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馆文库 第二辑

中学图书馆文库 第二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学图书馆文库 编
图书标签:
  • 中学图书馆
  • 文库
  • 第二辑
  • 阅读
  • 文学
  • 课外阅读
  • 青少年
  • 学习
  • 教育
  • 图书
  • 推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08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8744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三联出版中学图书馆文库丛书,已经出到了第二辑,第一辑是49种,第二辑增加了不少外国题材,中外兼收。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1966年),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丁文江(1887-1936),是在很多学术领域做出过开拓性贡献、在科学史和学术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物。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和他的团队使中国地质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古生物学、历史学、教研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作为欧化较深、科学化较深的中国人,丁文江在提倡科学研究方面不遗余力。在朋友的眼中,丁文江既是“良善有用的中国人”,又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还是精于科学、长于办事的“现代稀有的人物”。


  梁漱溟(1893—1988),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last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半个多世纪里,他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论文集》、《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

目录

《我这一辈子》

小铃儿

微神

黑白李

月牙儿

老字号

邻居们

断魂枪

我这一辈子

小人物自述(未完)

正红旗下(未完)



《呐喊》

自序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风波

故乡

阿Q正传

端午节

白光

兔和猫

鸭的喜剧

社戏


《丁文江的传记》

一 家世和幼年生活

二 他的恩师――龙研仙先生

三 他在日本一年多

――计划往英国留学

四 海上的救星

五 在英国留学七年(1904一1911)

六 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

七 地质科科长

――地质研究所

――北大地质系

八 民国初年的旅行

――太行山与山西铁矿

――云南与四川

九 丁在君与徐霞客

十 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

十一 北票煤矿公司(1921一1925)

――《努力周报》(1922―1923)

十二 “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

――附论他的宗教信仰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

十四 回到地质学来:

――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

――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

――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1934)

十五 独立评论(1932―1935)

十六 苏俄的旅行(1933)

――最后三年的政论

十七 “就像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附录

丁文江遗嘱

校勘后记

龙研仙同情革命

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



《我的自学小史》

一 我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二 我的父亲

三 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

四 经过两度家塾、四个小学·

五 从课外读物说到我的一位父执

六 自学的根本

七 五年半的中学

八 中学时期之自学

九 自学资料及当年师友

十 初入社会

十一 激进于社会主义

十二 出世思想

十三 学佛又学医



《并非舞文弄墨》

汤玛斯·莫尔(1478―1535)

《理查三世史》片断:琪恩?肖厄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1.谈读书

2.谈美

3.谈高位

4.谈真理

5.谈结婚与独身

汤玛斯?欧佛伯利(1581―1613)

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

2.侍女

约翰?韦勃斯特(1578―1632)

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

约翰?塞尔登(1584―1654)

《燕谈录》(1689)选段


精彩书摘

  《我的自学小史》

  大体说来,我只是平常资质,没有过人之才。在学校时,不算特别勤学;出学校后,亦未用过苦功。只平素心理上,自己总有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不肯让一天光阴随便马虎过去。

  我又从来不勉强自己去求学问,作学问家;所以非到引起兴趣和注意,我不去读它的。――我之好学是到真“好”才去“学”的。而对某方面学问之兴趣和注意,总是先借杂志报纸引起来。

  我意识到世俗之人虽不必是坏人,但缺乏眼光见识,那就是不行的;因此,一个人必须力争上游。顷所谓一片向上心,大抵在当时便是如此。这种心理,可能有其偏弊;至少不免流露一种高傲神情。若如好一方面来说,这里面固含蓄得一点正大之气,和一点刚强之气。――我不敢说得多,但至少各有一点点。我自省我终身受用者,似乎在此。特别是自十三四岁开始,由于这向上心,我常有自课于自己底责任;不论何事,很少须要人督迫。

  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单是求知识,却不足以尽自学之事。在整个生命向上自强之中,可以包括了求知识。求知识盖所以浚发我们的智慧识见;它并不是一种目的。有智慧识见发出来,就是生命向上自强之效验,就是善学。假若求知识以至废寝忘食,身体精神不健全,甚至所知愈多头脑愈昏,就不得善学。

  自学最要紧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读书并不是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用它来做种种事情,读书则其一种。

  当时对自己身体照顾不够,例如:爱静中思维,而不注意身体应当活动;饮食、睡眠、工作三种时间没有好的分配调整;不免有少年斫丧身体之不良习惯(手淫)。所幸者,从向上心稍知自爱,还不是全然不照顾它。更因为有一点正大刚强之气,耳目心思向正面用去,下流毛病自然减少。

  我得到机会大走自学之路,没有落于被动地受教育地步。

  当初归心佛法,由于认定人生唯是苦(佛说四谛法:苦、集、灭、道。),一旦发见儒书《论语》开头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说)乎”,一直看下去,全书不见一“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好多好多,不能不引起我极大注意。在《论语》书中与“乐”字相对待的是一个“忧”字。然而说“仁者不忧”,孔子自言“乐以忘忧”,其充满乐观气氛极其明白,是何为而然?

