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传送网

大话传送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贺春雨,易宇 著
图书标签:
  • 网络小说
  • 奇幻
  • 玄幻
  • 搞笑
  • 穿越
  • 冒险
  • 东方玄幻
  • 轻小说
  • 都市奇幻
  • 幽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168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263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整个传送网的知识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个树枝都向上延伸出数不清的小树枝和树叶,整个知识体系中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展开很多内容,各种协议、概念、专用术语让人眼花缭乱。这本书力求将大树变成树干和一些重要的树枝,希望能帮助大家一点一点将知识点理顺,使之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是本书的初衷。
2.希望大家可以轻松阅读本书,当你把整本书看完一遍之后,哪怕从中只学到了“1+1=2”,入了这个门,能看懂一些以前看不懂的东西,有兴趣去继续追求技术上的细节,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光传送网的基础知识读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传送网的每一个主流技术,诸如MSTP、OTN、分组传送网。本书介绍了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组网应用等,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也可以选择跳跃式地读完这本传送网的历史。
本书以通信相关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通信行业入职新员工、从事传输专业的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作为通信领域其他非专业人员了解传送网知识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贺春雨:“通信人家园”ID:小雨哥。2002年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从事传输设备销售、设计工作十年以上,现就职于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传送网技术培训工作,爱好吉他、唱歌、音乐创作,大学期间在乐队中担任吉他手,喜欢在平凡中寻找快乐。

