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錶演的實質,更是一位修行人對生命的領悟。劉若瑀將這種體會融匯於她的優人神鼓錶演中,釋放齣不一樣的能量。與其說這是三十六堂錶演課,不如說這是劉若瑀帶給讀者的三十六段循序漸進的人生領悟。
內容簡介
《劉若瑀的三十六堂錶演課》劉若瑀結閤葛托夫斯基的身體訓練、東方傳統武術、擊鼓、太*導引等元素,探索齣大自然和禪修為錶演基礎的“當代肢體訓練法”,在專業領域上具有開創性。她廣泛地運用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祭祀儀式等素材,持續創作,不斷獲邀參加國際重要藝術節錶演,呈現瞭中國颱灣優質的劇場錶演藝術,融閤瞭世界觀與當代美學的特點,獲得國際藝壇高度重視。
作者簡介
劉若瑀,1980年代初為蘭陵劇坊主要演員,接受心理學教授吳靜吉博士指導,開啓其對錶演藝術熱愛之門,當時的代錶作為“荷珠新配”。曾主持“小小臉譜”。1984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同年被波蘭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選中,接受為期一年的專業訓練,啓發瞭她對生命本質的探尋之旅。並帶起90年代前衛小劇場的溯源風潮,在劇場界頗具影響力。 1988年創立“優錶演藝術劇團”(原“優劇場”),由民間祭祀儀式和民俗演繹的學習入手,以太*導引和身體能量的開發為訓練基礎。1993年,與黃誌群閤創“優人神鼓”,將擊鼓、靜坐與武術融入到創作中,開創劇團新的風貌。曾率團兩度雲腳中國颱灣,遠赴印度、中國西藏,以行者的腳步帶領優人走上“道”“藝”閤一之路。 劉若瑀結閤葛托夫斯基身體訓練、東方傳統武術、擊鼓、太*導引等元素,探索齣大自然和禪修為錶演質地的“當代肢體訓練法”,在專業領域上具有開創性。她以“優人神鼓”實踐道藝閤一、東西交融的理念,長期嚮下紮根,傳承錶演藝術,成果斐然,影響深遠,並於2008年榮獲文藝殊榮奬。
精彩書評
很高興讀到她這本書,若你是一個對錶演或生活有興趣的人,這本書值得你一讀再讀。一位西方的劇場高人,參悟瞭東方的禪理,反芻教導東方學子,再由她從自身文化的根源,印證到她的本性,來迴三十年,其內容自有許多發人深省之處。 ——電影導演李安
這些年我看著劉若瑀的優人神鼓跑遍世界,賦予觀眾豐富的精神糧食。我非常佩服本質上是修行人的若瑀,同時本質上也是藝術傢。她把這兩者融閤得這麼巧妙,讓她的藝術與人生散發齣同樣高度的品格、尊嚴、紀律與智慧。這是她的*一本書,來得實在很晚,但我相信讀者朋友能夠在這三十六堂課中,不僅學習錶演,且學習人生的修行。 ——話劇導演賴聲川
從身體齣發,恒久地訓練著身與心,在裏麵慢慢找齣文化的脈絡,每天如一地集體訓練、集體錶演、控製、釋放,從身體的齣發到精神的接受,都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過程;如果能把這種行動的力量持之以恒,它將會淨化自我,洗滌人心。從一個李安眼中短片的女主角,到瞭今天優劇場的藝術總監,那些過程是充滿艱辛與奇妙變化的。如果精神入瞭道,此道也付於實行,實行而得法,道可傳。希望劉若瑀能持續在探索身體與空間的道路上得到更多的收獲。 ——電影美術指導葉錦添
從這本書中,可以瞭解為什麼優人神鼓的團員在颱上演齣的時候,給人那麼專注、莊嚴、整齊劃一的感覺。好像有人在擊鼓,又沒有真正在擊鼓的“人”,因為那個人已經“空”瞭,看到後來,你也空瞭,隻剩胸腔中那一股莫名的感受,讓你恬然安靜地處於當下,久久不能自已。 ——身心靈作傢張德芬
目錄
001 自序 三十年釀就的體悟003 推薦序 是禪?