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维码版)》具有如下特色:
1.扫码听微课程,学习经典真题。本书每部分都配备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名师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在线学习,中公名师一对一授课。
2.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名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书除考点讲解外,还总结出各题型实用的解题技巧。力求为各位考生呈现每一道题目的快解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突破瓶颈,从而提升考生的竞争力。
购书立享中公移动自习室(www.mzixi.com)+980元中公名师精讲课程(c.offcn.com)。
《中公版·2017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应试者的备考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备考阶段,适用而精当的辅导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您此时翻开的这本2017中公版《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就为您的高分之路指明了方向。本书章节紧凑,论证严谨,使读者既能学会解题的技巧,更能使自身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得到切实的提高,是一本科学有效的辅导教材。
增值服务:
中公移动自习室拓展知识学习+980元中公名师精讲课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维码版)》系统讲解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大专项的所有核心考点。
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讲解:
1.考情分析——以2013-2016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基础,分析河北省行测考试的特点,总结各大专项的重要考点,指导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2.考点精讲——精选新考试真题,结合详尽的解析过程。重难点题型配套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
3.实战演练——每个专项题型都专门进行方法技巧的讲解,后配以“实战模拟”帮助考生学以致用,掌握快速解题的方法。
《中公版·2017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是由中公教育李永新名师团队主持研发,在深入研究河北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以能力为导向,系统详解河北申论考试的各种题型,综合提升应试者对于方法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内容涵盖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申论考试的五大题型,其作答方法精湛,理论深刻实用。在题型后面,还附有新的理论政策解读,及新全真模拟试卷。
目录
《中公版·2017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维码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逻辑填空(8)
一、把握对应关系(8)
二、辨析词语差异(10)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12)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14)
第二节阅读理解(17)
一、主旨观点题(17)
二、细节判断题(23)
三、推断下文题(27)
四、词句理解题(31)
五、标题添加题(33)
第三节语句表达(36)
一、语句排序题(36)
二、语句填充题(41)
实战模拟(45)
第二章
数量关系
———
数学运算
第一节数学运算核心知识(56)
一、算术基础(56)
二、代数工具(60)
三、实战技巧(64)
第二节数学运算基础必会(69)
一、几何问题(69)
二、工程问题(72)
三、行程问题(74)
四、利润问题(80)
五、浓度问题(82)
六、日期问题(83)
第三节数学运算能力提升(85)
一、排列组合(85)
二、概率问题(89)
三、容斥问题(90)
四、抽屉原理(92)
五、和定最值(94)
六、资源整合(95)
七、推理分析(96)
实战模拟(98)
第三章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102)
一、数量类考点(102)
二、结构类考点(109)
三、位置类考点(112)
四、叠加类考点(115)
五、空间类考点(117)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精讲(120)
一、分组分类型图形推理(120)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120)
三、顺推型图形推理(121)
四、九宫格图形推理(122)
第三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123)
一、求同分析法(123)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125)
实战模拟(129)
第四章
判断推理
———
定义判断
第一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132)
一、分析定义要点(132)
二、归纳关键信息(135)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137)
四、对比选项内容(139)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140)
一、心理学(140)
二、经济学(141)
三、社会学(142)
四、法律法规(143)
五、行政管理(143)
六、语言文学(144)
实战模拟(146)
第四章
判断推理
———
定义判断
第一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50)
一、传统型(150)
二、对当型(150)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50)
一、逻辑关系(150)
二、言语关系(152)
三、常识关系(153)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55)
一、代入排除法(155)
二、遣词造句法(155)
三、横纵对比法(156)
实战模拟(158)
第六章
判断推理
———
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162)
一、直言命题(162)
二、概念和三段论(166)
三、复言命题(171)
四、模态命题(179)
五、智力推理(181)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185)
一、削弱、加强、前提型(185)
二、结论型(194)
三、评价型(195)
四、解释型(197)
五、选项分析(198)
实战模拟(201)
第七章
资料分析
第一
第一节核心统计知识(208)
一、基期与现期(208)
二、量与率(208)
三、增长(209)
四、基础数据关系(210)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214)
一、比重(214)
二、倍数、翻番(219)
三、平均数(221)
四、隔年增长(223)
五、年均增长(224)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226)
一、实战速算方法(226)
二、常考列式速解技巧(233)