目录

第1章 传送网是干啥的 11.1 通信是干啥的 11.1.1 古代通信的智慧——烽火台 11.1.2 通信就是信息交互 31.2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模拟通信 41.2.1 “模拟”和“数字” 41.2.2 什么是模拟通信 61.3 “0”和“1”的世界——数字通信 71.3.1 时间空间的离散——抽样 71.3.2 退而求其次——量化 81.3.3 信息翻译官——编码 111.3.4 题外话——数字通信,断喙重生 121.4 把信息交给网络 131.4.1 业务网是啥 131.4.2 数字移动通信——GSM 141.4.3 我们需要一个接口 171.4.4 一个重要接口——E1 201.4.5 E1的特点 221.5 初识传送网 241.5.1 传送网是干啥的 241.5.2 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251.5.3 “收发快递”和“运快递” 271.5.4 资源要共享-复用 281.6 不得不说的一些事 321.6.1 层面很重要 321.6.2 标准和协议 35第2章 刚性通道时代 382.1 光通信的开端——PDH 382.1.1 大箱子和小箱子 382.1.2 “TM”组网很麻烦 402.1.3 公交车和机场巴士 422.1.4 为什么叫“准”同步? 432.1.5 PDH问题多多 452.2 SDH——长江后浪 462.2.1 什么是SDH 462.2.2 SDH的复用 472.2.3 箱子很忙——交叉 492.2.4 打开箱子看一看——帧结构 512.2.5 SDH分层结构 542.3 MSTP与时俱进 552.3.1 数据风暴来袭——3G移动网 552.3.2 又一个重要接口——以太网 572.3.3 修车还是换车? 592.4 东方不亮西方亮——保护 612.4.1 保护的前提是冗余 612.4.2 双管齐下——通道保护 642.4.3 择路绕行——复用段保护 652.4.4 八仙过海——子网连接保护 662.5 与MSTP的亲密接触 672.5.1 读懂设备的名片 672.5.2 环和链的世界 702.5.3 能传多远——传送距离的计算 722.5.4 走进机房看一看 752.5.5 接入工程,小试牛刀 802.6 网络大了会出问题 812.6.1 容量不够怎么办 812.6.2 分层建设,发展壮大 832.6.3 我给网络当医生 852.6.4 基础架构很重要 87第3章 光通信高速干道 913.1 多层巴士——波分复用 913.1.1 波分的麻麻(妈妈)是彩虹 913.1.2 波分的零部件 953.1.3 又是“TM”的接力 983.1.4 七分成绩,三分不足 993.2 高速互通立交——OTN 1013.2.1 OTN做了几件事 1013.2.2 舶来之品——电交叉 1023.2.3 高速立交——光交叉 1043.2.4 论OTN和MSTP的关系 1063.3 OTN的保护 1073.3.1 OTN网络保护 1083.3.2 关于保护的度 1103.4 走近OTN 1123.4.1 了解OTN设备 1123.4.2 资源合理预留 116第4章 走进IP世界 1184.1 IP VS MSTP 1184.1.1 计算机通信王国 1184.1.2 MSTP OUT(落伍)了 1204.2 二层交换 1224.2.1 计算机网络分层 1224.2.2 从最底层说起——物理层 1244.2.3 通信基本靠吼 1264.2.4 局域网也要隔离——VLAN 1284.3 三层路由 1304.3.1 IP地址 1304.3.2 走出国门第一步——网关 1334.3.3 智能导航系统——路由 1354.4 动态路由协议 1374.4.1 路由协议分类 1374.4.2 能RIP 1394.4.3 OSPF和ISIS 1404.4.4 BGP 1444.5 IP不是万能的 1454.5.1 IP任重道远 1454.5.2 一劳永逸——MPLS 1464.6 VPN 1494.6.1 业务需要隔离 1494.6.2 MPLS VPN 1504.6.3 通往彼岸的传送门——L2 VPN 1524.6.4 复杂问题简单化——L3VPN 154第5章 分组传送网 1585.1 分组网概述 1585.1.1 PTN和IPRAN 1585.1.2 需要什么样的分组网 1605.2 海纳百川——分组网业务承载 1625.2.1 过且过LTE的挑战 1625.2.2 E1业务还得有 1635.2.3 数据业务是老本行 1645.3 缓堵保畅——流量工程 1675.3.1 什么是流量工程 1675.3.2 RSVP-TE 1695.4 看人下菜碟——QOS 1705.4.1 什么是QOS 1705.4.2 QOS能做些什么 1725.5 说说OAM 1745.6 分组网保护 1765.6.1 网络侧保护 1765.6.2 业务侧保护 1785.6.3 典型保护应用 1805.7 分组网同步技术 1815.7.1 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 1815.7.2 同步以太网 1835.7.3 1588v2时间同步 1845.8 走近分组网 1855.8.1 分组网设备 1855.8.2 分组网结构 185小结 187第6章 SDN 1886.1 简单的总是好的 1886.1.1 用户的困扰 1886.1.2 把大象关进冰箱分几步 1896.1.3 什么是SDN 1906.1.4 从分组网到SDN 1926.2 SDN的发展 1926.2.1 SDN标准化组织 1926.2.2 Open Flow 1936.2.3 NFV 1946.3 SDN可能会带来什么 1956.3.1 设备简单化、同质化 1956.3.2 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196后记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97

