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

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明才 著
图书标签:
  • 内分泌学
  • 临床医学
  • 诊疗指南
  • 医学教育
  • 疾病诊断
  • 病例分析
  • 内分泌疾病
  • 临床思维
  • 医学书籍
  • 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30247
版次:3
商品编码:1198722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4
字数:899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以该学科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基础,围绕“接诊时病人的主诉;根据病人主诉的进一步询问(为什么询问这方面的内容);初步的体格检查(为什么选择做这些体检,目的是什么);进一步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为什么选择这些检查,这些检查与其他相关检查相比的优缺点);初步诊断;初步的治疗方案(理论依据,常见药物的选择);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围绕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为什么);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的调整(为什么);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疗程结束后需要哪些方面的随访(为什么);对于治疗失败的病例,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等展开内容。

作者简介

  邱明才,男,1944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青岛市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终身教授;曾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学位委员会主席、天津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常委、天津市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1992年天津市知识分子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199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五期党员专家理论研究班学员;1995fF天津市“爱国爱市、创业成才”事迹报告团成员;天津市第十二届(1993—1997)、十三届(1998—200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和《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等杂志编委和《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副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先后被授予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天津市授衔内分泌内科专家1994年)、天津市“八五”立功奖章(1994年)、天津市卫生系统科技工作者(1996年)、天津市劳动模范(1993年)、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1996年);现已培养博士32名,硕士49名,发表论文近400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

