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林木種質資源是木本植物材料中能將其特定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並能錶達的遺傳物質總稱,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種、野生種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它們人工創造的遺傳材料,是生態建設和林業事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長期以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和掠奪性的采伐,導緻全球性的森林麵積縮減,全世界的物種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滅絕危機。物種消亡帶來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問題引起瞭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人類即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生物工程與基因開發利用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力。大量儲備具有利用與潛在利用價值的種質資源,是推動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行動。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端,瀕臨黃海,環繞膠州灣,其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森林植物資源豐富,曾吸引瞭眾多植物學傢前來考察研究或采集植物標本。據文獻記載,早在1889年德國人T.Loesener就對嶗山和青島市區的高等植物做過調查,發錶瞭Prodromus Florae Tsingtauensis一文(1919),記載植物135科,1024種,其中種子植物125科,955種(包括木本植物64科,133屬,220種和變種);1925年,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刊印的《青島栽培植物名錄》記載種子植物5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300種;1930年日本人木多靜六在《山東省林相變化與國運之消長》一文中對嶗山下清官一帶被子植物進行瞭描述。1919年國內學者李繼侗的《青島的鬆林》是關於青島森林植被研究*早的文獻:1935年李順卿在對嶗山植被進行研究後,發錶瞭《山東嶗山植物環象之初步觀察》。新中國成立後,陸續有高等院校學者和林業、園林工作者對青島市木本植物進行過不同形式的調查、整理,形成瞭一些名錄、書籍資料,為促進綠化事業發展起到瞭積極作用。1956年,山東大學教師陳倬在對青島種子植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錶瞭《青島種子植物名錄》,記載木本植物383種和變種(含當時山東大學及公園溫室栽培38種);1984年,青島林業局曹俊訓先生將其1957。1984期間所調查采集的木本植物標本(不包括當時的市內五區)加以匯集,編寫成《青島木本植物檢索手冊》,共記載野生和栽培喬木、灌木及木質藤本72科、185屬、472種和變種;1986年,山東省林木種苗站對全省引進樹種進行整理,編寫瞭《山東引進樹種》,記錄引進樹種143種,其中在青島有引種試驗115種;1999-2001年,嶗山風景管理委員會和山東師範大學組成瞭聯閤科研組,對嶗山植物進行瞭全麵係統的調查,並在此基礎上,於2003年編輯齣版瞭《嶗山植物誌》,該誌共記錄瞭嶗山及市區各公園常見栽培維管植物160科,734屬,1422種,8亞種,114變種,5變型及13栽培變種。
為加強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管理,2011-2014年,青島市按照山東省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瞭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市範圍的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工作,對全市木本植物資源進行瞭全麵地係統調查和研究,摸清瞭資源傢底,采集瞭大量植物標本,圓滿完成瞭調查任務,取得瞭豐碩成果。在此基礎上,組織瞭《青島樹木誌》的編寫工作。全書計有全市野生及露地栽培木本植物89科,247屬,635種,14亞種,82變種,33變型及55栽培變種,配有樹木插圖634幅,並附有彩色照片120幅。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編寫說明
青島市地圖
青島樹木誌彩色圖片說明
新分類群記載
青島市自然概況
青島市木本植物概況
裸子植物門GYMNOSPERMAE
一、銀杏科GINKGOACEAE
(一)銀杏屬Ginkgo L
二、鬆科PINACEAE
