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展現“一帶一路”沿綫60餘個國傢風貌
秉承“高品格、高品位、高品質”理念
麵嚮大眾讀者
精美全彩色印刷
用美麗的語言,亮麗的色彩
描繪一個中國夢,世界夢,
一個開放格局下的共贏之夢。
2013年,主席提齣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戰略構想。基於古代陸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而提齣的貫穿亞歐非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戰略棋局。
曆史記憶可以啓迪當代智慧。古絲綢之路2000多年的交往曆史給我們留下瞭寶貴的啓示: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和相互之間的深入瞭解可以消弭一切。這也就成為瞭“一帶一路”列國巡禮叢書的立足點。
“一帶一路”列國巡禮叢書,以國傢為獨立主題,點麵結閤,內容涵蓋各國的自然地理、經濟發展、曆史文化、民俗風情、神話傳說、名勝古跡、城市風貌等各個方麵,架構體係科學嚴謹,錶現形式美觀靈活,數韆張精美圖片搭配其中,演繹瞭不同國傢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和城市變遷,愉悅的視覺體驗,帶您走進“一帶一路”沿綫國傢,感受各國的文明和曆史,宛如身臨其境般進行一場探索之旅。
有人說,對於土耳其,
如果不極度嚮往,一定是因為不夠瞭解;
如果不瘋狂驚艷,一定是因為不曾見麵。
這個被稱為“文明的搖籃”的國度,曾經是輝煌的東羅馬帝國、富強的拜占庭帝國和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的共同中心,在現代化的進程布局中,如星星般散落著不同文明的遺址和令人震撼的傳奇。特洛伊古城遺址、阿爾忒彌斯神廟、精靈煙囪、棉花堡、耶萊巴坦地下水宮、
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無一不充滿著故事,流駐著時光。
《土耳其:記憶中的絲路客棧》全書分為5個章節,分彆從國傢和城市概況、曆史、名勝古跡、文化、多彩的民俗幾個方麵,以圖文結閤的形式介紹土耳其的風貌,架構體係科學嚴謹,展現形式美觀靈活,力求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讀者可以從中獲得的不隻是各國風土人情知識,也獲得瞭閱讀的享受。
第一章 印象土耳其/6
歐亞的十字路口/8
土耳其海峽:天下咽喉/14
馬爾馬拉海:世界最小的海/18
阿勒山:挪亞方舟的停靠地/22
豐富的礦産資源/24
“土耳其的心髒”安卡拉/26
伊斯坦布爾:繁華的“三朝古都”/32
布爾薩:舊時王都展新顔/38
安塔利亞:夢中的天堂/42
伊茲密爾:愛琴海的低喃/48
艾菲斯:流駐的時光之城/54
卡帕多西亞:天開之美與人造之功/58
奧斯曼古都埃迪爾內/62
番紅花城:最後的奧斯曼小城/66
科尼亞:天然曆史藝術博物館/68
第二章 曆史迴望/72
古典時代的紛爭/74
奧斯曼帝國興起/76
帝國的黃金時代/78
動蕩與滅亡/80
共和國誕生/82
“土耳其之父”凱末爾/84
現代發展進程/86
第三章 最美風景/88
享譽歐洲的藍色清真寺/90
聖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建築的代錶作/94
極緻奢華的托普卡帕故宮/100
多爾馬巴赫切宮:移土填海的傑作/106
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一部凝固的世界史/110
奇幻的耶萊巴坦地下水宮/114
棉花堡:浪漫的情人之夢/116
精靈煙囪:卡帕多西亞的魔幻森林/122
王子島:馬爾馬拉海中的珍珠/126
內姆魯特山上的巨石群雕像/130
阿爾忒彌斯神廟:七建七毀的奇跡/134
特洛伊古城遺址:穿越韆年的傳說/138
大巴紮集市:購物者的天堂/142
第四章 藝術俯瞰/146
神秘的古典文學/148
新文學運動三傑/150
納齊姆·希剋梅特:現代詩歌的奠基者/152
文壇巨擘奧爾罕·帕穆剋/154
“國寶級”作傢李凡納利/156
影界“孤狼”努裏·比格·锡蘭/158
第五章 風物覽勝/160
美食之國/162
不可一日無茶/166
咖啡的待客之道/168
土耳其浴/170
禮儀與風俗/172
土耳其傳統服飾/176
土耳其風情舞蹈/178
香料的世界/180
享有盛譽的手工地毯/182
美麗多變的陶瓷器/184
附錄 土耳其國傢概況/188
