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

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凯,杨志豪,李蕴,叶文峰,易碧华 等 著
图书标签:
  • LED照明
  • LED检测
  • LED认证
  • 照明技术
  • 照明应用
  • 光电技术
  • 电器安全
  • 质量检测
  • 行业标准
  • 节能照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4254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026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2
字数:1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LED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的原理、标准及方法,并结合国内外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的实际,分析了LED照明产品国内外市场准入的要求,融入了国内外对LED照明产品技术标准的新成果。《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分为8章,包括LED照明简介、LED照明产品安全要求、LED照明产品电磁兼容要求、LED照明产品光学检测、LED照明产品的光生物安全、LED照明产品可靠性与寿命试验、LED照明产品的RoHS指令、LED照明产品认证等内容。《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LED照明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LED照明产品设计、生产、市场、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LED照明简介
1.1 LED照明的工作原理
1.1.1 光的产生与LED照明原理
1.1.2 LED照明特性分析
1.1.3 LED照明的独特优势
1.2 LED照明发展历程
1.2.1 新颖电光源产品层出不穷
1.2.2 各国和地区LED照明的发展计划
1.2.3 我国LED照明技术现状
1.3 LED产品市场应用现状与前景

第2章 LED照明产品安全要求
2.1 LED照明产品电气安全检测概述
2.1.1 国内外电气安全标准化组织
2.1.2 各国LED照明产品安全概况
2.1.3 电气安全重要概念
2.2 LED照明产品分类
2.3 LED照明产品安全标准要求
2.3.1 灯具的标志
2.3.2 灯具的结构
2.3.3 灯具的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
2.3.4 接地电阻
2.3.5 灯具的防触电保护
2.3.6 灯具的防潮湿试验
2.3.7 灯具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2.3.8 泄漏电流
2.3.9 灯具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2.3.10 灯具的耐热和耐燃
2.3.11 温升测试
2.3.12 故障测试

第3章 LED照明产品电磁兼容要求
3.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3.1.1 电磁兼容的定义
3.1.2 电磁骚扰
3.1.3 电磁抗干扰
3.1.4 电磁兼容测试的分类
3.2 电磁兼容标准要求
3.2.1 IEC/CISPR标准要求
3.2.2 FCC法规
3.2.3 欧盟EMC指令
3.2.4 GB标准要求
3.3 电磁骚扰测试
3.3.1 骚扰电压测试
3.3.2 辐射电磁骚扰测试
3.3.3 谐波测试
3.3.4 电压波动和闪烁的测试
3.3.5 对人体电磁辐射的测试
3.4 电磁抗扰度测试
3.4.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3.4.2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3.4.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3.4.4 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
3.4.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3.4.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3.4.7 电压跌落及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
3.5 电磁兼容测试设备
3.5.1 常用测试场地
3.5.2 频谱分析仪
3.5.3 线性阻抗稳定网络
3.5.4 测试天线
3.5.5 电磁干扰测试所需仪器基本配置要求
3.5.6 电磁抗扰度测试仪器基本配置要求
3.6 LED照明产品电磁兼容测试实例
3.6.1 LED照明产品电磁兼容测试的几个主要方面
3.6.2 LED照明产品电磁兼容测试举例

第4章 LED照明产品光学检测
4.1 光学发展简史
4.2 LED评价参数
4.2.1 LED的电学参数
4.2.2 LED光学参数
4.2.3 色度学参数
4.2.4 其他参数
4.3 LED测试标准
4.3.1 全球LED标准化组织概况
4.3.2 CIE标准发展现状
4.3.3 IEC标准发展现状
4.3.4 美国标准发展现状
4.3.5 欧盟的能效要求
4.4 光度测试方法
4.4.1 积分球法
4.4.2 总光通量的基准测量方法
4.4.3 分布光度计
4.5 实际应用

第5章 LED照明产品的光生物安全
5.1 光生物安全概述
5.2 LED照明产品光生物安全测试标准
5.2.1 国外光生物安全标准发展历程
5.2.2 激光辐射安全标准
5.2.3 灯和灯系统光生物安全标准
5.3 解读光辐射安全标准CIES009
5.3.1 光生物安全危害分组
5.3.2 光生物安全辐射限值
5.3.3 各危害等级标签要求
5.4 LED光生物安全检测
5.4.1 光谱辐照度
5.4.2 光谱辐亮度

第6章 LED照明产品可靠性与寿命试验
6.1 LED照明产品可靠性问题
6.1.1 可靠性理论
6.1.2 气候环境试验
6.1.3 力学环境试验
6.1.4 化学环境试验
6.2 LED照明产品寿命试验
6.2.1 寿命试验
6.2.2 加速寿命试验
6.2.3 寿命标准规定
6.3 LED照明产品可靠性与寿命试验检测设备
6.3.1 寿命试验设备
6.3.2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
6.3.3 力学环境试验设备