实战模拟(238)
第八章
常识判断
第一节政治(246)
一、时政(24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46)
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248)
第二节经济(249)
一、微观经济(249)
二、宏观经济(250)
三、国际经济(252)
第三节法律(253)
一、宪法(253)
二、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55)
三、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57)
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59)
第四节科技生活与地理(262)
一、高新技术(262)
二、生活常识(264)
三、自然地理(268)
四、世界地理(271)
第五节人文历史(271)
一、文学常识(271)
二、文化常识(272)
三、中国古代史(275)
四、中国近现代史(278)
五、世界近现代史(280)
第六节公共行政(283)
一、行政管理(283)
二、公文(285)
第七节国情概况(288)
一、自然地理(288)
二、民族与传统节日(291)
实战模拟(294)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体系(297)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99)
《中公版·2017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精彩书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
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应试者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分析、解决各类问题。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同时,点拨各专项的备考技巧,以帮助大家有效提高复习与应考效率。
2013—2016年河北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量为40道,比往年增加5道,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三部分,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大幅增加。今年的逻辑填空题量为19道,是往年考查题量的近2倍。考点方面包括实词和成语,并未涉及对关联词的考查。
2.阅读理解考点变化。从题型来看,今年阅读理解以主旨观点题为主,同时还涉及细节判断题、推断下文题和标题添加题,而在往年都有所考查的文章阅读今年则没有出现。
3.语句表达考查力度骤降。往年语句表达的题量均为10道,今年则只涉及1道语句填充题,其他病句辨析、语句排序、错别字、标点符号、修辞格等往年常见的考点则没有出现。
【新真题】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主要国家实力对比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强与弱、盛与衰的实力转换,国际角色与位序的,终会导致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分配结构产生调整。同时,彼此间的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与相互协调已经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家间经济利益矛盾的主要方式。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善变对话B.演变商榷
C.嬗变磋商D.变迁协商
解析:第一空,国际角色与位序的变化,不能用“善变”形容,排除A。第二空,与“商榷”“协商”相比,“磋商”更正式,更符合国家间官方交流沟通的语境。故本题选C。
【新真题】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解析:“空间布局”是“此外”前的内容,“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此外”后论述的内容,都只是文段的一部分,排除A、B、D。文段首先论述了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海洋产业活动对沿海陆地空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接着指出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的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的交互发展。C项与此表述一致,为正确答案。
【新真题】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解析:“换句话说”提示横线部分与前文呈解释对应关系,即说的应是诗歌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人品高下,由此排除C、D。比较A、B,A项与后文潘岳的例子更契合。因此本题选A。
前言/序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总题量通常在100道以上,每道题的平均作答时间不到1分钟,而试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众多,内容涉及数学、逻辑、语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学科,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题目解答,绝非易事。应试者只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备考,在掌握核心考点的基础上,达到解题快速准确的考试状态,才能取得进入面试的理想分数。
本书囊括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专项所有题型的核心考点。每一部分按照题型/考点/技巧方法讲解——实战模拟训练的内容体系,从知识积累、核心考点、快解技巧等方面帮助应试者全面化解行测考试知识量大和时间紧张两个方面的压力,提升解题能力。
■
历年真题非常重要,集中体现了命题人的思想,应试者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熟知各种题型的变化方式,把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本书尤其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首先,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帮助应试者熟悉各个专项的具体考情,明确备考方向;其次,针对各部分考查的“核心知识”和“重点题型”,以理论结合“真题精讲”的方式进行细致讲解,确保应试者能深入理解各个考点。
■
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性的考试,近年来考试竞争日趋激烈,有时一分之差就能决定考生是否通过笔试。在这样的形势下,掌握每一道题的快解方法,在考试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多做几道题,就能占得先机。本书力求呈现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应试者在学习之后,只要加以熟练运用,就可以缩短解答一道题目的时间,多做题,做对题。
中公快解展示
例:一个正三角形和一个正六边形周长相等,则正六边形面积为正三角形的:
A.■倍 B.1.5倍
C.■倍 D.2倍
点拨:直接求面积之比耗时长且易错,需要利用题干所给条件对图形进行转化。
