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勝新 編
圖書標籤:
  • 鋼鐵材料
  • 材料手冊
  • 金屬材料
  • 工程材料
  • 冶金
  •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
  • 第二版
  • 材料科學
  • 金屬工程
  • 工業標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21174
版次:2
商品編碼:11894100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62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姊妹篇同期上市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機械、冶金、化工、電力、航空航天及軍工等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營銷人員,相關專業

  1)內容全麵。本手冊的主要內容包括鋼鐵材料基礎資料,生鐵和廢鋼鐵,鐵粉、純鐵和鐵閤金,鑄鐵和鑄鋼,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和耐熱鋼,鋼鐵復閤材料,特殊閤金共9章,並將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中外常用鋼鐵材料牌號對照作為附錄提供給讀者。
  2)實用性強。本手冊采用現行的相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資料,係統地介紹瞭常用鋼鐵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尺寸規格、力學性能、工藝性能、使用範圍等內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3)查閱便捷。本手冊以錶格為主,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瞭各章節的內容安排和層次結構,使之更閤理,便於讀者查閱。

內容簡介

  本手冊是一本根據現行相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編寫而成的鋼鐵材料工具書,其主要內容包括鋼鐵材料基礎資料,生鐵和廢鋼鐵,鐵粉、純鐵和鐵閤金,鑄鐵和鑄鋼,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和耐熱鋼,鋼鐵復閤材料,特殊閤金共9章,主要介紹瞭各種鋼鐵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尺寸規格、力學性能、工藝性能、使用範圍等內容,並將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中外常用鋼鐵材料牌號對照作為附錄供讀者參考。本手冊采用瞭現行相關標準,內容全麵,數據齊全,查找便捷,實用性強。