6.3.4 化学环境试验设备

第7章 LED照明产品的RoHS指令
7.1 RoHS指令的简介
7.1.1 RoHS指令的核心内容
7.1.2 RoHS指令的基本内容
7.1.3 RoHS指令限制使用的六类有害物质及豁免清单
7.1.4 RoHS指令对我国的影响
7.2 RoHS指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7.2.1 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
7.2.2 几种常见的仪器检测方法
7.3 RoHS相关案例
7.3.1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前期控制
7.3.2 采购过程中合格供应商的风险评估
7.3.3 产品生产与制造过程的在线监控
7.3.4 产品退出使用(报废和处理)

第8章 LED照明产品认证
8.1 产品认证概述和作用
8.2 中国产品认证体系
8.2.1 强制性产品认/CCC认证
8.2.2 CQC自愿认证
8.3 欧盟产品认证体系
8.3.1 CE认证
8.3.2 GS认证
8.3.3 ENEC认证
8.3.4 欧洲其他各国的认证和标志
8.4 北美产品认证体系
8.4.1 UL认证
8.4.2 ETL认证
8.4.3 CSA认证
8.4.4 FCC认证
8.4.5 能源之星认证
8.5 亚洲产品认证体系
8.5.1 日本PSE认证
8.5.2 沙特SASO认证
8.5.3 韩国KC认证
8.6 CB测试报告和证书
参考文献
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 第一部分:LED照明技术原理与发展历程 第一章: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基本原理 本章将深入探讨LED发光的物理基础。我们将从PN结的形成讲起,详细阐述空穴和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复合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跃迁和光子发射。章节内容将包括: 半导体材料与PN结: 介绍LED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GaAs)、磷化镓(GaP)、氮化镓(GaN)等,以及这些材料的能带结构。阐述PN结的形成机理,包括掺杂、扩散、漂移等过程,以及PN结的电学特性(正向导通、反向击穿)。 发光机理: 详细分析LED内部的电子-空穴复合过程。区分直接带隙半导体和间接带隙半导体在发光效率上的差异。重点介绍载流子注入、复合区域、激子形成以及光子能量的确定(与半导体带隙宽度直接相关)。 LED的发光效率: 深入探讨影响LED发光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内量子效率(注入效率、复合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出光效率、光提取效率)。分析导致效率损失的机制,如非辐射复合、俄歇复合、再吸收、光萃取障碍等。 LED的光谱特性: 介绍LED发光的独特性质——单色性。解释不同材料组合如何产生不同波长的光。详细讨论LED光谱带宽(FWHM)的意义及其对显色性、色温等的影响。 LED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简要回顾LED从早期低效率的指示灯到如今高亮度、高效率的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LED技术在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可能突破。 第二章:LED照明技术核心要素 本章聚焦于构成LED照明产品的关键技术,涵盖了从光源本身到驱动电路、散热管理以及光学设计等各个环节。 LED芯片技术: 详细介绍LED芯片的结构,包括基底、缓冲层、活性层、P型/N型层、欧姆接触层等。分析异质外延生长技术(如MOCVD)在LED芯片制造中的作用。讨论芯片尺寸、结构优化(如倒装芯片Flip-Chip、CSP芯片)对性能的影响。 荧光粉技术(白光LED): 阐述如何通过荧光粉将LED发出的单色光转化为白光。介绍不同类型荧光粉的特性,如YAG:Ce3+、(Lu,Y)AG:Ce3+、氮化物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等。分析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温、显色指数(CRI)等关键参数。讨论荧光粉的配比、粒径、封装方式对整体光品质的影响。 LED驱动电路设计: 深入研究LED驱动电源的设计原理。区分恒压源和恒流源在LED驱动中的适用性,以及恒流驱动的优势。介绍DC-DC转换器(如Buck、Boost、Buck-Boost)在LED驱动中的应用。详细分析PWM(脉冲宽度调制)和PAM(脉冲幅度调制)调光技术。探讨驱动电源的效率、功率因数(PF)、电磁兼容性(EMC)等关键指标。 LED散热技术: 强调LED散热的重要性,解释过热对LED寿命和光衰的影响。介绍LED散热的基本原理,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详细分析散热材料(如铝、铜、陶瓷)和散热结构(如散热片、热管、风扇)的设计。讨论PCB基板(如铝基板、陶瓷基板)在热管理中的作用。 LED光学设计: 探讨如何通过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杯、扩散板)来控制LED光的分布。介绍不同配光曲线(如蝙蝠翼、窄光束、宽光束)的形成原理及其在不同照明场景下的应用。分析光学效率、光束角、均匀度、眩光控制等光学性能指标。 第三章:LED照明产品分类与应用领域 本章将对当前市场上的LED照明产品进行梳理,并详细介绍LED照明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LED光源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LED光源,如LED灯珠、LED灯管、LED球泡灯、LED射灯、LED面板灯、LED筒灯、LED路灯、LED显示屏等。分析它们的设计特点、适用场景和性能差异。 室内照明应用: 家居照明: 介绍LED在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照明解决方案。重点讨论如何通过色温、亮度、显色性等参数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居氛围。 商业照明: 详细阐述LED在零售店、超市、酒店、餐厅等商业空间的照明应用。分析如何利用LED灯光突出商品、营造品牌形象、提升购物体验。 办公照明: 探讨LED在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场所的照明需求。