棉花堡:浪漫的情人之夢
假如,天上的雲彩能夠降臨人間,那麼它會選在哪裏落腳?如果可能的話,土耳其的棉花堡會是第一選擇。你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那重重疊疊的棉花階梯都潔白晶瑩,它該是有多麼渴望自己變成雲彩啊。一片坡地尚能有如此浪漫的情懷,也難怪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情人都喜歡把愛情的夢想寄存在此。
白色鈣華堤
土耳其的帕慕剋卡萊地區寫作“Pamukkale”,“Pamuk”意指“棉花”,“kale”意指“城堡”。這片地區因棉花堡而得名,那麼棉花堡在哪裏?它在帕慕剋卡萊地區代尼茲利市的西南部,是一塊長2700米、高160米的大坡地。在整個土耳其境內,除瞭卡帕多西亞之外,這裏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景觀。
關於棉花堡的由來,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牧羊人恩底彌翁為瞭和希臘月神塞勒涅幽會,竟然忘瞭擠羊奶,緻使雪白的羊奶恣意橫流,蓋住整座丘陵,變成瞭今天的棉花堡。
傳說當然是假的,但棉花堡的美麗卻絲毫不亞於這個傳說。那些巨大的半圓形白色天然石灰岩階梯層層相疊,泉水不斷地從地下汩汩湧齣順勢流淌,形成一堆堆潔白的棉絮,看似雪片堆湧,更像一朵朵巨大的棉花簇擁在山坡。
光著腳丫踩進去,棉花堡卻沒有棉花的柔軟,反而略感粗糙有些硌腳,這是因為那些白色階梯其實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鈣華”。雨水滲入地下,經過漫長的循環又變成溫泉從平原之上200米高的岩石中漸漸湧齣,再從丘陵上沿邊緣瀉下。泉水在流淌的過程中産生侵蝕和沉澱作用,韆百年後便形成瞭層層疊疊的半圓形白色棉花狀鈣華堤。從底部嚮上看去,像是一座層層堆積的雪山,又像是一片凝固的多層瀑布。換個角度從上往下看,棉花堡宛如一大塊藍白相間的鏡麵梯田。當霞光夕照,此處美景更是妙不可言。
置身其中會發現每朵“棉花”裏的泉水深淺不一,有些隻及腳踝,有些可及腰部,但溫度終年保持在36℃~38℃,入腳之後感覺非常愜意。而且,此處的泉水平均以每秒400立方米的速度流動,水中的酸堿值大概為6,富含鈣、鎂等礦物質,不但對風濕、皮膚病、婦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經衰弱等有神奇療效,還可以直接飲用。據說早在2000年以前,人們就把這裏的泉水視為“聖水”,經常用它來治療皮膚病。
棉花堡的名氣太大,引得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遝來,許多熱戀中的情人在這裏許下愛情的諾言。也許在他們眼裏,美麗的愛情就應該由同樣美麗的棉花堡來做個見證吧。越來越多的遊客帶走瞭難忘的記憶,可是卻給棉花堡帶來瞭不小的破壞。為瞭保護這片美麗的坡地,土耳其政府明令要求遊客們在堡內不許穿鞋、不許遊泳。
赫拉波利斯遺址
由於擁有豐富優質的溫泉資源,古羅馬、古希臘的貴族遂將棉花堡作為療養勝地。公元前190年,帕加馬國王歐邁尼斯二世在旁邊建起一座龐大的城市,取名赫拉波利斯。2~3世紀時,赫拉波利斯發展成一座以溫泉浴為特色的繁華城市。
然而在這之後,棉花堡頻頻遭遇地震。傢園被毀的居民們忍痛棄它而去,到瞭14世紀,一度輝煌的赫拉波利斯已經完全被人們遺忘瞭。17世紀,隨著又一場大地震來襲,古城變成瞭一座廢墟。
經過幾百年歲月的剝蝕與磨礪,赫拉波利斯為後人留下的是斑斑古跡。這片遺址的麵積不小,主要街道約有1韆米長,主要建築物排列在街道兩側,包括古代墓地、大浴室、集市、紀念門、羅馬柱、八角形建築、圓形劇場、阿波羅神廟遺址、赫拉波利斯博物館等。
古代墓地在遺址中占地麵積最大,也是安納托利亞最大的古墓地。這裏散落著1200多具石棺,形狀或圓或方,還有少量的傢族式石棺,從陪葬品的多少即能看齣死者生前的地位。遺址中最有名氣是一處半圓形的大劇場,大劇場約建於古羅馬哈德良皇帝統治時期,現存狀態比較完整,可以容納至少15000名觀眾。它的旁邊即是阿波羅神殿,神殿在地震中遭受重創,目前隻留有殘破的石堆,根本看不到阿波羅的雕像與其他痕跡。遺址中最精華的部分是考古博物館,博物館本來是一座古羅馬浴室,這裏的藏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造型特殊的石棺及羅馬時代的雕像,另一類是從赫拉波利斯齣土的各種小型文物,比如大量古幣及金銀首飾等。
赫拉波利斯遺址再現瞭當年的生活情境,囊括瞭古羅馬、古希臘與猶太文明,並最終以安納托利亞之風格嚮世人呈現齣來。雖然遺址目前隻發掘瞭5%,但它還是被考古學界稱為一座著名的“聖城”。
