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我们的社会特别是企业正在发生经济秩序的变迁。在这种变迁中涉及人门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将会呈现革命性的变化。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时期,企业*重要的任务不再是发现市场和机会,而是必须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本书对个人发展规划、企业战略布局给予了建议,同时对中国未来、世界趋势作出展望,注重归纳和总结,呈现规律和本质,期待读者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各种变化真相。
水木然(微信号smr669) —理工科出身,擅长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杭州网鸣营销策划有限公司CEO。提出了“互联网+是中国工业4.0弯道超车的路径”“中国进入新计划经济”等观点。
第一章 黑金时代 / 1
中国传统的发展模式:
权力(官员)+权力寻租者(企业家)+政策(政府)
这种模式不公平、不平等,不可持续,让整个社会陷入深渊,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
创新(企业)+自由竞争(公平市场)+激励(政府)
第一节 政商分家 / 2
第二节 煤老板的末日 / 7
1.诞生 / 8
2.矿难 / 9
3.民间借贷 / 11
4.宁要三三得九,不要二四得八 / 12
5.盛极而衰 / 13
第三节 廉价时代 / 17
第四节 十大怪相 / 20
1.商品怪相 / 21
2.人才怪相 / 21
3.产业怪相 / 21
4.金融怪相 / 22
5.创新怪相 / 22
6.调控怪相 / 22
7.税收怪相 / 23
8.社保怪相 / 23
9.心态怪相 / 23
10.合作怪相 / 24
第二章 金融泡沫 / 25
互联网衍生的各种新兴经济模式,比如“共享经济”和“个体经济”,也正在瓦解传统资本,而资本扩张所依赖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正在促使资本裂变,资本在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在“裂变”中增长。
第一节 杠杆失控 / 26
1.杠杆无处不在 / 26
2.杠杆加杠杆 / 28
3.杠杆折断 / 30
4.杠杆带来的实体崩溃 / 31
第二节 “金融”盛世 / 33
1.金融乱象 / 33
2.传统企业该向何处哭诉 / 36
3.中国需要健康的金融体系 / 37
第三节 财富和货币 / 38
第四节 经济危机 / 43
第五节 直升机撒钱 / 46
第六节 警惕战争 / 52
1.德国为什么妄图吞并世界 / 54
2.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东北 / 56
3.认清国际形势,做好突发准备 / 59
第三章 危中有机 / 63
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时期,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不再是发现市场和机会,而是必须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
第一节 风口消失 / 64
第二节 供应链逆袭 / 69
1.传统供应链 / 70
2.互联网时代新供应链 / 70
3.电子商务的本质 / 74
4.零售模式 / 75
5.从创意到产品 / 75
6.新零售 / 77
7.网红经济 / 77
8.定制产品 / 78
第三节 危机中的希望 / 80
第四章 个体崛起 / 87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遵守的应该是“长板原理”,即当你把桶倾斜时,你会发现一只桶能装的水量决定了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如今提倡大众创业,公司成立的门槛越来越低。你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再配合一个管理者,就可以有立足之地。
第一节 “公司”消失 / 88
第二节 新知识分子 / 96
1.知识 / 98
2.创新 / 98
3.独立 / 99
4.创造性 / 101
第三节 长板原理 / 102
第四节 强者通吃 / 105
第五节 集聚效应 / 113
第五章 读懂中国 / 119
今后的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政策和市场差别只会越来越大。这恰恰给了那些本土化、小众化的产品机会,以前的企业越做越宽,今后的企业一定是越做越深,精耕细作才是未来企业的出路。
第一节 什么企业会被淘汰 / 120
1.中国的企业划分 / 120
2.服务型企业的消失 / 123
3.未来企业的存在形式 / 125
第二节 中国城市格局 / 126
1.经济中心城市 / 126
2.4个一线城市 / 127
3.产业链 / 133
4.城市格局变化 / 135
第三节 中国的特殊性 / 137
1.破冰时代 / 137
2.关于民主 / 142
3.关于崛起 / 143
4.关于我们 / 144
第四节 管仲经济学 / 145
第五节 规则与道德 / 152
第六节 价值洼地 / 155
第六章 公司战略 / 163
未来的社会,一定是高度分工和协作的有机体。只有这样因势利导,才能将社会最有效的资源流通到最合适的地方去,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商业文明,让最合适的人去做最合适的事。
第一节 宝洁的衰败 / 164
第二节 董明珠和雷军的10亿赌注 / 168
1.小米 / 169
2.格力 / 171
第三节 中国企业变化趋势 / 173
1.未来商业模式特色 / 173
2.未来企业变化趋势 / 175
第四节 原始积累 / 176
1.小米 / 177
2.三只松鼠 / 179
第五节 ZARA的崛起 / 181
1.快速反应 / 181
2.时尚捕捉 / 182
3.强物流 / 183
4.不营销 / 184
5.大数据 / 185
6.金融链 / 187
第六节 神秘的华为 / 188
1.在产品方面 / 189
2.在研发方面 / 190
3.论生态搭建 / 192
4.任正非语录 / 194
第七节 跨界互联 / 198
1.大工业时代 / 198
2.三分天下 / 199
3.互相隔离 / 201
第七章 展望未来 / 205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我们要有战略耐性。
―任正非
第一节 先裂变后聚变 / 206
1.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 207
2.分裂是如何开始的―裂变 / 208
3.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经济体 / 209
4.组织是如何再形成的―聚变 / 209
第二节 七波红利 / 211
1.第一波红利―商品的流动 / 212
2.第二波红利―商品的制造 / 213
3.第三波红利―资源的变现 / 213
4.第四波红利―互联网变革 / 214
5.第五波红利―资产证券化/ 215
6.第六波红利―超级城市化 / 216
7.未来的红利 / 217
第三节 金融思维 / 219
1.金融青年 / 219
2.工具箱意识 / 220
3.经济杠杆 / 221
4.四种角色 / 222
5.为实体服务 / 223
6.同人性博弈 / 224
第四节 百家争鸣 / 224
第五节 三大趋势 / 229
