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解相吾,解文博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产品
  • 开发设计
  • 实践教程
  • 电子工程
  • 硬件设计
  • 软件开发
  • 嵌入式系统
  • 电路设计
  • 创新实践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7977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537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8
字数:5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全面介绍了电子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开发技术。依次对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和开发策略、电子产品的市场因素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介绍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系统、 DSP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对电子产品的电气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电路接线图、产品工艺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就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工程问题和电子产品整机结构与造型设计等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电子产品整机检测与调试、品质检验与IS0 9000认证及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管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是现代电子产品技术开发和设计的指南。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内容涵盖面宽,将几个相差较远的知识门类有机地结合起来,侧重围绕电子整机设计和可靠性展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合高等院校电类各专业的学生学习,也可供生产类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
1.1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1.1.1 产品的概念
1.1.2 开发新产品的意义
1.1.3 产品开发的程序
1.1.4 产品开发的方式
1.1.5 产品的创新
1.1.6 产品的规划
1.1.7 设计与试验
1.1.8 物料采购
1.1.9 加工制造
1.1.10 产品试销
1.1.11 服务与支持
1.2 电子产品的市场因素
1.2.1 市场因素的内容
1.2.2 产品的价格
1.2.3 产品的需求
1.2.4 产品的寿命周期
1.2.5 投放市场
1.3 电子产品的开发策略
1.3.1 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3.2 产品开发的主要方法
1.3.3 产品开发的外观设计
1.4 电子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1.4.1 电子行业的现状
1.4.2 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
1.4.3 未来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电子产品的设计
2.1 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2.1.1 电子产品设计概述
2.1.2 电子产品设计的特点
2.1.3 电子产品设计的要求
2.2 电子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2.1 电子产品设计的方法
2.2.2 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步骤
2.2.3 各类电子电路设计步骤简述
2.2.4 结构与机械设计
2.3 电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2.3.1 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
2.3.2 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4 电路设计的步骤
2.4.1 指标要求分析
2.4.2 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2.4.3 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2.4.4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参数计算
2.4.5 总电路图的设计
2.4.6 审图
2.4.7 仿真分析与样机制作
2.4.8 产品设计报告与使用说明书
2.5 电子产品设计的相关因素
2.5.1 产品功能
2.5.2 性能要求
2.5.3 人一机界面
2.5.4 形状系数
2.5.5 产品成本
2.5.6 可靠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电子产品的设计制图
第4章 模拟电路的设计
第5章 数字电路的设计
第6章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第7章 DSP系统设计初步
第8章 设计中的工程问题
第9章 电子产品整机结构与造型设计
第10章 整机装配与调试
第11章 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
参考文献
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原子、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奇妙旅程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深入揭示构成我们宇宙万物的基本单元——原子,以及它们如何组合形成千姿百态的分子。我们将一同剖析原子内部精妙的结构,理解电子、质子和中子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元素的特性;进而,我们会学习原子如何通过化学键的形成,编织出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庞大分子网络。 第一章:原子——物质的基石 我们从最微小的尺度开始,认识原子。您将了解到原子并非不可分割的“实心球”,而是拥有一个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致密原子核,以及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云。我们将详细介绍质子数的概念——它决定了一个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以及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 从早期的“普丁模型”,到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再到量子力学框架下的“电子云模型”,我们将梳理原子模型是如何随着科学家的不懈探索而不断完善的。理解这些模型,不仅能帮助我们直观地认识原子,更能体会科学进步的逻辑和迭代。 原子核与同位素: 探讨原子核的构成,了解中子的作用——它如何影响原子核的稳定性。进一步,我们将深入理解同位素的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放射性以及在科研和工业中的应用。例如,碳-14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将生动地展示同位素的实际价值。 电子的能量与排布: 电子并非随意围绕原子核运动,而是存在于特定的能级中。我们将学习电子是如何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填充原子轨道的,以及不同轨道的形状和空间分布。理解电子的排布,是理解化学键形成的关键。我们将介绍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定义了电子的状态。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的智慧 元素周期表并非仅仅是一张图,它是化学领域的一部“百科全书”,蕴含着深刻的规律和预测能力。本章将引导您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以及它如何反映元素的周期性化学性质。 门捷列夫的伟大洞察: 回顾门捷列夫如何根据原子量和化学性质相似性,巧妙地将已知元素排列成周期表,并预测了未知元素的性质,这是科学史上的壮举。 周期与族: 深入理解周期表中“行”(周期)和“列”(族)的含义。我们会发现,同一族的元素往往具有相似的价电子构型,从而表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碱金属(第一族)都极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卤素(第十七族)都极易获得一个电子。 元素的分类: 学习如何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它们划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预测元素的行为,例如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以及非金属的氧化还原性。 价电子与化学性质: 重点讲解价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的重要性。价电子的数量和排布,是决定元素形成化学键和参与化学反应的关键。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价电子如何影响元素的反应活性。 第三章:化学键——原子间的约定 原子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通过形成化学键相互连接,构建出多姿多彩的分子世界。本章将详细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形成机制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离子键——得失电子的产物: 深入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价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而非金属原子则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即为离子键。我们将以食盐(NaCl)的形成为例,生动地展示离子键的构成。 共价键——共享电子的合作: 探讨共价键的形成,这是非金属原子之间最常见的结合方式。原子通过共享一对或多对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电子构型。我们将区分单键、双键和三键,并介绍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理解电子云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何影响分子的性质。例如,水分子(H₂O)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就形成了极性共价键。 金属键——自由电子的海洋: 解释金属键的独特之处,金属原子中的价电子可以自由地在整个金属晶体中移动,形成“电子海”。这种自由电子的存在,赋予了金属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分子间作用力——“弱”的联系,却至关重要: 除了化学键,分子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力,如范德华力(包括伦敦色散力、偶极-偶极作用)和氢键。