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化學動力學 [Atmospheric Chemistry Kinetics]

大氣化學動力學 [Atmospheric Chemistry Kinetic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葛茂發,佟勝睿 等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7628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03109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大氣汙染控製技術與策略叢書
外文名稱:Atmospheric Chemistry Kinetic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9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大氣化學動力學》介紹瞭自由基大氣化學、大氣錶界麵化學、氣溶膠新粒子形成、氣溶膠的吸濕性、氣溶膠的光學性質及成霾模擬等大氣化學動力學前沿領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新進展。全書內容豐富,理論聯係實際,代錶瞭大氣化學動力學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大氣化學動力學》是大氣汙染控製、大氣化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技術人員的實用性參考書,也可以作為綜閤性大學大氣化學、環境科學、汙染控製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參考書。

作者簡介

  葛茂發,在吉林大學獲工學學士,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大氣化學動力學、環境汙染機理和控製技術研究,開展瞭大氣瞬態物種化學、氣溶膠非均相過程.大氣氧化、二次粒子形成和灰霾成因研究。200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4年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奬,2009年獲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目前擔任中國氣象學會大氣成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顆粒學會氣溶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任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環境化學》和《分析儀器》等期刊編委。

內頁插圖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縮略詞及符號說明

第1章 自由基大氣化學
1.1 概述
1.1.1 自由基大氣化學
1.1.2 大氣中的自由基
1.1.3 自由基反應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1.2 研究方法
1.2.1 煙霧箱模擬係統
1.2.2 外場觀測
1.2.3 理論計算
1.2.4 模式計算
1.3 HOx自由基化學
1.3.1 氣相化學反應動力學基礎
1.3.2 HO;反應機理以及産物分析
1.3.3 HOx大氣氧化性研究
1.3.4 0H大氣反應性研究
1.4 N03自由基夜間化學
1.4.1 N03自由基的源匯
1.4.2 N03自由基與VOCs的反應過程
1.4.3 動力學研究
1.5 03化學
1.5.1 氣相化學反應動力學基礎
1.5.2 反應機理以及産物分析
1.5.3 Criegee中間體氣相反應研究
1.5.4 03與大氣氧化性研究
1.6 鹵素自由基化學
1.7 HONO化學
1.7.1 HONO的源匯簡介
1.7.2 HONO的匯機製
1.7.3 HONO的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錶界麵化學
2.1 大氣錶界麵化學
2.2 氣一液非均相化學
2.2.1 研究方法
2.2.2 水溶液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2.3 酸性溶液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2.4 鹽溶液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2.5 有機溶液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2.6 雲水化學
2.2.7 自由基非均相化學
2.3 氣,固非均相化學
2.3.1 研究方法
2.3.2 礦塵氣溶膠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3.3 Soot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3.4 光照的非均相反應
2.3.5 冰雪錶麵的非均相反應
2.3.6 自由基的非均相化學
2.4 氣一液.固多相化學
參考文獻

第3章 新粒子生成、成核、生長
3.1 研究方法
3.1.1 理論研究方法
3.1.2 現場檢測
3.2 大氣中粒子的成核作用
3.2.1 二元物質參與的成核
3.2.2 三元物質參與的成核
3.2.3 多元物質參與的成核
3.2.4 碘氧化物的成核及研究進展
3.2.5 離子誘導成核及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第4章 大氣氣溶膠的吸濕性質
第5章 氣溶膠光學性質及成霾模擬
索引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峻,嚴重影響瞭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自倫敦、洛杉磯光化學汙染事件以來,西方發達國傢開展瞭大量的大氣化學研究,積纍瞭豐富的大氣汙染控製經驗。但當我們也麵臨同樣的大氣汙染問題,卻難以利用這些西方國傢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逐漸建立起來的理論體係來解釋。這意味著大氣化學理論體係正經曆著自我完善的過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大氣化學研究隊伍迅速擴大、學術思想百傢爭鳴的原因。
  在大氣化學的研究範疇中,大氣化學動力學主要研究汙染物在大氣中的擴散、轉化及歸趨動力學過程、機製及影響因素,而這些也直接決定著汙染物在大氣中的纍積濃度,從而對人體産生危害。因此,大氣化學動力學在大氣汙染控製理論中處於核心和基礎的位置。大氣中汙染物多種多樣,各種化學反應縱橫交錯,這也是大氣科學紛繁復雜的原因。大氣化學動力學研究的使命在於:在可控的條件下,還原大氣汙染物的反應現象,梳理齣汙染物動力學歸趨的規律,這也是大氣化學動力學常用的研究手段。
  
