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投资实践

资产配置投资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Yoram,Lustig(尤拉姆.拉斯汀) 著,孙静 译
图书标签:
  • 资产配置
  • 投资策略
  • 投资实践
  • 理财规划
  • 金融投资
  • 财富管理
  • 投资组合
  • 风险管理
  • 长期投资
  • 价值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336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9110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丛书名: Broadview财富管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16,资产配置元年。本书的出版可谓及时雨,能帮助投资者更合理地进行多资产投资,优化自己的投资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自身长年一线投资管理工作经验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资产配置投资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与实务技能。作者按照实际工作中的资产配置投资管理流程,从理解客户需求、制订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效果的逻辑出发,将著述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设定投资目标;二、制定投资策略;三、寻找解决方法;四、绩效回顾。这种帮助客户理解自己的需求偏好,从客户的角度制订投资方案的投资模式将是未来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作者简介

Yoram Lustig从事多资产投资组合投资管理已逾10年。曾在Merrill Lynch担任Portfolio Construction EMEA负责人,7年间他负责管理多资产投资组合,选择投资标的,规划投资策略,管理组合风险,分析投资组合,此外还对客户做出投资建议。目前,他在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团队担任多资产基金的负责人,管理整个多资产基金团队,团队运作超过120只多资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00亿英镑。在进入投资管理领域之前,Yoram Lustig从事商贸和金融法律事务。

Yoram工作经历丰富,对各种类型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以及整个另类投资领域,均有深入了解和研究。他不但对客户需求,而且对基金管理的商业模式和法务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这也为其从事多资产投资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宽广视角。

译者介绍:

郑志勇(Ariszheng),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北京合晶睿智执行合伙人,集思录副总裁。先后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银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从事金融产品研究与设计工作。专注于产品设计、量化投资、MATLAB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对于各种结构化产品、分级基金产品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出版了多本教材,包括《多资产投资》、《金融数量分析:基于MATLAB编程》、《分级基金与投资策略》等图书。

孙静,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金融学专业)。现任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高级产品经理。曾先后就职于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公募基金产品研发与设计工作已近8年。主要专注于国内外新型基金产品研究,以及创新型基金产品策略设计,尤其对于新型指数编制策略以及指数化投资有着深入研究。李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金融、英语双学士,后留学美国获得金融硕士学位。先后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从事商品期货交易、美国上市公司担任金融分析师。回国后在国内某基金公司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至今。


精彩书评

在近10年做FOF产品的投资实践中,深感超预期的大型波动给投资人造成的伤害,同时给投资管理人带来的压力。这种波动仅靠提高阿尔法难以化解,优秀的单一资产管理人往往周期性地遇到巨大回撤,尤其多发在他们连续多年取得优异业绩之后。多资产投资是降低产品净值波动、提高收益风险比、改善客户体验同时减轻投资管理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本书不仅有抽象的理论,难能可贵的是从投资实践出发,对投资目标、制定策略、解决方法和绩效回顾做了全流程的描述,少有花拳绣腿,多是实用功夫。在此推荐给有志于做多资产投资产品的同行和接受这一投资理念的个人投资者。 ——中国银河证券 王跃文