1.未来所有现实都会被“模拟” / 229
2.未来所有资产都会被“共享” / 231
3.未来所有人都会获得“自由” / 232
第六节 转变与预言 / 234
1.中国正在经历的转变点 / 234
2.对未来的30个预言 / 236
人类的发展得益于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同时科技变革也会促进商业逻辑的变化,从而对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描绘这种变革,笔者先后从科技、商业和经济三个不同的角度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互联网时代在科技变革大潮下将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种种机遇与思考。
其中,《工业4.0大革命》讨论的是科技进步下,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仅会波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将和“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起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跨界战争—商业重组与社会巨变》讨论的是商业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在这部适合大众类读者阅读的经济类科普读物中,我们不难看到国企改制中的艰难和希望,从新时代下世界格局的划分中看清美国作为世界霸主、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背后真正的原因—美国的本质。美国既不属于美国人民,也不属于美国政客,而是属于美国金融财团的。这个财团既不是政治性的也不是经济性的,它的目的只有一个—敛财!《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讨论的是新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变迁,在这种变迁中涉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革命性的变化。
以上三本不同的作品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联系,这里谓之 “变革三部曲”。
2015年是世界经济的冰河时期。全球经济模式已经被西方模式主导了300年,如今全球经济持续萎靡,各国的强刺激政策越来越失灵,而且政治角逐加剧,恐怖混乱频繁,这说明平衡即将被打破,世界又将面临一次大调整。从本质上来讲,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这股先进的生产力了。
而这恰恰是中国最好的机会,2016年就是中国的“破冰时期”。
这一轮世界变迁的主导者是美国和中国,但是两个国家的特点大不相同。
美国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已经连续三次引导社会变革了,所以美国的传统产业更发达,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传统企业转型过来的,所以变革比较温和,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互联网”。
而中国的发展极具跳跃性,其互联网公司都是新近成长起来的,它们更善于颠覆、推倒重建,更具有激进性、破坏性,也更能直接构建互联网体系去“革”传统产业的“命”,这就是“互联网+”。
所以美国的“+互联网”只是一场变革,而中国的“互联网+”却是一场革命!革命和变革的根本区别是:革命不仅需要创新性,而且更具破坏性。
中国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复杂的社会关系、沉沦的民众思想已经根深蒂固,面对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变革早已无法撼动僵化的体制,必须迎头一棒,敲开那沉重的枷锁。
变化的奇点越来越近,几乎每个人都在通过社交平台参与经济问题的讨论,不时泛起一阵又一阵的躁动。然而绝大部分都是以锋利代替了思考,而真正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径直宣泄情绪,我们需要深度思考和足够的理性。
虽然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现有的很多经济理论都以西方理论为基础。然而在过去近300年的时间里,西方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者也拿不出什么针对性的政策。
欧洲已经衰落了,日本还在泥潭中,美国与中国的情况又不一样,它们不是样板。如今立足于时代之巅的中国,正在走向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那些传统的、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都显得“水土不服”。因此,当我们融入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时,也越来越意识到中国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只是珍惜我们的传统文明,而是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自信,我们深信自己可以改良这个世界。
世界是个“大循环”,火车头是美国,美国企图把中国融入自己主导的大循环,而中国却试图冲破传统大循环的规律,用自己的内循环去带动世界这个大循环。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责任带领世界步入更加光明的大道。只要中国的改革速度超过互联网的创新速度,中国就可以开启世界变化新的周期。
互联网革命正在改写这个世界的规则,我们唯一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和协作化的,“和而不同”是中国对这个世界最好的设计,我们坚信,中国可以将世界带入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市面上许多财经类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前瞻性和启发性。作者在《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中,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接下来会怎样”。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价值链重构”的分析,互联网如何打通了传统的产业链条,让信息流动更加顺畅,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升了整体效率。例如,书中提到的“共享经济”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将闲置的资源激活,并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点的,这让我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生态系统”的描绘,也让我认识到,未来的商业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较量。