  本書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大氣化學與環境汙染控製課題組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閤筆者對大氣化學動力學科學內涵的理解及領域內的新進展編撰而成。本書共分為五章,第1章是關於自由基大氣化學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新研究進展。第2章從氣一液、氣固非均相反應和氣一液固多相化學三方麵介紹大氣錶界麵化學的新進展。第3章介紹大氣氣溶膠新粒子形成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進展。第4章探討大氣氣溶膠的吸濕性質及其在大氣科學中的重要性。第5章是關於氣溶膠的光學性質及成霾模擬。
  除參與本書編撰的作者外,本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王靜、劉啓帆、李坤、李俊玲、彭超、周力、張瑩、譚芳、侯思齊,碩士研究生荊波,博士後郭鬱蔥,北京理工大學張韞宏教授、張秀輝副教授以及研究生李浩、劉玲、張海傑也參與瞭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一並感謝。
  編撰本書的目的不是全麵係統地描述大氣化學動力學的全貌,而是期望凝練齣大氣化學動力學發展趨勢和熱點,以幫助讀者把握大氣化學動力學的動態趨勢,啓發讀者從新的角度來研究和解讀我國大氣環境問題,提齣創新性的汙染控製技術路綫。本書得到瞭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在此錶示感謝。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書中的缺憾和疏漏難免,一些學術觀點還有待未來進一步驗證,敬請廣大讀者和同行朋友的批評和賜教!
  葛茂發
  2015年10月

用戶評價

評分

真正專業人士編的書,值得看看

評分

買來隨便看看,買來隨便看看,買來隨便看看,

評分

非常好 封皮和紙張都很好很有質感

評分

苦,不是好滋味。人嘗膽汁、黃連,其味即苦也。然而,偏就有臥薪嘗膽者,明知味苦,定要[SM]嘗之。何故?用以勵誌也。苦行、苦鬥、苦戀、苦苦地摺磨自已,堅忍、執著,心甘情願、鍥而不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至此便成為一種鏡界。為追求一種目的,達到一種鏡界,雖苦猶樂,甘之如飴。苦之極,亦樂之極也。 讀書之苦樂亦如此也。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過很多書,所以我也愛書,自然知道讀書的苦與樂[ZZ][NRJJ]

評分

大氣汙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條件,空氣汙染通常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和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齣足夠的濃度,達到瞭足夠的時間,並因此而危害瞭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危害瞭環境。定義明確瞭形成大氣汙染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麵。自然因素是指自然過程造成的大氣汙染,包括火山活動、森林火災、地震、土壤岩石風蝕、海嘯、雷電、動植物屍體的腐爛及大氣圈空氣的運動等産生的塵埃、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人為因素包括人類的生活活動和生産活動兩個方麵,來自人類生活、工業生産、交通運輸等活動中的廢棄物、燃燒、排放等,導緻一些非自然大氣組分的有害物質如粉塵、碳氧化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進人大氣,在大氣中積纍後超過自然大氣中該組分的含量而形成汙染。通常說的大氣汙染主要是指人類活動造成的,與人類活動相比較,自然因素引起的大氣汙染大多是暫時性的。因為自然環境具有一定的白淨化能力,能夠通過自身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機能,如擴散、稀釋、沉降、雨水衝洗、地麵吸附、植物吸收等作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動消除大氣汙染,以恢復、維持生態係統的平衡。岡此,人類活動,尤其足生産活動是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大氣汙染的主要對象。定義還強調瞭造成大氣汙染的必要條件,即汙染物在大氣中要含有足夠的濃度,並且停留足夠的時問,超過瞭允許限度。定義中所說的舒適和健康,是包括瞭對人體正常的生活環境和牛理機能的影響,直至引起慢性病、急性病以緻死亡等非常廣泛的範圍;而所謂的福利,則認為是指與人類協調共存的牛物、自然資源、財産以及器物等等。需要指齣的是,由於生物、建築物及其他受體對汙染物劑量和作用時間的反應存在各種差異,大氣汙染的“允許限度”難以準確界定,但是對汙染物濃度和停留時間總要有允許值。根據人類生存對環境的要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同,逐漸製定瞭各種汙染物的排放標準。

評分

非常非常好

評分

很好很好。幫彆人買的。東西挺不錯。發貨也快。好的。

評分

書不錯,很好,可以接受

評分

真正專業人士編的書,值得看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