在通胀较为明显的环境下,投资者不能忍受长期低收益投资品种,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在市场下跌环境中能够体现保本基金特点,而在市场上涨过程中能够体现股票基金特点的投资品种。很显然,单一资产的配置模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多种类型的资产并对其采取多种配置策略,才能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 ——招商基金 王峰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设定投资目标/1
第1节 回报目标/4
总回报(Total return)与收益(Income)/6
期待回报(Desired return)与要求回报(Required return)/7
绝对收益(Absolute return)与相对收益(Relative return)/8
通货膨胀/10
费用与成本/12
税收/16
负债时的回报目标/17
区间回报/18
本节概要/18
本节注释/19
第2节 业绩比较基准/22
设置业绩比较基准/22
有效业绩比较基准的特征/25
对冲基金指数/26
同类组合业绩比较基准/29
估值时间(Pricing time)和相对风险/31
基本面加权指数(Fundamental Weighted Indices,FWI)/31
基于投资目标设置业绩比较基准/34
本节概要/34
本节注释/35
第3节 风险目标/36
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36
风险是什么/37
相对风险和绝对风险/38
标准差/39
跟踪误差/43
肥尾(Fat Tails)/47
收益分布/49
评估下行风险(Downside risk measures)/50
在险价值(Value - at - risk)/54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57
其他下行风险指标/60
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61
风险类别/61
固定收益风险指标/70
希腊字母/72
恶性风险和良性风险/72
本节概要/72
本节注释/74
第4节 市场的理性与非理性/77
有效市场假设/77
行为金融学/78
前景理论/80
后悔与得意/81
控制感与信息判断差异/83
以点概面(Representativeness)/83
锚定心理(Reference points)/83
偏好熟悉的、高质量的以及易获取信息的标的/84
缺乏自控力/84
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重要性/85
小样本偏好/85
过度自信/85
乐观/86
赌场赢资效应(House money)、草绳效应(snake bite)、还本心理(try to break even),以及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86
马后炮倾向(Hindsight bias)/87
概率感差(Poor probability calibration)/87
投资者短视(Investor myopia and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monitoring)/87
适应性市场假设/88
投资顾问的作用/90
组合经理的作用/91
结论/91
本节概要/91
本节注释/93
第5节 回报与风险的关系/9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95
多因子模型(Multi-factor models)/99
风险调整后业绩指标/101
alpha/103
本节概要/104
本节注释/105
第6节 投资限制/106
五类投资限制/106
投资限制的影响/112
本节概要/112
本节注释/113

第二章 制订投资策略/114
第7节 战略型资产配置(SAA)/117
本节概要/118
第8节 大类资产的历史表现/119
股票市场表现正常吗/122
泡沫与危机/124
历史教会我们什么/128
本节概要/128
本节注释/129
第9节 组合大类资产/130
分散配置大类资产/135
本节概要/136
本节注释/136
第10节 分散投资/137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137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实践/139
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质疑/141
在投资组合背景下评估证券/142
全球分散投资及其适用性/142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145
耶鲁模型/147
基于风险的大类资产配置/148
跨期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horizons)/149
集中投资(Concentration and focus investing)/150
本节概要/150
本节注释/152
第11节 资本市场假设(CMAs)/154
基于历史数据的CMAs/154
静态CMAs的缺陷/159
股票的历史收益与未来收益/161
估算CMAs的高级方法/169
固定收益资产的预期收益/179
预期波动率与相关系数/180
派息率,股票回购,以及赢利增速相对GDP增速的滞后/181
均衡通胀率与预期通胀率/182
其他资产的CMAs/185
CMAs的盲点/186
将CMAs用于SAA/187
本节概要/187
本节注释/188
第12节 优化资产配置/192
有效前沿(The efficient frontier)/192
相对收益下的优化/196
同类组合业绩比较基准/196
效用理论/197
换个方式处理效用函数/200
单一大类资产的优化/201
投资期限/202
优化结果对于假设的敏感性/203
Bootstrapping法(自举法)/204
重复抽样优化(Resampled optimisation)/205
基于历史表现的优化/206
跨期优化(Multi-period optimisation)/206
动态CMAs和当前市场环境/206
布莱克-林特曼模型(Black-Litterman)/208
逆向优化(Reverse optimisation)/211
加入投资者个人观点的BL模型公式/213
优化过程/215
本节概要/216
本节注释/218

