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辉 著
图书标签:
  • 医院管理
  • 互联网+医疗
  • 医疗健康
  • 数字化转型
  • 智慧医院
  • 创新发展
  • 医疗信息化
  • 健康服务
  • 管理创新
  • 医疗改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376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155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388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当前医院医患矛盾突出,医疗改革的往何处去?

  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科室的管理如何创新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医院管理创新和互联网+、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物联网技术、移动医疗、医改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全书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以技术、经济和政治三大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为主线,以医院管理创新为抓手;采用历史与现在、国际与国内的对比方法,深入浅出地系统论述了互联网时代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破解办法。内容涉及医院内部及各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互联网+”的实质和医疗健康的本质等有关问题。作者作为三甲医院的管理者,有15年主管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文中所列举的大量案例都是作者所亲身经历,生动典型,具有示范意义。可供各级医院管理者及互联网相关专家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在三甲医院担任科主任、研究所所长20余年;担任主管信息的业务院长15年;书中展示了以其亲身经历和国内外考察的科室、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站在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互联网时代医院管理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方法。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互联网+”时代浪潮1

  第1节移动互联网市场刮起阵阵飓风1

  第2节乌镇掀起惊涛骇浪4

  第3节“互联网+”时代5

  1“互联网+”的变革5

  2“互联网+”金融6

  3“互联网+”商业6

  4“互联网+”服务7

  5“互联网+”媒体8

  6“互联网+”社交8

  7互联网+泛娱乐8

  8“互联网+”重点行动

  9

  第4节“互联网+”时代的特征10

  1跨界融合10

  2优化重构10

  3协同创新10

  4互联互通10

  5开放共治11

  6连接一切11

  第5节“互联网+”的关键技术11

  1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MI)

  技术11

  2云计算技术13

  3大数据技术16

  4物联网技术18

  第6节“互联网+”金融20

  1“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20

  2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优势23

  3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24

  4移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缺点和风险25

  5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大势所趋26

  第7节“互联网+”新业态27

  1互联网市场巨变27

  2移动生活常态化28

  3“互联网+”是传统产业的革新升级29

  4“O2O模式”使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29

  第8节“互联网+医疗健康”进行曲32

  1在线医疗吹起进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号角32

  2从“挂号网”到“微医集团”,再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急行军路上34

  第2章核心竞争力与医院管理创新37

  第1节医院管理理念的碰撞及实践的探索37

  1管理的基本概念37

  2ISO9000族标准37

  3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医院评审标准39

  4医院管理是以医疗安全和质量

  为核心的管理44

  5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45

  第2节医院核心竞争力47

  1医院排行榜47

  2核心竞争力的概念49

  3医院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特点49

  4医院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创新50

  第3节医改进程中医院管理的各抒己见67

  1论坛之一68

  2“平安医院”建设任重道远72

  第3章信息化建设与医院管理创新75

  第1节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75

  1美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概况752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新规划77

  第2节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82

  1医院信息系统发展83

  2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医疗管理系统83

  3远程医疗正在迅猛发展84

  4智慧医院建设84

  5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86

  6标准化问题867医疗信息化企业87

  第3节案例分享90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0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91

  第4节电子签名法98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后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99

  3电子签名是电子病历和处方的

  安全保障102

  4电子签名法实施10周年情况107

  第5节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痛点108

  1缺乏顶层设计与投入不足108

  2临床信息系统功能欠缺110

  3信息孤岛密布110

  4对各类医学信息标准认识不足111

  第6节信息化建设的未来111

  1助力精细化管理111

  2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内的应用

  更广泛111

  3移动医疗常态化112

  4系统集成常态化114

  5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system,DSS)114

  6数据的挖掘和充分利用115

  7勇当“互联网+医疗健康”

