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概论

流体力学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L.普朗特,K.奥斯瓦提奇,K.维格哈特 著
图书标签:
  • 流体力学
  • 物理学
  • 工程
  • 理工科
  • 高等教育
  • 教科书
  • 流体动力学
  • 流体静力学
  • 传热学
  • 计算流体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697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929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力学名著译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53
字数:54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流体力学概论》原是德国科学家普朗特的名著,自第六版起由他的学生加以增补修订出版。内容丰富,物理概念清楚,论述深入精辟,旨在为初学者、高年级大学生及航空、水利、气象等方面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流体力学的导引。
  《流体力学概论》共分九章。前三章是基础部分,后几章论述在航空、水利、气象诸方面的流体力学理论和应用。《流体力学概论》排印小号字的内容系用以提供进一步的知识,以便对有关问题获得更为深刻的见解。
  与一般的流体力学的数学理论不同,《流体力学概论》尽可能地避免复杂的数学分析,而着重物理直观,旨在阐明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及问题的力学本质,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强调工程应用是《流体力学概论》的又一特点,对于诸如航空、水利、气象等工程技术领域的许多重要问题均有叙述。
  《流体力学概论》在每章末都给出了许多文献,书末并列出参考书,以供进一步查考探索。

目录

目录
译序
序言
第一章 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平衡 1
1.1 液体的特性 1
1.2 应力的理论 2
1.3 流体中的压力 5
1.4 流体中的压力分布(不计重力) 7
1.5 气体的特性 8
1.6 重液体的平衡 12
1.7 重气体的平衡 16
1.8 大气压和液压的交互作用 液体压力计 20
1.9 减压 气压计 23
1.10 在其他力场中流体的平衡 25
1.11 表面张力(毛细现象) 28
第二章 流体运动学 无粘性流体动力学 33
2.1 前言 33
2.2 流体运动学 33
2.2.1 表示运动的方法 33
2.2.2 连续性 37
2.3 “理想”无粘性流体动力学 40
2.3.1 流动流体审的力 柏努利压力方程 40
2.3.2 柏努利方程的推论 45
2.3.3 流体压力的进一步讨论 49
2.3.4 两股流体的汇流 间断面 涡旋的形成 53
2.3.5 间断面的进一步讨论 压力的测量 56
2.3.6 均质无粘性流体运动的进一步讨论 无旋流动(位势流) 59
2.3.7 位势运动的进一步讨论 65
2.3.8 有环量的位势运动 翼型的升力 马格努斯效应 73
2.3.9 无粘性流体的有旋运动 涡丝 77
2.3.10 定常运动的动量定理 82
2.3.11 关于动量定理的另一些例子 86
2.3.12 速度脉动情况下流动的动量定理 90
2.3.13 液体的表面波 92
2.3.14 明渠里的水流 100
第三章 有显著密度变化的流动(气体动力学) 103
3.1 前言 103
3.2 压力的传播 声速 104
3.3 体积有显著变化的一维定常流动 111
3.4 火箭 118
3.5 能量定理 120
3.6 正激波理论 125
3.7 多维超声速流动 绕角的流动 气体射流 130
3.7.1 绕角的超声速流动 130
3.7.2 气体自由射流的发展过程 132
3.8 二维超声速流动的一般近似法 134
3.9 有弱扰动的流动 138
3.10 绕翼型的二维超声速流动 空气动力系数 144
3.11 不同马赫数时 翼型上的速度分布 152
3.12 跨声速和高超声速相似律 156
3.13 弹体 161
3.14 流动的损失对于形成涡旋和阻力的影响 169
3.15 热转换和极值温度 172
第四章 粘性流体的运动 湍流 流体阻力工程应用 179
4.1 粘性(内摩擦)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179
4.2 动力相似性 雷诺数 185
4.3 粘性流体运动的一般特性 187
4.4 层流边界层 194
4.5 湍流的形成 200
4.6 通体湍流 210
4.6.1 湍流的运动学 210
4.6.2 湍流的动力学 215
4.6.3 湍流中的掺混 218
4.6.4 交换系数和混合长度 221
4.7 个别湍流问题 223
4.7.1 壁面湍流 223
4.7.2 管内流动(管流) 228
4.7.3 自由湍流 229
4.7.4 湍流边界层 234
4.8 流动的分离和涡旋的形成 237
4.9 控制边界层的措施 244
4.10 二次流 三维边界层 249
4.11 粘性起主导作用的流动 254
4.12 轴承润滑的流体动力学理论 257
4.13 等截面管和渠道中的流动 265
4.14 变截面渠道中的流动 273
4.15 流体中运动物体的阻力 280
4.15.1 阻力公式总论 280
4.15.2 阻力的分类 283
4.15.3 运动着的物体和运动着的流体 284
4.16 流体阻力理论 285
4.16.1 基本概念 285
4.16.2 特殊情形 288
4.16.3 摩擦阻力 291
4.16.4 阻力与远处状况之间的联系 295
4.17 关于流体阻力 298
第五章 对流传热和传质 高速边界层 312
5.1 关于低速的强迫流动和自然对流的导言 312
5.2 低速强迫传热 313
5.2.1 引言 313
5.2.2 管内传热 般的和层流的流动 316
5.2.3 管内的湍流传热 320
5.2.4 有关历史性问题的一些评述 323
5.2.5 平板的传热 324
5.2.6 厚物体绕流的传热 326
5.2.7 气流由壁面吹出时的传热 329
5.3 强迫流动中的传质简述 330
5.4 由密度差引起自然对流所产生的传热 332
5.4.1 引言 332
5.4.2 在铅直热壁面上的自然对流 334
5.4.3 在水平圆柱体附近的自然对流 336
5.4.4 热源 338
5.4.5 绕水平平板的热流动 339
5.5 固体在高温气流中的熔解和气化 342
5.6 高速边界层 343
5.6.1 概论 343
5.6.2 表面压力为常值的二维平板和锥体 345
5.6.3 在柱体(机翼)和旋转体上的驻点 350
5.6.4 沿气流方向的压力变化和侧滑柱体(机翼) 351
5.7 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点 353
5.8 边界层和无粘性外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355
5.9 高超声速流动情况下的离解过程 358
5.10 其他 360
5.11 气体动力效应 在壁面上的滑行 360
