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第四版依据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修订完善。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民事诉讼法典及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为基础,完整、系统、准确地阐释了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民事诉讼制度与程序的运用,充分反映了国内外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成果。每章均设置了学习目的与要求、思考题、参考文献等,使本书同时具有体系完整、重点突出、启迪思维、拓展知识的功能。
作者简介
蔡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编 导 论第一章 民事诉讼概述第一节 民事纠纷及其特征第二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第三节 民事诉讼及其特征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效力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学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内容与体系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编 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第四章 民事诉讼目的论第一节 民事诉讼目的概述第二节 民事诉讼目的诸学说第三节 民事诉讼目的与相关理论的关系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第五章 民事诉讼价值论第一节 民事诉讼价值论概述第二节 民事诉讼的内在价值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外在价值第四节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关系第六章 民事诉讼模式论第一节 民事诉讼模式概述第二节 两种基本模式的比较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优化第七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论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三节 诉讼上的法律事实第八章 诉权与诉第一节 诉权论第二节 诉的概述第三节 诉的种类第四节 反诉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变更第九章 既判力论第一节 既判力概述第二节 既判力的本质第三节 既判力的范围第三编 总 则第十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第三节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第四节 辩论原则第五节 处分原则第六节 法院调解原则第七节 诚实信用原则第八节 检察监督原则第十一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第一节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第二节 合议制度第三节 回避制度第四节 公开审判制度第五节 两审终审制度第十二章 主管和管辖第一节 主管第二节 管辖概述第三节 级别管辖第四节 地域管辖第五节 协议管辖第六节 裁定管辖第七节 管辖权异议第十三章 诉讼当事人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第二节 原告和被告第三节 共同诉讼人第四节 诉讼代表人第五节 第三人第十四章 诉讼代理人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第十五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第一节 保全第二节 先予执行第十六章 期间、送达第一节 期间第二节 送达第十七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第一节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概述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第十八章 诉讼费用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第二节 我国诉讼费用的交纳范围第三节 我国诉讼费用的交纳标准第四节 我国诉讼费用的交纳、负担与管理第五节 司法救助第四编 证据与证明第十九章 民事诉讼证据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第四节 证据的收集调查与保全第二十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第一节 证明对象第二节 证明责任第三节 证明标准第四节 证明过程第五节 证据的审核认定第五编 诉讼程序论第二十一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概述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第三节 审理前的准备第四节 开庭审理第五节 公益诉讼第六节 撤诉、诉讼和解第七节 缺席判决第八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第二十二章 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第一节 简易程序概述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规定第四节 小额诉讼程序第二十三章 法院裁判第一节 法院裁判概述第二节 民事判决第三节 民事裁定第四节 民事决定第五节 调解书第二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和受理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第二十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第二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第三节 法院决定再审第四节 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第二十六章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一节 海事诉讼法概述第二节 海事诉讼管辖第三节 海事请求保全第四节 海事强制令第五节 海事证据保全第六节 海事担保第七节 送达第八节 审判程序第九节 海事特别程序第二十七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第四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期间、送达第五节 司法协助第六编 非讼程序论第二十八章 特别程序第一节 特别程序概述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第六节 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第七节 实现担保物权的特别程序第二十九章 督促程序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第三节 支付令的发出及效力第四节 支付令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第三十章 公示催告程序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第二节 公示催告的申请与受理第三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第四节 除权判决第七编 执行程序论第三十一章 执行程序概述第一节 执行程序的概念第二节 执行程序的原则第三十二章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第一节 执行根据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客体第三节 执行管辖第四节 执行异议第五节 执行担保与执行承担第六节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第七节 执行和解与执行回转第三十三章 执行程序的开始、中止和终结第一节 执行程序的开始第二节 执行中止第三节 执行终结第三十四章 执行措施第一节 执行措施概述第二节 对动产的执行措施第三节 对不动产的执行措施第四节 对行为的执行措施第五节 特殊的执行措施和制度
精彩书摘
《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
三、程序法学与实体法学相结合的方法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原为相互独立的法律,然而,以实体法诉讼法二元观观之,两者皆以民事问题作为规范的对象,均建立在相同的法律价值之上,且两者法律领域之界限常会出现不宜分清的情形。民事实体法中的当事人自治、诚实信用等若干原则,于民事诉讼法亦有其适用。①并且,在民事实体法中往往包含有诸如诉讼时效等程序性规范。因此,人们在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之时,无法将这两者截然分开。相反,唯有将民事诉讼法学与民事实体法学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程序法,推动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
四、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学术研究中,分析研究是应用途径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任何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分析,它是各种研究活动的基础。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法的目的在于确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主要是借助对事物的构成要素及特性的本质属性的分析,以确定该事物的性质到底如何;定量分析方法则着眼于确认事物量的规定性,要求通过对事物的构成要素及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从中得出比较精确或者易于衡量的结果。
我们知道,辩证唯物主义有着关于量变和质变的理论观点,且明确指出了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存关系:量变是在事物本质不变的情况下,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质变产生了,此事物就变成了他事物。
……
前言/序言
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