目錄

前言
第1章鋼鐵材料基礎資料1
1.1鋼鐵材料相關術語1
1.1.1常用鋼鐵産品術語1
1.1.2常用鋼鐵材料物理性能術語5
1.1.3常用鋼鐵材料力學性能術語6
1.1.4常用鋼鐵材料組織術語8
1.1.5常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術語9
1.1.6常用鋼鐵材料缺陷術語10
1.1.7常用鋼鐵材料腐蝕防護術語11
1.1.8常用鋼鐵材料錶麵處理術語13
1.1.9常用材料鑄造性能及工藝術語14
1.1.10常用鋼鐵材料鍛壓性能及工藝術語15
1.1.11常用鋼鐵材料焊接性能及工藝術語16
1.1.12常用鋼鐵材料熱處理性能及工藝術語18
1.2鋼鐵材料的分類20
1.2.1生鐵的分類20
1.2.2鑄鐵的分類21
1.2.3鋼的分類22
1.2.4鋼産品分類26
1.3鋼鐵材料牌號錶示方法27
1.3.1基本原則27
1.3.2生鐵牌號錶示方法27
1.3.3鐵閤金産品牌號錶示方法28
1.3.4鑄鐵牌號錶示方法29
1.3.5鑄鋼牌號錶示方法31
1.3.6鋼牌號錶示方法33
1.3.7其他鋼鐵材料牌號錶示方法39
1.4鋼鐵及閤金牌號統一數字代號體係40
1.4.1基本原則40
1.4.2鋼鐵及閤金牌號統一數字代號的結構形式40
1.4.3鋼鐵及閤金的分類、編組與統一數字代號40
1.4.4鋼鐵及閤金統一數字代號編碼規則41
1.5閤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76
1.6常用鋼鐵材料的性能92
1.6.1常用鋼鐵材料的物理性能92
1.6.2常用鋼鐵材料的力學性能95
1.6.3常用鋼鐵材料的工藝性能97
1.7鋼鐵材料的交貨狀態100
1.8鋼鐵材料的標記101
1.8.1鋼材材料的標記代號101
1.8.2鋼鐵材料的塗色標記103
1.9鋼鐵材料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104
1.10常用鋼鐵材料的儲運管理104
第2章生鐵和廢鋼鐵106
2.1生鐵106
2.1.1生鐵的定義(GB/T 20932—2007)106
2.1.2煉鋼用生鐵(YB/T 5296—2011)106
2.1.3煉鋼用直接還原鐵(YB/T 4170—2008)107
2.1.4鑄造用生鐵(GB/T 718—2005)107
2.1.5球墨鑄鐵用生鐵(GB/T 1412—2005)108
2.1.6鑄造用磷銅鈦低閤金耐磨生鐵(YB/T 5210—1993)108
2.1.7脫碳低磷粒鐵(YB/T 068—1995)108
2.1.8含鎳生鐵109
2.2廢鋼鐵及鋼渣109
2.2.1廢鋼鐵(GB/T 4223—2004)109
2.2.2水泥用鋼渣(YB/T 022—2008)110
2.2.3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鋼渣粉(GB/T 20491—2006)111
2.2.4道路用鋼渣(GB/T 25824—2010)111
第3章鐵粉、純鐵和鐵閤金113
3.1鐵粉113
3.1.1粉末冶金用還原鐵粉(YB/T 5308—2011)113
3.1.2焊條用還原鐵粉(YB/T 5138—1993)114
3.1.3羰基鎳鐵粉(YS/T 634—2007)116
3.1.4煙花爆竹用鐵粉(GB/T 26198—2010)116
3.1.5納米鐵粉(GB/T 30448—2013)116
3.2純鐵117
3.2.1原料純鐵(GB/T 9971—2004)117
3.2.2電磁純鐵(GB/T 6983—2008)117
3.3鐵閤金118
3.3.1鐵閤金産品必測元素和標記(GB/T 3650—2008)118
3.3.2鎢鐵(GB/T 3648—2013)119
3.3.3鈮鐵(GB/T 7737—2007)119
3.3.4硼鐵(GB/T 5682—1995)119
3.3.5鎳鐵(GB/T 25049—2010)120
3.3.6磷鐵(YB/T 5036—2012)120
3.3.7釩鐵(GB/T 4139—2012)121
3.3.8低磷釩鐵(GB/T 25049—2010)121
3.3.9釩渣(YB/T 008—2006)122
3.3.10五氧化二釩(YB/T 5304—2011)122
3.3.11鈦鐵(GB/T 3282—2012)122
3.3.12酸溶性鈦渣(YB/T 5285—2011)123
3.3.13鉬鐵(GB/T 3649—2008)123
3.3.14氧化鉬(YB/T 5129—2012)124
3.3.15矽鐵(GB/T 2272—2009)124
3.3.16氮化矽鐵(YB/T 4239—2010)125
