东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市范围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对全市木本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地系统调查和研究,摸清了资源家底,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组织了《青岛树木志》的编写工作。全书计有全市野生及露地栽培木本植物89科,247属,635种,14亚种,82变种,33变型及55栽培变种,配有树木插图634幅,并附有彩色照片120幅。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编写说明
青岛市地图
青岛树木志彩色图片说明
新分类群记载
青岛市自然概况
青岛市木本植物概况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一、银杏科GINKGOACEAE
(一)银杏属Ginkgo L
二、松科PINACEAE
(一)冷杉属Abies Mm
(二)云杉属Picea Dietr
(三)落叶松属Larix Mm
(四)金钱松属Pseudolarix Gord
(五)雪松属Cedrus Trew
(六)松属Pinus L
三、杉科TAXODIACEAE
(一)杉木属Cunninghamia R.Br
(二)柳杉属Cryptomeria D.Don
(三)水松属Glyptostrobus Endl
(四)落羽杉属Taxodium Rich
(五)水杉属Metasequoia Miki ex Hu et Cheng
四、柏科CUPRESSACEAE
(一)崖柏属Thuja L
(二)侧柏属Platycladus Spach
(三)柏木属CupressusL
(四)扁柏属Chamaecyparis Spach._
(五)福建柏属Fokienia Henry et Thomas -
(六)圆柏属Sabina Mill
(七)刺柏属Juniperus L
(八)罗汉柏属Thujposis Sieb.et Zucc
五、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一)罗汉松属Podocarpus L7 Her.ex Persoon
六、三尖杉科CEPHAL0TAXACEAE
(一)三尖杉属Cephalotaxus Sieb.et Zucc.ex Endl
七、红豆杉科TAXACEAE
(一)红豆杉属Taxus L
(二)榧树属Torreya Am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
(一)木莲属Manglietia B1
(二)木兰属Magnoua L
(三)含笑属Michelia L
(四)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L
二、蜡梅科CALYCANTHACEAE
(一)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dl
三、樟科LAURACEAE
(一)润楠属Machilus Rumphium ex Nees
(二)樟属Cinnamomum Schaeffer
(三)山胡椒属Lindera Thunb
(四)月桂属LaurusL
(五)檫木属SassafrasJ. Presl
四、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一)马兜铃属Aristolochia L
五、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一)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
六、毛茛科RANCULACEAE
(一)铁线莲属Clematis L
七、小檗科BERBERIDACEAE
(一)南天竹属Nandina Thunb
(二)十大功劳属Mahorua'Nutt
(三)小檗属Berberis L
八、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一)木通属Akebia Decne
九、防己科MENISPERMACEAE
(一)蝙蝠葛属Menispermum L
……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林木种质资源是木本植物材料中能将其特定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并能表达的遗传物质总称,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它们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是生态建设和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掠夺性的采伐,导致全球性的森林面积缩减,全世界的物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绝危机。物种消亡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类即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生物工程与基因开发利用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大量储备具有利用与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是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行动。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端,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其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曾吸引了众多植物学家前来考察研究或采集植物标本。据文献记载,早在1889年德国人T.Loesener就对崂山和青岛市区的高等植物做过调查,发表了Prodromus Florae Tsingtauensis一文(1919),记载植物135科,1024种,其中种子植物125科,955种(包括木本植物64科,133属,220种和变种);1925年,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刊印的《青岛栽培植物名录》记载种子植物5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300种;1930年日本人木多静六在《山东省林相变化与国运之消长》一文中对崂山下清官一带被子植物进行了描述。1919年国内学者李继侗的《青岛的松林》是关于青岛森林植被研究最早的文献:1935年李顺卿在对崂山植被进行研究后,发表了《山东崂山植物环象之初步观察》。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有高等院校学者和林业、园林工作者对青岛市木本植物进行过不同形式的调查、整理,形成了一些名录、书籍资料,为促进绿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956年,山东大学教师陈倬在对青岛种子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青岛种子植物名录》,记载木本植物383种和变种(含当时山东大学及公园温室栽培38种);1984年,青岛林业局曹俊训先生将其1957。1984期间所调查采集的木本植物标本(不包括当时的市内五区)加以汇集,编写成《青岛木本植物检索手册》,共记载野生和栽培乔木、灌木及木质藤本72科、185属、472种和变种;1986年,山东省林木种苗站对全省引进树种进行整理,编写了《山东引进树种》,记录引进树种143种,其中在青岛有引种试验115种;1999-2001年,崂山风景管理委员会和山东师范大学组成了联合科研组,对崂山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编辑出版了《崂山植物志》,该志共记录了崂山及市区各公园常见栽培维管植物160科,734属,1422种,8亚种,114变种,5变型及13栽培变种。
为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2011-2014年,青岛市按照山东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市范围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对全市木本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地系统调查和研究,摸清了资源家底,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组织了《青岛树木志》的编写工作。全书计有全市野生及露地栽培木本植物89科,247属,635种,14亚种,82变种,33变型及55栽培变种,配有树木插图634幅,并附有彩色照片120幅。