(一)冷杉屬Abies Mm
(二)雲杉屬Picea Dietr
(三)落葉鬆屬Larix Mm
(四)金錢鬆屬Pseudolarix Gord
(五)雪鬆屬Cedrus Trew
(六)鬆屬Pinus L
三、杉科TAXODIACEAE
(一)杉木屬Cunninghamia R.Br
(二)柳杉屬Cryptomeria D.Don
(三)水鬆屬Glyptostrobus Endl
(四)落羽杉屬Taxodium Rich
(五)水杉屬Metasequoia Miki ex Hu et Cheng
四、柏科CUPRESSACEAE
(一)崖柏屬Thuja L
(二)側柏屬Platycladus Spach
(三)柏木屬CupressusL
(四)扁柏屬Chamaecyparis Spach._
(五)福建柏屬Fokienia Henry et Thomas -
(六)圓柏屬Sabina Mill
(七)刺柏屬Juniperus L
(八)羅漢柏屬Thujposis Sieb.et Zucc
五、羅漢鬆科PODOCARPACEAE
(一)羅漢鬆屬Podocarpus L7 Her.ex Persoon
六、三尖杉科CEPHAL0TAXACEAE
(一)三尖杉屬Cephalotaxus Sieb.et Zucc.ex Endl
七、紅豆杉科TAXACEAE
(一)紅豆杉屬Taxus L
(二)榧樹屬Torreya Am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一、木蘭科MAGNOLIACEAE
(一)木蓮屬Manglietia B1
(二)木蘭屬Magnoua L
(三)含笑屬Michelia L
(四)鵝掌楸屬Liriodendron L
二、蠟梅科CALYCANTHACEAE
(一)蠟梅屬Chimonanthus Lindl
三、樟科LAURACEAE
(一)潤楠屬Machilus Rumphium ex Nees
(二)樟屬Cinnamomum Schaeffer
(三)山鬍椒屬Lindera Thunb
(四)月桂屬LaurusL
(五)檫木屬SassafrasJ. Presl
四、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一)馬兜鈴屬Aristolochia L
五、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一)五味子屬Schisandra Michx
六、毛茛科RANCULACEAE
(一)鐵綫蓮屬Clematis L
七、小檗科BERBERIDACEAE
(一)南天竹屬Nandina Thunb
(二)十大功勞屬Mahorua'Nutt
(三)小檗屬Berberis L
八、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一)木通屬Akebia Decne
九、防己科MENISPERMACEAE
(一)蝙蝠葛屬Menispermum L
……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林木種質資源是木本植物材料中能將其特定的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並能錶達的遺傳物質總稱,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種、野生種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它們人工創造的遺傳材料,是生態建設和林業事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長期以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和掠奪性的采伐,導緻全球性的森林麵積縮減,全世界的物種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滅絕危機。物種消亡帶來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問題引起瞭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人類即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生物工程與基因開發利用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力。大量儲備具有利用與潛在利用價值的種質資源,是推動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行動。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端,瀕臨黃海,環繞膠州灣,其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森林植物資源豐富,曾吸引瞭眾多植物學傢前來考察研究或采集植物標本。據文獻記載,早在1889年德國人T.Loesener就對嶗山和青島市區的高等植物做過調查,發錶瞭Prodromus Florae Tsingtauensis一文(1919),記載植物135科,1024種,其中種子植物125科,955種(包括木本植物64科,133屬,220種和變種);1925年,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刊印的《青島栽培植物名錄》記載種子植物5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300種;1930年日本人木多靜六在《山東省林相變化與國運之消長》一文中對嶗山下清官一帶被子植物進行瞭描述。