第三章 寻找解决方案/220
第13节 战术型资产配置/222
主动投资管理的基本法则/223
桥接战略型资产配置和战术型资产配置/225
战术型资产配置的风险预算/226
战术型资产配置的综合应用与单一应用的比较/227
根据确信和风险调整头寸/230
中期资产配置(MTAA)/231
结论/231
本节概要/231
本节注释/233
第14节 预测/234
预测的三种方法/234
短期的市场预测/237
量化多因子模型/238
本节概要/239
本节注释/240
第15节 经济周期/241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241
全球经济周期/253
经济情景假设与单一经济观点/253
主题投资/255
价格与价值/256
市场预期/258
金融压力/258
本节概要/259
本节注释/261
第16节 投资标的的选择/263
本节概要/265
本节注释/266
第17节 投资标的的选择流程/267
定量分析/267
定性分析/272
投资标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273
选择管理人/278
尽职调查的过程/283
持续不断的跟进过程/290
投资风格轮动与投资经理选择/291
投资标的的选择/292
本节概要/292
本节注释/293
第18节 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296
横断面波动率/299
指数增强/300
投资组合管理环境下的主动投资/被动投资比例配置/300
相关讨论/301
本节概要/302
本节注释/302
第19节 投资工具/304
集合投资计划(CIS)/304
被动投资工具/310
独立账户/311
结论/312
本节概要/312
本节注释/314
第20节 单一投资经理与多重投资经理/315
关于单一投资经理和多重投资经理的选择/315
多管理人结构与基金中的基金/317
结论/318
本节概要/318
本节注释/318
第21节 单一资产类别/319
保守类资产与风险类资产/319
不同资产类别在投资组合中的不同作用/320
本节概要/321
第22节 投资管理流程/322
投资管理流程的八个步骤/322
多资产投资组合管理团队的组建/327
流程、流程、还是流程/327
本节概要/328
本节注释/328
第23节 投资组合的构建/329
最低投资额/329
不同投资风格的混合/329
核心加卫星/334
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关系/335
投资组合构建举例/335
模型组合/337
结论/339
本节概要/340
本节注释/341
第24节 实施/342
投资组合实施/342
现金管理/343
再平衡/344
流动性/347
结论/347
本节概要/348
本节注释/348
第25节 衍生工具/349
期货合约/350
远期合约/351
看涨与看跌期权/351
互换/355
信用违约互换/357
奇异衍生工具/357
本节概要/357
本节注释/358
第26节 货币/360
货币对冲/360
长期投资者的最优货币对冲/361
预测货币/362
外国债券的货币对冲/362
股票的货币对冲/365
非流动性投资的货币对冲(Currency hedging of illiquid investment)/367
??货币管理策略(Alpha currency overlay)/368
套利交易(Carry trade)/368
总结/368
本节概要/369
本节注释/370
第27节 风险预算/371
定量方法/371
实用方法/372
有效前沿的斜率/373
结论/373
本节概要/374
第28节 风险管理/375
风险评估/376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377
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378
多因素风险模型(Multi-factor risk models)/378
回溯测试和回溯测试分析(Backtesting and backtested analytics)/379
风险分解(Risk decomposition)/380
资产配置vs.风险分摊(Asset allocation versus risk allocation)/382
厚尾风险(Fat tail risk)下的调整风险价值(Adjusting VaR)和标准差/383
自相关(Autocorrelation)/384
风险管理工具――注意你的钱财(Risk management tools――mind your money)/388
Delta对冲(Delta hedging)/390
总结/391
本节概要/391
本节注释/392
第29节 投资策略/394
基本原则/394
多资产投资组合的种类/395
短期投资策略/396
长期投资策略/398
趋势VS.反转(Momentum versus contrarian)/399
减少厚尾风险的策略/399
保本资产配置/406
绝对收益/408
目标波动率投资组合/409
目标期限基金/410
可转移Alpha(Portable alpha)/410
股票头寸过于集中的解决方案/411
债券阶梯(Bond ladder)/412
平均成本法(Dollar cost averaging)/412
杠铃(Barbell)/412
替代资产类别(Substitute asset classes)/413
高收益投资组合(High-yield portfolios)/416
债务驱动投资(Liability Driven Investments, LDI)/416
进行主动管理的被动投资(Actively-managed passive investments)/416
通货膨胀(Inflation)/417
滞胀(Stagflation)/417
通货紧缩(Deflation)/419
轮动投资策略(Rotating investment strategy)/419
理性和非理性市场的投资策略(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markets)/419
总结/420
本节概要/420
本节注释/422

第四章 绩效回顾/423
第30节 投资组合绩效回顾/424
本节概要/424
第31节 业绩归因/425
收益解析(业绩归因)/425
业绩贡献/428
多维绩效归因/428
全球、多资产、多币种、多基金经理/429
期货/430
几何与算术相对收益/430
结论/432
本节概要/432
本节注释/433
全书结语/433

参考文献/435

精彩书摘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离不开资产配置。尽管投资管理过程中有诸多不确定性,诸多未知数以及诸多风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正确的管理,通过降低风险,并且通过遵循依照常识和实践得来的各项准则,来达成事先确定好的投资目标。” ——译者

谨以本书中文版献给在资产管理行业中兢兢业业奋斗,思前顾后创新的产品经理,希望本书至少能够为你打开一扇思路的窗户,愿得它的指引,我们都能不再在夹层中彷徨和迷茫。 ——译者