中公快解:两者周长相等的情况下,设正六边形边长为1,则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周长均为6。再将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做如下构造,都转化成由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
由图可知,正三角形含4个小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含6个小正三角形。显然,正六边形面积是正三角形面积的■=■倍。
■
想要熟练掌握核心考点和题目的解法,必须经过系统有力的训练,没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行测的复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例如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题型,作答此部分题目,一定要经过“查找数据——准确列式——快速计算”这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不能快速得到正确答案。本书在全面讲解资料分析核心考点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应试者进行为欠缺和不易提升的“列式训练”和“速算训练”,然后进行完整的解题训练。通过“环节强化→整体提升”的训练模式,达到全面掌握资料分析的目标。
又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本书在系统讲述的过程中,引导应试者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语感,帮助大家积累词汇以及与文段相关的基础知识,全面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告别盲目选择,提高准确率,走出作答困境。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的题型与考点众多,常识判断的知识点纷繁复杂,训练更是必不可少,此处不再赘言。
■
学习教材固然重要,但是图书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过程相对枯燥、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题目无处求教等等。因此,我们针对本书中的重、难点真题设置了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在线视频学习,在中公名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和作答技巧。为了确保视频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本书所有视频全部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公名师讲解,以保证应试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得到指导。
本书所用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殷切期待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更快成长,让图书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团队
2016年5月
踏上公职之路:从基础到精通的备考指南 引言 对于无数怀揣公职梦想的青年才俊而言,国家公务员考试无疑是实现人生价值、服务人民的金色阶梯。其中,河北省作为重要的人口大省和经济腹地,其公务员招录更是备受瞩目。每年,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将目光投向这片希望的土地,渴望在此展翅高飞。然而,激烈的竞争、严谨的考试要求,使得充分而科学的备考成为成功的关键。本套备考指南,正是为响应这一需求而精心打造,旨在为广大河北省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高效的复习方案,助您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本套指南并非简单地罗列考点,而是深入剖析考试的内在逻辑和命题规律,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化、条理化,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帮助考生巩固记忆、提升能力。我们深知,公务员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思维方式、逻辑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因此,本套指南将重点关注提升考生的应试技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考场上从容应对,脱颖而出。 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思维的砺剑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基础性、综合性考查科目,旨在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履行公务员职责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涵盖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多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像是一块精心打磨的砺石,需要考生付出持续的努力去磨砺。 1. 言语理解与表达:洞察文字的精妙,把握沟通的艺术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是行测的重头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考察的是考生对汉语词汇、语法、语境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表达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有效的沟通是公务员工作的基石,而精准的语言表达则是高质量沟通的保障。 本部分内容将深入剖析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四大核心题型: 词语理解与运用: 聚焦于近义词辨析、成语的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的辨析等。我们将通过详尽的词汇辨析方法,如语境代入法、词性分析法、搭配习惯法等,帮助考生构建稳固的词汇知识体系。针对成语,我们将分类梳理,讲解其典故、用法和易错点,让考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语句表达: 重点关注病句辨析、语句排序、填入语句等。我们将系统讲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病句检查清单。对于语句排序题,我们将提炼出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顺序等多种排序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演练。 片段阅读: 这是整个言语模块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考察的是考生快速阅读、精准理解、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文体的片段阅读技巧,包括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查找、推理判断等。针对不同题型,我们将提供针对性的解题策略,如“抓首尾句”、“找关键词”、“理清逻辑关系”等。