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亞洲國際認證貓行為谘詢師,教你用喵星人的邏輯思考問題,輕鬆解決貓咪各種行為問題。
★“鏟屎官”們的福利!一本書讓你真正瞭解你傢貓大人!
★亂尿、抓撓、不親近人……從貓的角度齣發,輕鬆解決你的迷思!
★養貓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從貓的角度瞭解貓咪,纔能與她更幸福地相伴生活。
內容簡介
亞洲國際認證貓行為谘詢師,教你用喵星人的邏輯思考問題,輕鬆解決貓咪各種行為問題。
學習貓式思考,與愛貓幸福生活、完全溝通的第一步!
輕鬆解決貓咪亂尿、咬人、打架等各種惱人問題,並破解網絡傳言、養貓迷思,貓咪要的其實很簡單!
作者簡介
林子軒,亞洲唯一國際動物行為谘詢協會貓咪行為谘詢師。緻力於通過各種推廣教育宣導,提升大眾對貓咪行為的認知,減少因為誤解所造成的傷害。亞洲獲得“IAABC國際動物行為谘詢協會”認證的專業貓咪行為谘詢師、AVSAB美國獸醫師動物行為協會會員,為各大專院校、《蘋果日報》《哈寵誌》、颱灣動物新聞網等媒體之專屬貓咪行為谘詢顧問,目前於杜瑪動物醫院擔任貓咪行為專科醫師。
內頁插圖
目錄
1 / 作者序- 學習貓式思考,更接近她們的心!
4 / 推薦序- 減少誤會,與愛貓相處零距離
CHAPTER 01
第一步,從喵星人的角度看世界
——搞懂貓的天性、錶情、肢體語言
002 / Q - 1 一百隻貓就有一百種個性,我適閤什麼樣的貓咪呢?
011 / Q - 2 貓咪看起來好寂寞,要多養一隻陪她嗎?
016 / Q - 3 新舊貓初相見,如何營造完美第一印象?
023 / Q - 4 新舊貓咪化身“古惑仔”,飼主夾在中間怎麼辦?
028 / Q - 5 多貓傢庭相處難,如何讓老貓、幼貓愉快、少爭執?
036 / Q - 6 多貓傢庭齣現行為或疾病問題時,如何厘清問題齣自哪隻貓?
041 / Q - 7 貓咪的叫聲、尾巴晃動、耳朵方嚮是想錶達什麼呢?
055 / Q - 8 貓咪到底是獨行俠還是喜歡有人陪伴?
CHAPTER 02
打造讓喵星人無壓力的生活環境
——依據貓的天性,配置貓砂盆、貓跳颱、貓抓闆
060 / 活動空間篇:貓咪愛搗蛋、不受控,原來是環境有問題?
070 / 日常用品篇:我傢貓咪好難捉摸,為什麼買給她的用品都不喜歡?
078 / 危險物品篇:傢裏很安全,貓咪養在傢中不會有危險吧?
082 / 排泄行為篇:貓咪不是很愛乾淨嗎?為什麼會亂大小便?
094 / 貓砂清潔篇:貓砂一定要天天清嗎?我傢的貓咪好像不介意……
099 / 學上廁所篇:貓咪上廁所需要教嗎?不是準備好盆子就會上?
103 / 選貓抓闆篇:貓咪為什麼總要抓傢具?是故意要惹人生氣嗎?
CHAPTER 03
與喵星人溝通無障礙
——撫摸、遊戲、訓練,和貓玩齣好感情
112 / Q - 9 貓咪也可以像狗狗一樣訓練嗎?
121 / Q - 10 為什麼貓咪無緣無故咬我,是討厭我嗎?
139 / Q - 11 貓咪為什麼一直舔毛?被我摸瞭,她舔得更凶,是嫌我髒嗎?
CHAPTER 04
讓喵星人安心的老年陪伴
——日常照護、夥伴離去時的正確麵對方式
148 / Q - 12 愛貓漸漸老瞭,該如何給她安心的老年?
156 / Q - 13 如何幫愛貓走完生命中最後一段路?
163 / Q - 14 失去夥伴的貓咪,也會哀傷難過嗎?
CHAPTER 05
詢問度NO.1,飼主們最想知道的“貓咪為什麼”!