强调高均匀度、低眩光、适宜的色温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特殊照明: 介绍LED在博物馆、展厅、舞台、医院等场所的专业照明应用,以及对显色性、均匀度、调光调色等特殊要求的满足。 室外照明应用: 道路照明: 详细分析LED路灯的设计要求,包括高光效、长寿命、优良的配光、防腐蚀、抗震动等。探讨LED路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景观照明: 介绍LED在建筑立面、桥梁、公园、广场等景观照明中的应用。分析如何通过色彩、动态变化等营造富有艺术感的夜间景观。 工业照明: 探讨LED在工厂、仓库、停车场等工业环境下的照明需求,强调高亮度、高可靠性、长寿命以及易维护性。 特种LED应用: 植物照明: 介绍LED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包括特定光谱的LED如何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 医疗照明: 讨论LED在手术室、诊断室等医疗环境下的应用,强调高显色性、无频闪、低辐射等特性。 交通信号灯: 分析LED在交通信号灯中的优势,如高亮度、长寿命、快速响应等。 第四章:LED照明控制与智能化 本章将深入探讨LED照明系统的控制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照明体验。 传统调光技术: 重温PWM和PAM调光技术,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中的优缺点。 智能控制协议: 0-10V/1-10V调光: 介绍模拟调光方式,分析其原理、接线方式和适用范围。 DALI (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 详细阐述DALI协议的特点,包括数字化、地址化、双向通信、故障诊断等,以及它在智能建筑照明中的重要作用。 DMX512: 介绍DMX512协议在舞台灯光、建筑动态照明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其通道分配和控制指令。 无线控制技术: Zigbee/Bluetooth Mesh: 探讨低功耗、自组网的无线通信技术在LED照明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构建无线照明网络中的优势。 Wi-Fi: 介绍基于Wi-Fi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案,以及其与现有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整合。 智能化与物联网(IoT): 传感器集成: 探讨如何集成各种传感器(如光照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如日光感应调光、人来灯亮、人走灯灭。 场景模式设置: 介绍如何通过APP或控制器预设多种照明场景,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 远程控制与监控: 分析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和监控功能,实现对照明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故障预警。 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联动: 探讨LED照明系统如何与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网关等设备进行联动,实现语音控制、场景联动等更高级的功能。 第五章:LED照明节能与环保 本章将聚焦LED照明在节能减排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贡献,以及相关标准和评估方法。 LED照明的节能优势: 量化分析LED相比传统光源(白炽灯、荧光灯)的节能效果,从光效、寿命、驱动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 生命周期能耗评估: 介绍LED照明产品从生产、使用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能耗分析,以及其整体环境影响。 绿色照明理念: 阐述绿色照明的内涵,包括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健康舒适等。 LED废弃物处理与回收: 探讨LED产品中包含的电子元件以及汞等有害物质的处理问题,介绍相关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 能源之星(Energy Star)等认证的意义: 简要介绍国际上用于评估照明产品能效和环保性能的认证标准。 第二部分:LED照明产品检测流程与关键指标 第六章:LED照明产品检测通用要求 本章将概述LED照明产品进行检测时的基本流程和通用的要求,为后续具体指标的解读奠定基础。 检测的目的与重要性: 解释为何需要对LED照明产品进行检测,包括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符合法规要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等。 检测标准体系: 介绍国内外与LED照明产品相关的检测标准,例如IEC(国际电工委员会)、GB(中国国家标准)、EN(欧洲标准)、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等。强调标准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 检测机构与实验室: 介绍合格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的资质要求,以及它们在检测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 样品准备与送样: 阐述在送样检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的准备工作,如数量、批次、标识、包装等要求,以及送样流程。 检测报告的构成: 介绍一份完整的检测报告通常包含哪些内容,如样品信息、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结论、检验员签字、日期等。 