  时代的弄潮儿116

  第4章物联网技术与医院

  管理创新118

  第1节医疗物联网118

  1医疗物联网概述118

  2医疗物联网的应用119

  第2节移动查房与移动护理126

  1无线局域网126

  2移动互联网127

  3移动终端128

  4医院院内移动医疗系统应用的瓶颈128

  5“4G移动查房”和“4G移动护理”130

  6“4G移动查房”和“4G移动护

  理”的优势131

  7家庭移动医疗护理133

  第3节全院自助打印系统134

  1绝大多数医院的现状134

  2全院自助打印服务系统135

  3品牌139

  4环境配置144

  5建设前后效果对比144

  6案例分享146

  第4节智慧药房147

  1物流物联网服务平台148

  2医院物联网服务平台148

  3电子商务平台151

  4实现智能药房和医院零库存的

  现实意义152

  第5节医疗物联网的发展152

  1物联网国际标准化之争152

  2医疗物联网的未来153

  第5章移动医疗与医院管理创新158

  第1节移动医疗的概念158

  1移动医疗的定义158

  2中美两国移动医疗之对比159

  第2节移动医疗市场风云161

  1国内的移动医疗盈利模式探索161

  2同质化、边缘化问题166

  3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健康发展

  路径探索166

  第3节移动医疗特点与作用167

  1移动医疗的特点167

  2移动医疗的主要作用170

  第4节移动医疗终端及应用172

  1在美国的情况172

  2“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移动

  医疗的发展181

  第5节远程医疗187

  1远程医疗的概念187

  2全国远程医疗的开展情况189

  3问题与建议194

  4政策演进196

  第6章医改进展与医院管理创新198

  第1节美国医改的观察198

  1在医改之前的3大问题198

  2医改的关键动作199

  3以质量为导向支付199

  4凯撒医疗集团简介200

  5医改促成新发展203

  6经费问题203

  第2节我国医改进行曲204

  1我国新医改5年的成就与不足204

  2医改新成绩单206

  3模式研究报告207

  4城市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212

  5医改蓝皮书216

  第7章“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新业态224

  第1节“互联网+医疗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224

  1“互联网+医疗健康”被首次定义224

  2医疗网络信息共享服务平台226

  3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231

  4新远程医疗服务233

  5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238

  6可穿戴医疗设备概述241

  7无线体域传感网244

  8“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健康档案的管理244

  第2节“互联网+医疗健康”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46

  1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246

  2医疗云技术及其应用247

  3医学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252

  4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254

  第3节“互联网+医疗健康”业态的创新256

  1乌镇“互联网医院”256

  2广东首家网络医院261

  3“云医院”261

  4互联网医药流通模式263

  5“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现实意义271

  6百家上市公司杀进医疗健康领域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圈产生影响288

  第8章“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291

  第1节“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医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91

  1“互联网+医疗健康”与“医疗健康+互联网”之争论291

  2向标杆医院学习291

  第2节“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的“医院梦”307

  1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和长效补偿机制307

  2建立与医疗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岗位绩效薪酬制度307

  3完善公立医院院长培养、选拔、任用机制310

  4明确院长责权,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310

  5全面实现信息化312

  6立法明确基本医疗服务定位312

  7“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服务范围无边界化带来病源增长313

  8患者依从性和黏性增强313

  9增强品牌效应313

  10使分级诊疗真正落实314

  第3节“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的“医生梦”314

  1“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的“医生梦”314

  2“互联网+医疗健康”进行时医生的优势330

  3“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生的动力331

  4“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医生所面临的尴尬331


前言/序言

  互联网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当它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在21世纪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移动互联网终端基本上涵盖了手机端、互联网、PC端三者的常用功能,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甚至衣、食、住、行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亿人,绝对是世界第一互联网大国。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笔者于1995年5月担任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和胸心血管外科主任,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但真正从事医院管理要从2001年6月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算起,迄今15年,而且分管的工作范围始终没有更换,就是主抓医院信息化建设和肿瘤中心工作。这些年间有许多无奈和感慨,也小有成绩。经历的信息化过程与同道们大同小异。如面对的困难和瓶颈问题,有缺乏顶层设计,投入不足,观念、习惯势力的障碍,也有技术、人才的瓶颈,体制、机制的问题等。对于信息行业,笔者虽是门外汉,但用科研的思维指导临床和行政管理是我的专长,盯着学术和行业前沿的意识并不淡薄。笔者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纸质病历扫描(三班倒,人轮换机器不停)到光盘中存储,两年内完成了几十万份存档病历的无纸化、电子化。2005年实行了“电子病历系统