目录

病例1蜈蚣咬伤致右肘、右胸部创面不愈8月余
病例2出生后发现双下肢骨骼畸形4个月
病例3发现血压、血糖升高4年,间断软瘫2年
病例4牙齿脱落伴骨痛30年,口干、眼干12年,抽搐1周v
病例5体重增加、月经量减少18年,加重1年
病例6全身骨痛,消瘦1年余,双下肢水肿3个月
病例7突发性高血糖,恶心呕吐3天
病例8双肾积水9年,双下肢疼痛1年,不能行走20天
病例9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个月
病例10多饮、多食、消瘦、右足右侧和足底溃烂
病例11间断心悸、多汗,手抖24年,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水肿2个月,肺感染1个月
病例12阴蒂肥大29年,间断闭经11年,恶心、呕吐2周
病例13乏力、消瘦伴食欲减退2年,加重伴行动困难6个月
病例14腰背部、双下肢疼痛1年
病例15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余
病例16肥胖、皮肤紫纹、毳毛增多伴胸闷、憋气
病例17易饥,多食,心悸伴胫前黏液性水肿2年
病例18心悸、多汗反复发作14年,胸闷气短6个月余
病例19头痛、低热、乏力、食欲缺乏20余天
病例20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延迟、身材矮小合并脂肪肝
病例21频繁发作性抽搐伴意识障碍2年,加重3天
病例22心悸、手抖、多食、体重减轻2月余,加重伴发热3天
病例23全身骨痛、卧床不起2年半
病例24血糖升高8年,双下肢水肿3个月
病例25心悸、多汗、乏力7天,加重伴发热1天
病例26咳嗽、咳痰,气短伴双下肢水肿1年余,加重半年
病例27甲状腺功能亢进7年,骨折1年,腰痛6个月
病例28发现血糖升高3年,加重伴左肘关节红肿发热10天
病例29烦渴、多饮2周,乏力伴恶心呕吐6天,意识障碍,四肢冰冷14小时
病例30心悸、多汗、手抖、消瘦、复视、左眼睑下垂3个月
病例31闭经、多毛20个月,喉结突出、阴蒂肥大8个月
病例32发现高血压7年,间断双手麻木3年
病例33手足粗大、面目粗陋4年,烦渴、多饮1个月,加重伴食欲缺乏1周
病例34手足增大、下颌前突20余年,口干多饮1年
病例35烦渴、多饮、多尿13年,右足红肿、溢脓l周
病例36发现血糖升高3年、泡沫尿1年
病例37间断咳嗽、咳痰伴乏力、精神萎靡10余天
病例38全身骨痛、乏力8个月,进行性加重伴行走困难6个月
病例39多饮、多食、多尿20年,伴肢端麻木、下肢乏力2年
病例40血糖升高20年,双下肢乏力、疼痛20天
病例41全身毛发脱落半年,全身乏力1年
病例42右侧腮腺肿痛进行性加重半月,发热、烦渴、昏迷、呼吸深大急促、烦躁1天
病例43突发高热、昏迷、反复抽搐l天
病例44视物幻觉,易受惊吓、头晕、乏力、双下肢水肿3个月
病例45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反复加重伴全身水肿、大便溏泄、怕冷10天
病例46酗酒后着凉出现反复眩晕伴恶心、呕吐2天
病例47视力下降,复视、乏力10余天
病例48头痛、疲乏、性欲减退1月余
病例49糖尿病20年,持续空腹高血糖2个月,频繁夜间低血糖1个月
病例50糖尿病7年,乏力1周,间断恶心、呕吐3天
病例51胸闷伴心前区不适2年,加重l周
病例52血钙升高1个月,恶心、呕吐20天
病例53乏力6个月,加重伴心前区不适10天
病例54血糖升高2年,发现肺部占位1个月,消瘦伴间断头晕半月余
病例55间断手足麻木、抽搐2年
病例56发热、颈部不适伴颈部增粗、疼痛5天
病例57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胸腰痛1年余,足皮疹半年
病例58头晕8年,发作性晕厥2年
病例59进行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伴间断性恶心、呕吐14年,加重4年
病例60烦渴、多饮、多尿2月余
病例61怕热、多汗、消瘦伴气短3个月
病例62双眼视野渐进性缺损8年,发现血糖升高、面容粗陋、手足粗厚5年
病例63肥胖、皮肤紫纹、毳毛增多5个月,胸闷、憋气2周
病例64烦渴、多饮2周,乏力伴恶心呕吐6天,意识障碍,四肢冰凉14小时
病例65垂体瘤术后5个月,间断恶心、呕吐伴活动后心悸4个月
病例66乏力、心悸5年,食欲缺乏3个月,低热、咳嗽1周
病例67骨痛1年,行走困难5个月
病例68高血糖2年,水肿伴乏力3个月
病例69发现高尿钙10年
病例70低血钾,高血压1年余
病例71眼球突出、下肢肿胀、多汗、心慌2年
病例72全身骨痛7年,加重半年
病例73乏力,口干,多饮,伴间断腰腿痛5年
病例74心悸、多汗6个月,四肢无力1个月,加重伴头痛3天
病例752型糖尿病Roux-en-Y胃转流手术治疗
病例76发现血压升高伴左眼视物模糊20余天
病例77产后暴食,体重迅速增加3年
病例78口干、多饮、多汗2年余,双眼突出7个月伴视力下降4个月
病例79生长发育迟缓21年,智力低下16年,颈部增粗10年
病例80多饮、多尿、停经2个月,头痛、恶心、呕吐2周
病例81第二性征不发育和无月经来潮11年,左肾上腺切除术后2年,乏力多汗6月余
病例82血压升高8年
病例83手抖、心悸2年,呼吸困难20天
病例84血糖升高18年,间断恶心、呕吐6个月,闭经3个月
病例85乏力、食欲缺乏9天,加重伴呕吐7天
病例86发育期生长过快,全身乏力5年
病例87周身乏力伴下肢畸形5年
后记
诊断结果
致谢