  机会是在1920年春初,我应少年中国学会邀请作宗教问题讲演后,在家补写其讲词。此原为一轻易事,乃不料下笔总不如意,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自己不禁诧讶,掷笔叹息。即静心一时,随手取《明儒学案》翻阅之。其中泰州王心斋一派素所熟悉,此时于东崖语录中忽看到“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八个字,蓦地心惊:这不是恰在对我说的话吗?这不是恰在指斥现时的我吗?顿时头皮冒汗,默然有省。遂由此决然放弃出家之念。是年暑假应邀在济南讲演《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题,回京写定付印出版,冬十一月尾结婚。

  ……

  《地下室手记》

  我早已经这样生活了——有二十来年了。现在我四十岁。我从前上班办公,但现在不上班办公了。我是个凶狠的小官吏。我对人粗暴,并因此感到快意。我倒是不受人家贿赂的,凭这一点我就应该给自己奖励。(这句俏皮话说得并不好;可是我不想把它抹掉。我把它写了出来,以为一定很俏皮;但现在自己也看得出不过是想臭美,——我就是故意不抹掉!)有时候有人来到我的办公桌跟前请求我开证明或问什么事,——我向他们龇牙咧嘴,当有人因此感到苦恼时,我觉得有说不出的快乐。这几乎总能成功。这种人大半都是胆怯的老百姓,我指的就是那些提出请求的人。但也有一些公子哥儿似的人,其中我特别讨厌一个军官。他怎么也不肯就范,而且令人十分厌恶地把马刀弄得铿锵作响。我跟他为了这把刀闹了一年半。我终于取得了胜利。他不再弄得铿锵响了。不过,那还是在我年轻时发生的事。但是,诸位先生,你们可知道,我的凶狠到底主要表现在哪点上呢?这可就是整个问题的所在了,而问题的最糟糕之处也就在于:我经常在感到最强烈的愤恨时,也可耻地自我意识到我不仅不凶狠,甚至不是一个能凶狠得起来的人,我仅仅能吓唬吓唬麻雀聊以自慰罢了。我气愤得满口唾沫,可是你们只要给我一个洋娃娃什么的,给我一杯加糖的茶喝,我大概就会安静下来。我的心会软下来,虽然事后自己也一定会对自己咬牙切齿,并且会羞愧得几个月睡不着觉。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方才我说自己是个凶狠的小官吏,那是谎话。是因愤懑而说的谎话。我不过是跟有事求我的人和军官闹着玩玩儿,事实上我是永远不会变得凶狠的。我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有许多与凶狠最对立的成分。我感到这些对立的成分在我身上竟是那么拥挤不堪。我知道它们一辈子都在我身上拥挤来、拥挤去,总想往出挤,可是我不放它们,硬是不放,故意不放它们出来。它们折磨得我羞愧难当;弄得我浑身痉挛,终于使我厌烦得很,简直厌烦透了!诸位先生,你们是否觉得我现在在你们面前对什么事表示懊悔,有什么要向你们请求原谅的吗?……我确信你们会这样认为……可是,我得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就这样认为,那我也无所谓……

  我不仅不会变成凶狠的人,甚至绝不会变成别的什么人:既非凶狠也非善良,既非无赖也非正直,既非英雄也非虫豸。现在我在自己的角落里度残年,我认为聪明人是不能够认真地搞出什么名堂来的,只有傻瓜才能够搞出些名堂来,我就拿这种恶毒的和毫无用处的安慰来为自己解嘲。

  《我这一辈子:老舍中短篇小说精选》

  微神

  清明已过了,大概是;海棠花不是都快开齐了吗?今年的节气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们还很弱;蜂儿可是一出世就那么挺拔,好像世界确是甜蜜可喜的。天上只有三四块不大也不笨重的白云,燕儿们给白云上钉小黑丁字玩呢。没有什么风,可是柳枝似乎故意地转摆,像逗弄着四外的绿意。田中的清绿轻轻地上了小山,因为娇弱怕累得慌,似乎是,越高绿色越浅了些;山顶上还是些黄多于绿的纹缕呢。山腰中的树,就是不绿的也显出柔嫩来,山后的蓝天也是暖和的,不然,雁们为何唱着向那边排着队去呢?石凹藏着些怪害羞的三月兰,叶儿还赶不上花朵大。