前言/序言


《数字洪流的穿梭之秘:光纤通信的前世今生与未来畅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如同奔腾不息的洪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动,重塑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的面貌。而在这股洪流的背后,支撑其川流不息的,正是那精密而强大的通信网络。这本书,将带您深入探索这个由光纤编织而成、支撑起现代数字文明基石的宏伟世界,揭示信息传输背后的科学原理、技术演进以及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图景。 第一章:从蒸汽到光子——通信方式的革命 回溯人类通信的历史长河,我们能看到一系列颠覆性的飞跃。从最初的烽火狼烟、信鸽传书,到电报、电话的诞生,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流的边界。然而,这些早期的通信方式,无论在速度、容量还是稳定性上,都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直到20世纪,光纤通信的曙光悄然显现,它以惊人的带宽和极低的损耗,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输方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本章将梳理通信技术发展的脉络,突出光纤通信在其中的关键地位,探讨其革命性的意义。 第二章:光之舞步——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光纤,这项看似普通的透明细丝,却是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以光速在内部传播。本章将为您一一解析光纤通信的核心原理: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深入浅出地解释光的折射、反射等基本光学现象,以及全反射在光纤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形象地比喻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如同一个精妙的“隧道”,引导光信号在其中蜿蜒前行。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光纤(如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我们将重点分析它们在传输距离、带宽和成本上的差异,帮助读者理解为何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会选用不同的光纤。 光源与探测器: 探讨实现光信号产生与接收的关键器件,如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以及光电二极管等作为探测器。我们将解释它们如何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完成信息传输的闭环。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介绍如何将原始信息(如数字数据)“加载”到光信号上,再将其“卸载”的过程。我们将阐述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等基本原理,以及在高速光通信中常用的更复杂的调制技术。 第三章:网络脉络——光纤通信系统的构建与演进 光纤通信并非孤立的技术,而是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通信网络。本章将带领您认识这个网络的“骨骼”与“神经”。 光传输网络的层级结构: 从接入网到核心网,再到骨干网,层层剖析光纤通信网络的层次划分。我们将解释不同层级的网络承担的功能和所使用的技术特点,例如,接入网如何将千家万户连接到网络,而核心网又如何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超高速信息交换。 关键传输技术: 深入介绍构成现代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例如: 复用技术: 如何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多路信号,极大地提升传输效率。我们将详细讲解波分复用(WDM)及其不同形式(如粗波分复用CWDM、密集波分复用DWDM),形象地比喻它如同在一条河流中同时容纳多艘不同颜色的船只,每艘船代表一路独立的信号。 光电再生与中继: 介绍在长距离传输中,如何克服信号衰减和畸变,确保信息完整性。我们将探讨在传统的光电-电-光再生方式,以及更先进的光-光再生技术,并分析它们在效率和成本上的权衡。 光交换与路由: 探讨如何实现光信号在网络中的高效切换和路径选择,以及未来全光网络的愿景。 网络协议与标准: 简要介绍支撑光纤通信网络运作的各种标准和协议,它们是保证不同设备之间能够协同工作的“通用语言”。 第四章:跨越山海——光纤通信的应用场景 光纤通信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聚焦于其广泛的应用场景,让您直观感受光纤通信的力量。 互联网的基石: 详细阐述光纤通信如何支撑起我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从家庭宽带到数据中心,再到全球互联,光纤网络是信息流动的血管。我们将分析光纤在提升网速、降低延迟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如何赋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 移动通信的脉搏: 介绍4G、5G乃至未来6G通信中,光纤网络作为基站回传和核心承载的关键角色。我们将解释光纤如何为蜂窝网络提供高带宽、低时延的连接,从而支撑起海量设备接入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通信行业的支撑: 探讨光纤通信在电信运营商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专网通信等领域的核心应用。 其他新兴应用: 展望光纤通信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以及它如何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慧世界提供强大的通信能力。 第五章:挑战与未来——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尽管光纤通信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本章将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应对海量数据增长: 随着物联网、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应用的普及,数据量正呈指数级增长,这对现有光纤网络的容量提出了严峻考验。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更先进的调制技术、更高效的复用方案来提升传输密度。 降低能耗与成本: 在追求更高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和建设成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章将探讨绿色通信技术、集成光电子技术等降低功耗和成本的途径。 全光网络的前景: 展望未来,实现数据传输的“全光化”,即在网络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避免光电转换,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时延。我们将探讨柔性光网络、智能光网络等前沿概念。 新的材料与技术: 探索可能颠覆现有光纤通信格局的新材料(如二维材料)和新技术(如空心光纤、量子通信与光纤通信的结合)。 人工智能在光网络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网络管理、故障预测、流量调度等,提升光网络的智能化水平。 结语: 《数字洪流的穿梭之秘》旨在为您勾勒出一幅宏伟而清晰的光纤通信全景图。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驱动信息时代高速运转的血脉,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通过对光纤通信原理的深入剖析、技术演进的细致梳理,以及对应用场景的广泛展示,我们希望您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项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并对其未来发展保持一份期待与憧憬。无论您是技术爱好者、行业从业者,还是对数字世界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将是您探索信息洪流背后奥秘的绝佳向导。