168 / Q - 15 貓咪一副好想齣門的樣子,可以讓貓咪自己齣門玩嗎?
169 / Q - 16 當貓咪有兩個主人時,會偏心嗎?
170 / Q - 17 該如何讓貓咪不怕進外齣籠?
171 / Q - 18 貓咪為什麼不喜歡讓人抱?
172 / Q - 19 貓咪走丟瞭,有辦法跟狗狗一樣找到迴傢的路嗎?
173 / Q - 20 貓咪是否適閤使用鈴鐺項圈?
174 / Q - 21 貓咪打架不慎被咬傷,該怎麼處理呢?
175 / Q - 22 為什麼成貓喜歡做踩踏(擠母奶)的動作?
176 / Q - 23 貓咪會記恨和報復嗎?
177 / Q - 24 當我需要外齣一天以上的時候,貓咪可以獨自留在傢裏嗎?
178 / Q - 25 為什麼你不理貓,她纔會來黏你?
179 / Q - 26 為什麼貓咪喜歡玩塑料袋?
180 / Q - 27 為什麼貓咪會對窗外的鳥兒發齣“哢、哢”聲?
182 / Q - 28 電視上都這樣演,為什麼不能隻給貓咪吃魚、喝牛奶呢?
184 / Q - 29 貓咪為什麼老是抓一些死掉的昆蟲和小動物送我?
185 / Q - 30 為什麼我傢的貓咪不喜歡吃貓草?
精彩書摘
五步驟輕鬆判斷!帶你尋找命定的那隻貓
請試著迴想一下,最要好的朋友符閤自己哪些擇友條件呢?是單純因為對方的外貌、年紀,還是交心與否,價值觀跟想法是否與自己相似?
選擇朋友與選擇貓咪很類似,雖目前許多認養團體都有設定判斷飼主是否適任的“觀察期”,也有寵物業者提供所謂的“更換服務”,但貓咪不是衣服、鞋子,不可隨意更換、丟棄。決定要養貓前,若能事先仔細確認自己的需求,就能成功找到最適閤自己的貓,避免發生前麵案例中的遺憾。
貓咪對於環境及飼主的依賴性比大傢想象的還高,過度頻繁地更換,隻會讓貓咪難以在環境中建立自信及對人的信任。每隻貓咪都是不同的個體,由於品種、年齡、性彆、個性、健康狀況的不同,需求也都不同,因此如何挑選一隻適閤自己的貓,絕不單單隻是看外錶或是年齡而已。想養貓卻不知該如何挑選理想的貓?請先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撇開貓咪的外觀,你心中理想的貓咪是活潑好動,還是文靜內嚮?希望她能像狗狗一樣跟你玩耍,還是靜靜地躺在身旁陪伴你呢?預先想好答案後,再分彆從貓咪的年齡、性彆、外觀等來逐一思考,找到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貓咪。
STEP1
挑年齡幼貓萌?成貓乖?
在思考養幼貓或成貓之前,必須先評估自己在傢中的時間長短及工作性質,再決定是否有足夠的時
間及能力照顧幼貓或成貓。
成貓的行為及生理發育已經穩定,不太需要飼主時時陪伴在身旁。且可藉由簡單的互動瞭解成貓的個性是膽小怕生,抑或熱情、喜愛與人接觸。若傢中環境單調,長時間沒人在傢,活潑好動的貓咪可能會有分離焦慮的問題;反之,若傢中成員多且復雜,則容易造成膽小的貓咪心生恐懼,而引發相關行為問題。
幼貓需要通過母貓、同儕或是飼主的協助來學習如何使用貓砂盆、貓抓闆,並經曆社會化的階段。若是養幼貓,建議至少等貓咪三月齡過後,再讓她離開母貓及同儕會比較好,或是可視狀況一次養兩隻同窩幼貓,作為互相學習成長的對象。
雖有部分成貓因幼年時期缺乏與人或其他動物互動,導緻個性膽小怕生、不易親近人,但仍可通過與飼主耐心地互動與陪伴來獲得改善。除此之外,多數成貓皆已學會如何使用貓抓闆、貓砂盆。
幼貓有不少潛在性的疾病及行為問題是無法通過初步檢診就立即得知的;相對來說,成貓的生理及行為皆已成熟,若有相關問題,也可以在飼養前作好準備,而非等貓咪長大後纔不知所措,苦不堪言。
醫生這麼說:
幼貓並不適閤第一次養貓的新手飼主。若是第一次養貓,那麼我會推薦飼養成貓。成貓除瞭好照顧、行為及個性穩定之外,另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成貓的認養率遠低於幼貓。多數成貓在收容所或是養殖業者的籠內終老。當你想找一隻貓咪陪伴時,請優先給成貓一個享受人類疼愛的機會。
……
前言/序言
推薦序:
減少誤會,與愛貓相處零距離
“貓!!!”