土耳其浴
在拜占庭時期,土耳其人接觸到東羅馬人的諸多生活習慣,把用大理石修砌的浴池與穆斯林淨身及對水的崇敬方式相互結閤起來,形成瞭獨特的土耳其浴。後來,這種洗浴方式逐漸變成土耳其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習俗與文化。
有趣的洗浴文化
作為一種習俗文化,土耳其浴有很多講究。浴室對土耳其人來說,絕不僅僅隻是一個洗澡的地方,它還是許多重要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如慶祝嬰兒齣生第40天的“40天浴”,類似中國的滿月酒,或可稱為“滿月洗”;親人去世後20天所有親戚一起參加的“擦乾眼淚浴”;願望實現以後的“還願浴”;重大節日前沐浴淨身的“節日浴”;迎接稀客或貴客的“客人浴”等等。
最熱鬧的要數傳統的“新娘浴”。在婚禮前幾天,男方母親要邀請新娘和新娘的好友,以及雙方多位女眷一起到澡堂洗浴,浴後再去新娘傢小坐,新郎則在傢裏招待雙方的男賓。還有一種也是在婚禮前夕,女方母親或新娘本人邀請好友和娘傢女眷一起到澡堂洗浴,一邊洗一邊伴著音樂且歌且舞,同時可以品嘗很多美味精緻的點心和乾果,其熱鬧程度堪比一場自助宴席,力求賓主盡歡。
在土耳其一些偏遠地區,澡堂還是婆婆挑選未來兒媳的重要場所。在媒人的陪同下,婆婆邀請未來兒媳一同沐浴,不僅要在沐浴時“審閱”未來兒媳的長相和身材,還要“考察”她的骨盆和體味。
舒適的澡堂
土耳其澡堂內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稱為“賈麥康”,就是剛進門的脫衣間兼休息廳,圍著牆邊放有坐墊和隔間,方便客人寬衣解帶。第二部分稱為“涼廳”,即過渡間,作用是讓客人入浴前適應一下浴室溫度,其實這裏非常暖和,應該稱為“預熱廳”。第三部分稱為“熱廳”,也就是客人真正洗浴的地方。這裏的地麵和牆壁都是大理石的,牆上還有彩色瓷磚拼成的裝飾圖案。牆邊建有一圈石條凳,供沐浴者坐著洗浴。
熱廳中央有一個高約40厘米的圓形或多角形的“肚臍石”,供客人躺在那裏發汗或按摩。熱廳角落裏有一些供客人使用的單間,單間牆上有進熱氣的地方,所以要比大廳熱很多。單間和大廳的牆上都有水龍頭和接水池,熱水和涼水分彆從不同的水龍頭流齣。
洗浴的時候,客人先在大水池裏泡一會兒,泡好以後坐到小水池旁邊,拿著池裏的金屬瓢舀水,澆到頭上和身上,這種洗法稱為“淨身”。虔誠的土耳其人洗澡時會用手蘸著池水洗臉、洗手、洗腳,洗臉時必須洗到耳根,洗手時必須洗到手腕,洗腳時必須洗到腳踝骨,然後再用金屬瓢舀水衝身體。
土耳其澡堂的地麵比較溫熱,如同中國北方的火炕。客人們洗浴完畢後,躺在大理石闆上,任熱量傳遍五髒六腑,頓時會覺得通體舒泰,無比愜意。
……
兩韆多年前,張騫兩度齣使西域,為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奠定瞭基礎,開拓瞭曆史上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 隨後的兩韆多年,這條古絲綢之路溝通瞭中國、印度、希臘三大文明,繁榮瞭中西方沿綫各地的貿易和商業往來,促進瞭各民族之間的彼此理解、各文明之間的交匯融閤。往日的輝煌早已逝去,但是作為商貿大道、文化走廊和開放之路,“絲綢之路”對於今天的中國乃至世界同樣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齣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戰略構想。基於古代陸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而提齣的貫穿亞歐非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繼承瞭古代絲綢之路的開放包容傳統,賦予瞭古老絲綢之路嶄新的時代內涵,展現瞭中國日益重視同中亞、阿拉伯國傢閤作的戰略眼光,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在物質和文化等多方麵更廣泛的交流與閤作,從而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戰略棋局。
“一帶一路”涉及近60個國傢,沿綫國傢情況復雜,地緣政治錯綜復雜,語言、曆史、文化、宗教、製度、族群等各方麵差異較大,甚至在部分地區存在極端主義的威脅。如何消弭這些差異和不穩定因素,避免産生誤解和誤判,是擺在我們麵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曆史記憶可以啓迪當代智慧。古絲綢之路兩韆多年的交往曆史給我們留下瞭寶貴的啓示:開放包容的博大胸懷和相互之間的深入瞭解可以消弭一切。這也就成為瞭“一帶一路”列國巡禮叢書的立足點。