同时,我们还会引导考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倾向,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省份): 对于涉及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我们将引导考生关注作品的背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培养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并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来回答问题。 我们相信,通过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深入学习和反复练习,考生将能大幅提升阅读速度、理解准确率,并能用规范、准确、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为公务员考试中的言语题型打下坚实基础。 2. 判断推理:逻辑的殿堂,智慧的较量 “判断推理”模块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其题型多样,变化莫测,是许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难点。然而,掌握了科学的逻辑方法和解题技巧,便能化繁为简,轻松应对。 本部分内容将系统讲解判断推理的四大主要题型: 图形推理: 聚焦于图形的规律性探索,包括数量类、属性类、空间类、组合类等。我们将深入剖析图形推理中的常见规律,如图形的叠加、分割、旋转、翻转、相似、图形的数与量变化、图形的属性变化(如直线、曲线、封闭性、对称性等)。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的图形分析框架,帮助考生快速识别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掌握“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多种分析思路。 定义判断: 考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将引导考生学会“找关键词”、“抓核心要素”、“比对选项”等方法,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选出符合定义的选项。 类比推理: 考察考生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类比关系的能力。我们将讲解类比推理中的常见关系,如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功能关系、组成关系、象征关系等,并提供“找对应”、“比关系”、“排除法”等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纷繁复杂的选项中找到最贴切的类比项。 逻辑判断(三段论、假言推理、可能性推理等): 这是判断推理模块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涉及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我们将系统讲解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如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构成,以及判断其有效性的方法。对于假言推理,我们将讲解“若p则q”的推理形式,以及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否定前件、肯定后件等规则。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重点讲解可能性推理,包括加强论证、削弱论证、解释说明等题型,引导考生学会识别论点、论据,掌握“由特到众”、“由众到特”、“因果联系”、“削弱论点”、“支持论点”等多种分析思路,培养考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判断推理”模块的学习,考生将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3. 数量关系:数字的魔力,运算的精准 “数量关系”模块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数学概念、公式、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数据分析和处理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该模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部分内容将重点讲解以下几类题型: 数字推理: 考察考生对数列规律的识别能力。我们将系统梳理各种常见的数列类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分组数列、周期数列、间隔数列等,并提供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如观察数列的相邻项差、商,观察数列的各项的奇偶性、质数因子等。我们将强调“细心观察”、“大胆猜想”、“验证假设”的解题思路。 数学应用题: 这是数量关系模块的核心,涵盖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问题、几何问题、概率问题、年龄问题、植树问题、牛吃草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等。我们将逐一讲解各类应用题的解题模型和常用公式,并通过大量的典型例题,演示如何根据题意列方程、设未知数、运用比例、分数、百分比等数学工具来求解。我们将特别强调“审清题意”、“选择恰当方法”、“验算”的重要性。 在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引导考生摒弃畏难情绪,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通过大量的练习,考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最终在数量关系模块中取得优异成绩。 4. 资料分析:数据的海量,洞察的智慧 “资料分析”模块是行测中相对“得高分”的模块,它主要考察考生快速阅读、准确理解和高效处理统计图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公务员必备的素养。 本部分内容将为您提供一套科学高效的资料分析解题体系: 图表类型识别与信息提取: 详细讲解折线图、柱状图、饼图、表格等常见图表类型,并指导考生如何快速识别图表中的横纵坐标、图例、单位等关键信息,并准确理解图表所反映的统计数据。 核心计算技巧: 重点讲解快速计算的方法,包括估算、速算、尾数法、特征数法、首数法、取舍法等。我们将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考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 常见考点梳理与题型突破: 系统梳理资料分析中的常见考点,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倍数、指数、同环比等,并针对不同题型(选择题、计算题)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我们将强调“先看问题、再看图表”、“抓住核心数据”、“多用估算”等解题原则。 高频考点与易错点解析: 深入分析历年真题中出现的高频考点和考生常出现的错误,帮助考生避免“陷阱”,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通过对“资料分析”模块的学习,考生将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种复杂的图表,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并运用高效的计算技巧,在短时间内攻克资料分析题,为整体提分奠定坚实基础。 5. 常识判断:知识的广度,积累的深度 “常识判断”模块考察考生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地理、科技、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它反映了考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和知识的广度。 