第六章 空气动力学和水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366
6.1 建立完善的实验条件 366
6.2 风洞 369
6.2.1 概论 369
6.2.2 低速风洞 370
6.2.3 高亚声速风洞 371
6.2.4 跨声速风洞 372
6.2.5 超声速风洞 373
6.2.6 高超声速风洞 377
6.2.7 激波管 378
6.3 测量技术 380
6.3.1 观察流动的光学方法
6.3.2 速度的测量 382
6.3.3 方向的测定 385
6.3.4 模型上作用力的测量 386
6.3.5 其他测力方法 388
6.3.6 摩擦阻力 389
6.4 船舶试验 392
第七章 飞行器、推进装置和流体机械 396
7.1 亚声速翼型 396
7.1.1 典型低速流态 396
7.1.2 低速平板翼 399
7.1.3 厚度和前缘半径的影响 401
7.1.4 贴体流动的粘性影响 403
7.1.5 气流分离的影响 404
7.1.6 压缩性的影响 408
7.2 翼型设计问题:改变剖面形状和控制边界层 411
7.3 机翼的旋涡系 414
7.4 大翼展机翼 416
7.4.1 等下洗流 椭圆分布 416
7.4.2 任意的升力分布 421
7.5 古典飞机 426
7.6 后掠翼飞机 428
7.7 斜置翼 430
7.8 马赫数对斜置翼的影响 431
7.9 有限翼展后掠翼 434
7.9.1 无迎角后掠翼 435
7.9.2 有迎角后掠翼 436
7.9.3 机翼的展向阻力分布 438
7.9.4 气流分离和涡旋 441
7.10 后掠机翼的设计问题 442
7.11 后掠翼设计的阻力问题 445
7.12 小展弦比的三角翼飞机 447
7.13 绕细长翼的流动 450
7.14 在超声速流中薄翼的线性化理论 452
7.15 小展弦比机翼理论 458
7.16 超声速锥型流理论 463
7.17 有亚声速和超声速前缘的机翼理论 466
7.18 发动机(推进器)的推力 467
7.19 螺旋桨 469
7.20 船舶螺旋桨 472
7.21 有壳螺旋桨 476
7.22 风车 477
7.23 在空气流中的燃烧器 478
7.24 冲压喷气发动机 480
7.25 涡轮喷气发动机 483
7.26 鸟类的飞翔 484
7.27 水族动物的推进 486
7.28 流体机械概论 487
7.29 涡轮(动力)机 494
7.30 涡轮工作机 501
7.31 动液耦合器和动液变矩器 507
7.32 涡流管 508
第八章 在气象学上的应用 516
8.1 地球自转对大气中和海洋中的无粘性流动的影响 516
8.1.1 基本原理 地球自转运动 516
8.1.2 最简单的大气模型——转盘上的流体 518
8.1.3 气旋和反气旋 罗斯比波 520
8.2 摩擦风及其类似现象 522
8.2.1 科氏力的作用 522
8.2.2 粘性湍流的近似计算 525
8.2.3 地面摩擦引起的压力场的衰减 526
8.2.4 地面摩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528
8.2.5 风对(海)洋流的影响 529
8.8 两种不同密度的流体 530
8.3.1 坝上溢流 冷空气侵袭 530
8.3.2 交界面上的波系 533
8.4.密度连续变化时的分层流体 535
8.4.1 伯耶克内斯定理 535
8.4.2 内波 537
8.4.3 可压缩介质中的内波 540
8.4.4 稳定分层流体中剪流的稳定性界限 544
8.5 在地转流动中速度场和密度场或温度场之间的关系 548
8.5.1 连续场 548
8.5.2 锋面 551
8.6 气旋 553
8.6.1 位旋和埃特尔涡旋定理 553
8.6.2 在气旋中的应用 554
8.6.3 地转平衡的稳定性 热带气旋 556
8.7 大气环流 560
8.7.1 一般环流 560
8.7.2 斜坡风 山风和谷风 563
第九章 其他类型问题 568
9.1 气蚀 568
9.1.1 气蚀的产生和气泡模型 568
9.1.2 全气蚀流动 571
9.2 水锤 滑行面 574
9.2.1 冲击现象 574
9.2.2 连续现象 576
9.2.3 水上的滑行面 577
9.3 风所产生的水面波 579
9.4 水和空气的混合物 581
9.4.1 空气中的水滴 581
9.4.2 空气中液体射流的破碎 582
9.4.3 水中的空气泡 586
9.5 空气流中的颗粒 589
9.5.1 实际应用 589
9.5.2 风的作用 591
9.6 水流中的颗粒 592
9.6.1 河流中沙、砾石等的运动 592
9.6.2 悬浮物质的特性 594
9.6.3 输运物质的重量 596
9.6.4 物质输运(流失)对河床的影响 599
9.7 加速流体中的物体 流体动力的远距作用力 600
9.8 旋转物体或旋转坐标系 604
9.9 关于血液循环系统内的流动 614
9.10 屯磁力影响下的流动 619
9.10.1 泊阿苏依-哈特曼流动 620
9.10.2 在二维拉瓦尔喷管内等离子体的可压缩、无粘性流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流体力学概论》这本书的详细图书简介,其中不包含该书的实际内容: --- 图书名称:流体力学概论 图书简介 《流体力学概论》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提供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的专著。本书力求在概念的清晰阐述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之间找到平衡,引导读者系统地认识流体这一物质形态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普遍规律。 本书的结构设计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它着重于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框架。这包括对流体基本概念的界定,例如流体的物理性质——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以及对流体运动状态进行描述所必需的数学工具。读者将接触到描述流体运动的各种坐标系和描述方法,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奠定方法论基础。 在基础概念铺垫之后,本书将视角转向流体静力学领域。在这个部分,重点探讨的是流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作用力及其分布规律。读者将深入了解帕斯卡定律的深远意义,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规律。重要的应用,如图形上的受力分析、浮力现象的原理探究,以及流体静力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初步体现,都将在这一章节得到详尽的阐述。 随后,本书将主体部分转向流体力学最核心的——流体动力学。这是全书的重中之重,涵盖了流体运动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在这一部分,本书首先引入了描述流体运动的宏观和微观工具,例如流线、迹线、流柱等概念,并详细讲解了流体运动的守恒定律。