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振荡器、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模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书中配有一定量的思考与练习题并附有部分思考与练习题答案。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相配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
1.1.1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1
1.1.2 半导体的晶体结构 1
1.1.3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
1.1.4 杂质半导体 3
1.1.5 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 4
1.2 半导体二极管 6
1.2.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 6
1.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7
1.2.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8
1.2.4 稳压二极管 8
1.3 半导体三极管 9
1.3.1 晶体管的结构及其内部物理过程 9
1.3.2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作用 11
1.3.3 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3
1.3.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15
1.3.5 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 16
1.4 场效应管 16
1.4.1 结型场效应管 17
1.4.2 绝缘栅场效应管 19
1.4.3 场效应管的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19
1.5 应用实例 20
1.6 实操训练 21
实操训练一:半导体晶体管的特性研究 21
思考与练习题 24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7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7
2.1.1 半导体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28
2.1.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28
2.1.3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8
2.1.4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30
2.1.5 主要性能指标 30
2.1.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3
2.2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8
2.2.1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38
2.2.2 图解分析法 39
2.2.3 微变等效电路法 43
2.3 放大电路的特性 48
2.3.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48
2.3.2 频率特性和失真概念 48
2.3.3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频率特性分析 50
2.4 多级放大器 55
2.4.1 级间耦合方式 55
2.4.2 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58
2.4.3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59
2.5 应用实例 60
2.6 实操训练 60
实操训练二: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 60
实操训练三: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62
实操训练四:多级放大电路 64
实操训练五:JFET共源极放大电路 66
思考与练习题 68
第3章 功率放大器 73
3.1 概述 73
3.1.1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73
3.1.2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74
3.2 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 74
3.2.1 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74
3.2.2 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与效率 75
3.3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76
3.3.1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76
3.3.2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图解分析 76
3.4 无变压器耦合的功率放大器 77
3.4.1 概述 77
3.4.2 互补对称式OTL电路 78
3.4.3 准互补对称式OTL电路 78
3.4.4 互补对称式OCL电路 78
3.5 应用实例 81
3.6 实操训练 82
实操训练六:功率放大电路 82
思考与练习题 84
第4章 直流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88
4.1 直流放大器的特点 88
4.1.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88
4.1.2 多级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90
4.2 差动放大器 92
4.2.1 简单的差动放大器 92
4.2.2 射极耦合差动放大器 95
4.2.3 差动放大器的改进 95
4.3 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和典型电路分析 96
4.3.1 集成电路工艺简介 96
4.3.2 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 96
4.3.3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和主要参数 97
4.4 集成运放的应用 99
4.4.1 集成运放在基本运算方面的应用 100
4.4.2 集成运放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04
4.5 应用实例 108
4.6 实操训练 110
实操训练七:基本运算放大电路(一) 110
实操训练八:基本运算放大电路(二) 112
实操训练九:差分放大电路 113
思考与练习题 116
第5章 负反馈放大器 121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22
5.1.l 什么是反馈 122
5.1.2 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类型 124
5.1.3 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关系 126
5.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27
5.2.l 提高增益的稳定性 127
5.2.2 改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27
5.3 实操训练 130
实操训练十:负反馈放大电路 130
思考与练习题 132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135
6.1 整流电路 136
6.1.1 半波整流电路 136
6.1.2 全波整流电路 137
6.1.3 桥式整流电路 138
6.1.4 倍压整流电路 140
6.2 滤波电路 141
6.2.1 电容滤波电路 142
6.2.2 电感滤波电路 144
6.2.3 LC滤波电路 145
6.2.4 p型滤波电路 145
6.3 稳压电源 147
6.3.1 稳压管稳压电路 147
6.3.2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148
6.3.3 集成化稳压电器 149
6.3.4 开关型稳压电路简介 153
6.4 实操训练 154
实操训练十一:串联型稳压电源 154
实操训练十二:集成型稳压电源 156
思考与练习题 158
第7章 正弦振荡器 161
7.1 正弦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161
7.1.1 振荡器的基本组戚 161
7.1.2 振荡器的自激条件 162
7.1.3 振荡频率和稳幅环节 163
7.2 RC振荡器 164
7.2.1 RC移相式振荡器 164
7.2.2 RC桥式正弦振荡器 166
7.3 LC振荡器 170
7.3.1 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171
7.3.1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176
7.3.3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78
7.4 振荡频率的稳定和晶体管振荡器 179
7.4.1 影响频率稳定的因素和稳频措施 179
7.4.2 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电路 180
7.4.2 石英晶体振荡器 181
7.5 应用实例 183
7.5.1 灵敏恒温器 183
7.5.2 调频无线话筒 184
思考与练习题 186
第8章 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及使用 188
8.1 万用表 188
8.1.1 万用表的功能简介 188
8.1.2 9808数字万用表功能面板 189
8.1.3 9808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189
8.2 直流稳压电源 192
8.2.1 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简介 192
8.2.2 VICTOR 3003D直流稳压电源功能面板 193
8.2.3 VICTOR 3003D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194
8.3 函数信号发生器 194
8.3.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简介 194
8.3.2 SP1641函数信号发生器功能面板 194
8.3.3 SP164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196
8.4 示波器 197
8.4.1 示波器的功能简介 197