  (electronicmedicalrecordsystem,EMRS)”管理。2006年上半年在全国率先将电子签名技术应用于全院电子病历(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证书认证中心(CA))。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首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全国仅20家)。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发展较慢,2011年5月启用银医卡自助预约、挂号和缴费系统,2014年5月实现手机预约挂号、查询等功能。当医疗信息网络企业纷纷加入医院门诊流程改造的时候,笔者已感到“互联网+”浪潮铺天盖地而来,心动不如行动,在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和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主动应对,努力学习、积极去参观和探索。

  笔者第一次真正接触“互联网+”理论是2015年6月阅读了马化腾等人撰写的《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把自己的思路好好梳理了一遍。信息化建设仅仅是打造医院管理的工具吗?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在

  “互联网+”时代,医院管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医院管理的创新之路怎样走?2015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启用了全院自助打印系统,6月实现了支付宝/财付通的手机支付(自费部分),10月实现了自助机和智能手机的南宁市医保支付,12月完成智慧药房一期工程建设。笔者在践行“互联网+”理论的过程中发现,我们不少的同行对“互联网+”浪潮漠然处之,更多的不是因为老江湖不怕惊涛骇浪,而是认识不足甚至缺乏了解。2015年12月9号在乌镇参加中华医学会100周年诞辰系列学术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开张典礼,紧接着又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移动远程医疗学术大会等活动,更激发了把对“互联网+”时代的认识、把自己多年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体会写成一本书与同道们讨论和分享的热情。因为我们探索的就是一条新路子,讨论的也是探索中的新问题和热点问题。一切都在变化中,在演进中,需要大家参与。

  科技、经济和政治是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渗透和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技术引领、市场推动、政策的演进和保驾护航贯穿于各章内容。

  医院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医院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但其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以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是出发点也是归着点,其他都是围绕着它展开。早在1933年,R.Lee和L.Jones便提出良好的医疗服务的八项原则:①医疗服务要以医学科学为基础;②强调预防为主;③全面了解患者病情;④为患者提供现代科学

  的,而且是必要的医疗服务;⑤各种医疗活动要互相配合;⑥医生与患者之间保持良

  前.言VII

  好的沟通;⑦医疗服务措施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水平相协调;⑧医务人员要与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合作。医疗质量的高标准定位和全面质量管理更丰富的内涵:①强调质量第一;②强调用户至上: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思想;③预防为主: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④强调用数据说话: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事实依据;⑤强调人的积极因素:全体人员参与管理、人人有责,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⑥按照PDCA循环办事:PDCA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总结(action)循环上升的过程。近几年各方面冒出来的新生事物都没能超越得了这些原则,不过是应用和发展而已,笔者在第2章进行了多种理论和探索的碰撞及讨论。本书的主题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时代”医院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各章都讨论创新医院管理或医院管理创新的问题。当然,我们已被“互联网+”浪潮所席卷,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互联网+”的怀抱和场景。

  书中所列举的例子,绝大部分都是笔者所见所闻、经历或者是工作成绩。要问本书有什么特点,那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经典理论又有经验之谈,既有深度的思考又有无奈的感叹,既有权威研究报告又有名人的抛砖引玉。例如推荐学习的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除了在大会上听取他们院长的介绍外,也都是笔者去现场参观学习过的地方。又如,讨论医改进展与医院管理创新,主要列举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改发展报告