其中,牛顿第二定律在流体中的具体体现——动量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初步形式或简化形式),以及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的推导与应用)将是核心内容。本书将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展现这些基本定律如何支配流体的运动行为。 在动力学章节的后续部分,本书会深入探讨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的特性差异。对于理想流体,将着重分析无粘流动的简化模型及其应用范围;而对于粘性流体,则会引入粘性力的概念,探讨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特性,这为理解实际工程中的能量耗散和边界层现象打下基础。 边界层理论是理解复杂流动现象的关键。本书将对边界层的概念进行细致的剖析,解释速度梯度和摩擦阻力的来源,并介绍边界层分离现象及其对物体绕流阻力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对于航空航天、船舶工程等领域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此外,本书还将专门辟出章节讨论流体的相似性原理和量纲分析。这对于实验研究和模型构建至关重要。通过系统地介绍如何运用无量纲参数(如雷诺数、弗劳德数等)来预测和比较不同尺度下流体的行为,读者将掌握一种强大的工程分析工具。这些相似准则的应用,使得通过小型模型实验来推断大型实际工程问题的行为成为可能。 对于可压缩流体,本书也会给予适当的介绍,但将侧重于其基本概念,如声速、马赫数以及等熵流动的基本性质,为读者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超音速或高超音速流动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在收尾部分,本书将回顾并总结流体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多方面应用,例如管道输送系统中的水头损失计算、泵和风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以及流体在换热设备中的流动特性探讨。这些应用实例旨在帮助读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工程实践场景联系起来,体会流体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工程科学的实用价值。 总而言之,《流体力学概论》的目标是成为一本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扎实的入门教材。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对流体世界内在规律的系统性探索,旨在培养读者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精确而又不失启发性,力求让每一位初学者都能在流体力学的世界中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经典,那种沉稳的蓝色调,加上流体运动的抽象图案,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专业且有分量。我一直对流体运动的世界充满好奇,从天空中的云卷云舒,到海浪拍打礁石,再到我们身边水管中流淌的水,都让我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它的主题——“流体力学概论”。这让我联想到,它应该会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认知维度,让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 我尤其期待它能解答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疑惑。比如,为什么飞机会飞起来?飞机的翅膀形状明明是弯曲的,但它怎么能克服重力?还有,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靠近大货车会有一种被吸过去的感觉?这些现象,我模糊地知道和空气的流动有关,但具体到原理,我却是一窍不通。这本书的“概论”二字,似乎预示着它会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带领我认识流体的性质、受力以及运动规律。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空气和水这样的流体,在运动时究竟遵循着怎样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定律。 当然,我购买这本书,也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深知流体力学在许多前沿科学和工程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航空航天、气象预报,还是生物医学工程中的血流模拟,都离不开对流体行为的精确预测和控制。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对这些领域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方程和概念,比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等等,这些都是理解流体运动的基石。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流体力学概念娓娓道来。我希望它不仅能够满足我个人的求知欲,更能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指明方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真正系统、权威且内容丰富的教材,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我希望这本“流体力学概论”能够成为我的良师益友,陪伴我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流体世界。 翻开这本书,我希望能看到清晰的逻辑脉络。我期望它能从最基础的流体定义、分类开始,逐步深入到流体的宏观和微观性质。例如,关于压强、密度、粘度等基本属性的阐述,我希望能有详细的解释和形象的比喻。随后,我希望它能介绍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流体在不同工况下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够清晰地讲解伯努利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流体力学核心方程的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让我能够理解这些方程是如何描述流体的运动状态的。