3.3.17矽鉻閤金(GB/T 4009—2008)125
3.3.18稀土矽鐵閤金(GB/T 4137—2004)126
3.3.19稀土鎂矽鐵閤金(GB/T 4138—2004)127
3.3.20矽鋇閤金(YB/T 5358—2008)127
3.3.21矽鋁閤金(YB/T 065—2008)128
3.3.22矽鋇鋁閤金(YB/T 066—2008)128
3.3.23矽鈣鋇鋁閤金(YB/T 067—2008)128
3.3.24鉻鐵(GB/T 5683—2008)129
3.3.25低鈦高碳鉻鐵(YB/T 4154—2006)129
3.3.26氮化鉻鐵(YB/T 5140—2012)130
3.3.27錳鐵(GB/T 3795—2014)130
3.3.28微碳錳鐵(YB/T 4140—2005)131
3.3.29錳矽閤金(GB/T 4008—2008)131
3.3.30微、低碳錳矽閤金(YB/T 4240—2010)132
3.3.31富錳渣(YB/T 2406—2005)133
第4章鑄鐵和鑄鋼134
4.1灰鑄鐵134
4.1.1灰鑄鐵件(GB/T 9439—2010)134
4.1.2泵用灰鑄鐵件(JB/T 6880.1—2013)135
4.1.3灰鑄鐵管件(GB/T 3420—2008)137
4.1.4柔性機械接口灰鑄鐵管(GB/T 6483—2008)139
4.1.5連續鑄鐵管(GB/T 3422—2008)143
4.2白口鑄鐵145
4.2.1抗磨白口鑄鐵件(GB/T 8263—2010)145
4.2.2泵用抗磨蝕白口鑄鐵件(JB/T 6880.3—2014)146
4.3鉻錳鎢係抗磨鑄鐵件(GB/T 24597—2009)147
4.4奧氏體鑄鐵(GB/T 26648—2011)148
4.5蠕墨鑄鐵149
4.5.1蠕墨鑄鐵(GB/T 26655—2011)149
4.5.2船用蠕墨鑄鐵件(CB/T 3647—1994)150
4.6球墨鑄鐵151
4.6.1球墨鑄鐵件(GB/T 1348—2009)151
4.6.2等溫淬火球墨鑄鐵件(GB/T 24733—2009)155
4.6.3耐磨損球墨鑄鐵件(JB/T 11843—2014)156
4.6.4電力金具球墨鑄鐵件(DL/T 768.4—2002)157
4.6.5連續鑄造球墨鑄鐵管(YB/T 177—2000)157
4.6.6水泥內襯離心球墨鑄鐵管及管件(CJ/T 161—2002)158
4.6.7汙水用球墨鑄鐵管、管件和附件(GB/T 26081—2010)158
4.7可鍛鑄鐵160
4.7.1可鍛鑄鐵件(GB/T 9440—2010)160
4.7.2電力金具可鍛鑄鐵件(DL/T 768.1—2002)161
4.8耐熱耐蝕鑄鐵161
4.8.1耐熱鑄鐵(GB/T 9437—2009)161
4.8.2高矽耐蝕鑄鐵(GB/T 8491—2009)163
4.9專用鑄鐵164
4.9.1活塞環用耐磨鑄鐵164
4.9.2機床導軌用耐磨鑄鐵166
4.9.3氣缸套用耐磨鑄鐵167
4.10閤金鑄鐵磨球(YB/T 092—2005)168
4.11一般工程用鑄鋼170
4.11.1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GB/T 11352—2009)170
4.11.2一般工程與結構用低閤金鑄鋼件(GB/T 14408—2014)171
4.11.3一般用途耐熱鋼和閤金鑄件(GB/T 8492—2002)172
4.11.4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GB/T 2100—2002)173
4.12耐磨鑄鋼176
4.12.1耐磨鋼鑄件(GB/T 26651—2011)176
4.12.2耐磨耐蝕鋼鑄件(GB/T 31205—2014)176
4.13大型鑄鋼件178
4.13.1大型低閤金鋼鑄件(JB/T 6402—2006)178
4.13.2大型高錳鋼鑄件(JB/T 6404—1992)180
4.13.3大型耐熱鋼鑄件(JB/T 6403—1992)181
4.13.4大型不銹鋼鑄件(JB/T 6405—2006)183
4.14連續鑄鋼184
4.14.1連續鑄鋼闆坯(YB/T 2012—2014)184
4.14.2連續鑄鋼方坯和矩形坯(YB/T 2011—2014)187
4.15專用鑄鋼188
4.15.1奧氏體錳鋼鑄件(GB/T 5680—2010)188
4.15.2泵用鑄鋼件(JB/T 6880.2—2008)189
4.15.3承壓鋼鑄件(GB/T 16253—1996)190
4.15.4鑄造錨鏈鋼(GB/T 552—1996)196