  小山的香味只能闭着眼吸取,省得劳神去找香气的来源,你看,连去年的落叶都怪好闻的。那边有几只小白山羊,叫的声儿恰巧使欣喜不至过度,因为有些悲意。偶尔走过一只来,没长犄角就留下须的小动物,向一块大石发了会儿愣,又颠颠着俏式的小尾巴跑了。

  我在山坡上晒太阳,一点思念也没有,可是自然而然的从心中滴下些诗的珠子,滴在胸中的绿海上,没有声响,只有些波纹是走不到腮上便散了的微笑;可是始终也没成功一整句。一个诗的宇宙里,连我自己好似只是诗的什么地方的一个小符号。

  越晒越轻松,我体会出蝶翅是怎样的欢欣。我搂着膝,和柳枝同一律动前后左右地微动,柳枝上每一黄绿的小叶都是听着春声的小耳勺儿。有时看看天空,啊,谢谢那块白云,它的边上还有个小燕呢,小得已经快和蓝天化在一处了,像万顷蓝光中的一粒黑痣,我的心灵像要往哪儿飞似的。

  远处山坡的小道,像地图上绿的省份里一条黄线。往下看,一大片麦田,地势越来越低,似乎是由山坡上往那边流动呢,直到一片暗绿的松树把它截住,很希望松林那边是个海湾。及至我立起来,往更高处走了几步,看看,不是;那边是些看不甚清的树,树中有些低矮的村舍;一阵小风吹来极细的一声鸡叫。

  春晴的远处鸡声有些悲惨,使我不晓得眼前一切是真还是虚,它是梦与真实中间的一道用声音做的金线;我顿时似乎看见了个血红的鸡冠。

  ……

  《兔儿爷》

  我好静,故怕旅行。自然,到过的地方就不多了。到的地方少,看的东西自然也就少。就是对于兔儿爷这玩艺也没有看过多少种。

  稍为熟习的只有北方几座城:北平,天津,济南,和青岛。在这四个名城里,一到中秋,街上便摆出兔儿爷来——就是山东人称为兔子王的泥人。兔儿爷或兔子王都是泥作的。兔脸人身,有的背后还插上纸旗,头上罩着纸伞。种类多,作工细,要算北平。山东的兔子王样式既少,手工也很糙。

  泥人本有多种,可是因为不结实,所以作得都不太精细;给小儿女买玩艺儿,谁也不愿多花钱买一碰即碎的呀。兔儿爷虽也系泥人,但售出的时间只在八月节前的半个月左右,与月饼同为迎时当令的东西,故不妨作得精细一些。况且小儿女们每愿给兔儿爷上供,置之桌上,不象对待别种泥娃娃那么随便,于是也就略为减少碰碎的危险。这样,兔儿爷便获得较优越的地位,而能每年一度很漂亮的出现于街头。中秋又到了,北平等处的兔儿爷怎样呢?

  我可以想象到:那些粉脸彩衣,插旗打伞的泥人们一定还是一行行的摆在街头,为暴敌粉饰升平啊!

  听说敌人这些日子,正在北平大量的焚书,几乎凡不是木板的图书都可以遭到被投入火里的厄运。学校里,人家里,都没有了书,而街头上到处摆出兔儿爷,多么好的一种布置呢!暴敌要的是傀儡呀!

  友人来信,说平津大雨,连韭菜都卖到三吊钱(与重庆的“吊”同值)一束,粗粮也卖到一毛多一斤。谁还买得起兔儿爷呢?大概也就是在市上摆几天,给大家热闹热闹眼睛吧?

  因而就想到那些高等汉奸,到时候,他们就必出来。正如桂花一开,兔子王便上市。他们的脸很体面,油光水滑的,只可惜鼻下有个三瓣子嘴,而头上有一对长耳朵。他们的身上也花花绿绿,足下登起粉底高靴。身腔里可是空空的,脊背有个泥团儿,为插旗伞之用;旗伞都是纸作的。他们多体面,多空虚,多没有心肝呢!他们唯一的好处似乎只在有两个泥膝,跪下很方便。

  兔儿爷怕遇上淘气的孩子,左搬右弄,它脸上的粉,身上的彩,便被弄污;不幸而孩子一失手,全身便变成若干小片片了。孩子并不十分伤心,有钱便能再买一个呀。幸而支持过了中秋,并未粉碎;可又时节已过,谁还有心玩兔子王呢?最聪明的傀儡也不过是些小土片呀!那些带活气的兔子王,越漂亮,我就越替他们担心;小日本鬼子不但淘气,而且是世上最凶狠的孩子啊。兔子王的寿命无论如何过不去中秋,我真想为那些粉墨登场的傀儡们落泪了。

  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那么,我们不仅当北望平津,似乎也当自省一下吧?