评分

这本《流体力学概论》的书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内涵,那种深邃的蓝色,仿佛预示着流体世界的无垠与深邃。我一直对物理世界中的运动现象着迷,特别是那些肉眼可见却又难以捉摸的流体。从天上飘过的云,到脚下潺潺的溪水,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空气,它们都遵循着一套精密的运行法则。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这些法则的门,让我有机会去窥探其背后蕴含的科学逻辑。 我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流体行为的疑问,它们总是让我觉得好奇却又无从下手。比如,为什么船只能够在水上漂浮,而一块石头却会沉下去?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翅膀的形状是如何产生升力的?还有,为什么高速行驶的汽车会产生一股“吸力”,让旁边的车辆感觉会被吸引过去?这些现象,我都模糊地知道与流体的性质和运动状态有关,但具体到原理,我却知之甚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流体定义和分类讲起,一步步引导我理解流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让我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生活中的“为什么”。 我选择阅读这本书,也是出于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好奇。流体力学在航空航天、水利工程、能源开发、甚至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我今后的学习方向提供一些启发。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穿插一些经典案例的讲解,比如,如何通过流体力学的原理来优化船只设计,或者如何预测气象现象。 总的来说,我对《流体力学概论》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流体力学的精髓呈现给我。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探索科学世界的一个重要起点,让我能够以更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评分