虽然这些作用力比化学键弱,但它们对物质的宏观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水的高沸点和表面张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分子间的氢键。 第四章:化学反应——物质变化的本质 物质的演变和转化,离不开化学反应。本章将深入探讨化学反应的规律、类型以及影响因素,带领您理解物质世界动态变化背后的逻辑。 化学反应的定义与表示: 明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化学方程式来准确描述化学反应的发生,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计量关系。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变化: 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吸收与释放,区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理解反应的焓变,有助于我们判断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 化学反应的分类: 介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例如: 化合反应: 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如:2H₂ + O₂ → 2H₂O)。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新物质的反应(如:2H₂O → 2H₂ + O₂)。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Zn + CuSO₄ → ZnSO₄ + Cu)。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HCl + NaOH → NaCl + H₂O)。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我们将详细介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的变化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发生的快慢,例如: 反应物的性质: 反应物的活泼性是决定反应速率的基础。 温度: 通常情况下,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更多的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去克服反应活化能。 浓度: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碰撞的次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它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实现。 接触面积: 对于固态反应物,增大其表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学习可逆反应的概念,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动态平衡状态。我们将介绍勒夏特列原理,理解当反应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如何向有利于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五章:物质的性质与宏观表现 微观世界的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最终体现在我们能够感知和测量的宏观物质性质上。本章将连接微观理论与宏观现象,让您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固、液、气三态的微观解释: 为什么有些物质是固体,有些是液体,有些是气体?我们将从粒子间的距离、运动的剧烈程度以及粒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来解释物质三态的形成和转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溶解度与溶液: 探讨“相似相溶”的原理,理解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介绍溶解度的概念,以及过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区别。 酸、碱、盐——重要的化合物类别: 深入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我们将介绍pH值,理解其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区分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理解电解质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中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建立起对物质世界从原子到分子的微观认识,以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深入理解。这些知识是理解众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也将为您在更广阔的科学技术领域中打下坚实的根基。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次激发您好奇心,探索科学奥秘的邀请。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深入了解电子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用户体验(UX)和人机交互(HCI)的重要性。一个再强大的功能,如果用户难以使用,也会大打折扣。我一直对如何设计出既美观又易用的电子产品充满兴趣。例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用户研究、需求分析、交互流程设计、界面设计(UI)的原则和方法。我也想了解如何通过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来不断优化产品的使用体验。例如,如何为不同用户群体设计个性化的交互模式,如何利用色彩、字体、布局来提升产品的视觉吸引力,以及如何通过反馈机制来引导用户操作。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本书的介绍中,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设计的相关内容。这让我对这本书能否帮助我设计出真正面向用户的、有良好体验的电子产品产生了怀疑,毕竟,产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是否喜欢并愿意使用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采用了简洁现代的风格,但让我有些困惑的是,它好像完全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创新创业的案例。我一直对电子产品的发展史以及其中涌现出的颠覆性创新很感兴趣,例如索尼Walkman如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或者苹果iPhone如何重新定义了手机。这类关于产品如何从概念走向市场,并最终改变行业的思考过程,在这本书的目录和封面上似乎只字未提。我原以为这本书会深入探讨一些成功的创业故事,分析其背后的市场洞察、技术壁垒、营销策略以及团队组建的关键要素。比如,像小米这样能够快速迭代产品并构建粉丝社群的模式,或者像特斯拉这样敢于挑战传统汽车巨头的勇气和技术实力,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从一本书中学习到的。但仔细研究这本书的介绍,我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些方面的线索,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疑问,不知道它是否能满足我对电子产品领域创业与创新方面的期待。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电子产品开发教程,除了讲解基础的原理和技术之外,更应该关注实际的应用和未来的趋势。例如,物联网(IoT)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涌现出大量创新的电子产品。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如何设计和开发这些智能设备的内容,包括传感器选择、通信协议(如Wi-Fi, Bluetooth, Zigbee)、嵌入式系统开发、云平台对接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介绍。再比如,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系统,都需要深厚的技术支持。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将AI/ML技术集成到电子产品中的实践指导,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算法,如何进行模型训练和部署,以及如何处理大规模数据等。然而,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我并没有发现任何与这些前沿技术相关的章节,这让我感到有些失望,因为这些都是当前电子产品开发领域最热门也是最重要的方向。

评分

我对电子产品开发设计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关注。很多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都离不开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比如更高效的半导体材料、更轻便耐用的外壳材料、以及用于电池和显示屏的新型材料。我原以为这本书会涉及一些关于材料选择和应用的内容,例如不同种类塑料、金属、陶瓷在电子产品中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导电材料、绝缘材料、散热材料等关键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我也希望能了解到一些最新的材料研究进展,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应用到最新的电子产品设计中的。然而,在仔细阅读了这本书的简介后,我并没有找到任何与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相关的章节或提及。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我看来,材料是电子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这方面的讨论,可能会让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显得不够全面。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里提到了“实践教程”,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到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例如掌握电路设计、PCB布局、元器件选型、焊接技巧等硬核技能。我也很想了解一些实际的开发流程和工具,比如如何使用EDA软件(如Altium Designer, Eagle)进行电路仿真和PCB设计,如何进行产品原型制作和测试,以及如何进行产品可靠性验证和生产制造。我尤其希望看到一些具体的项目案例,能够一步步地指导读者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过程,即使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产品,比如一个智能插座或者一个简单的传感器模块。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论。但遗憾的是,从这本书的描述来看,似乎并未提供任何详细的实践指导或者项目案例,这让我对“实践教程”的定位感到有些疑惑,不知道它能否真正帮助我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