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个城市的历史,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这是一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伟大征程!这是一本用镜头书写着健忘者的书写,用拍摄见证着城市足迹的流水帐!当然,这更是一个穿越时空,扒拉灵魂,对童年和人生作最后敬礼和告别的至诚守望的态度!
这是一场心动的相遇、不舍的离别
沧桑有迹,岁月无痕。当我们将心脏贴近那素面朝天的黑白,终究分不清,那被牵引出的,是繁华还是苍凉,是清晰还是模糊!恍如隔世间,目送她渐行渐远,如同目送你我的童年。三十年时光,十万张照片,照亮那昏黄的“老家”,也照见了这世间明媚的忧伤。
内容简介
山城重庆,南临杨子,北倚嘉陵,地处两江要冲,虽自有"绾毂西南,控扼江汉"之说,但绝少有史料载明它的文化历史地位能与吳越春秋丶中原大唐丶三国蜀都相提并论。它的最初觉醒,肇始于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它的举世闻名却与20世纪一场空前的战争灾难相生相伴。
作战时首都,它使中国在"二战"烽火的裹挟下融入了世界历史进程。重庆,从此成为与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齐名的二战名城。
山城重庆,翘首向东,伟岸伫立。曦日初升,汽笛高鸣,它酷似劫后余生的远东斗士;夕阳西下,暮垂山野,江潮低洄,灯火如炬,它尤如一位洞悉万千的老迈哲人。我作为重庆居民,深谙船工号子之悠长,市井掌故之淳朴,更有感故土乡情之缱绻,陪都风物之厚重……用光与影的语言去诉说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成为我多年挥之不去的深厚情结,于是,历时30年抚今追昔,拍下关于重庆"最后的风景"。其镜头所到之处无不发现人文景观与多舛历史形神兼备之高度统一。
时光荏苒,沧桑正道,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其绝对性注定了历史才是具有原创精神的艺术大师,其时空作品把我们自己在内的一切纳入了一个巨大的艺术装置。
我们迈进了新千年的门槛,无论对未来怀揣何种猜度丶企盼……但要想拥有这座城市的灵魂,就必须收藏这座城市的历史。因为凯撒也未完成对时间的征服。或许,我们只能从历史的本真中获得更加完整而深刻的启示。
作者简介
戴前锋,笔名戴维,资深摄影家,编辑。曾有专著《二战名城老重庆》,《典藏重庆》出版。曾任《世界摄影150年》《后现代主义艺术系普》《现代西方艺术文本--卡赛尔文献展》《二战纪实摄影图典》等重点图书的责任编辑及策划编辑。曾参加出版工程《中国石窟艺术全集》的拍摄编辑工作。
作者与《故城》仿佛天然一体,同样敦厚悠长的背影,同样身处喧嚣时代里孤寂得像一个落魄的贵族。唯有那双镜头前凝视老街老巷的眼睛,虔诚而焦灼,仿佛凝视一个即将逝去的王朝。
精彩书评
我高兴地看到摄影的艺术地位与日俱增,但遗憾的是早期的精神衰落了。摄影仅被视为一种艺术是不够的,在所有艺术训练中,只有摄影具备其他艺术所没有的特质。我坚持认为,只有摄影履行见证角色的事实。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门艺术。
——尚·杜杰德(法)
法国水之堡摄影美术馆首任馆长
目录
2 序《故城》
11 摄影作者
16 断想中的城市履历
26 渝中区
30 图录一
48 图录二
68图录三
88 图录四
104 图录五
116 图录六
138 图录七
154 图录八
174 图录九
190 图录十
210 图录十一
226 图录十二
242图录十三
260图录十四
274图录十五
290图录十六
310图录十七
324图录十八
340图录十九
354图录二十
372图录二十一
384图录二十二
400图录二十三
418图录二十四
430摄影理由
精彩书摘
我高兴地看到摄影的艺术地位与日俱增,但遗憾的是早期的精神衰落了。摄影仅被视为一种艺术是不够的,在所有艺术训练中,只有摄影具备其他艺术所没有的特质。我坚持认为,只有摄影履行见证角色的事实。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门艺术。
——尚·杜杰德(法)
法国水之堡摄影美术馆首任馆长
前言/序言
序《故城》
杨济余
与其把摄影仅仅看作空间艺术,不如理解为在时间中流逝的空间,特别足戴前锋先生的摄彩作品《故城>。日本摄影大师荒木经惟就有言在先:“照片是被摄体和时间组成的……我们拍摄的不是空间,是时间。”最近,我与戴前锋看到有盲人也在学习摄影,很受感动和启发,我们鼓励盲人办摄影展览。瞎眼的人搞视觉艺术,这不是时间超越空间、听觉超越视觉吗?甚至可说是神迹。