我一直觉得,能够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复杂的科学道理,是一门艺术。这本书的封面,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却透着一股沉静而专业的韵味。书名——“流体力学概论”,直截了当,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关于运动、关于变化、关于物质形态背后深刻逻辑的探索。我从小就对水滴的坠落、风的呼啸、甚至食物在口中溶解的奇妙过程着迷,而我知道,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流体力学的影子。这本“概论”,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张通往未知领域的地图,指引我如何去理解和认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流”。 我一直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感到困惑,但又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比如,为什么下雨的时候,雨滴落地的速度似乎是恒定的,即使它们是从很高的云层落下的?为什么在河流中,靠近河岸的水流速度会比中间慢很多?还有,在夏天,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微风拂过时格外凉爽?这些都是流体的运动规律在起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让我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去描述和理解这些现象。我期待它能够从流体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并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辅助我的理解。 我购买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对科学探索本身的热爱。我希望能够通过系统地学习流体力学,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锻炼逻辑分析能力。我相信,流体力学作为一门连接数学、物理和工程的重要学科,能够极大地拓展我的认知边界。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实验和研究案例,让我能够看到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示流体世界的奥秘的。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流体力学概论》抱有极大的信心。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我的启蒙读物,为我构建起坚实的流体力学知识体系。我期待它不仅能解答我现有的疑惑,更能激发我持续探索的动力,让我能够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学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流体力学概论”,听起来就有一种扎实、全面的感觉。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没有花哨的图饰,却散发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这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书。我一直对流体运动的物理现象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瀑布的壮丽,到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比如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流,都让我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理解这些流体行为背后的原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我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与流体相关的现象,它们让我感到好奇,但又难以用清晰的语言解释。比如,为什么风能够吹动树叶,但同样大小的力,如果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效果会截然不同?为什么潜水员在深水区会感到强大的压力?还有,为什么在运动的船只周围,会形成一系列的水波?这些问题,我都隐约知道与流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具体的物理过程和数学描述却是一无所知。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从流体的基本概念,如密度、压强、粘度等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流体的运动规律,让我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我选择阅读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流体力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从飞行器的设计,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再到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行效率,流体力学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为我今后在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分析,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让我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流体力学的价值。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流体力学概论》抱有非常积极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清晰、系统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为我打开流体力学的大门。我期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递者,更能成为我培养科学思维、激发探索精神的重要伙伴。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想起了那些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科学著作。厚实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总能让人心生敬意。书名“流体力学概论”几个字,朴实无华,却又准确地传达了它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对物理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我一直觉得流体是最为迷人的存在之一。它们形态万千,时而柔和如水,时而狂暴如海啸。而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则是精妙绝伦的科学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这些原理,解锁流体世界的奥秘。 我个人对一些工程应用中的流体现象非常感兴趣。比如,设计一架飞机,其机翼的形状是如何影响升力的?为什么不同速度下,流过物体表面的空气形成的轨迹会截然不同?还有,在桥梁设计中,如何考虑风力对结构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流体动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模型和物理规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更容易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我购买这本书,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那就是它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从新能源领域的风力发电,到医疗领域的血液循环模拟,流体力学无处不在。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对这些前沿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我今后在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关于流体模拟的入门知识,以及这些模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流体力学概论》充满了积极的预期。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系统、全面且易于理解的方式,为我打开流体力学的大门。我期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能成为我探索科学世界的一把钥匙,激发我对流体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和热情。

评分

经典教程

评分

经典教程

评分

很好

评分

非常棒

评分

排版字样颜色的深浅不专业 模型图片非常模糊

评分

专业书,暂时还没有看

评分

学习学习~~~~~~~~

评分

好书…………………………………………

评分

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