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 强调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保证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第七章:LED照明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检测 本章将详细阐述LED照明产品在电气安全方面的检测项目,旨在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基本要求: 结构要求: 检查产品的外壳、绝缘件、接地措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锐利边缘、裸露的带电部分等安全隐患。 材料要求: 对产品使用的绝缘材料、阻燃材料等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防火、耐电击穿等要求。 防触电保护: Ⅰ类、Ⅱ类、Ⅲ类产品区分: 解释不同防护等级产品的定义和要求。 外壳可触及带电部件的绝缘: 检测产品在正常工作或预期故障情况下,用户外壳可触及部分是否会被带电部件接触。 接地连续性: 对于Ⅰ类产品,检测接地装置的导电性是否良好,接地电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测量不同绝缘等级下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确保其能有效防止电击穿。 耐电压试验(绝缘强度): 工频耐电压: 在规定电压下,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能承受住电压而不发生击穿。 冲击耐电压(雷击浪涌): 检测产品在遭受瞬时高电压冲击时,绝缘性能是否可靠。 过载能力: 正常过载: 检测产品在超过额定功率但未达到故障状态时,各部件的温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以及是否会发生损坏。 单点故障(预期故障): 模拟产品在单个部件出现故障(如驱动电路某元件损坏)时的状况,检测产品是否会进入危险状态。 接地措施的有效性: 进一步检查接地装置的连接方式、材质以及长期可靠性。 防潮湿和腐蚀: 针对特定应用环境(如户外),检测产品的防潮湿和防腐蚀性能。 电磁兼容性(EMC)- 发射: 传导骚扰: 检测产品通过电源线向外辐射的电磁干扰信号的强度。 辐射骚扰: 检测产品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的电磁干扰信号的强度。 第八章:LED照明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检测 本章将聚焦LED照明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和长期可靠性,包括光电性能、热学性能以及寿命评估等。 光电性能检测: 光通量(Luminous Flux): 测量LED照明产品发出的总光量,单位为流明(lm)。 光效(Luminous Efficacy): 测量LED照明产品每消耗1瓦功率所产生的总光量,单位为流明/瓦(lm/W)。这是衡量LED照明节能性的关键指标。 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 测量LED照明产品的光源颜色,通常用开尔文(K)表示,如暖白光(2700K-3000K)、自然白光(4000K-4500K)、冷白光(5000K-6500K)。 显色指数(Color Rendering Index, CRI): 测量LED照明产品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CRI值介于0-100之间,数值越高表示显色性越好。 光谱功率分布(Spectral Power Distribution, SPD): 测量LED照明产品在不同波长上的光强度分布,用于分析其光谱特性。 光束角(Beam Angle): 测量LED照明产品光束的散布范围,决定了其照明的覆盖区域。 照度(Illuminance): 测量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斯(lx)。 眩光等级(Glare Rating): 评估LED照明产品对人眼造成的视觉不适感,例如UGR(Unified Glare Rating)值。 频率闪烁(Flicker): 检测LED照明产品是否存在人眼不易察觉的闪烁,过度的闪烁会引起视觉疲劳甚至健康问题。 热学性能检测: 表面温度测量: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测量LED照明产品外壳、散热器等关键部件的表面温度,评估其散热效果,防止过热风险。 温升试验: 模拟长期连续工作产生的温升,评估其在稳定工作状态下的温度。 热阻测量: 评估LED从芯片到散热器的热量传递效率。 可靠性与寿命评估: 寿命试验(Luminous Maintenance / Lumen Depreciation): 在加速条件下,测试LED照明产品光通量随时间衰减的情况,评估其预期寿命(通常定义为光通量衰减至初始值的70%或50%)。 启动时间: 测量LED照明产品从接通电源到完全点亮所需的时间。 重复开关寿命: 模拟频繁开关灯的操作,评估LED驱动电路和LED芯片的耐久性。 环境适应性试验: 高低温试验: 在极端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测试产品的性能稳定性。 湿热试验: 在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测试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振动试验: 模拟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振动,评估产品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盐雾试验: 评估产品在含盐雾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主要针对户外产品)。 光学一致性: 评估同一批次或不同批次LED照明产品在光色、亮度等方面的均匀性。 第九章:LED照明产品的功能性与特殊要求检测 本章将深入探讨LED照明产品在特定功能和应用场景下的检测要求,涵盖了调光、调色、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特殊性能。 调光性能检测: 调光范围: 确定LED照明产品可调光亮度的最低和最高范围。 调光平滑度: 评估调光过程中亮度的变化是否平滑,是否存在跳变或卡顿。 调光兼容性: 测试LED照明产品与不同类型调光器(如阻容式、电子式、DALI、0-10V)的兼容性,确保正常工作。 低亮度表现: 评估LED照明产品在极低亮度下的稳定性,是否会出现闪烁或色偏。 调色性能检测: 颜色范围与准确性: 对于可调色温或RGBW(红绿蓝白)LED产品,检测其所能达到的颜色范围是否准确,以及颜色饱和度。 