  (2009—2014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国家卫计委)、财政部、科技部以及部分高校等机构的专家共同进行的“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评估报告》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督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年)》。我去过北大第一医院两次,听过刘玉村院长两次演讲,他的幽默发言获得了不少掌声。本书中摘录——“更要命的是,现在行内的人说行外的话,行外的人说行内的话。所以我最近有一个观点,医院围墙之内的事,往往都是机制性的问题。我们这些当院长的得有足够的智慧和领导能力,解决好医院围墙之内的事,请领导们放心。我们这些院长不能解决的是医院围墙之外的事,往往那都是结构性的问题,请领导们操心!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笔者阅读和参考了不少资料,得到了许多同行、亲友以及单位领导同事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借此对他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涉及许多新

  话题,加上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认识还很肤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等因素,本书难免有不少错误和疏漏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以便笔者(linhui33622@sina.com)更好地提高认识,改进工作。

  林辉

  2016年3月



《数字时代的医院运营哲学:效率、温度与智慧的融合》 在这本深入探讨现代医院运营管理精髓的著作中,我们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应用层面,聚焦于如何构建一个真正以人为本、高效敏捷且充满智慧的医疗服务体系。本书并非罗列堆砌“互联网+”的种种概念,而是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等多重视角出发,提炼出一套系统性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方法,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实现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效率的再造——精益化运营的基石 我们将深入剖析当前医院运营中存在的效率瓶颈,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部分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展开: 流程再造与优化: 告别传统僵化的工作流程,本书将介绍如何运用精益管理、敏捷开发等理念,对挂号、就诊、检查、住院、出院等关键环节进行细致梳理和重塑。我们将聚焦于消除冗余、缩短等待时间、提升资源利用率,并提供数据驱动的流程分析方法,例如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瓶颈识别技术等,让管理者能够精准定位问题,并设计出更具弹性和响应速度的流程。 供应链与物资管理智能化: 医院的物资管理是支撑日常运营的重要环节。本书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从药品、耗材到医疗设备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通过预测性需求分析,优化库存水平,减少浪费,并确保关键物资的及时供应。同时,我们将介绍如何建立追溯体系,保障物资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人力资源效能提升: 医护人员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如何让他们在高效的工作环境中发挥最大潜能是关键。本书将深入研究如何通过精细化排班、任务分配优化、绩效激励机制设计等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数据分析预测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能识别潜在的资源缺口。此外,还将关注如何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发展,赋能医护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 财务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 在日益复杂的医疗支付环境下,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实现医疗服务成本的精准核算、收入的有效管控,以及如何利用信息系统优化收费流程,减少差错。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运用财务模型,预测收支情况,制定更具前瞻性的财务策略。 第二部分:温度的升华——人文关怀与患者体验的重塑 效率的提升绝不意味着牺牲医疗的人文温度。本书强调,在任何技术进步的背后,都应是服务于患者的“温度”的提升。 以患者为中心的导诊与陪护体系: 从患者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我们如何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本书将提供构建无缝化、个性化的患者导诊服务体系的思路,包括智能化导引、多渠道信息互动,以及如何通过培训,让医护人员成为患者的贴心导航员。我们将聚焦于如何通过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的原则,优化患者在院内的每一个触点,减少陌生感和焦虑感。 医患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信任、促进治疗效果的基石。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沟通方法,提升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清晰、 empathetic 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我们将分享如何利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应对患者的疑虑和负面情绪。 舒适化医疗环境的营造: 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也应是患者得以安心休养的空间。本书将探讨如何从物理环境设计、色彩搭配、绿植引入等方面,营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我们将关注如何通过细节的优化,提升患者的整体就医体验。 家属支持与社区联动: 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和社会资源的协同。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属沟通机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信息引导,并如何与社区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等建立联动,形成全方位的患者支持网络。 第三部分:智慧的融合——创新思维与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在效率与温度的基础上,本书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创新思维融入医院管理,驱动其迈向更智慧的未来。 数据驱动的决策与管理: 数据不再只是冰冷的数字,而是驱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和战略决策的核心引擎。本书将探讨如何构建医院的数据中台,实现数据的采集、整合、分析和应用,从而支持临床决策、运营管理、科研创新等各个层面。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疾病预测、流行病学研究、医保控费优化等。 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拓展: 传统的医院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拓展线上服务、发展远程医疗、建立专科联盟、推行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我们将审视如何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医疗服务生态,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 人才培养与组织学习文化: 创新源于人才,更源于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吸引、培养和留住高素质医疗人才的机制,并如何营造鼓励创新、容忍试错的学习型组织氛围。我们将关注如何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知识共享平台等,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的系统化: 在快速变革的环境下,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尤为重要。本书将系统性地梳理医院运营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包括医疗风险、信息安全风险、运营风险等,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和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 结语 《数字时代的医院运营哲学》并非一本静态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倡导动态变革、持续优化的行动指南。本书旨在赋能每一位医院管理者,使其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洞察力,引领医疗机构在效率、温度与智慧的交织中,谱写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实现为人类健康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服务的宏伟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书,我一直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特别是它如何改变我们获取医疗服务的方式。想象一下,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家咨询,甚至远程诊断,这简直是太方便了。这本书的题目就直击了我内心的需求,我非常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解释“互联网+”究竟是如何赋能医疗健康的,是不是能帮助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特别好奇它会怎么描绘未来医院的模样,是不是会有更多智能化的设备和流程,病人是不是能享受到更个性化、更高效的服务。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让我了解到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比如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远程手术的可能性,以及大数据在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毕竟,理论再好,落地才是关键。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对医疗健康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