還是秀? / 李安005 推薦序 修行與藝術的紮實結閤/ 賴聲川009 推薦序 颱下十年功的優人神鼓 / 張德芬013 上學期015 第一堂:打破時間019 第二堂:沒有語言023 第三堂:站在起點029 第四堂:隻有呼吸,愛會充滿,歌會自己來035 第五堂:“看”,不是“看見”──《運行》043 第六堂:聽049 第七堂:打開全身的共鳴腔053 第八堂:說齣名字 055 第九堂:有機的身體065 第十堂:去偷069 第十一堂:危險就是機會075 第十二堂:全然接受079 第十三堂:保持未知,不用語言083 第十四堂:知道規則,然後犯規087 第十五堂:武士——結束在勝利的時候093 第十六堂:《看》的行動107 下學期109 第十七堂:去做——《神秘劇》121 第十八堂:什麼是“神”?125 第十九堂:矛盾就是生活131 第二十堂:打破對稱135 第二十一堂:不要僞裝139 第二十二堂:要有細節——必須可以重復147 第二十三堂:三種空間151 第二十四堂:找齣經驗的天性153 第二十五堂:誠實的探險之旅155 第二十六堂:找到自己的傢161 第二十七堂:眾人同助167 第二十八堂:不要慶祝173 第二十九堂:安靜、流和努力179 第三十堂:不要隱喻181 第三十一堂:上颱的時候,就要找下颱的時候183 第三十二堂:誰在做夢?187 第三十三堂:兩隻鳥193 第三十四堂:我懷疑自己197 第三十五堂:去做你覺得重要的事201 第三十六堂:放下大師205 跋 錶演尚未結束
精彩書摘
那天,我站在老泉山上排練場的木造亭子裏,望嚮遠方的山林──那是父親本想開闢為茶園的一片竹林地,尚未開墾。那年我從加州迴來,正想尋找一個山地作為訓練基地,來練習在遙遠的另一座山頭上,那些深刻難忘的記憶──那颱小怪獸將一叢叢竹竿拔起,漸漸開闢齣一小片平地。我和一些年輕人,就在這裏,透過竹林的痕跡,將沉澱在心裏的那個力量喚齣來。雙腳踏在泥濘的地上,心想,雖然沒有遮雨的榖倉,但至少有一片山。望著遠方即將西下的夕陽,想起遙遠山頭上的那位老人,牧場上的那些人和天天看夕陽的日子。
1983年夏天的暑假,第一次抵達那個牧場,大約是下午四五點。已經有一些人在那裏等瞭,有些人看起來似乎來瞭一段時間,有些人則和我一樣,是剛剛纔報到的。之所以去那個牧場,是因為我被選上要接受一個特殊的訓練課程,所以我韆裏迢迢搭飛機到那裏,要和一位據說是非常有智慧的長者學習。那個牧場所在的位置非常偏僻,大片草原連接著樹林,草原上隻有一座外錶看起來很老舊的大榖倉,榖倉旁隻有一戶人傢,養瞭幾頭羊和牛。
剛抵達的時候,我以為會先點名,同伴們自我介紹、互相認識之後,就可以迴傢休息,沿途還可以順便采購一些日用品,因為牧場距離我住的地方,還有一個小時車程。
結果,我們隻是坐在一個有幾張木頭椅子的休息區等待著,原來就已經在那裏的人也不太和其他人寒暄,隻是很客氣地互相點頭。大約等瞭半個小時,看到一位滿臉大鬍子,穿著卡其上衣和褲子的老人走過來,跟在他身後是另一位穿著卡其裝的人(我第二天纔知道她是女性)。當他們經過我們身邊時,老人看著我們,一個一個叫瞭我們的名字,好像在確認誰是誰。但也就這麼一句而已,並沒有再說其他的話。隨後,我們被帶進榖倉;那是一個寬敞空曠的空間,除瞭地上有幾盞煤油燈之外,什麼都沒有。有幾個人走過去,將燈點亮,但同樣還是沒有人講話。
在榖倉裏,也隻是安靜地坐著。坐瞭一段時間後,有個人站起來,開始唱歌,並跳瞭一種非常簡單的舞步,然後走到另一個人麵前,也沒有手勢,就隻是繼續跳舞唱歌,就像邀請對方起來跳舞一樣,在他麵前的那個人站瞭起來,然後跟著一起唱一起跳。雖然一句話都沒有,但每個人好像都知道要跟著一起唱一起跳。就這樣,我們一個一個加入,唱歌跳舞到天黑。
前言/序言
滔滔的歲月衝擊著我蒼涼的生命堤岸,悲鴻逝世已57年,我也進入瞭87歲的暮年,迴首往事,我仍舊引起對悲鴻無限的懷念和依戀。 我永遠沒有忘記,當我接到電話,得知悲鴻因腦溢血倒在會場時,我心急火燎地趕去。悲鴻問我:“孩子為什麼沒有來?”當時在旁邊的急診站的醫生說:“他的脈搏和呼吸都很正常,還是安靜一些好。”我們就沒有說話瞭。我絕沒有想到:這竟是悲鴻的最後一句話。 當時,按會議主持人的意見,將悲鴻送往北京的高乾醫院。在時間就是生命的情況下,醫生未進行搶救,我再三催促無效,悲鴻就這樣不幸以58歲的英年死於所謂“外國專傢”的手下。從此我和幼小的兒女便開始瞭痛苦和坎坷的人生。 我也不能忘記,悲鴻的遺體放在中央美術學院大禮堂時,我帶著6歲的徐慶平和5歲的徐芳芳跪在悲鴻的遺體旁號啕痛哭。悲鴻的眼睛仍睜開著,民間都以“死不瞑目”來形容人生最大的痛苦,悲鴻就是帶著最深沉的悲痛離開我們的。當時,站在我們旁邊的北京市市長彭真同誌的眼圈也紅瞭,閃著淚光。這就是悲鴻蓋棺的那個最悲哀的夜晚。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和兒女也都承受瞭極其不幸的打擊,但我們都能麵對挫摺和痛苦。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徐悲鴻紀念館藏品至今一件也不少。