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原理與設計 [Jet Propulsion Principle and Design]

推進原理與設計 [Jet Propulsion Principle and Desig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滕金芳,羌曉青,馬威 著,顧誦芬 編
圖書標籤:
  • 航空推進
  • 噴氣發動機
  • 推進原理
  • 發動機設計
  • 氣動熱力
  • 燃燒
  • 控製係統
  • 飛行器推進
  • 航空工程
  • 推進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31428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6532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Jet Propulsion Principle and Desig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18
字數:55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推進原理與設計》共分10章和1個附錄。前9章講解航空燃氣輪機發動機的原理與設計,包括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綜述、氣動熱力學基礎、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部件工作原理及其特性、發動機共同工作和控製規律、發動機穩態特性和過渡態特性、發動機總體性能方案設計、發動機結構設計以及發動機部件設計等內容。第10章講解火箭發動機原理,包括火箭發動機概述、主要參數、熱力學關係式和噴管理論、液體火箭發動機以及固體火箭友動機等內容。附錄講解葉輪機氣動熱力學基本方程。
  《推進原理與設計》可作為航空航天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生的教材使用,亦可供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綜述
1.1 航空發動機的分類與工作特點
1.1.1 航空發動機的分類
1.1.2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工作特點
1.2 民用客機發動機簡介
1.3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研製特點與設計概況
1.3.1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研製特點
1.3.2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設計概況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2章 氣動熱力學基礎
2.1 熱力學第一定律
2.2 熱力學第二定律
2.3 氣體動力學基本方程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3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3.1 航空發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3.1.1 推力
3.1.2 單位推力
3.1.3 推重比和功重比
3.1.4 耗油率
3.1.5 熱效率、推進效率和總效率
3.1.6 發動機總效率對飛機燃油利用率的影響
3.2 航空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3.2.1 理想循
3.2.2 實際循環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4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
4.1 壓氣機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4.1.1 壓氣機的主要類型與性能參數
4.1.2 軸流壓氣機增壓原
4.1.3 壓氣機平麵葉柵流動
4.1.4 壓氣機級的流動
4.1.5 離心壓氣機
4.1.6 壓氣機特性
4.1.7 軸流壓氣機的發展趨勢
4.2 渦輪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4.2.1 渦輪的主要性能參數與組成
4.2.2 軸流渦輪的做功原理
4.2.3 渦輪特性
4.2.4 渦輪部件特點和發展趨勢
4.3 燃燒室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4.3.1 燃燒室的主要類型與基本性能要求
4.3.2 燃燒室的基本工作過程
4.3.3 燃燒室特性
4.4 進氣道工作原理
4.4.1 進氣道主要性能參數與流場畸變
4.4.2 亞聲速進氣道
4.4.3 超聲速進氣道
4.5 尾噴管工作原理