《互联网+医疗健康》这本书的题目,听起来就很有前瞻性。我一直觉得,医疗健康领域是特别需要科技赋能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质量。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本书会如何解读“互联网+”概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落地。比如说,以前看病,排队、挂号、缴费,一系列流程下来,耗时耗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互联网是如何让这些流程变得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有没有什么新技术,可以让医生更了解我的健康状况,从而给出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有没有什么平台,可以让我方便地找到适合我的医生,或者在疫情期间,让我能够安全地获得医疗帮助?而且,我很好奇,这种“互联网+”的模式,对医院的运营和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会让医院变得更“聪明”,更能应对突发状况,还是能让医务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的诊疗工作上?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成功的医院案例,或者一些可供借鉴的管理经验,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

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书,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毕竟,医疗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而互联网技术又是当今社会最具活力的驱动力之一。这本书的题目,直接点明了“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的主题,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我迫切想知道,互联网究竟是如何被应用到医院的日常管理中的?是像网上预约挂号那样简单,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应用?比如说,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如何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疾病的发生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我更关心的是,这种创新是否能够真正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让看病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贴心?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管理工具、方法论,或者成功的案例分析,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让我看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光明前景。

评分

这本《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关于科技如何改变传统行业的讨论。医疗健康领域,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其改革的步伐一直备受关注。我尤其对书中“医院管理创新与发展”这部分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和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时,是否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互联网+的浪潮,究竟能为医院的管理带来哪些革命性的变化?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阐述这些创新点,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如何通过线上平台实现预约挂号、电子支付、用药指导等全流程服务,如何构建更加高效的医患沟通渠道,以及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我相信,一个成功的医院管理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引入,更重要的是流程再造和观念更新。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看看医院管理者们是如何拥抱变化,迎接挑战,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评分

读到《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关于未来医疗场景的画面。想象一下,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医院,病人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一切就医需求,从在线问诊到远程复诊,再到药品配送,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触手可及”。我特别好奇的是,这本书会如何描绘这种“互联网+”赋能下的医院管理新格局。是会强调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还是会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为医院的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此外,我也很想了解,在“互联网+”时代,医院的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革?是会更加扁平化,还是会更加专业化?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承诺探讨“创新与发展”,这正是我所期待的,能够看到医院如何突破传统思维,拥抱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评分

不错,配送员态度很好

评分

不错,物流快,很热的主题

评分

准备留着放工具书用

评分

不错,配送员态度很好

评分

不错,配送员态度很好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京东自营的东西买的放心买的舒心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准备留着放工具书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