  ……

前言/序言


中学图书馆文库 第二辑 《中学图书馆文库 第二辑》精选了一系列经典著作,旨在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拓宽知识视野,培养人文情怀,激发求知热情。本辑文库的选目严谨,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力求兼顾学术价值与可读性,既能满足课业学习的需求,又能启发独立思考与深度探究。 文学卷: 文学卷的选本,旨在引领读者走进文字的殿堂,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人性的深度。 外国文学经典: 《傲慢与偏见》(Jane Austen): 这部英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以其精妙的笔触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绅阶层的婚姻与爱情。小说围绕着伊丽莎白·班内特小姐和达西先生之间的误会与情感纠葛展开,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习俗、阶级观念以及个人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奥斯汀通过对人物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机智幽默的对话,展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萌芽,以及追求真挚情感的重要性。读者将跟随伊丽莎白的视角,体验智慧与骄傲的碰撞,偏见与理解的消融,最终领悟到真爱需要超越表象的审视和内心的成长。 《悲惨世界》(Victor Hugo): 雨果的这部史诗级巨著,以19世纪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的坎坷一生。从一个因饥饿偷窃面包的囚犯,到改过自新、成为受人尊敬的市长,再到为爱与正义而奔走,冉·阿让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紧密相连。小说深刻描绘了贫困、苦难、不公以及人性的善与恶,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同时歌颂了博爱、救赎与牺牲的精神。《悲惨世界》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部对社会制度、道德伦理和人道主义的深刻反思。 《老人与海》(Ernest Hemingway): 海明威的这篇短篇杰作,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讲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在孤独的海洋中,老人与大鱼的较量,不仅仅是生存的斗争,更是对勇气、毅力、尊严和人类精神的赞歌。即使最终精疲力竭,鱼被鲨鱼吞噬,但老人所展现出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激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时,保持不屈的斗志。 《动物农场》(George Orwell): 这部寓言式的政治小说,以生动的手法讽刺了苏联式的极权主义。农场里的动物们推翻了人类的统治,建立了“动物主义”的理想社会,却不料被野心勃勃的猪所操纵,最终沦为比人类统治时期更残酷的压迫。奥威尔借动物的视角,揭露了权力腐蚀的本质,以及理想主义如何被扭曲和背叛。作品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象征意义,警示着人们警惕一切形式的专制与欺骗。 中国古典文学: 《呐喊》(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病态与国民性的弱点,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示了旧中国底层人民的苦难与麻木。鲁迅的文字犀利而富有力量,他的作品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边城》(沈从文): 沈从文先生以其细腻、温情的笔调,描绘了湘西边城水乡的淳朴民风和爱情故事。小说以少女翠翠的成长为主线,展现了她与祖父、与恋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当地人纯真、善良的生活状态。作品中弥漫着诗意的语言和淡淡的哀愁,歌颂了自然的美好与人性的善良,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田园牧歌式杰作。 历史卷: 历史卷的选本,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放眼未来。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Yuval Noah Harari): 这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著作,以宏大的视角,梳理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今的演进历程。作者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统一等多个关键节点出发,探讨了人类如何从一种普通的动物,发展到如今地球的主宰。书中对人类的集体想象、宗教、国家、金钱等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引发读者对人类历史、文明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黄仁宇先生以其“大历史观”的视角,审视了明朝万历十五年这一看似寻常的年份。然而,在他看来,这一年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作者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明朝体制的深层问题,如君权旁落、官僚体系的僵化、财政的危机等,从而展现了一个王朝由盛而衰的必然性。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深刻的洞察力,为读者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哲学卷: 哲学卷的选本,旨在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意义,认识自我,理解世界。 《苏菲的世界》(Jostein Gaarder): 这部深受全球青少年喜爱的哲学启蒙读物,以小说的形式,带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古今的哲学之旅。故事主人公苏菲收到一封神秘的来信,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探索。从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到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再到近现代的康德、黑格尔、萨特等,作者以生动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代表人物,引导读者思考“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有什么意义”等根本性问题。 《论自由》(John Stuart Mill):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19世纪英国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在《论自由》中,他深刻阐述了个人自由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个人应享有思想、言论和行动的绝对自由。他强调了多样性的价值,认为少数派的意见也可能包含真理,压制异见只会导致社会思想的僵化。这部著作至今仍是理解西方政治哲学和个人权利的重要经典。 科学卷: 科学卷的选本,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了解科学的魅力,认识科学的精神。 《自私的基因》(Richard Dawkins): 道金斯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以其颠覆性的观点,重新解读了生命的本质。