4.5.1 噴管的主要性能參數
4.5.2 噴管的分類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5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共同工作和控製規律
5.1 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部件的共同工作
5.1.1 單軸渦噴發動機的共同工作
5.1.2 雙軸渦噴發動機的共同工作
5.1.3 雙軸渦扇發動機的共同工作
5.2 航空發動機的主要工作狀態
5.3 發動機的控製規律
5.3.1 單軸渦噴發動機的控製規律
5.3.2 雙軸渦噴發動機的控製規律
5.3.3 雙軸加力渦扇發動機的典型控製規律
5.3.4 雙軸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典型控製規律
5.3.5 渦槳和渦軸發動機的控製規律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6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穩態特性和過渡態特性
6.1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穩態特性
6.1.1 穩態特性獲取方法
6.1.2 發動機的基本特性
6.1.3 影響發動機特性的各種因素
6.2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過渡態特性
6.2.1 加速和減速過程
6.2.2 加力接通和切斷過程
6.2.3 地麵起動和空中起動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7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總體性能方案設計
7.1 總體性能方案設計流程
7.2 發動機主要設計參數的選擇
7.2.1 主要設計參數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7.2.2 循環參數的選擇
7.2.3 循環參數的優化
7.2.4 發展潛力分析
7.3 發動機設計點氣動熱力循環參數計算
7.4 飛機/發動機協調和設計點熱力循環參數的最終確定
7.4.1 發動機非設計點性能計算
7.4.2 飛機/發動機匹配協調
7.4.3 發動機總體最佳參數選定
7.5 發動機流路設計
7.5.1 設計方法
7.5.2 高壓係統通道設計
7.5.3 低壓係統通道設計
7.5.4 低壓係統和高壓係統通道匹配
7.5.5 外涵道流路設計
7.5.6 噴管通道設計
7.6 發動機重量估算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8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結構設計
8.1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總體結構方案設計
8.1.1 發動機總體結構布局
8.1.2 發動機轉子的支承方案
8.1.3 發動機承力係統
8.1.4 臨界轉速的估算
8.1.5 發動機設計選材
8.1.6 新工藝的選擇
8.1.7 新技術的選用
8.1.8 總體結構方案圖
8.2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部件結構設計
8.2.1 壓氣機的結構
8.2.2 燃燒室的結構
8.2.3 渦輪的結構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9章 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部件設計
9.1 壓氣機設計
9.1.1 壓氣機的設計流程
9.1.2 壓氣機氣動設計
9.2 渦輪設計
9.2.1 發動機總體對渦輪設計的要求
9.2.2 民用渦扇發動機渦輪的發展特點
9.2.3 渦輪氣動設計要素
9.2.4 渦輪設計實例
9.3 燃燒室設計
9.3.1 燃燒室設計概貌
9.3.2 民用航空發動機汙染排放控製技術
9.3.3 先進燃燒概念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第10章 火箭發動機原理
10.1 火箭發動機概述
10.1.1 化學火箭發動機
10.1.2 核火箭發動機
10.1.3 電火箭發動機
10.1.4 火箭推進的應用
10.2 火箭發動機的主要參數
10.2.1 推力
10.2.2 總衝(量
10.2.3 比衝(量
10.2.4 有效排氣速度
10.2.5 質量比
10.2.6 推進劑質量分數
10.2.7 衝重比和推重比、比功率
10.2.8 能量與效率(內效率、推進效率
10.3 火箭發動機熱力學關係式和噴管理論
10.3.1 熱力學關係式
10.3.2 貴管理論
10.4 液體火箭發動機
10.4.1 推進劑及燃燒
10.4.2 氣液係統
10.4.3 基本部件
10.5 固體火箭發動機
10.5.1 概述
10.5.2 固體推進劑及燃燒
10.5.3 裝藥及內彈道計算
10.5.4 基本組件
參考文獻
思考和練習題