本部分内容将为您提供一份精炼的常识知识体系: 时政热点与政策法规: 重点关注国家和河北省近一年来的重要时政热点,包括重要会议精神、国家重大战略、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等。我们将提供时政热点的梳理和解读,帮助考生把握政策方向。 经济与管理: 涵盖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市场经济原理、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管理知识等。 法律常识: 聚焦于与公务员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典、刑法等基本框架。 中国历史与地理: 重点梳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以及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 科技与生活: 涵盖基础科学知识、现代科技发展、生活常识、健康卫生等。 我们将强调“积累与理解并重”的学习方法,鼓励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时事,广泛阅读,将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二部分:申论——思想的深度,表达的温度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考察考生分析、判断、思考、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一门综合性科目。它通过对给定材料的阅读、分析,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并用清晰、准确、有条理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申论的考察,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其是否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公务员潜质的深度考察。 本套申论部分,将围绕“思想的深度,表达的温度”这一核心理念,为您构建一套完整的申论学习体系: 1. 审题立意:精准把握命题者的意图,确立文章的灵魂 申论考试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审题。准确理解题意,把握命题者的考察意图,是写出高分申论文章的基础。 题型解析与审题技巧: 详细解析申论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如归纳概括题、提出对策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等。针对每种题型,我们都将提供一套科学的审题方法,包括“六步审题法”(读懂材料、明确要求、限定范围、确定角度、判断题型、联想知识),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和隐含信息。 如何确立文章的“魂”: 引导考生深入理解材料,挖掘材料背后的深层含义,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核心思想。我们将强调“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将社会热点、政策理论与材料内容相结合,形成具有深度和价值的立意。 2. 材料分析: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申论材料是文章的“源泉活水”,如何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洞察问题本质,是申论能力的核心体现。 材料阅读方法: 传授高效的材料阅读技巧,包括“快读抓主旨,细读寻要点”、“纵向梳理,横向对比”、“划线圈点,标注关键词”等。 信息提取与归纳: 指导考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准确地提取事实性信息、观点性信息、原因性信息、结果性信息。讲解如何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和归纳,形成清晰的脉络。 问题与对策的提炼: 强调从材料中发现“痛点”和“难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我们将引导考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3. 文章结构与逻辑:条理清晰,层层递进 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离不开清晰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 经典文章结构解析: 详细介绍申论文章常用的结构模式,如总分总结构、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等,并分析各种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段落组织与衔接: 指导考生如何写好开头段、主体段和结尾段。讲解如何通过恰当的过渡词、过渡句,实现段落之间的自然衔接,使文章更加流畅。 逻辑性训练: 强调申论文章的逻辑性,包括因果逻辑、并列逻辑、递进逻辑等。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考生掌握如何构建清晰的逻辑链条,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4. 语言表达:精准、流畅、有感染力 申论写作,最终要落实在文字表达上。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够让文章锦上添花,更能体现考生的文字功底。 用词的精准性: 强调使用准确、规范、专业的词汇,避免口语化、模糊化的表达。 句式的多样性与流畅性: 引导考生运用长短句结合、主动句与被动句搭配等方式,使文章更具节奏感和表现力。 文体特色与风格: 讲解申论写作应具备的文体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规范性,并鼓励考生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展现个人独特的思考和温度。 素材运用与引用: 指导考生如何恰当、自然地引用名言警句、政策文件、时事新闻等,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5. 应用文写作:规范、实用,一丝不苟 申论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应用文写作,如通知、报告、倡议书、演讲稿等。这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熟悉各类应用文的格式、语言风格和写作要点。 常见应用文类型解析: 详细讲解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要求,包括其目的、受众、内容、格式等。 规范性与实用性并重: 强调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要求考生严格遵循格式要求,并确保内容翔实、表达清晰、具有实际操作性。 结语 公务员考试是一场知识、能力、心理的综合较量。本套备考指南,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力求为您提供最权威、最系统、最实用的备考指导。我们深信,只要您能够充分吸收本指南中的内容,结合大量的练习和模拟,定能信心满满地迎接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您光荣的公职梦想。 愿这套指南成为您通往公职之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开启人生新篇章,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服务人民,贡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