用户评价

评分

《大话传送网》这本书,最令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对于“实践意义”的强调。作者并没有把传送网的技术讲得像空中楼阁,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的网络部署和运维场景。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网络故障排除”的描述,作者详细地分析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光信号衰减、链路中断、设备故障等等,并且给出了如何通过日志分析、告警信息排查等方法来定位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贴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即使不是直接从事网络运维工作的人,也能体会到传送网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他们解决问题的智慧。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网络的安全问题,比如如何防止网络攻击,如何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等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至关重要。作者在讨论这些安全防护措施时,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案例和技术手段,让我对接下来的网络安全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对传送网这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评分

坦白说,我当初是被《大话传送网》这个书名吸引的,觉得应该会是一本轻松有趣的读物。读下来之后,发现确实是这样,但它的“轻松”绝不代表“肤浅”。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非常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让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增强。我特别喜欢他讨论“下一代传送网”的部分。他没有仅仅停留在介绍当前主流技术,而是大胆地预测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比如对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传送网的融合,以及SDN、NFV等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将如何改变传送网的架构和运营模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了解过去和现在,更能让我窥见未来的科技脉搏。作者在分析这些前沿技术时,也列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比如如何利用传送网支持VR/AR的低延迟需求,或者如何构建更灵活、更智能的数据中心互联网络。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不仅仅是技术科普,更是一次对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思想启迪。

评分

这本《大话传送网》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本身不是技术出身,对网络通信领域涉猎不深,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却出奇地吸引人。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娓娓道来,把那些原本枯燥的技术名词和复杂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传送网的“前世今生”时,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笔触。他从最原始的通信方式讲起,一步步引出光纤的诞生,再到SDH、MSTP等一系列技术演进,仿佛在带领读者穿越时光隧道,亲眼见证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阅读过程中,我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出那些为了信息传递而付出的无数智慧和汗水,对那些默默奉献的工程师们充满了敬意。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技术节点的解释,尤其到位,比如对“时分复用”和“波分复用”的生动比喻,让我这个外行人也能立刻领会其精髓。而且,作者的幽默感也贯穿全书,时不时冒出的妙语让我忍俊不禁,让学习过程一点都不枯燥。这本书不仅普及了知识,更点燃了我对通信技术的好奇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每天享受的便捷通信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评分

《大话传送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深度”与“广度”并存。我以为它只是泛泛而谈,结果深入进去才发现,作者对每个技术细节的挖掘都相当到位。他对于各种传送网的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等不同层级技术的讲解,都展现了扎实的功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光信号传输”和“信号编码”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激光的产生、光纤的传输特性,以及如何将电信号转换成适合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再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这些原本我以为会非常晦涩难懂的概念,在他的笔下变得清晰明了。他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调制解调技术、纠错编码机制,以及这些技术是如何共同作用,确保数据在长距离传输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这些内容时,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读完这些章节,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一根细细的光缆,却能承载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并且在数千公里的距离上保持信号的完整。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其表述方式却又平易近人,真正做到了“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

评分

不得不说,《大话传送网》的作者在构建整个故事的逻辑性和流畅性上,简直是功力深厚。我之前读过一些技术书籍,往往是“点”讲清楚了,但“线”和“面”却显得零散,读完后脑子里像是一堆堆不成形的零件。但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非常注重将各个技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不同传送网技术之间的“衔接”与“迭代”时,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叙述。他不会生硬地堆砌参数,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际应用场景,说明为什么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旧技术的不足,以及新技术又是如何孕育而生的。比如,在讲解IP网络与传送网如何融合时,作者的分析就非常透彻,他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的IP网络需要依赖底层的传送网提供稳定的传输,而随着IP网络能力的增强,又如何反过来推动传送网向更智能、更灵活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互促进、协同演进”的视角,让我对整个传送网的生态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一些“痛点”问题的探讨,比如如何提高网络容量、降低延迟、保障业务的可靠性等等,作者都会从技术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分析其优劣,读起来感觉特别有“嚼头”,也特别受启发。

评分

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评分

买的时候没注意,多买了一本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十分有帮助,好评好评

评分

一直从京东买书,是正品,很快

评分

浅显易懂,作为专业人士非常推荐

评分

物流很快,第二天就到了。质量看起来不错,应该是正版。

评分

货真价实,快递及时

评分

书还正在看,不过感觉还不错

评分

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