緣此,秉承“高品格、高品位、高品質”的理念,我們組織策劃瞭麵嚮大眾讀者的彩圖版普及讀物——“一帶一路”列國巡禮叢書。該叢書以國傢為獨立主題,點麵結閤,內容涵蓋各國的自然地理、經濟發展、曆史文化、民俗風情、神話傳說、名勝古跡、城市風貌等各個方麵,架構體係科學嚴謹,錶現形式美觀靈活,數韆張精美圖片搭配其中,演繹瞭不同國傢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和城市變遷,愉悅的視覺體驗,帶您走進“一帶一路”沿綫國傢,感受各國的文明和曆史,宛如身臨其境般進行一場探索之旅。
此次,我們力邀多國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他們為該叢書提供瞭寶貴的圖片和信息資料,從而保證瞭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的準確性。在此對他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土耳其:記憶中的絲路客棧》這個書名,瞬間將我的思緒拉迴瞭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代世界。絲綢之路,這條連接東西方的古老貿易動脈,其沿綫的每一個節點都承載著無數的故事,而土耳其,作為其重要的咽喉之地,其境內的“客棧”無疑是這場宏大敘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一直對這種能夠穿越時空的文學作品情有獨鍾,它們能夠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去感受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對這些客棧的生動描繪,不僅僅是它們的地理位置和曆史意義,更希望能夠深入到它們的內部,去感受那種曾經熙熙攘攘、充滿活力的氛圍。我想象著,在那些客棧裏,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們:長途跋涉的商人,攜帶珍貴貨物的駝隊,遠道而來的僧侶,還有各國使節。他們在這裏短暫休憩,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甚至可能發生一些影響曆史進程的小插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對這些客棧的細緻刻畫,來展現當時社會的麵貌,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閤。它不僅僅是對建築的記錄,更是對曆史情感的捕捉,是對人性在旅途中閃現的光輝的展現。
評分《土耳其:記憶中的絲路客棧》這個標題,本身就充滿瞭詩意與曆史的厚度。它讓我想象到,在一個遙遠的國度,古老的絲綢之路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而那些“客棧”便是河岸邊散落的明珠,閃爍著溫暖的光芒。我一直對土耳其這片土地有著濃厚的興趣,它橫跨歐亞大陸,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關鍵節點,而絲綢之路更是這條交匯之路上的重要脈絡。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想象著它或許會帶領我走進那些曆史悠久的客棧,瞭解它們的設計是如何融閤瞭東西方的建築風格,又是如何在曆經風雨後依然屹立不倒。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通過書中對這些客棧的描繪,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氣息。那些來往的商旅,他們的辛勞與汗水,他們的夢想與希望,他們的悲歡離閤,是否都曾在這客棧裏留下瞭痕跡?這本書或許能讓我窺見,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這些看似普通的客棧,是如何承載起如此厚重的文化信息,又是如何在無形中促進瞭不同文明的交流與理解。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一步步探尋這些古老客棧的秘密。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土耳其:記憶中的絲路客棧》——一聽就讓人心生嚮往。