《青岛树木志》将为青岛地区的树木资源、城乡绿化、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植物资料,同时为高等院校林学、园林、城市规划、农学、中药学、环境学等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青岛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青岛树木志》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及各区市林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山东师范大学李法曾教授对书稿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本志书中的插图,部分引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山东植物志》、《山东植物精要》等著作。在此,我们对青岛植物研究作出贡献的前辈和同事们表示敬意,对支持我们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本志所引证著作的编者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志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及相关资料,力求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遗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青岛树木志》是一部详尽记录青岛地区植物资源的学术专著,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翔实的资料,呈现了这座滨海城市独特而丰富的树木世界。本书并非一本消遣性的游记或随笔,而是旨在为植物学研究者、林业工作者、城市绿化规划者以及对植物学有深入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权威、全面的参考工具。 全书的核心结构与内容设计 《青岛树木志》的编写遵循了植物志的通用体例,力求科学、规范、系统。全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绪论:青岛的地理环境与植物区系概述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详细介绍青岛的地理坐标、海岸线特征、丘陵山地分布以及河流湖泊状况。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温度、湿度、土壤类型和光照条件,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环境。 气候特征: 深入分析青岛特有的温带季风气候,包括其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均温、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风向风力以及沿海气候的海洋性影响(如湿润、多雾)。气候是决定植物分布和生长习性的关键因素。 土壤条件: 梳理青岛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如棕壤、潮土等,分析其质地、肥力、酸碱度等特性,并探讨这些土壤特征如何影响不同树种的适应性。 植物区系来源与组成: 基于青岛的地理位置,分析其植物区系的成因,是属于华北植物区、东北植物区还是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形成的独特区系。梳理青岛地区树木的植物学分类、起源和演化,介绍主要植物地理成分的比例,例如是本地原产还是引种。 二、专论:青岛树木的系统分类与形态描述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包含了对青岛地区所有已知树木的系统性分类和详细描述。 分类系统: 采用国际通用的植物分类系统(例如,APG IV系统),对青岛的树木进行科、属、种的层级划分。例如,会详细介绍蔷薇科(Rosaceae)、壳斗科(Fagaceae)、松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等在青岛地区代表性的属和种。 物种描述: 对于每一个被收录的树种,都将进行极为详尽的形态学描述,包括但不限于: 学名与中文名: 提供规范的拉丁文学名(附作者名)和通用的中文俗名,有时还会列出地方性名称。 形态特征: 植株: 乔木、灌木,高度,树冠形状,树皮的颜色、纹理、是否脱落等。 枝: 幼枝和老枝的颜色、有无皮孔、绒毛、刺等。 叶: 叶的形状、大小、先端、基部、边缘、表面和背面特征(如毛被、腺点),叶的排列方式(互生、对生、轮生),叶柄的长度和特征。 花: 花序的类型(穗状、总状、伞形等),花的大小、颜色、花被片(花瓣、萼片)的数量、形状、雄蕊和雌蕊的特征。 果: 果实的类型(浆果、核果、蒴果、坚果、球果等),果实的大小、形状、颜色、成熟期,以及种子的大小、形状、颜色。 生态习性: 生长环境(如阳生、阴生),对土壤的偏好,对水分的要求,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抗风能力,耐盐碱能力等。 地理分布: 在青岛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自然分布情况,是否为本地原产或外来引入。 经济及生态价值: 介绍该树种的经济用途(如木材、药用、食用、纤维、观赏)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固沙、涵养水源、提供栖息地)。 检索系统: 为了方便读者查找,本书通常会附带详细的检索工具,例如: 性状检索表: 基于形态学特征(如叶的形状、花的颜色、果的类型等)构建的二歧检索表或多项检索表,帮助读者从未知物种的特征出发,逐步锁定其名称。 学名索引: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拉丁文学名索引。 中文名索引: 按笔画或拼音顺序排列的中文俗名索引。 三、特殊专题与附录 除了详细的物种描述,本书还可能包含一些专题性的内容,以深化读者对青岛树木的理解。 青岛树木的生态群落分析: 探讨在不同的生境类型(如滨海地带、丘陵山地、城市公园、林地、农田边缘)下,树木形成的自然或半自然群落结构、优势物种、物种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 青岛树木的引种驯化史: 追溯历史上青岛地区树木的引种、栽培和驯化过程,介绍重要的引种来源、引种时间以及对城市绿化和景观形成的重要树种。 古树名木及其保护: 专题介绍青岛地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和重要生态价值的古树名木,包括其树种、年代、生长状况、保护措施等。 树木病虫害防治简述: (可能包含,视编辑决定)简要介绍青岛地区常见树木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危害及防治方法,为林业和园林部门提供参考。 植物学常用术语解释: 对书中涉及的专业植物学词汇进行解释,方便非专业读者理解。 参考文献: 列出本书引用的所有文献,体现学术的严谨性。 图版(插图): 优秀植物志通常配有精美的插图,包括植物的整体形态图、关键部位(如叶、花、果、枝条)的局部放大图,以及一些照片,直观展示植物的形态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青岛树木志》不仅仅是一本目录,它承载着多方面的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 为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和研究素材。 林业与园林应用价值: 为青岛地区的林业发展、城市绿化、景观规划、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树种的选择、栽培和管理。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记录和梳理青岛地区的树木资源,有助于认识和评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基础。 科普教育价值: 能够普及植物学知识,激发公众对植物的兴趣,提升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历史文化记录价值: 某些珍稀或具有历史意义的树木的记载,本身也构成了一段地方历史和文化的印记。 总而言之,《青岛树木志》是一部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学术著作,它以严谨的科学方法和详实的记录,全面展现了青岛地区丰富而独特的树木资源,是理解和保护这座城市绿色财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