4.15.5焊接結構用鑄鋼件(GB/T 7659—2010)197
4.15.6建築結構用鑄鋼管(JG/T 300—2011)197
4.15.7工程結構用中、高強度不銹鋼鑄件(GB/T 6967—2009)200
4.16鑄鋼的特性和用途202
第5章結構鋼203
5.1常用結構鋼203
5.1.1結構鋼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GB/T 222—2006)203
5.1.2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204
5.1.3優質碳素結構鋼(GB/T 699—1999)206
5.1.4閤金結構鋼(GB/T 3077—1999)208
5.1.5低閤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2008)219
5.1.6保證淬透性結構鋼(GB/T 5216—2014)224
5.1.7易切削結構鋼(GB/T 8731—2008)227
5.1.8耐候結構鋼(GB/T 4171—2008)232
5.1.9鍛件用結構鋼(GB/T 17107—1997)233
5.1.10非調質機械結構鋼(GB/T 15712—2008)248
5.1.11優質結構鋼冷拉鋼材(GB/T 3078—2008)250
5.1.12冷鐓和冷擠壓用鋼(GB/T 6478—2001)252
5.1.13彈簧鋼(GB/T 1222—2007)255
5.1.14銀亮鋼(GB/T 3207—2008)258
5.2專用結構鋼259
5.2.1碳素軸承鋼(GB/T 28417—2012)259
5.2.2滲碳軸承鋼(GB/T 3203—1982)260
5.2.3高碳鉻軸承鋼(GB/T 18254—2002)261
5.2.4高碳鉻不銹軸承鋼(GB/T 3086—2008)264
5.2.5航空發動機用高碳鉻軸承鋼(YB 4107—2000)266
5.2.6航空發動機用高溫軸承鋼(YB 4105—2000)266
5.2.7航空發動機用高溫滲碳軸承鋼(YB 4106—2000)267
5.2.8鐵路貨車滾動軸承用滲碳軸承鋼(YB 4100—1998)268
5.2.9鐵路貨車滾動軸承用冷拉軸承鋼(YB 4101—1998)269
5.2.10鐵路機車、車輛車軸用鋼(GB 5068—1999)270
5.2.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結構鋼(GB 712—2011)271
5.2.12橋梁用結構鋼(GB/T 714—2008)275
5.2.13汽輪機葉片用鋼(GB/T 8732—2014)278
5.2.14渦輪機高溫螺栓用鋼(GB/T 20410—2006)281
5.2.15礦用高強度圓環鏈用鋼(GB/T 10560—2008)284
5.2.16重型機械用彈簧鋼(JB/T 6399—1992)286
5.2.17無縫氣瓶用鋼坯(GB 13447—2008)287
5.2.18大型軋輥鍛件用鋼(JB/T 6401—1992)288
5.2.19承壓設備用碳素鋼和閤金鋼鍛件(NB/T 47008—2010)291
5.2.20低溫承壓設備用低閤金鋼鍛件(NB/T 47009—2010)292
5.2.21工業鏈條用冷拉鋼(YB/T 5348—2006)293
5.2.22金剛石焊接鋸片基體用鋼(GB/T 24181—2009)294
5.2.23優質閤金模具鋼(GB/T 24594—2009)295
5.3鋼闆及鋼帶297
5.3.1冷軋鋼闆和鋼帶的尺寸、外形及允許偏差(GB/T 708—2006)297
5.3.2低碳鋼冷軋鋼帶(YB/T 5059—2013)298
5.3.3冷軋低碳鋼闆及鋼帶(GB/T 5213—2008)299
5.3.4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GB/T 716—1991)301
5.3.5碳素結構鋼冷軋薄鋼闆及鋼帶(GB/T 11253—2007)302
5.3.6優質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GB/T 3522—1983)303
5.3.7優質碳素結構鋼冷軋鋼闆和鋼帶(GB/T 13237—2013)304
5.3.8汽車用高強度冷連軋鋼闆及鋼帶(烘烤硬化鋼)(GB/T 20564.1—2007)305
5.3.9汽車用高強度冷連軋鋼闆及鋼帶(雙相鋼)(GB/T 20564.2—2006)307
5.3.10汽車用高強度冷連軋鋼闆及鋼帶(高強度無間隙原子鋼)
......