附錄 葉輪機氣動熱力學基本方程
A.1 重要的氣流參數及氣動熱力學函數
A.1.1 係統與控製體
A.1.2 拉格朗日描述與歐拉描述
A.1.3 雷諾輸運方程
A.1.4 物質導數
A.1.5 質量力與錶麵力
A.1.6 亥姆霍茲速度分解定理
A.1.7 廣義牛頓內摩擦定理
A.1.8 圓柱坐標係
A.2 質量守恒定律與相對流動的連續方程
A.3 動量守恒定律與相對流動的運動方程
A.4 動量矩定律
A.5 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與相對流動的能量方程

前言/序言

  《推進原理與設計》是根據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2009年製訂的航空航天工程本科專業培養計劃規定編寫的教材,可以供航空航天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研究生作教材使用。本教材講解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與火箭發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結構和設計方麵的基礎知識,力求讓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所收獲,為學生畢業後從事航空航天推進裝置的設計、生産、研究、實驗和使用維護等工作奠定基礎。
  本教材的編寫特色主要有3項。一是針對非航空航天院校的重點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本科專業而編寫。《推進原理與設計》課程內容多,涉及內容至少是航空航天院校的五門課程,包括《葉輪機械原理》《燃燒與燃燒室》《航空發動機原理》《航空燃氣輪機結構設計》和《火箭發動機教程》。為瞭保證學生在有限的學時裏學到更重要、更深入的知識,就必須精煉教學內容,找齣推進通用的原理和方法,有所側重,以點帶麵組織好;本書推進原理部分的重點內容為航空發動機壓氣機部件原理(著眼於航空發動機是靠鏇轉葉片做功的特點),航空發動機部件共同工作、控製規律以及特性(這是航空發動機原理的重點和難點)。二是注重航空發動機設計方法的講解和實例演練,在原理理論教科書與工程實用設計手冊之間搭建瞭一座橋梁。在掌握推進原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增加瞭發動機總體性能方案,總體和部件結構設計分析,以及壓氣機、渦輪、燃燒室三大部件的設計內容,既有設計要求和設計流程方麵的介紹,又有原理和設計相結閤的實例演練,不僅加深瞭對發動機原理的理解,而且瞭解瞭航空發動機的設計工作,更增強瞭分析解決科研問題的實際能力。三是民機特色;在國傢大飛機立項之際,我國的航空行業迎來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為此書中側重於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主要應用於大型客機),並著重講解瞭其總體性能、結構和部件設計等多方麵的內容。另外本書還簡介近期已采用和今後即將采用的航空燃氣輪機以及火箭發動機的設計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本教材共10章和1個附錄。前9章講解航空燃氣輪機發動機的原理與設計,第10章講解火箭發動機原理。除第9章航空燃氣輪機發動機部件設計中9.2節渦輪設計由羌曉青和9.3節燃燒室由馬威執筆外,本書其餘內容由滕金芳執筆。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繼承瞭國內外編寫和使用過的多種教材和講義中的經典內容,並重點參考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發動機專業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專業的相關教材和授課內容,在此錶示感謝!
  本教材內容雖然已經經過瞭五年的授課積纍,但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存在的錯誤、遺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機械製造工藝學》 內容簡介 《機械製造工藝學》是一本係統闡述機械製造過程基本原理、工藝方法、裝備及組織管理的一部著作。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以應對現代機械製造領域日益復雜的技術挑戰。 第一部分:緒論 本部分首先對機械製造的定義、發展曆程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進行概述。接著,係統介紹機械製造工藝學在整個製造工程中的核心作用,包括其與設計、材料科學、自動化等相關學科的緊密聯係。重點闡釋瞭工藝規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如經濟性、可靠性、先進性等,並初步引入瞭製造係統集成和智能製造的理念,為後續內容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 金屬切削是機械製造中最普遍、最關鍵的加工手段之一。本部分深入剖析金屬切削過程的物理本質,包括切削力、切削熱、切削液的作用機理等。詳細講解瞭切削參數(如切削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對切削過程的影響,以及它們如何決定加工效率、錶麵質量和刀具壽命。 隨後,本書係統介紹瞭各類切削刀具的分類、結構、材料和幾何參數。重點講解瞭鑽削、車削、銑削、刨削、磨削等典型加工方式所使用的刀具,如車刀、銑刀、鑽頭、砂輪等。深入探討瞭刀具材料(如高速鋼、硬質閤金、陶瓷、金剛石)的性能特點及其選擇原則,以及刀具磨損的類型、原因和延長刀具壽命的方法。刀具的刃磨和修磨技術也在本部分得到詳細闡述。 第三部分: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除瞭傳統的切削加工,精密加工和特種加工在現代製造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部分首先聚焦於精密加工技術,包括: 精密磨削與拋光: 詳細介紹各類精密磨削設備和磨削方法,以及如何獲得高精度和低錶麵粗糙度的工件。拋光技術及其在獲得鏡麵效果中的應用也得到闡述。 