他认为,从基因的视角来看,生物体只是基因传递和复制的载体,生命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基因的延续。尽管这一观点引发了不少争议,但《自私的基因》以其清晰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极大地普及了进化论的思想,并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演化和社会行为的深刻思考。 《时间简史》(Stephen Hawking): 霍金的这部科普巨著,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普通读者介绍了现代宇宙学中最前沿的理论,如黑洞、时间旅行、宇宙的起源与命运等。尽管涉及高度复杂的科学概念,但霍金以其卓越的写作才能,将深奥的理论化繁为简,让读者得以窥探宇宙的奥秘。这本书不仅是了解宇宙学知识的窗口,更是感受科学探索精神的绝佳读物。 综合卷: 综合卷则收录了一些跨学科的优秀作品,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综合素养。 《瓦尔登湖》(Henry David Thoreau): 梭罗的这部著作,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多的独居生活。他拒绝工业社会的喧嚣,回归自然,以最简朴的生活方式,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真谛。梭罗的文字充满了诗意与哲学思考,他提倡的简朴生活、独立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学图书馆文库 第二辑》的每一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希望能成为陪伴同学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帮助大家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思想的殿堂中探索,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人文情怀和广阔视野的新一代。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沉静而有力”。它没有去迎合当下流行的快节奏和浅显表达,而是坚守了文学创作本身的严肃性与深度。它像是一口深井,需要你俯下身,拨开表面的浮躁,才能探寻到底部的清泉。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或哲学命题的看法,这些思考并非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深深植根于故事肌理之中的洞察。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帮助读者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某些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寻求精神滋养、不满足于表层娱乐的读者准备的,它是一次对心智的磨砺,也是一次精神上的远行,推荐给所有对深度思考有执着追求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个人特色,有一种老派文人的那种克制与内敛,但字里行间又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娓娓道来一件陈年往事,语速不急不缓,但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经过深思熟虑,绝无一句废话。特别是它对白描手法的运用,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那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无需刻意渲染,自然而然地就流淌在了文字之中。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放慢阅读速度,以便能更好地咀嚼每一个句子所承载的信息量。这种阅读体验,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慢食”,需要耐心去品味,去体会那份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底蕴和作者的情感温度。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囫囵吞枣的书籍,它要求读者与之进行一场深层次的精神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得极为巧妙,它不是简单的时间线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了多线并行、时空交错的复杂手法来构建世界观。初读时,我需要时刻留意每一个转场和视角的变化,才能将散落的线索逐渐串联起来,这种略带挑战性的阅读过程,反而激发了我的探索欲。作者似乎很享受这种“设置谜题”的过程,他并不急于将所有答案摆在读者面前,而是引导我们自己去推导、去联想,去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图景。当所有的伏笔都在恰当的时机被揭开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这种非线性的叙事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也使得主题的探讨更为立体和多维,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驾驭复杂材料的非凡功力。

评分

当我翻开第一页,一股强烈的年代感便扑面而来,内容上似乎在探讨一些宏大叙事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的纠葛。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擅长捕捉那种细微的情感波动和环境的微妙变化。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手法,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通过精准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对话,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体的无力感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去感受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这种深入骨髓的代入感,是很多当代作品难以企及的。它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更侧重于对人性深层结构的发掘和对时代精神的捕捉,读完后留下的思考余韵非常悠长,让人忍不住合上书本,静坐片刻,回味无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设计风格偏向于复古和典雅,那种带着微微泛黄的纸张质感,仿佛能让人闻到旧书店里特有的那种墨香和尘土混合的味道。打开书页,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把握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并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页,常常会配有一两幅精致的插图,虽然是文库本,但丝毫不觉得廉价。虽然我更关注内容本身,但不得不说,一套好的书籍从外在的“衣着”开始,就传递出一种对阅读者起码的尊重。这套书拿在手上,分量感十足,也让人更能沉下心来,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些深刻的意涵。它不像一些快餐式的读物,读完就扔一边了,这套文库更像是一个可以收藏和时常翻阅的伙伴,每次重读,或许都会有新的感悟。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版方在实体呈现上确实下足了功夫,使得阅读体验从触碰到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