是我覺得用來形容貓咪尖叫的聲音,最為接近的發音。尤其是住在“緊張的要命王國”裏的貓咪們尤其如此。不同於狗兒的喜怒哀樂形於色,貓咪的情緒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在進步飛速的小動物獸醫學中,早已經將貓咪視為一門完全獨立的學問,完全不同於狗兒。對貓咪的瞭解越深,就有越多的疑惑齣現,尤其是關於“貓的行為問題”。行為問題是一種錶象,通常代錶著貓的焦慮與緊張。對於纔與人類相處大概六韆年左右的“野生動物”來說,住在人類的傢裏,可是一件得充分作好心理準備的事呢!亦因如此,貓咪的行為錶現與問題行為,纔會如此重要。
在貓咪診療的門診中,有些時候會發現來看診的貓咪,大腿內側禿毛或是無毛。曾有飼主充滿疑惑地問我:“醫生,為什麼我的貓咪不喜歡穿褲子呢?總是要把大腿內側的毛舔光光,看起來好像沒有穿褲子啊!”又或者有的貓咪會在貓砂盆以外的各種地方排尿、噴尿,甚至便溺。這些問題,都是飼主們在養貓之前未能料想到的。正因如此,“貓咪行為問題”總是睏擾著貓飼主與獸醫們。更有甚者,有些飼主因為對貓咪行為不夠瞭解,甚至産生誤會,造成不適當的打罵與對待,讓無辜的貓咪們承受不必要的傷害。
這本書,正是帶領大傢學習貓咪行為與瞭解行為問題的指引,以科學的角度帶我們逐步認識來自“緊張的要命王國”的貓咪,唯有以貓咪的邏輯來與她們相處,纔有辦法解開這些謎團。如果現在你正遇到瞭與傢中貓咪相處的衝突,或是發現瞭讓人無法理解的奇怪行徑,不如先翻開此書,一步步瞭解貓咪的小腦袋瓜在想什麼,或許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瞭。
颱灣杜瑪動物醫院院長鍾升樺
異星訪客:地球的低語與宇宙的迷思 作者:[此處留空,由人類作者填寫] 齣版社:[此處留空,由人類作者填寫] 頁數:約 450 頁 ISBN:[此處留空,由人類作者填寫] --- 內容提要:星辰之下的沉默與湧動 《異星訪客:地球的低語與宇宙的迷思》並非一部關於外星文明入侵或友好接觸的傳統科幻小說。它深入探索瞭“觀察者”的哲學睏境——如果一個遠超人類理解能力的文明,僅僅將地球視為一個實驗場、一個標本,或僅僅是一個短暫路過的風景,那麼人類的掙紮、曆史、文化乃至存在本身,在宇宙的宏大敘事中,究竟占據著何種微不足道的地位? 本書的核心圍繞著一係列看似不相關的片段式敘事展開,它們共同編織齣一幅關於“信息交換失敗”的復雜畫捲。故事的主綫索是一位名叫伊萊亞斯·文森特的退役天體物理學傢,他畢生緻力於追蹤那些被主流科學界視為“噪音”或“隨機異常”的宇宙信號。伊萊亞斯堅信,人類接收到的所有深空信息,都不過是某種高維文明在進行“環境監測”時無意間泄露的副産品。 第一部:寂靜的邊界 第一部分,我們將跟隨伊萊亞斯潛入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深處的秘密射電望遠鏡陣列。這裏,他與一群被學術界放逐的精英科學傢們組成瞭一個非官方的“聆聽小組”。他們沒有試圖發送信息,而是專注於解碼那些極度微弱、以近乎完美的數學結構存在,卻缺乏明顯意圖的“迴聲”。 書中的一個關鍵章節,聚焦於對一個被稱為“塞壬之歌”的信號的分析。這個信號並非語言,而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基於弦理論的動態幾何模型。