珩磨、研磨與超精加工: 介紹這些用於提高工件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錶麵質量的先進加工技術,並分析其適用的工件類型和加工原理。 接著,本部分詳細介紹瞭各種特種加工方法,這些方法能夠加工傳統方法難以加工的材料或獲得特殊的錶麵性能: 電加工: 包括電火花加工(EDM)和電解加工(ECM)。詳細闡述其基本原理、設備類型、加工特點、適用範圍以及在模具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 激光加工: 介紹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打標等技術,分析激光加工的優勢(如高精度、無接觸、加工速度快)及其在薄闆加工、微細加工等方麵的應用。 超聲波加工: 講解超聲波振動輔助加工的原理,以及其在硬脆材料加工、精密零件錶麵處理等方麵的應用。 化學加工與電化學加工: 介紹這些通過化學反應或電化學反應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分析其特點和應用場景。 第四部分:成形製造工藝 成形製造是利用外力使材料發生塑性變形以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藝。本部分涵蓋瞭多種重要的成形方法: 鑄造工藝: 詳細介紹砂型鑄造、金屬型鑄造、熔模鑄造、壓力鑄造等常見鑄造方法。分析其工藝流程、設備、材料選擇以及鑄件的質量控製。 鍛壓工藝: 介紹熱鍛、冷鍛、模鍛、自由鍛等工藝,以及衝壓、彎麯、拉深、擠壓等闆料成形工藝。闡述這些工藝在汽車零部件、航空發動機部件等製造中的關鍵作用。 粉末冶金工藝: 講解粉末製備、壓製成形、燒結等過程,以及其在製造硬質閤金、高溫閤金等特殊材料部件中的應用。 焊接工藝: 詳細介紹電弧焊、電阻焊、氣體保護焊、激光焊等連接方法,分析其原理、設備、焊接參數的選擇及焊縫質量的控製。 第五部分:測量與檢驗技術 準確的測量和可靠的檢驗是確保産品質量的關鍵。本部分係統介紹機械零件的測量方法和檢驗技術: 幾何量測量: 詳細講解遊標卡尺、韆分尺、百分錶、量塊等通用量具的使用方法。介紹百分錶、測微頭等精密測量工具。 形狀與位置誤差測量: 介紹圓度儀、輪廓儀、三坐標測量機(CMM)等先進測量設備,以及如何測量和評價工件的形位公差。 錶麵粗糙度測量: 講解錶麵粗糙度參數的含義,以及錶麵粗糙度儀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無損檢測技術: 介紹超聲波探傷、X射綫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等無損檢測方法,以及它們在發現工件內部缺陷中的作用。 質量管理體係: 簡要介紹ISO 9000等質量管理體係的基本概念,以及統計過程控製(SPC)在質量保證中的應用。 第六部分:製造工藝規程設計與管理 本部分將前麵各部分的知識融會貫通,聚焦於實際的工藝規程設計和製造過程的管理: 零件製造工藝規程設計: 詳細講解工藝分析、選擇加工方案、確定加工順序、選用設備和刀具、確定工藝參數、編寫工藝文件等設計步驟。通過典型零件的工藝設計案例,幫助讀者掌握實際操作。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 深入闡述尺寸鏈的概念、計算方法,以及公差與配閤的選擇原則,為實現零件的互換性生産奠定基礎。 製造係統的組織與管理: 探討生産組織形式(如流水綫、成組技術)、車間布局、生産計劃的製定與執行。引入精益生産、敏捷製造等先進的生産管理理念。 機床夾具的設計與應用: 講解夾具在保證加工精度、提高生産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介紹常用夾具的結構和設計原則。 第七部分:現代製造技術發展趨勢 最後,本部分對機械製造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智能製造與工業4.0: 介紹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在製造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構建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製造係統。 增材製造(3D打印): 闡述各種3D打印技術(如FDM, SLA, SLM, Binder Jetting等)的原理、材料、設備及在原型製造、小批量生産、定製化産品製造中的應用。 綠色製造與可持續發展: 探討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環保材料應用等在機械製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清潔生産。 微納製造技術: 介紹微納加工的原理、設備和在微電子、生物醫療等領域的發展前景。 《機械製造工藝學》內容詳實,結構清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適閤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機械製造、工藝設計、生産管理等相關領域工程師的參考書。本書旨在培養讀者解決實際製造問題的能力,提升其在現代製造業中的競爭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不得不說,《推進原理與設計》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啓迪者”。作者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將深奧的物理定律轉化為清晰易懂的工程語言,讓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獲益匪淺。書中的“衝量”和“動量守恒”在推進係統中的應用,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解釋“比衝”這一關鍵概念時所下的功夫,他不僅給齣瞭計算公式,更通過類比和實際例子,生動地闡述瞭比衝在衡量推進劑效率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改進推進劑或優化發動機設計來提高比衝。書中還涉及瞭材料科學在推進係統中的應用,對於高溫閤金、陶瓷材料等在發動機耐高溫、抗腐蝕方麵的作用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於理解實際工程中的挑戰非常有幫助。