前言/序言

译 者 序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离不开资产配置。尽管投资管理过程中有诸多不确定性,诸多未知数以及诸多风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正确的管理,通过降低风险,并且通过遵循依照常识和实践得来的各项准则,来达成事先确定好的投资目标。”

——译者

“资产配置”,在学术界和实践部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相信诸位在写论文或攒报告时,这是论述投资流程不可或缺的逻辑环节。“资产配置”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一点大概就是所谓“大类资产配置能够决定投资组合90%以上的收益”的结论 ,该结论的重要性及其对于资产管理业务的意义恐怕无人置疑。然而在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普遍实践过程中,我们却似乎鲜见有机构能够将资产配置环节置于与其理论权威相似的高度。板块配置、行业轮动、个券选择往往是资产管理人更为重视的领域,也是行业资源的重配地。这种理论上至关重要与实践中极易被忽视的落差背后存在很多原因。

现实的状况是,从市场结构看,传统大类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仍然是主流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竞技场地,另类资产投资并未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常用投资工具之一。从监管层面看,主流资产管理业务对于除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外的其他资产准入仍受到较严格的控制。从资产管理人的成熟度看,传统大类资产是行业的资源投注重地,如果说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的投资领域是日益成熟的,那么其他资产类别的投资方面可能尚处于等待孕育契机的阶段。

市场结构、监管规则以及投资者成熟度又好似互为因果的封闭循环。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刺激市场结构、监管规则或投资者成熟度中的任意一点达到升级循环链接的目的,但作为从业人员,我们选择了力所能及的一点。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和传播有关多资产投资的技术性攻略,使得投资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资产配置及其运作方式和功效,通过引发投资者的真实资产配置需求达到升级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投资流程的目的。

2012年,译者们在多资产投资方面曾做过最初的努力。当时,我们发现市场上推出的指数基本上都是单一资产类别的指数,比如股票指数、债券指数,等等。并且,单资产指数的编制策略和规则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奇异化”,推出这些指数的目的无非是优化风险收益特征。但从指数化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些异化指数的高级策略实际上已经很难向普通投资者解释清楚了。

通过对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初步研究,我们发现多资产指数是一种有效优化资产长期风险调整后收益的策略。并且,国外多资产指数投资领域,无论从指数所含资产类别,指数种类,还是数量或者已投资规模,还是用户接纳程度 来看,都已俨然成为指数化投资领域的中流砥柱了。

由于除资产配置以外的其他投资环节均指数化了,多资产指数用其长期稳定优异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向市场证明了“资产配置”的魅力。受此启发,译者们萌生了初步实践多资产指数投资的想法。得益于当时供职的单位及部门,以及指数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们能够将简化后的最初想法通过编制多资产指数的方式实施。

我们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数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进一步扩展。随着市场有效性程度的提高,单一资产投资或传统资产投资势必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不久的将来,资产配置将会成为资产管理行业实践过程中更受重视的环节,也将是未来行业资源的重要投注地。

我们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共同引进《资产配置投资实践》一书的版权,并将该书翻译为中文,希望与更多有兴趣于此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多资产投资本质,研究多资产投资技术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的实践与应用。另外,本书原文中公式都用了正体,为保持原书的风格,中文译稿中也用了正体,特此说明一下。

在此,我们特别感谢家人与身边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曾/现供职单位及同事,感谢相关合作机构,感谢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感谢在翻译过程中各位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与大力支持。

最后,谨以本书中文版献给在资产管理行业中兢兢业业奋斗,思前顾后创新的产品经理,希望本书至少能够为你打开一扇思路的窗户,愿得它的指引,我们都能不再在夹层中彷徨和迷茫。