1919年國內學者李繼侗的《青島的鬆林》是關於青島森林植被研究最早的文獻:1935年李順卿在對嶗山植被進行研究後,發錶瞭《山東嶗山植物環象之初步觀察》。新中國成立後,陸續有高等院校學者和林業、園林工作者對青島市木本植物進行過不同形式的調查、整理,形成瞭一些名錄、書籍資料,為促進綠化事業發展起到瞭積極作用。1956年,山東大學教師陳倬在對青島種子植物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錶瞭《青島種子植物名錄》,記載木本植物383種和變種(含當時山東大學及公園溫室栽培38種);1984年,青島林業局曹俊訓先生將其1957。1984期間所調查采集的木本植物標本(不包括當時的市內五區)加以匯集,編寫成《青島木本植物檢索手冊》,共記載野生和栽培喬木、灌木及木質藤本72科、185屬、472種和變種;1986年,山東省林木種苗站對全省引進樹種進行整理,編寫瞭《山東引進樹種》,記錄引進樹種143種,其中在青島有引種試驗115種;1999-2001年,嶗山風景管理委員會和山東師範大學組成瞭聯閤科研組,對嶗山植物進行瞭全麵係統的調查,並在此基礎上,於2003年編輯齣版瞭《嶗山植物誌》,該誌共記錄瞭嶗山及市區各公園常見栽培維管植物160科,734屬,1422種,8亞種,114變種,5變型及13栽培變種。
為加強林木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管理,2011-2014年,青島市按照山東省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瞭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市範圍的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工作,對全市木本植物資源進行瞭全麵地係統調查和研究,摸清瞭資源傢底,采集瞭大量植物標本,圓滿完成瞭調查任務,取得瞭豐碩成果。在此基礎上,組織瞭《青島樹木誌》的編寫工作。全書計有全市野生及露地栽培木本植物89科,247屬,635種,14亞種,82變種,33變型及55栽培變種,配有樹木插圖634幅,並附有彩色照片120幅。
《青島樹木誌》將為青島地區的樹木資源、城鄉綠化、生物多樣性、自然景觀的保護和研究提供翔實、可靠的植物資料,同時為高等院校林學、園林、城市規劃、農學、中藥學、環境學等專業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青島市林木種質資源調查及《青島樹木誌》的編寫工作得到瞭山東省林木種質資源中心、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及各區市林業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山東師範大學李法曾教授對書稿進行瞭審閱,並提齣瞭修改意見和建議。本誌書中的插圖,部分引自《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中國植物誌》、《山東植物誌》、《山東植物精要》等著作。在此,我們對青島植物研究作齣貢獻的前輩和同事們錶示敬意,對支持我們工作的單位和個人以及本誌所引證著作的編者們錶示衷心感謝!
本誌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大量文獻及相關資料,力求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由於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遺漏和不當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青島樹木誌》是一部詳盡記錄青島地區植物資源的學術專著,它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翔實的資料,呈現瞭這座濱海城市獨特而豐富的樹木世界。本書並非一本消遣性的遊記或隨筆,而是旨在為植物學研究者、林業工作者、城市綠化規劃者以及對植物學有深入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權威、全麵的參考工具。 全書的核心結構與內容設計 《青島樹木誌》的編寫遵循瞭植物誌的通用體例,力求科學、規範、係統。全書大緻可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部分: 一、緒論:青島的地理環境與植物區係概述 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 詳細介紹青島的地理坐標、海岸綫特徵、丘陵山地分布以及河流湖泊狀況。這些自然地理要素直接影響瞭該地區的溫度、濕度、土壤類型和光照條件,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瞭基礎環境。 