我一直對中亞地區,尤其是絲綢之路沿綫的曆史和文化充滿好奇,而土耳其,作為這條古老商路的連接點,其蘊含的故事更是讓我著迷。想象一下,穿越韆年,踏著駝鈴聲聲,走進那些曾經是絲綢、香料、寶藏交換之地,也是無數旅人休憩、交流、留下故事的客棧。這本書的書名似乎承諾瞭這樣一段穿越時空的旅行,讓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混閤著香料與塵土的氣息,聽到不同語言的交匯,看到色彩斑斕的服飾和古老的建築。我期待書中能詳細描繪這些客棧的建築風格,它們是如何在艱苦的地理環境下拔地而起,又如何承載起一代又一代的商旅。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觸及隱藏在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那些關於人類遷徙、文化融閤、甚至是戰爭與和平的片段。或許,它能讓我感受到,即使在那個信息閉塞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依舊能建立起深厚的連接,而這些客棧,便是這一切的見證者。我非常期待它能帶領我,在腦海中重現那個輝煌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絲路時代,體驗那些不為人知的邊塞風情,感受曆史的厚重與生命的活力。
評分讀到《土耳其:記憶中的絲路客棧》這個名字,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那些曾經繁華的絲路重鎮,尤其是分布在土耳其境內的驛站和商旅住宿,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提供食宿的場所,更是文化交融的熔爐,是曆史故事的沉澱。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挖掘這些“客棧”背後蘊含的豐富信息,不僅僅是介紹它們的位置、建築特色,更希望能夠描繪齣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某個時代,這裏是東西方文明碰撞的前沿,是香料、絲綢、瓷器等珍貴物品的集散地;在另一個時代,它又可能成為兵傢必爭之地,見證瞭無數次的徵戰與紛爭。我想知道,那些曾經駐足於此的旅人,他們來自何方,又將前往何處?他們的故事是怎樣的?他們的交流帶來瞭哪些文化的火花?是怎樣的匠人,在漫長的歲月裏,用雙手一磚一瓦地建造瞭這些堅固的建築,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提供庇護和溫暖?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對這些充滿人文關懷的細節充滿瞭好奇,期待它能帶領我深入到這些古老客棧的靈魂深處,去感受那份屬於絲路年代的獨特魅力。
評分“土耳其:記憶中的絲路客棧”——光是這個書名,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絲綢之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詞匯,而土耳其,正是這條古老商道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一直對那些見證瞭曆史變遷的古老建築有著特彆的情感,而“絲路客棧”這個概念,更是將曆史的厚重感與旅途的溫暖感巧妙地結閤在一起。這本書的書名,讓我預感到它並非一本簡單的旅遊指南,而更像是一次深入曆史的探索。我希望書中能夠細緻地描繪這些客棧的建築風貌,它們如何在那個時代滿足瞭旅行者的基本需求,又如何在細節之處體現瞭當地的文化特色。更吸引我的是“記憶”這個詞,它暗示著書中會包含許多關於這些客棧背後的人和故事。我想象著,或許書中會有關於某個客棧掌櫃的傳奇人生,或許會有關於某個客棧發生的感人事件,又或許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客棧裏相遇、相知,甚至擦齣火花的動人篇章。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喚醒我心中對那段遙遠曆史的想象,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熙熙攘攘的年代,親身感受絲路客棧所承載的時代記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