孙静 郑志勇 李韵

2015年春节于北京



洞悉市场脉络:量化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金融市场中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石、实践方法以及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我们聚焦于如何将复杂的金融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交易信号,构建稳健且适应性强的投资组合。本书旨在为具有一定金融基础的专业人士和高阶投资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量化投资框架。 第一部分:量化投资的基础设施与数据驱动的决策 本部分首先构建了量化投资所需的技术和数据基础。我们详细阐述了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清洗、处理和特征工程技术。重点讨论了不同类型数据的适用性,包括高频交易数据(Tick Data)、历史日线数据,以及另类数据(如卫星图像、社交媒体情绪指标)在量化模型中的集成方式。 数据预处理与检验: 深入探讨了平稳性检验(如ADF检验)、协整分析在处理非平稳金融时间序列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强调了数据质量对模型绩效的决定性影响,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异常值检测和缺失值插补流程。 因子构建与挖掘: 摒弃传统的基于直觉的因子选择,本书转向系统性的因子挖掘流程。我们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如主成分分析(PCA)和独立成分分析(ICA),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具有预测能力的潜在因子。随后,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和测试基于价值、动量、反转和质量等经典维度的高效因子组合,并讨论了因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衰减与再生机制。 第二部分:先进的统计套利与阿尔法策略的构建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专注于如何从市场低效中捕捉超额收益(Alpha)。我们超越了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引入了更复杂的非线性建模技术。 时间序列建模进阶: 重点讲解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投资组合优化,如卡尔曼滤波在动态调整资产权重上的应用。对于高频交易环境,我们详细解析了微观结构模型,包括订单簿不平衡性(OIB)作为短期预测信号的构建和验证。 机器学习在阿尔法生成中的应用: 探讨了如何使用集成学习方法(如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s,GBM,和Random Forests)来预测资产收益的截面和时间序列。书中特别关注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严格的样本外测试(Out-of-Sample Testing)来避免过拟合的陷阱。我们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标体系,用于评估策略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 配对交易与统计套利: 深入探讨了经典配对交易的改进方法。我们不仅使用传统的协整检验来识别价差平稳的资产对,还引入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的相似性度量,以识别结构性更强的配对。针对交易成本,本书提出了基于最优执行算法的套利窗口控制策略。 第三部分:系统性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的韧性设计 成功的量化投资不仅依赖于赚钱的策略,更依赖于能够抵御极端事件的风险管理系统。本部分专注于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韧性的投资组合。 风险因子分解与暴露测量: 我们采用多层次风险模型,如 Barra 风格的多因子模型,来解构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敞口。详细说明了如何计算和监控对市场Beta、行业、规模、价值等宏观风险因子的敏感度。本书提供了一套使用奇异值分解(SVD)来识别投资组合中潜在的“黑天鹅”风险集中的方法。 极端尾部风险的量化与对冲: 传统风险指标(如标准差)在描述金融危机时往往失效。因此,本书强调了对尾部风险的关注,深入讲解了条件风险价值(CVaR)和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 EVT)的应用。我们提供了一套使用期权和期货进行动态、低成本的尾部风险对冲方案,确保在市场剧烈波动时,组合净值的最大回撤(Max Drawdown)能够被有效控制。 动态投资组合优化: 告别静态的均值-方差优化(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本书推崇基于约束的动态优化框架。我们探讨了如何将交易成本、流动性约束和风险预算(Risk Budgeting)直接嵌入到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ming)求解过程中,确保生成的权重分配不仅收益潜力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是可执行的。 第四部分:策略的工程化、回测与实时执行 量化模型必须能够从理论转化为可靠的实盘操作。本部分关注策略的工程实现和部署的现实挑战。 高保真回测环境的构建: 回测的偏差是量化投资中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本书详尽描述了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模拟真实市场环境(包括滑点、佣金结构、订单填充延迟)的精确回测引擎。我们强调了前视偏差(Look-Ahead Bias)和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识别与消除技术。 模型生命周期管理: 量化模型具有“生命周期”,会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而衰退。书中提出了系统化的模型监控和再训练机制。我们使用滚动样本分析和漂移检测算法(Drift Detection Methods)来判断何时策略性能下降并非随机波动,而是因子信号本身的衰减,从而触发模型的更新或停用。 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与最优执行: 针对高频交易和中低频交易的不同需求,我们对比了VWAP、TWAP等基准算法,并深入介绍了基于最优执行模型(如Almgren-Chriss模型)的动态算法,以在最小化市场冲击成本与完成预设交易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一个结构清晰、测试严谨、风险可控的量化投资决策流程,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系统化的竞争优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非常严谨,从宏观经济的分析到具体的投资工具选择,层层递进,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资产配置知识框架。作者对于不同大类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特征的剖析尤为深刻,特别是对固定收益产品在不同市场周期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在投资组合中寻求稳定性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书中对于如何运用量化指标来评估投资组合的有效性也做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这些工具的运用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说明,让晦涩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强调“风险管理”方面的力度,他没有一味地鼓吹高收益,而是反复强调了在追求回报的同时,必须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风险防火墙,这体现了一种负责任的投资态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资产配置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拼凑,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思维体系的建立,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带着一种老派金融学家的严谨和对数据近乎苛刻的尊重。它不太侧重于推荐具体的股票或基金代码,而是将重心完全放在了“配置框架”的搭建上,这正是很多市面上流行的投资书籍所欠缺的。作者在论证“分散化”的真正含义时,花费了大量篇幅来区分“表面分散”和“风险因子分散”之间的巨大鸿沟,这对我理解风险的本质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特别是关于“再平衡”策略的讨论,书中详细对比了时间驱动和阈值驱动两种再平衡方式的优劣,并结合了实际的交易成本进行权衡分析,显得极其务实。阅读的体验就像是上了一堂高强度的量化金融研讨课,虽然需要集中注意力,但每读完一个小节,都会感觉自己的投资智商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那些追求投资策略底层逻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设了理论模型与残酷市场现实之间的桥梁。作者并没有用那些空洞的口号来鼓舞人心,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回溯和敏感性分析,向读者展示了任何一种配置策略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局限性。例如,对于“股债平衡”这一经典配置,书中深入分析了在“滞胀”环境下,传统股债相关性由负转正的风险点,并提供了相应的对冲思路,这显示了作者对金融市场动态变化的深刻洞察力。我个人认为,书中关于构建“粘合剂”资产(用来平滑组合波动)的探讨非常精彩,它指导我重新审视了一些被市场低估的、具有稳定现金流属性的资产类别。总的来说,这不是一本能让你一夜暴富的书,但它是一本能让你在未来几十年里,面对市场风暴时,依然能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执行既定策略的“定海神针”,它传授的是一种穿越周期的智慧,而非短期的技巧。