1983年在北京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重建的徐悲鴻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我含著眼淚寫的《徐悲鴻一生》也由中國青年齣版社正式發行,銷量達60萬冊。許多讀者給我寫信,詢問我的兒女的情況,我衷心地感激讀者的關懷。 從那時起,漫長的歲月過去瞭。我的兒子徐慶平和女兒徐芳芳從小就勤學節儉,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後來到國外留學都是依靠半工半讀。徐慶平在巴黎大學獲得美術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外國美術教研室主任和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及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藝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他的譯著有《西方藝術史》、《現代繪畫詞典》、《世界十大博物館》、《光榮屬於希臘》、《奔騰尺幅間》、《意大利文藝復興美術》、《徐悲鴻年錶》。徐慶平的繪畫作品曾在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展齣,作品被歐美和亞洲的藏傢及收藏機構收藏。 女兒徐芳芳自幼學習鋼琴,1967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畢業,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靠奬學金和半工半讀,獲得美國加州大學貝格萊分校學士學位、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曾在美國從事管理工作。199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建院之際,迴國將她在美國得到的管理經驗和她從小獲得的專業音樂知識相結閤,創建瞭藝術學院的音樂錶演係,並擔任建院第一任音樂係主任,任期多年,使藝術學院繼承瞭原徐悲鴻擔任校長的國立北平藝專的傳統,使美術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能相互學習、獲得靈感。她現在仍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的顧問,她為學院的國際交流做瞭許多工作。她唯一的兒子徐淳11歲到美國,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波音公司工作的同時,攻讀瞭醫學管理碩士學位。慶平的兒子徐冀自幼和他的父親學習繪畫,在天津美術學院繪畫專業畢業後,在徐悲鴻紀念館工作,目前擔任館裏陳列保管部的副主任。徐慶平現已63歲,徐芳芳也62歲瞭。由於過度的辛勞,慶平早白瞭頭發,芳芳臉上早添瞭皺紋,但他們都能自立於社會,以一技之長為文化藝術服務,悲鴻地下有知,應當感到欣慰吧! 我自己仍然在徐悲鴻紀念館上班。由於兒女都已成傢,不和我住在一起,但常來看望我,我有一個保姆照顧,過著安靜的晚年,閑暇時,我戴著老花鏡,看報讀書。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嚴寒的鼕日,有時我會靠著沙發打個盹;仿佛看見悲鴻又走進瞭傢,依舊腳步輕快,臉上堆滿笑容。等我清醒以後,知道這是一種幻覺,但我仍感到興奮,因為我終於看到悲鴻迴到瞭我的身邊。 我很幸運能在晚年看到自己的國傢強大瞭,這也是悲鴻盼望的,我希望每一個中國人都能自由幸福地生活…… 最後我要感謝中國青年齣版社再版此書,在裝幀設計上有瞭新的改進,謹嚮中國青年齣版社領導和全體工作人員緻以敬意和感謝。 廖靜文 2010年1月8日寫於懷鴻室
劉若瑀的三十六堂錶演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若瑀的三十六堂錶演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