本书简介: 作为一本深度聚焦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诊疗的专业著作,《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并非对现有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系统、精细、实用的诊疗思维框架。本书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尤其是内分泌科的年轻医师和进修人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分泌疾病时,能够跳出碎片化信息的束缚,建立起一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诊疗思路。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思维”导向。它并非简单地呈现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而是深入剖析了在实际工作中,医生是如何从初步的临床线索出发,通过鉴别诊断,步步为营地锁定疾病,并最终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的。这种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基础逻辑与思维构建 在正式进入具体疾病的诊疗之前,本书首先会梳理内分泌疾病诊疗中的普适性思维方法。这包括: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的精细化: 如何从看似平常的症状中挖掘出内分泌线索?如何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发现潜在的内分泌异常?本书将通过大量实例,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内分泌化”的病史询问和体检,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内分泌学基本原理的融会贯通: 并非重复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而是强调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这些原理。例如,激素合成、分泌、代谢、反馈调节等基本机制,如何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指导我们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内分泌症状的解析: 如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异常、皮肤改变、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等,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症状背后可能存在的多种内分泌病因,并提供系统性的鉴别诊断思路。 第二部分:疑难与复杂病例的诊疗思路 本书的重点和亮点在于对疑难及复杂内分泌病例的诊疗思维进行深度剖析。这部分内容将着重体现“思维”的力量: 多激素紊乱的诊断策略: 许多内分泌疾病并非单一激素异常,而是多个激素系统协同失调。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评估多激素受累的情况,建立起复杂的连锁反应分析模型。 罕见内分泌疾病的鉴别诊断: 面对不常见的疾病,如何建立怀疑?如何利用有限的线索找到诊断方向?本书会提供一系列“思考陷阱”的规避方法,以及针对罕见病的系统性排查思路。 内分泌合并症的处理: 内分泌疾病常常与其他系统疾病相互影响。本书将探讨如何评估和管理内分泌疾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疾病)时的复杂局面,实现跨学科的协同诊疗。 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的精妙解读: 并非简单列举检查项目,而是强调如何根据临床思维选择最合适的检查,并如何“读懂”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报告背后的深层含义,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紧密结合。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针对同一疾病,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基础疾病、药物反应、经济承受能力等)来调整治疗方案,实现精准用药。 第三部分:特殊人群与特殊情况的诊疗思维 本书还会关注内分泌疾病在特殊人群和特殊情况下的诊疗特点,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儿童与青少年内分泌疾病: 生长发育、青春期发育、先天性内分泌异常等,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轨迹和青春期启动的评估。 老年内分泌疾病: 衰老本身带来的生理变化,与内分泌疾病的叠加,使得诊断和治疗更具挑战性。 妊娠期与哺乳期内分泌疾病: 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对母婴健康带来特殊风险,需要严谨的评估和安全的治疗选择。 内分泌急症的识别与处理: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甲状腺危象、黏液性水肿昏迷、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强调快速识别、迅速干预的关键思维。 本书的写作风格特点: 本书的语言力求严谨、专业,但同时注重可读性。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会穿插大量的临床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将抽象的诊疗思维具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本书避免了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思考”上,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到诊疗思维的构建过程中。每章节的结尾,可能还会提供一些“思考题”或“案例分析”,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总而言之,《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是一本旨在提升内分泌科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工具书”和“思维指南”。它不是一本等待被阅读的百科全书,而是一本需要读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揣摩、反思、借鉴的“工作手册”,帮助您在面对复杂的内分泌疾病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做出更优的临床决策。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内科医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诊疗思维的书籍。市面上内分泌相关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偏重于知识的堆砌,缺乏临床实践的深度。最近有幸接触到了《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虽然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仅凭前几章的浏览,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也对它的一些特色有了初步的感受。 首先,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简单地按照疾病种类来划分章节,而是更侧重于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思维路径。比如,它可能不会一开始就详细罗列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而是会从“如何鉴别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这样更具实操性的角度切入。这种“问题导向”的模式,非常符合我们临床医生处理实际病人的习惯。我知道,很多时候,病人来到我们面前,并不会明确地说出“我得的是XX病”,而是会描述一系列症状,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些症状,抽丝剥茧,最终找到病因,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本书的结构,恰恰能帮助我们锻炼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它似乎在教我们如何“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记忆”,这一点对于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疑难病例分析的部分,相信那里会隐藏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评分