氣候特徵: 深入分析青島特有的溫帶季風氣候,包括其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均溫、降水量、降水季節分配、風嚮風力以及沿海氣候的海洋性影響(如濕潤、多霧)。氣候是決定植物分布和生長習性的關鍵因素。 土壤條件: 梳理青島地區主要的土壤類型,如棕壤、潮土等,分析其質地、肥力、酸堿度等特性,並探討這些土壤特徵如何影響不同樹種的適應性。 植物區係來源與組成: 基於青島的地理位置,分析其植物區係的成因,是屬於華北植物區、東北植物區還是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形成的獨特區係。梳理青島地區樹木的植物學分類、起源和演化,介紹主要植物地理成分的比例,例如是本地原産還是引種。 二、專論:青島樹木的係統分類與形態描述 這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包含瞭對青島地區所有已知樹木的係統性分類和詳細描述。 分類係統: 采用國際通用的植物分類係統(例如,APG IV係統),對青島的樹木進行科、屬、種的層級劃分。例如,會詳細介紹薔薇科(Rosaceae)、殼鬥科(Fagaceae)、鬆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等在青島地區代錶性的屬和種。 物種描述: 對於每一個被收錄的樹種,都將進行極為詳盡的形態學描述,包括但不限於: 學名與中文名: 提供規範的拉丁文學名(附作者名)和通用的中文俗名,有時還會列齣地方性名稱。 形態特徵: 植株: 喬木、灌木,高度,樹冠形狀,樹皮的顔色、紋理、是否脫落等。 枝: 幼枝和老枝的顔色、有無皮孔、絨毛、刺等。 葉: 葉的形狀、大小、先端、基部、邊緣、錶麵和背麵特徵(如毛被、腺點),葉的排列方式(互生、對生、輪生),葉柄的長度和特徵。 花: 花序的類型(穗狀、總狀、傘形等),花的大小、顔色、花被片(花瓣、萼片)的數量、形狀、雄蕊和雌蕊的特徵。 果: 果實的類型(漿果、核果、蒴果、堅果、球果等),果實的大小、形狀、顔色、成熟期,以及種子的大小、形狀、顔色。 生態習性: 生長環境(如陽生、陰生),對土壤的偏好,對水分的要求,對溫度的耐受範圍,抗風能力,耐鹽堿能力等。 地理分布: 在青島地區以及全球範圍內的自然分布情況,是否為本地原産或外來引入。 經濟及生態價值: 介紹該樹種的經濟用途(如木材、藥用、食用、縴維、觀賞)以及其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如固沙、涵養水源、提供棲息地)。 檢索係統: 為瞭方便讀者查找,本書通常會附帶詳細的檢索工具,例如: 性狀檢索錶: 基於形態學特徵(如葉的形狀、花的顔色、果的類型等)構建的二歧檢索錶或多項檢索錶,幫助讀者從未知物種的特徵齣發,逐步鎖定其名稱。 學名索引: 按字母順序排列的拉丁文學名索引。 中文名索引: 按筆畫或拼音順序排列的中文俗名索引。 三、特殊專題與附錄 除瞭詳細的物種描述,本書還可能包含一些專題性的內容,以深化讀者對青島樹木的理解。 青島樹木的生態群落分析: 探討在不同的生境類型(如濱海地帶、丘陵山地、城市公園、林地、農田邊緣)下,樹木形成的自然或半自然群落結構、優勢物種、物種多樣性及其相互關係。 青島樹木的引種馴化史: 追溯曆史上青島地區樹木的引種、栽培和馴化過程,介紹重要的引種來源、引種時間以及對城市綠化和景觀形成的重要樹種。 古樹名木及其保護: 專題介紹青島地區具有曆史價值、文化意義和重要生態價值的古樹名木,包括其樹種、年代、生長狀況、保護措施等。 樹木病蟲害防治簡述: (可能包含,視編輯決定)簡要介紹青島地區常見樹木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危害及防治方法,為林業和園林部門提供參考。 植物學常用術語解釋: 對書中涉及的專業植物學詞匯進行解釋,方便非專業讀者理解。 參考文獻: 列齣本書引用的所有文獻,體現學術的嚴謹性。 圖版(插圖): 優秀植物誌通常配有精美的插圖,包括植物的整體形態圖、關鍵部位(如葉、花、果、枝條)的局部放大圖,以及一些照片,直觀展示植物的形態特徵,極大地提高瞭圖書的實用性和觀賞性。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青島樹木誌》不僅僅是一本目錄,它承載著多方麵的價值: 科學研究價值: 為植物分類學、植物地理學、生態學、進化生物學等領域的研究提供瞭寶貴的基礎數據和研究素材。 林業與園林應用價值: 為青島地區的林業發展、城市綠化、景觀規劃、森林經營提供科學依據,指導樹種的選擇、栽培和管理。 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記錄和梳理青島地區的樹木資源,有助於認識和評估當地的生物多樣性狀況,為製定保護策略提供基礎。 科普教育價值: 能夠普及植物學知識,激發公眾對植物的興趣,提升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 曆史文化記錄價值: 某些珍稀或具有曆史意義的樹木的記載,本身也構成瞭一段地方曆史和文化的印記。 總而言之,《青島樹木誌》是一部集科學性、係統性、實用性於一體的學術著作,它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和詳實的記錄,全麵展現瞭青島地區豐富而獨特的樹木資源,是理解和保護這座城市綠色財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