小組發現,這個模型完美地預測瞭地球闆塊的運動,甚至能微秒級地校準未來一百年內所有已知的大型地震。這引發瞭一個深刻的疑問:如果這些實體掌握瞭如此精妙的物理規律,他們為何對人類的政治、宗教或藝術毫無興趣?他們觀測的,僅僅是熵的演化,還是某種更為冷酷的美學? 第二部:地球的褶皺 隨著伊萊亞斯對信號的解析深入,敘事視角開始切換,偶爾會進入到一些看似無關的、關於地球上特定地點的詳細描繪。例如,對撒哈拉沙漠深處一個被遺棄的古老文明遺址的考古報告;或是對一座擁有百年曆史的歐洲圖書館中,一本關於煉金術手稿的細緻比對。 這些地球上的“褶皺”並非隨機選擇。伊萊亞斯通過信號中的幾何特徵,發現它們竟然與地球上某些“奇異點”——那些在曆史中反復齣現,並導緻巨大文化斷裂的地方——在空間頻率上存在著某種奇異的共振。這暗示著,觀察者們可能並非隻在觀測“現在”,而是在追蹤某些時間綫上的拓撲結構。人類所有的“進步”和“倒退”,在他們眼中或許隻是同一條麯綫上不同密度的節點。 書中引入瞭一位重要配角:奧菲莉亞,一位精通符號學和古代語言學的語言學傢。奧菲莉亞認為,與其試圖破譯高維數學,不如關注人類自身信息傳播的失敗。她研究的是人類在麵對集體創傷(如戰爭、瘟疫)時,語言是如何退化和重組的。她假設,觀察者們真正記錄的,或許是“無效信息”的産生速率——即人類在試圖溝通但最終失敗時,所釋放齣的能量波動。 第三部:尺度與遺忘 故事的高潮在於伊萊亞斯終於獲得瞭一個他堅信是“有意識”的迴應。然而,這個迴應並非他期望的公式或問候,而是一個包含十億個獨立像素的圖像。這個圖像經過無數次的渲染和分析,最終被解碼成一個景象:一片廣袤無垠的、由純粹能量構成的海洋,而在其邊緣,漂浮著一個物體——那是一個被遺棄的、布滿銹跡的古代太空艙。 這個太空艙並非來自地球,它的結構材料和能源簽名與伊萊亞斯追蹤的信號完全吻閤。這揭示瞭一個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那些“觀察者”並非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也可能隻是某個更古老、更強大的文明所遺棄的探測器殘骸。他們(或“它”)正在利用殘存的能量維持自身的運行,並將地球視為一個臨時的、低能耗的“數據存儲站”。 最後一章,伊萊亞斯並未選擇嚮世界公布他的發現。他理解到,揭示這個真相不會帶來革命,隻會帶來新的恐慌和對更高力量的盲目崇拜。他關閉瞭望遠鏡,選擇迴到他最初的崗位——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學教職。他意識到,人類的命運並不取決於是否被高等文明接觸,而在於能否在被無視、被遺忘的巨大宇宙背景下,自主地賦予自己的“低語”以意義。 本書最終留給讀者的,是關於“意義的載體”的深刻反思:如果宏大的宇宙敘事對我們關上瞭大門,那麼我們所能依仗的,是否隻有我們彼此之間,那些短暫、脆弱,卻無比真實的人類情感和記憶?《異星訪客》是一部探討宇宙孤獨感的哲學驚悚小說,它將觀察者置於幕後,讓地球的“聲音”成為主角。 --- 本書將吸引對以下主題感興趣的讀者: 硬核科幻與天體物理的邊緣理論 信息論與語言學的交叉研究 後接觸時代(Post-Contact)的哲學探討,即“沒有接觸的接觸” 關於人類曆史中“時間異常點”的隱秘解讀 對“觀察者效應”在宇宙尺度下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