前言/序言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自2010年4月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近年來,大量鋼鐵材料相關標準進行瞭修訂,所以第1版的內容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為瞭與時俱進,滿足讀者需求,決定對《新編鋼鐵材料手冊》進行修訂,齣版第2版。
  修訂時,全麵貫徹瞭最新的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更新瞭相關內容,共淘汰舊産品10多個,新增或更新産品190多個。對第1章鋼鐵材料基礎資料進行瞭重新編寫;原第2章分為第2章和第3章,原第3章改為第4章;原第4章改為第6章,章名由工具鋼改為工模具鋼;原第6章至第8章改為第7章至第9章。附錄中刪去瞭常用鋼鐵材料産品標準目錄,增加瞭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對中外常用鋼鐵材料牌號對照進行瞭更新。改正瞭第1版中的錯誤,並對各章節的內容進行瞭調整,使之更便於讀者查閱。
  本手冊仍堅持第1版的特色:
  (1)資料最新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全麵核實查對瞭2015年9月以前發布的相關國傢標準和行業標準,采用最新標準資料,精心整理編寫瞭這本手冊。
  (2)內容全麵本手冊主要內容包括鋼鐵材料基礎資料,生鐵和廢鋼鐵,鐵粉、純鐵和鐵閤金,鑄鐵和鑄鋼,結構鋼,工模具鋼,不銹鋼和耐熱鋼,鋼鐵復閤材料,特殊閤金共9章,並將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新舊對照、中外常用鋼鐵材料牌號對照作為附錄提供給讀者。
  (3)實用性強本手冊科學係統地介紹瞭常用鋼鐵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尺寸規格、力學性能、工藝性能、使用範圍等內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4)查閱便捷本手冊章節安排、層次結構閤理,以錶格為主,便於讀者查閱。
  本手冊可供機械、冶金、化工、電力、航空航天及軍工等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營銷人員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在校師生參考。
  本手冊由鄭州大學的劉勝新任主編,李國立、馮紀東、陳永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工作為:第1章由李國立、馮紀東、夏靜、吳振遠、宋月鵬、肖樹龍編寫,第2章由李國立、徐麗娟、張金鳳、王金榮、李孔齋、嚮嵩編寫,第3章由馮紀東、陳慧敏、侯起飛、李響、李威、靳先芳編寫,第4章由李國立、馮紀東、李菁、柳洪潔、王瑞娟、劉峰、王誌剛、孟迪、李立碑、徐錕編寫,第5章由劉勝新編寫,第6章由陳偉、毛磊、張銳、李立程、張素紅、李莎、嚴詠誌編寫,第7章由潘繼民、李立鳳、姚宇、鄧晶、顔新奇、王寜、鬍中華編寫,第8章由王樂軍、孫華為、趙丹、楊娟、張冠宇、隋方飛、叢康麗、李浩、張亞榮編寫,第9章由張靚穎、李立裏、孫誌鵬、武倩倩、弓雪原、貟東海、郭煒、高玉、李懷武編寫,附錄由楊晗、李鵬、李宇佳、馬超寜、翟德銘、陳光、孫為雲、霍方方、高見峰編寫,全書由陳永統稿,汪大經教授對全書進行瞭詳細審閱。
  在本手冊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外同行的大量文獻資料和有關標準,謹嚮有關人員錶示衷心的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有限,錯誤和紕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同時,我們負責對書中所有內容進行技術谘詢、答疑。我們的聯係方式如下:
  編者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 嚴謹、實用、全麵的工程助手 本書是麵嚮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材料研究人員、質量檢測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的權威參考工具書。作為《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的第二版,我們秉承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瞭全麵修訂和內容更新,旨在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準確、最實用的鋼鐵材料信息。 內容前瞻與權威性: 本書集結瞭眾多鋼鐵材料領域的資深專傢和學者,經過數年潛心編撰而成。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最新技術應用的全過程,力求全麵反映當前鋼鐵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前沿。我們對國傢及行業標準進行瞭係統梳理和引用,確保書中數據的權威性和適用性,能夠為您的實際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依據。 結構清晰與全麵覆蓋: 本書采用科學、嚴謹的結構體係,將紛繁復雜的鋼鐵材料知識進行係統化、條理化梳理。全書內容涵蓋瞭: 鋼鐵材料基礎理論: 詳細闡述瞭鋼鐵的相變、顯微組織、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基本原理,為理解和應用鋼鐵材料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鋼鐵材料分類及性能: 深入剖析瞭碳素鋼、閤金鋼、不銹鋼、工具鋼、特種鋼等各類鋼鐵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特點、適用範圍及應用實例。 鋼鐵材料的生産與加工: 介紹瞭鋼鐵的冶煉、軋製、鍛造、熱處理、焊接、錶麵處理等關鍵工藝,幫助讀者理解材料的生産過程如何影響其最終性能。 鋼鐵材料的性能錶徵與試驗方法: 詳細介紹瞭各種力學性能試驗(拉伸、彎麯、衝擊、硬度等)、無損檢測方法、顯微組織觀察技術等,為材料的質量控製和性能評估提供指導。 鋼鐵材料的應用指南: 結閤各行業實際需求,提供瞭不同應用場景下鋼鐵材料的選擇建議,包括在建築、汽車、航空航天、能源、機械製造等領域的典型應用案例,以及相關的設計、選用和失效分析等內容。 國內外鋼鐵材料標準與規範: 收錄瞭國內外重要的鋼鐵材料相關標準,便於讀者進行比對和參考,確保設計與生産符閤國際通用規範。 鋼鐵材料的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展望瞭新型高性能鋼鐵材料、智能製造、綠色冶金等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未來發展方嚮,為從業者提供前瞻性視野。 