評分

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工程師思維的“實景演練”。作者在書中引入瞭大量的圖錶和仿真數據,使得復雜的概念和計算變得直觀易懂。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多級火箭”設計的討論,作者詳細闡述瞭多級火箭的優勢,以及如何根據任務需求來優化級數、分離點和發動機推力。書中還涉及瞭“姿態控製”和“軌道機動”等內容,這些都是推進係統在實際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場景。作者通過對這些場景的分析,讓我更加理解推進係統在航天任務中的不可替代性。

評分

這是一本真正將復雜概念拆解得如同晨曦驅散迷霧一般的著作。當我翻開《推進原理與設計》時,內心抱著一絲對航天動力學既敬畏又好奇的復雜情緒。我知道,這不僅僅是關於火箭和噴氣發動機的冰冷公式,更是關於人類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夢想載體。作者以一種近乎傳道的耐心,從最基礎的牛頓定律講起,循序漸進地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推進係統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類型推進方式的詳盡比對,從化學火箭的燃燒原理到電推進的動量交換機製,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瞭精雕細琢。例如,在解析固體火箭發動機時,作者不僅描述瞭其結構和工作流程,還深入探討瞭推進劑的配方對性能的影響,以及藥柱形狀如何決定燃燒速率和推力麯綫。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看似簡單的固體推進劑背後蘊含的科學原理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

這本書就像是一個“知識的燈塔”,指引我穿越推進科學的迷霧。作者在書中對“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介紹,從單推進劑到雙推進劑,從壓氣機循環到泵循環,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瞭嚴謹的考量。我尤其被關於“發動機壽命”和“可靠性設計”的章節所吸引,作者深入探討瞭材料疲勞、熱應力等因素對發動機壽命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冗餘設計和故障診斷來提高係統的可靠性。

評分

每一次翻閱這本書,都像是在進行一次知識的“深潛”。作者對於推進係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剖析,都細緻入微,從燃料噴注器到燃燒室,再到噴管,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原理和設計考量都被闡述得清晰明瞭。我特彆喜歡關於“燃燒不穩定性”的章節,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一復雜且危險的現象,而是深入分析瞭其産生的原因,以及工程師們如何通過結構設計和控製策略來加以抑製。書中還包含瞭大量關於結構強度、熱管理以及可靠性方麵的討論,這些都是實際推進係統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者將其融入其中,使得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評分

這是一本能夠“點燃”你好奇心的書。作者在書中對“電推進技術”的介紹,從離子推進到霍爾推進,再到磁等離子體推進,每一個概念都被清晰地闡述。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推進劑質量”和“能量效率”之間的權衡時,引用瞭現實世界的例子,例如深空探測任務中,低推力但高比衝的電推進器如何能夠實現更遠的探測距離。

評分

我曾以為推進係統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領域,直到我讀瞭《推進原理與設計》。作者以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觸,描繪瞭將能量轉化為動能的藝術。書中的“衝壓發動機”和“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對比分析,讓我對不同推進方式的適用場景有瞭清晰的認識。作者在解釋“質量流率”和“排氣速度”時,使用瞭大量形象的比喻,例如將噴管比作一個“加速通道”,將推進劑的燃燒比作一場“能量的盛宴”,這些都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

評分

這是一本能喚醒你內心深處探索欲的傑作。作者在書中巧妙地將物理學的嚴謹性與工程學的實踐性完美結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氣動效率”和“熱力學效率”的章節,它們並非簡單的數學公式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圖示和嚴謹的推導,清晰地展示瞭推進劑能量是如何轉化為動能的。書中的案例分析,尤其是對某些標誌性航天器的推進係統設計迴顧,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激動人心的研發年代。我津津有味地閱讀瞭關於“控製火箭發動機推力”的討論,作者不僅僅提供瞭數學模型,還深入探討瞭不同控製方式的優缺點,例如脈衝控製、節流控製等,並解釋瞭這些控製方式對任務執行精度的影響。這種從原理到應用的無縫銜接,讓我對推進係統的工作原理有瞭更加全麵和深刻的認知。

評分

翻開《推進原理與設計》,我仿佛進入瞭一個“工程的寶庫”。作者對“推進係統集成”的討論,將各個子係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闡述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成本效益分析”的章節,作者不僅僅關注技術指標,還考慮瞭實際的經濟因素,例如不同推進係統的製造成本、運行成本以及維護成本。這種全麵的視角,讓我對推進係統的設計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知識的“超光速躍遷”。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陳述,而是將大量的實際工程案例和設計考量融入其中。書中對於不同工況下發動機性能的分析,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設計參數來提升效率、降低重量的討論,都極具啓發性。我特彆被關於“洛傳”比(Thrust-to-Weight Ratio)的章節所吸引,作者詳細闡述瞭這一關鍵指標在航天器設計中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幾種常見的優化策略,比如選用輕質材料、集成化設計等。書中還模擬瞭不同任務場景下,推進係統需要滿足的特定要求,例如高比衝、大推力或長期穩定性,並展示瞭工程師們如何在這些相互製約的因素之間做齣權衡。這種貼近實際的講解方式,讓抽象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也讓我對航天工程的復雜性和精妙之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評分

圖書內容很好,就是齣版質量太差,港買來就有掉頁現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