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是职业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教材。全书共分7个项目: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读与检测、常用材料的识别与加工、电子元器件的插装与焊接、电子电路图和技术文件的识读、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整机装配工艺。本书以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为主线,以具体任务为单元,涵盖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本书通过项目教学来促进理论学习,再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强调“先做后学、边做边学”,把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能够快速入门,越学越有兴趣。本书同时兼顾技能鉴定的相关技能与知识要求等内容。本书的特点是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类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技能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人员和技术工人参考。
项目一 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 1
项目情境创设 1
项目教学目标 1
项目任务分析 2
项目基本功 2
1.1 项目基本技能 2
1.2 项目基本知识 20
1.3 项目知识拓展 21
项目评估检查 22
项目二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读与检测 25
项目情境创设 25
项目教学目标 25
项目任务分析 26
项目基本功 26
2.1 项目基本技能 26
2.2 项目基本知识 41
2.3 项目知识拓展 50
项目评估检查 54
项目三 常用材料的识别与加工 61
项目情境创设 61
项目教学目标 61
项目任务分析 61
项目基本功 62
3.1 项目基本技能 62
3.2 项目基本知识 71
3.3 项目知识拓展 77
项目评估检查 79
项目四 电子元器件的插装与焊接 83
项目情境创设 83
项目教学目标 83
项目任务分析 84
项目基本功 84
4.1 项目基本技能 84
4.2 项目基本知识 93
4.3 项目知识拓展 94
项目评估检查 98
项目五 电子电路图和技术文件的识读 102
项目情境创设 102
项目教学目标 102
项目任务分析 103
项目基本功 103
5.1 项目基本技能 103
5.2 项目基本知识 117
项目评估检查 127
项目六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131
项目情境创设 131
项目教学目标 131
项目任务分析 131
项目基本功 132
6.1 项目基本技能 132
6.2 项目基本知识 147
6.3 项目知识拓展 157
项目评估检查 158
项目七 整机装配工艺 164
项目情境创设 164
项目教学目标 164
项目任务分析 165
项目基本功 165
7.1 项目基本技能 165
7.2 项目基本知识 169
7.3 项目知识拓展 172
项目评估检查 174
参考文献 179
本书是以教育部职业院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编写的。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应用是职业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集技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课程。
本书在内容组织、结构编排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改革,以强调基本技能为基调,以“项目情境创设”、“项目教学目标”、“项目任务分析”、“项目基本功”和“项目评估检查”5个要素,通过做电子装配工艺项目,达到学习理论知识并指导实践的目的,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先做后学、边做边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入门,把学习电子电路的成果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电子装配的信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选用、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PCB制作和整机的装配调试等。在本书的编写中,我们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在编写理念上,尽量贴近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为中心,以电子行业无线电装配调试的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采用大量的图形和表格等直观表达方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突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教特色。
(2)在结构设置上,把“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放在每个项目的开端,使读者对本项目的重点技能和知识点一目了然;把“项目基本技能”和“项目基本知识”内容紧密相关,并在其后设有“项目知识拓展”,目的是拓展延伸中职学生的理论知识;每个项目的最后均有“项目评估检查”,是对本项目所学技能和知识的自我检测,设有“思考题”、“技能训练”和“项目评价评分表”,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便于学生对各项目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
(3)在内容编排上,紧跟电子技术的发展潮流,以教学大纲为本,根据电子企业的岗位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特点。尤其是书中一些新颖、精练的拓展内容,均是来自于一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学生掌握之后,将会提高技能水平和操作速度。
(4)在呈现形式上,全书穿插着学生查找资料等自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项目评估检查”部分,创新了职业教育评价考核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自尊自爱、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书共分7个项目,建议安排80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建议课时表如下,在实施中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和取舍。
项 目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参 考 课 时
项目一 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 10
项目二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读与检测 10
项目三 常用材料的识别与加工 10
项目四 电子元器件的插装与焊接 12
项目五 电子电路图和技术文件的识读 18
项目六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10
项目七 整机装配工艺 10
本书由河南省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冯睿担任主编并统稿,徐州市贾汪中等专业学校蔡平和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杨运芳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分工如下:蔡平编写项目一,冯睿编写项目二,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许永波编写项目三,杨运芳编写项目四,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朱大鹏编写项目五和项目七,郑州市新郑电子工业学校刘瑞声编写项目六。全书由河南信息工程学校高级工程师王国玉主审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 者
这是一本真正能“学以致用”的书,书中关于“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的章节,是我最欣赏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检验标准,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种检验方法背后的逻辑和目的。例如,在讲解“目检”时,作者详细描述了需要关注的重点区域,如焊点光泽度、尺寸规范、虚焊迹象等,并配以对比鲜明的图例,让读者能够快速分辨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强调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在装配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质量把关,才能最终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末端的检测。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不仅仅是告诉“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的讲解方式,能够帮助读者从根本上理解工艺的意义,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我曾经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对一些简单的电路板进行目检,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够发现一些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微问题。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其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图文对照。虽然我对电子整机装配的了解仅停留在基础的皮毛,但书中丰富的案例和详尽的步骤讲解,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生产车间。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精密焊接技巧”那一章节,作者通过细致的图示,一步步演示了如何才能达到完美的焊点,避免虚焊、假焊等常见问题,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不同类型元器件在焊接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对温度敏感的IC如何保护,对静电敏感的元件如何防范,这些细节的处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践经验。我甚至跟着书中的指导,尝试在旧的电路板上进行简单的焊接练习,虽然成果还有待提高,但那种从懵懂到逐渐领悟的感觉,却是非常宝贵的。这本书让我看到,看似复杂的电子整机装配,其实是有章可循,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装配技师。而且,它不仅仅是传授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在任何行业都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一种“系统化思维”来处理电子整机的装配问题。我是一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维修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而《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应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问题。书中关于“故障分析与排除”的章节,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而是从装配工艺的角度,分析这些故障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来预防。比如,作者会详细讲解在某个特定装配环节可能出现的静电防护不到位,从而导致元器件失效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防护措施。这种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复杂的故障,可能都源于装配过程中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它不仅仅是教授我们如何“修”,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做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的发生。这种“预防为主”的理念,对于任何一个追求高质量的电子产品制造和维护工作者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这套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电子技术的书籍,但大多数偏向理论推导,对于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而《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与技能应用》则恰恰相反,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装配流程中,让读者在理解原理的同时,也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我尤其关注了关于“SMT贴片工艺流程”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从锡膏印刷、贴片、回流焊到AOI检测的每一个环节,并配以高清晰度的设备图片,让我对现代化电子产品生产线有了初步的认识。书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分析环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列举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正在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绝对是宝贵的参考资料。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行业百科全书,它涵盖了从基础元器件识别到复杂整机组装的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我常常在工作之余翻阅,总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灵感。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评价是“细致入微,贴近实战”。我是一名刚刚进入电子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之前学习的知识比较零散,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将我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并赋予了它们实际的意义。尤其吸引我的是关于“装配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这一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工具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比如如何正确使用防静电镊子,如何选择合适的螺丝刀头,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不必要的损坏。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人体工程学”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工作台的高度,如何保持正确的坐姿,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关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成长。它让我明白,电子整机装配并非仅仅是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知识的精细化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