注重實用與易用性: 我們深知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對效率和準確性的需求。因此,本書在內容編排和信息呈現上,特彆注重實用性和易用性: 詳實的性能數據: 提供瞭大量的性能數據錶格,涵蓋瞭各種牌號、規格的鋼鐵材料的力學、物理、化學性能參數,方便讀者快速查閱和選用。 直觀的圖錶解析: 大量使用圖、錶、照片等直觀的錶達方式,清晰展示材料的顯微組織、性能麯綫、加工過程等,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復雜信息。 明確的應用指導: 針對不同的應用領域,提供瞭清晰的材料選擇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讀者做齣最優化的材料決策。 豐富的實例參考: 引入瞭大量實際工程應用案例,展示瞭鋼鐵材料在不同行業中的成功應用,為讀者提供寶貴的藉鑒經驗。 便捷的檢索設計: 采用多級目錄和索引設計,方便讀者快速定位所需內容,大大提高查閱效率。 麵嚮廣泛的讀者群體: 無論您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還是初入職場的青年纔俊;無論您是專注於基礎研究的學者,還是緻力於質量控製的檢測人員;《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案頭寶典。它將幫助您: 精準選擇閤適的鋼鐵材料: 剋服材料選擇的盲目性,確保工程項目的材料匹配度和可靠性。 深入理解材料性能: 掌握影響材料性能的關鍵因素,提升對材料行為的預測和控製能力。 優化生産工藝流程: 瞭解不同工藝對材料性能的影響,改進生産技術,提高産品質量。 有效進行質量控製與檢測: 掌握可靠的試驗方法和標準,確保産品符閤設計要求。 掌握行業最新動態: 瞭解鋼鐵材料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和發展趨勢,保持專業競爭力。 提升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在遇到材料相關的技術難題時,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結語: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您在鋼鐵材料領域探索、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忠實夥伴。我們相信,本書的齣版將極大地促進鋼鐵材料的研發、應用和技術進步,為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的時候,我帶著一種近乎嚴苛的審視態度。畢竟,在我的經驗裏,這類“手冊”往往是厚重、晦澀、難以消化。然而,翻開扉頁,那種預期的沉重感便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明暢。作者的筆觸,與其說是在傳授知識,不如說是在引導一場對鋼鐵世界的長談。他以一種近乎對話的姿態,層層剝開鋼鐵復雜的內在邏輯。我從未想過,關於碳含量、閤金元素對材料強度、韌性、耐腐蝕性等關鍵指標的影響,能夠被如此清晰、直觀地解釋。書中對於不同熱處理工藝(如退火、正火、淬火、迴火)的闡述,不僅僅是列齣參數,更是深入到微觀組織的變化,並以此解釋宏觀性能的差異,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邏輯鏈條,讓我對材料的“生命周期”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各種疲勞失效模式的講解,配閤著高質量的顯微照片,那些細微的裂紋萌生、擴展的過程被描繪得淋灕盡緻,這對於我這種需要考慮材料長期可靠性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提供的各種性能評估標準和測試方法的介紹,也極其詳盡,不僅僅是流程,更包含瞭方法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注意事項,這極大地提升瞭其作為工具書的實用價值。我敢說,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新編”二字,它在內容的更新和講解的深度上,都達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讓我驚喜的科技類書籍之一。起初,我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購買瞭它,想著大概率會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但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瞭。這本書的內容組織方式堪稱藝術,作者在處理復雜而專業性極強的鋼鐵材料知識時,竟然能夠做到如此深入淺齣,令人贊嘆。它不僅僅是一本“手冊”,更像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旅程,帶領讀者穿越鋼鐵的分子結構,窺探閤金元素的奇妙反應,最終理解各種鋼鐵材料為何能擁有如此獨特的性能。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各種材料性能測試方法的詳細介紹,這不僅僅是數據羅列,而是將測試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以及結果的解讀都一一呈現,仿佛我親身站在實驗室中,親手操作著那些精密的儀器。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實際應用中的難題,而是積極地探討瞭如何根據具體的使用場景選擇最閤適的鋼鐵材料,並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貼近實際,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讓我能夠將書本知識與我的工作實際相結閤,解決瞭不少曾經睏擾我的工程問題。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也做得非常齣色,清晰的圖錶和專業的示意圖大大降低瞭理解的難度,使得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卻步的專業術語變得鮮活易懂。對於我這種並非直接從事鋼鐵冶煉或研發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能夠係統地、深入地瞭解這一基礎性材料領域,並且在實際工作中獲得瞭切實的幫助。它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絕對是值得反復研讀的寶貴資料。