评分

这本厚厚的投资指南,读起来却一点也不枯燥,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贴近实战派的口吻,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基金经理在给你“传授秘籍”。他对行为金融学的运用分析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描述市场情绪如何扭曲理性决策时,引用了许多市场历史上的经典错误案例,读来令人警醒。书中对于如何根据投资者的生命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的部分,设计得极其人性化,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模板”,而不是僵硬的教条。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另类投资(如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的介绍部分,作者非常坦诚地指出了这些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门槛,没有过度美化其收益潜力,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非常难得。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从一个纯粹的“追涨杀跌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更有耐性、更注重纪律的长期投资者,那种投资的“心法”比具体的“招式”更让人受用。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专业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入门”书籍,更像是为有一定基础的投资者准备的“进阶”手册。作者在解释构建最优投资组合的数学模型,比如马科维茨模型时,并没有回避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巧妙地用图形和实际的模拟数据来辅助理解,这对于理解有效前沿的构建逻辑至关重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全球宏观环境变化(如通胀预期、利率政策)与资产相关性变化的分析部分,作者展示了如何将全球视角融入到本地化的投资决策中。书中对不同货币体系下资产的保值增值策略探讨得尤为深入,这对于关注国际化配置的读者来说,提供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指导。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对照着自己现有的投资组合进行反思和调整,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性极强,迫使读者走出舒适区,直面投资中的不确定性。

评分

活动的时候买的太划算,一直想买来着,期待下次还有活动再入!活动的时候买的太划算,一直想买来着,期待下次还有活动再入!

评分

有点意思,希望有借鉴

评分

书很好,很干货的样子,对于金工的学习有帮助

评分

活动的时候买的太划算,一直想买来着,期待下次还有活动再入!活动的时候买的太划算,一直想买来着,期待下次还有活动再入!

评分

很不错的书,推荐给朋友了

评分

在通胀较为明显的环境下,投资者不能忍受长期低收益投资品种,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在市场下跌环境中能够体现保本基金特点,而在市场上涨过程中能够体现股票基金特点的投资品种。

评分

包装完好,送货很快。书的价格略微偏高,希望经常做些活动。

评分

我也不知道买这么多书能不能全部看完。压力很大。但是我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逼着自己多读书吧。因为你今天不做完的事就会拖的越来越后直到放弃。而你终有一天发现自己没有错过的书就成为了你失去机会的一把钥匙,又或者说,你读书越多,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沉淀越多。

评分

与另一本书是一套的,等那本看完了再看这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