中国人自古患有空间恐惧症,所以,中国的空间造型艺术常小巧玲珑,构图空灵,讲究布白,让欣赏者去填空。“形似不如神似”的观点一直在中同艺术理论中占主流地位。当然,若能“形神兼备”又何乐而不为?像戴前锋的这些摄影作品既形神兼备,又气韵生动,在当代中国为数不多。他的摄影,不只是对物象的记录,也是对时光的叙述,因为“话语(时间)信赖”胜于“图像(空间)信赖”。美国纪实摄影女杰戴安?阿勃丝说:“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人会看见。”艾米丽?佐拉也说:“某个东西你不把它拍下来就不能说你见过。”这本影像集可以读作抗战陪都以来的重庆现代历史,而不只是“旧貌换新颜”的肤浅的图像比较。戴前锋有巴尔扎克式的志向:重庆社会将要作历史家,而我要做他的秘书。所以,他拍的人文录观显然多于自然最观,其文献学方志学价值不亚于艺术审美价值。作为形而下的摄影师戴前锋也酷爱形而上的哲学冥思,而“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到处寻找家园的冲动”(德国诗哲诺瓦利斯名言)。其实,乡愁也是一种文化与信仰的双重寻根。西方的海洋文化催生漂流意识,故欧洲有源远流长的流浪汉小说模式;东方的内陆文化凝练家园情结,故中国文艺有征夫怨妇乡愁浓郁的庭院模式。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非常敏感的时间意识,所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节令诗精品迭出,而且以春秋两季为主,形成了伤春悲秋两大传统。因为美好的春秋太短暂,而且变幻无常,难以掌控,“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本书部分图片曾以“消逝了的风景”出版过,其中很多景观早已不复存在。荒木经惟曾说:“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更重要的是,“风格即人”,这些照片连同作者本人都将成为中华民族和重庆精神的见证。细品 《故城》,文化寻根、信仰溯源、咏史怀古、批判生态、感佩民生……其良苦用心,耐人寻味。通过这些照片,我自然联想到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联想到中国排名第一的电影《小城之春》的诗情画境,我仿佛看到了滇缅战役川军将士浴血丛林的场景、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卢作孚拼光家产的货船、重庆大轰炸较场口慘案尸横遍野的阶梯……
地灵人杰,读城如读人,山城的辣妹和莽汉就是重庆人的名片,细心的读者一眼就可从戴前锋那标志性的大胡子大块头辨认出他那有内蕴的重庆莽汉气质。戴前锋就是典型的重庆人。他披拱戴月、风餐露宿,仰观俯察,游目聘怀,他是一个像康德那样仰望星空、关注良知的执着的守望者。30年摄影掏空了他的积蓄,侵蚀了他的青春年华,他脸上早已镌刻下纵横沟钜,但上天恩待他,对他的灵粮供应源源不断,所以他既有沧桑感,又常常喜乐。其创作的个中甘苦,唯有曹雪芹的名诗可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希望作品比自己活得长,作品比岁月还多。
从美学上看,这部摄影作品既表现了中国艺术“天人合一”、“山水比德”的意味,又蕴含了西方艺术“神人盟约”、“普遍启示”的灵感。恰如《孟子?尽心下》所言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因此,摄影行家们说:“照相机后面的那个头比照相机前面的那个头更重要。” “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摄影家拉尔夫?吉卜生)圣灵光照恩赐了戴前锋的光影艺术。“艺术是人的创作灵魂对最髙真实的召唤的回应。”(印度诗哲泰戈尔)艺术起源于超越死亡的信仰,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作者30年挎着相机踏遍重庆的大街小巷,与之朝夕相处、息息相通,他能嗅出乡镇的气味,听懂区县的方言,就像牧人听得懂羊的声音。他熟悉这座城市几乎每一个旮旯,每一处肌体纹路,记录着城市的变迁、心路的历程,不像客居者和旅游者那样隔靴搔痒,摸不到山城的脉搏。但他又保持着审美距离,以陌生化手法来捕捉和表现重庆的隐曲和怪诞。作者对彩像的后期处理抽去了客观物象中的色彩,使影像处于“似是而非”的疏离状态,距离产生美,这是心理距离,是创作者由记忆和体验出发,与神通灵、审美移情的历程。在景观纪实摄影中,审美距离为欣赏者构建精神田园提供了媒材,使物与我、景与情、虚与实、具象与抽象有机融合起来,所以摄影大师亚当斯认为,诗意摄影黑白优于彩色。
戴前锋是我交往30年的老朋友,也是我的弟兄。戴前锋几十年如一日总是挎着相机匆匆忙忙在路上,但愿他永远保持“在路上”的兴致和风采。跟以后相比,他总嫌过去的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不满才是向上的车轮。读解他的摄影作品,我受益匪浅.故欣欣然为之作序。
故城:老重庆·最后的风景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故城:老重庆·最后的风景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