評分

這本《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的價值,對我而言,體現在它能夠將一個看似枯燥的領域,展現得如此生動而富有魅力。我不是材料專業的科班齣身,但由於工作需要,經常會接觸到各種鋼鐵製品。以往,我對這些材料的理解,僅限於“硬”、“韌”、“耐腐蝕”這些簡單的形容詞。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觀念。作者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鋼鐵復雜的化學成分、組織結構、熱處理工藝與最終的性能錶現緊密地聯係起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鋼種在特定工況下錶現的分析,例如,在高溫環境下,某些鋼種會發生蠕變,而另一些則錶現齣優異的抗氧化性,書中對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進行瞭深入的解釋,並提供瞭相應的選材建議。這對於我在設計和選擇材料時,避免瞭許多盲目性。書中關於材料疲勞和斷裂的章節,更是讓我大開眼界,那些原本隻存在於理論中的概念,在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而具體,配以精美的插圖,我仿佛能夠親眼看到材料在應力作用下的細微變化,以及最終的斷裂過程。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鋼鐵的奧秘,讓我對這個我們司空見慣的材料,産生瞭前所未有的敬畏和理解。

評分

我一直對材料科學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鋼鐵這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卻又充滿學問的材料。在眾多相關書籍中,《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以其卓越的品質脫穎而齣,成為我書架上不可多得的珍品。這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各種鋼材的性能參數,而是深入淺齣地探討瞭鋼鐵材料的本質。作者的敘述邏輯清晰,從基礎的晶體結構、相變原理,到復雜的閤金化設計、熱處理工藝,再到各種性能測試方法和失效分析,構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加工工藝對材料組織和性能影響的分析,例如冷加工、熱加工、焊接等過程,是如何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進而影響其宏觀性能的。這種聯係性非常重要,也常常被其他書籍所忽略。書中對各種鋼種的分類和介紹也極具條理,從通用結構鋼到特種閤金鋼,每一種材料的特性、優缺點以及典型應用都得到瞭詳盡的闡述。更難得的是,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術語,而是通過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實例,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變得易於理解。書中大量的圖錶和照片,更是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化,大大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這本書讓我對鋼鐵材料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為我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材料選擇和應用問題提供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專業且易懂”,這在很多技術書籍中是很難得的平衡。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過一些關於特定鋼種性能選擇的問題,但總是覺得信息碎片化,難以形成係統的認識。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的鋼鐵知識體係。作者在介紹不同鋼材的性能時,不僅僅是給齣數值,而是深入探討瞭這些性能産生的根源,例如,對於某種耐磨鋼,書中不僅列齣瞭其硬度和耐磨性指標,還詳細解釋瞭其中強化相的析齣機製,以及這些強化相如何在磨損過程中起到作用。這種深入的解析,讓我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哪種材料最適閤我的應用場景。書中對各種金屬疲勞和斷裂失效模式的詳盡描述,以及如何通過材料設計和工藝控製來預防這些失效,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因為對材料的疲勞特性瞭解不足,導緻産品在實際使用中齣現過問題,而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而且,本書的編排也非常人性化,圖文並茂,數據清晰,易於檢索。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齣色的參考書,它不僅滿足瞭我對鋼鐵材料的深入瞭解需求,更為我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供瞭強大的支持。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工具書不應該隻是冰冷的參數堆砌,而應該能夠引領讀者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和應用。《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並且做得非常齣色。我是一名機械工程師,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與各種金屬材料打交道,但坦白說,對於鋼鐵材料的理解,一直以來都停留在比較錶麵的層麵。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作者以一種嚴謹而不失活潑的筆觸,將鋼鐵這個龐大的傢族娓娓道來。從最基本的鐵碳閤金相圖,到各種元素對鋼性能的影響,再到熱處理工藝的關鍵點,每一個環節的解釋都非常到位。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材料失效分析的部分,它不僅僅是列齣失效模式,更是詳細分析瞭導緻失效的內在原因,並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改進材料選擇、工藝設計或操作規程來規避這些失效。這對於提升産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國內外重要鋼材標準的介紹和對比,也極具參考價值,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標準。書中的插圖和錶格設計也十分人性化,清晰明瞭,方便快速查找所需信息。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鋼鐵材料,它不僅僅是一本手冊,更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導師,為我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供瞭強大的支持。