我对《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的初步印象,是它对“思维过程”的重视,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区分一本好书和一本普通书籍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内分泌疾病,容易陷入对各种病理生理和治疗方案的记忆,但真正遇到复杂的病例时,却会感到无从下手。 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拆解问题”的方法论。比如,当遇到一个复杂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时,这本书是否会引导我们从“良恶性鉴别”、“是否影响甲状腺功能”、“是否需要手术”等几个大的方向去思考,然后再在每个方向下进一步细化?又或者,当面对一个骨质疏松的患者,除了钙剂和维生素D,如何去评估其潜在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因,比如是否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这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思考框架。 我也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决策树”或者“流程图”之类的辅助工具感到好奇。这些可视化的工具,往往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诊断和治疗路径,也能帮助我们梳理思路,避免遗漏重要的环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创新,真正帮助我们构建起一套稳健的内分泌疾病诊疗思维体系,提升临床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

拿到这本《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厚重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体现。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每一页,但翻阅目录和部分章节,就能感受到作者团队在内分泌学领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在讲解知识点,更是在传递一种“诊疗哲学”。我个人理解,所谓“诊疗思维”,就是要建立一个清晰、系统、可操作的诊断和治疗流程,而不是凭感觉或者零散的知识点去应对。 例如,我注意到其中一些章节的标题,比如“如何系统性地评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或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鉴别诊断策略”,这些标题本身就暗示了书中内容将侧重于解决临床中的“难点”和“痛点”。我希望书中能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诊断,如何权衡利弊选择治疗方案的。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内分泌疾病时,比如合并多种内分泌腺体功能异常,或者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如何做到“不遗漏”、“不误诊”,将是这本书的关键价值所在。我也对书中关于“最新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的整合表示期待,毕竟内分泌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及时更新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新知转化为临床实践。

评分

这本《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导师,它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喂”给你,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和“探索”。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授人以渔”的理念,它似乎在教我们如何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诊疗框架。 我个人比较关注书中关于“疑难病例”的分析。内分泌系统疾病往往相互关联,很多时候一个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内分泌紊乱,或者内分泌疾病与其他系统性疾病交织在一起,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作者团队是如何通过细致的病史采集、精妙的体格检查、以及对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的深度解读,层层剥茧,最终揪出隐藏在深处的“真凶”。 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管理,而每个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经济条件都不尽相同。如何根据这些个体化的因素,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进行调整,这需要医生具备高度的临床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决策的思路和方法,将是其价值所在。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阅读,学习其中的精髓。

评分

说实话,最近内分泌科的病人是越来越复杂,很多都是多病共存,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系数直线上升。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指导我深入思考、理清思路的书,而不是那种只罗列治疗方案的“工具书”。《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思维(第三册)(第3版)》这本书,从书名就能看出它的侧重点,让我觉得非常契合我的需求。 我尤其关注这本书在“思维”上的培养。我理解,临床诊疗的本质,不仅仅是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这本书似乎强调的是一种“问诊——查体——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制定方案——随访评估”的完整逻辑链条。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思维工具,比如如何有效地筛选高危人群,如何通过关键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快速锁定方向,如何合理选择辅助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以及在面对多个可能的诊断时,如何系统地排除或者确认。 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鉴别诊断”部分的详细阐述。内分泌疾病往往症状相似,但病因和治疗却千差万别。比如,疲劳乏力,可能是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糖尿病未控制好,又或是其他非内分泌原因。如何在这些可能性中快速有效地找到最有可能的诊断,并且不被表象迷惑,这是临床医生需要不断磨练的技能。我相信,这本书会在这一点上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

评分

评分

学习再学习,所以还要继续买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学习再学习,所以还要继续买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