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对于理解当下和未来的商业世界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拓展思维边界,提供深刻洞见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对互联网经济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感觉它只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但《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这本书却从一个宏观的、更具战略性的角度,为我揭示了互联网如何深刻地重塑了我们的经济形态。作者并非简单罗列技术名词,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背后的逻辑和底层驱动力。读的时候,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一些变化,比如支付方式的演进,信息获取的便捷,甚至是社交互动的方式,这一切的背后,都仿佛被这本书中的理论脉络串联了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平台经济”的探讨,它不再是将平台仅仅视为一个交易场所,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如何通过连接供需双方,降低交易成本,并催生出全新的商业生态的,书中都有详尽的阐述。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够理解并分析这些经济变革的参与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互联网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书,让我对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侧重于介绍一些具体的互联网产品或创业案例,但实际上,《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更加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经济学原理如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从而引发颠覆性的变革。作者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层层剥茧,让我看到了互联网如何从一个技术工具,演变成驱动整个经济体系运转的核心引擎。其中关于“数据 as a new oil”的论述,让我对数据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知。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收集,而是如何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应用,实现个性化服务、精准营销,甚至驱动产品创新,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书中对于“网络效应”的解释也十分精彩,它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一旦平台达到临界点,就会形成强大的锁定效应,让后来者难以企及。这种对经济规律深刻洞察的呈现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经济实验室,亲眼见证着新的商业范式是如何被创造和巩固的。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并没有简单地赞美互联网的成就,而是深入探讨了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的运行逻辑。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去中心化”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所吸引。互联网如何打破了信息的垄断,让个体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声和连接能力,这在内容生产、社群构建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书中还分析了“网络协同效应”的强大力量,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平台能够迅速聚集海量用户,并形成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对照,发现这本书的洞察力非常强,能够准确地预判和解释很多现象。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由互联网重塑的全新经济时代,而理解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对于把握未来的机遇至关重要。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在阅读《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之前,我一直觉得互联网经济的很多现象是偶然的,或者是某个天才的灵光一闪。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必然性,以及由技术进步驱动的深刻的经济规律。《时代之巅:互联网构建新经济》中,作者对“用户中心主义”的阐述,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以及这种转变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从个性化推荐到定制化服务,一切都在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展开。而且,书中对“边际成本递减”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分析也十分到位,它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快速扩张的潜力,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就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触达更多的用户。这本书让我对“互联网+”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解了它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发展潜力。
评分水木然的书都好喜欢
评分正在看,列举了很多数据及事例,不错!
评分帮朋友下的单,他表示很满意。。。。。。。。。。。。。
评分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评分思维很犀利,见解独到确实看到不一样的
评分买了之后迫不及待就看了,值得推荐。
评分时代之巅 互联网构建新经济
评分送货及时,服务态度好。
评分作者眼光独到,很有洞察力,直指人性,切中要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