評分

作為一名金屬材料專業的學生,我閱讀過不少關於鋼鐵的著作,但《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無疑是我近期閱讀中最具價值的一本。它以一種係統而全麵的方式,梳理瞭鋼鐵材料從微觀組織到宏觀性能,再到實際應用的全過程。我非常贊賞作者在解釋材料性能時所采用的邏輯深度,例如,在講解不同閤金元素對鋼的強化機製時,不僅僅是簡單列齣作用,而是深入分析瞭固溶強化、沉澱強化、位錯強化等機製在不同元素加入下的錶現差異,並將其與具體的鋼種性能聯係起來。這種深度的解析,對於我們理解材料設計的原理非常有幫助。書中關於各種檢測和錶徵技術的介紹也十分詳盡,從宏觀的力學性能測試,到微觀的顯微組織觀察,再到錶麵的成分分析,每一個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驟、數據解讀都得到瞭清晰的說明,並且配有大量的實例圖片,這對於我們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和實踐非常有指導意義。而且,本書在內容上緊跟行業發展前沿,對一些新型鋼種和先進製造技術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進行瞭探討,這對於我們瞭解未來的發展趨勢非常有啓發。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鋼鐵材料的認識更加立體和深入,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是智慧的啓迪。

評分

如果說有一本書能夠讓我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躍升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那無疑就是這本《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我一直對鋼鐵的化學成分和熱處理工藝之間的奧秘感到好奇,但往往在閱讀其他資料時,隻得其錶麵,不得其精髓。這本手冊則以一種非常係統和深入的方式,揭示瞭其中的內在聯係。作者在解釋不同閤金元素對鋼性能的影響時,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增加強度”、“提高硬度”的描述,而是深入到原子層麵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些作用如何影響晶格結構和位錯運動,進而改變宏觀的力學性能。這種由微觀到宏觀的邏輯推導,讓我對材料的本質有瞭全新的認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各種熱處理工藝的闡述,例如淬火和迴火,書中詳細解釋瞭不同冷卻速率和迴火溫度對馬氏體、貝氏體等組織的影響,以及這些組織如何決定材料的硬度、韌性等關鍵性能。這種對工藝細節的深入挖掘,對我優化生産工藝,提高産品質量非常有幫助。而且,本書在內容上非常注重實用性,提供瞭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如何轉化為實際的工程解決方案。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其嚴謹而又易於理解的敘述方式,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

評分

要說我最近最“愛不釋手”的書,那絕對是這本《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金屬材料的書籍,但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麵,或者過於偏重某種特定材料。這本手冊則完全不同,它像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鋼鐵百科全書,又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手把手教你。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在解釋不同鋼種的特性時,不僅僅是給齣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的數值,而是將這些數值背後的形成機理,以及這些機理如何影響材料在實際應用中的錶現,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例如,對於不銹鋼的耐腐蝕性,書中不僅僅介紹瞭鉻、鎳等閤金元素的作用,還詳細解釋瞭鈍化膜的形成過程,以及在不同介質中的穩定性變化,這種從化學原理到宏觀性能的聯係,讓我茅塞頓開。書中對各種疲勞、斷裂、蠕變等失效機理的講解,也配以大量的圖示和實例,生動形象,讓我對材料的可靠性問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本書在內容更新上做得非常齣色,涵蓋瞭近年來新開發的特種鋼種和先進製造工藝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這對於跟進行業發展前沿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特彆喜歡書中的錶格和圖譜,它們將復雜的數據和信息進行瞭高度的概括和提煉,方便查閱,也便於比較。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兼具深度、廣度、實用性和前瞻性的優秀教材,無論你是學生、研究人員還是工程師,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評分

我必須說,《新編鋼鐵材料手冊(第2版)》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中,最令我感到“物超所值”的一本。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産品研發的工程師,材料的選擇和性能評估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過去,我常常需要翻閱大量的零散資料,纔能拼湊齣對某種鋼材的全麵瞭解。而這本書,則像是一個集中處理中心,將我所需的一切信息都整閤瞭起來。書中對於各種常用和特種鋼材的性能參數,不僅僅是簡單列齣,而是對這些參數的來源、影響因素以及實際應用中的意義進行瞭詳細的解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各種試驗方法和評價標準的介紹,它不僅僅是讓你知道“怎麼做”,更是讓你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以及“這個結果代錶著什麼”。例如,關於夏比衝擊試驗,書中不僅介紹瞭試驗步驟,還詳細解釋瞭衝擊功與材料韌性之間的關係,以及溫度對衝擊性能的影響。這對於我理解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材料錶麵處理技術和防腐蝕措施的介紹,也為我解決産品在實際使用中遇到的耐久性問題提供瞭寶貴的參考。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能夠提升我專業認知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寶典。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實用

評分

實用

評分

實用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實用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