色彩一致性: 评估不同颜色模式下的色彩准确性和稳定性。 智能控制功能检测: 通信协议兼容性: 测试LED照明产品与指定智能控制协议(如Zigbee, Bluetooth, Wi-Fi, DALI, DMX512)的通信能力,确保指令的准确接收和执行。 响应速度: 评估接收到控制指令到执行指令之间的响应时间。 组网能力: 对于无线 Mesh 网络产品,测试其组网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APP/软件功能验证: 测试配套的手机APP或控制软件的功能是否完善,操作是否便捷,如场景设置、定时开关、远程控制等。 与其他智能设备的联动测试: 验证LED照明产品是否能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箱、传感器)进行有效的联动。 特殊应用场景检测: 植物照明: 检测植物生长所需的特定光谱(如红光、蓝光)比例,以及PPFD(光合光子通量密度)。 医疗照明: 检测高显色指数(Ra>90)、无频闪、特定波长光(如UVA、UVB)的输出,以及安全性(如低辐射)。 道路照明: 检测其配光曲线(如蝙蝠翼型)、路面均匀度、眩光等级(UGR)、防腐蚀性能、抗震动性能。 显示屏应用: 检测其亮度、对比度、刷新率、色域覆盖率、像素间距等。 防爆照明: 检测其是否符合防爆等级标准,如耐受爆炸冲击、防止点燃周围爆炸性环境的能力。 高显色性照明: 专门针对对色彩还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如博物馆、美术馆、服装店),检测其CRI、Rf、Rg等高级显色性指标。 能效等级检测: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效标准,对LED照明产品的能效等级进行评定。 第十章:LED照明产品认证流程与文件要求 本章将详细介绍LED照明产品获得认证的流程,以及在认证过程中需要准备的关键文件和信息。 认证的种类与目的: 介绍不同类型的认证,如强制性认证(如CCC认证)、自愿性认证(如CE、UL、Energy Star、RoHS)等,并解释其各自的目的和意义。 认证流程概述: 申请与受理: 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并提供初步的样品和技术资料。 样品检测: 详细描述认证机构对样品进行的各项检测,包括安全、性能、EMC等。 工厂审查: 解释认证机构对生产工厂进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查,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技术文件审查: 审查产品设计文件、电路图、物料清单(BOM)、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报告审核与批准: 认证机构审核检测报告和工厂审查结果,最终决定是否颁发认证证书。 获证后监督: 强调认证并非一劳永逸,后续可能需要进行监督抽检,以确保持续符合标准。 关键认证文件清单(示例): 产品信息表: 详细的产品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 产品彩照与结构图: 清晰的产品外观照片和内部结构示意图。 电路原理图: LED驱动电路、控制电路等详细的原理图。 物料清单(BOM): 产品所有元器件的详细清单,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商等。 说明书(用户手册): 产品的使用说明、安装指导、安全注意事项等。 技术规格书: 包含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详细文档。 CE认证所需文件: 符合性声明(DoC)、EMC测试报告、LVD(低电压指令)测试报告、RoHS测试报告等。 UL认证所需文件: 产品结构描述、材料清单、测试报告、工厂审查信息等。 CCC认证所需文件: 申请表、产品样品、技术文件、生产工艺流程等。 选择认证机构的考量因素: 资质与认可: 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和国际认可的检测认证机构。 专业领域: 机构在LED照明领域的专业经验和技术能力。 服务质量与效率: 机构的响应速度、沟通效率和专业服务水平。 费用与周期: 认证费用是否合理,认证周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常见认证的标志及其含义: 介绍CE、UL、CCC、Energy Star等常见认证标志,以及它们代表的意义。 附录 LED照明产品检测常用术语解释 LED照明产品主要检测标准列表 LED照明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这份目录结构详细、内容丰富的图书简介,旨在全面展示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重要性,同时涵盖了LED照明技术的前沿发展与广泛应用,力求呈现给读者一本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专业参考书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LED照明行业的销售人员,我一直面临着如何向客户准确、专业地介绍我们产品的优势,以及如何解答他们关于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疑问。这本书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它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了LED照明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比如光效、显色性、色温稳定性、光衰等,让我能够清晰地向客户解释这些参数对他们实际使用体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书中关于检测和认证的内容,让我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更坚实的信心,也能够更自信地回答客户关于CE、RoHS、CCC等认证的问题。它帮助我理解了这些认证背后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标志,更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保证。我学会了如何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产品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建立信任。这本书让我从一个销售人员,成长为一个能够与客户进行深度技术交流的专业顾问。

评分

我是一位资深的照明工程师,一直致力于LED照明产品的研发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的产品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离不开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完善的认证体系。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类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参考平台。它在检测标准方面的内容,比我之前接触到的任何资料都要详尽和权威。从基础的LED芯片检测,到复杂的光源模组测试,再到整灯的可靠性评估,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和理论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一些新兴的检测技术,例如寿命加速老化试验、光生物安全检测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对于我们评估产品的长期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关于各国认证要求和流程的梳理,也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详细列出了不同认证所需要的技术文件、测试项目以及审批流程,大大节省了我们摸索的时间和精力。总而言之,这本书是LED照明产品开发和认证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LED照明技术背后“硬核”知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一直对LED照明领域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这本《LED照明产品检测及认证》则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检测原理和标准,但又通过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些内容解释得明白易懂。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不同LED类型(如SMD、COB、集成LED等)的检测差异化处理,以及对各种失效模式的分析,这让我能够从微观层面理解LED产品的性能和寿命。同时,它也从宏观角度剖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LED照明产品的法规要求,让我对全球LED市场的准入机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教会读者如何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角度去审视LED照明产品。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刚入行LED照明领域的初学者,我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确保我所接触的产品在质量和安全上都能达到行业标准。市面上的LED产品琳琅满目,功能各异,但背后隐藏的检测流程和认证要求对我来说就像一本天书。读了这本书,我终于找到了指路的明灯。它详细讲解了LED照明产品在各个阶段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从光源的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到整灯的温升、耐压、绝缘电阻等,都解释得非常透彻。更重要的是,它将复杂的国际国内认证标准(如CE、UL、CCC等)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能清晰地了解不同市场的准入要求,避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走弯路。书中的案例分析也相当实用,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理解那些枯燥的检测数据背后的意义。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EMC(电磁兼容性)检测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新手容易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现在,我对LED照明产品的质量控制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我一直对LED照明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潜力深感兴趣,但往往找不到一本能够全面概括这些技术的书籍。这本《LED照明技术与应用丛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LED原理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当前LED照明在智慧照明、健康照明、景观照明、工业照明等多个前沿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实践。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健康照明”的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色温、显色指数、蓝光辐射等参数如何影响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设计出更符合人体需求的照明方案。此外,对于智慧照明部分的讲解,也让我对物联网、传感器、控制系统在LED照明中的集成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书中引用的案例和数据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让我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提供思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提供了思考,是推动LED照明技术进步的绝佳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