8.4.2 XJ-6620F双踪示波器功能面板 197
8.4.3 XJ-6620F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199
8.5 交流毫伏表 202
8.5.1 交流毫伏表的功能简介 202
8.5.2 TH1912 型交流毫伏表功能面板 203
8.5.3 TH1912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205
8.6 频率计 206
8.6.1 频率计的功能简介 206
8.6.2 VC2000智能频率计功能面板 207
8.6.3 VC2000频率计的使用方法 208
思考与练习题 210
第9章 模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211
9.1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211
9.1.1 电路设计概述 211
9.1.2 电路综合设计的具体步骤 212
9.2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举例 220
9.2.1 对讲机放大电路设计 220
9.2.2 直流稳压电源与充电电源 228
9.2.3 函数信号发生器 234
9.3 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238
部分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240
参考文献
前 言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曾经改写了人类历史,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尽管现在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但模拟电子技术仍然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机电一体化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凸显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书的编写是为了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技术人才而编写的。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明确
遵循教育部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够用为度”的原则,本书围绕“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实操能力,有足够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2.实施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本教材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四大模块即清晰的教学导航、系统的理论知识、足够的实操训练、必要的应用示例来编写,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突出,以期达到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最佳效果。
3.加强实操训练以满足岗位就业对专业技能的需要
为了满足许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数字电子技术与技能提出的新要求,本书精心编录了12个模拟电子技术实操训练项目,特别介绍了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期望通过实操训练项目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
4.内容新、精、齐,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相配合
编者力求出精品、力求创新,力求内容系统、科学、全面,吸收科技最新成果,对重点内容尤其是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细致的推理解析,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相配合,以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振荡器、常用电子仪器的操作及使用、模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书中配有一定量的思考与练习题并附有部分思考与练习题答案。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由吴拓教授任主编,易亚军、刘素梅任副主编;第1、2章由刘素梅编写,第3、4、章由易亚军编写,第5、6章由刘伟慈编写,第7章由吴拓编写、第8章由杨博编写、第9章由罗俊编写、各章的实操训练由杨博编写;全书由吴拓教授进行统稿和定稿。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我一直觉得,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电路设计案例,还给出了详细的元器件选型、参数计算和调试方法。我之前在实际项目中遇到过一个放大电路的噪声问题,束手无策,翻遍了网上各种资料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后来,我偶然翻到这本书,里面有一章节专门讲到放大电路的噪声分析和抑制,而且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尝试了一下,果然奏效了!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对于我这样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而且,书中的一些高级话题,比如运算放大器的各种应用、滤波器的高级设计,也都有涉及,为我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绝对是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它总能给我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帮助。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毕竟市面上关于模拟电子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并不多。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很快就吸引了我。它并没有上来就堆砌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角度切入,比如从收音机的工作原理聊起,再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子设备,然后层层剥茧,揭示了其背后的模拟电路奥秘。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故事化”的讲解方式,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复杂的概念。例如,在讲解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水龙头,微小的转动就能控制水流的大小,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其核心思想。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地道,没有那些生硬的学术术语,读起来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聊天,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教学的热情。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重点内容用加粗、斜体等方式突出,方便我快速抓住要点,复习的时候也事半功倍。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跨入电子设计领域的新手来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份“宝藏”。我之前学过一些数字电路,觉得还比较容易理解,但一旦接触到模拟电路,就感觉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玄学”。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将“为什么”放在首位,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比如,当讲解到RC充放电时,他会详细分析电容电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RC时间常数对电路响应的影响。我之前对这些概念总是模糊不清,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的物理意义。而且,书中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工程思维,教我如何从整体上去理解一个电路的功能,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元件。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如何分析一个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作者一步步引导我理解了“幅相裕度”的概念,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电路会振荡,如何去避免。这本书,真的让我从“知其然”上升到了“知其所以然”。
评分这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直就是我电子工程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一开始对模拟电路简直是一窍不通,看着那些电阻、电容、三极管就头大,感觉它们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完全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工作的。但这本书,真的把我从那个迷茫的深渊里拯救了出来。作者的讲解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元件特性讲起,比如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一步步深入到各种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而且这些实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应用,比如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如何制作一个稳压电源。我看着书上的电路图,跟着作者一步步推导,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太棒了!而且,书中的图示和仿真分析,也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理解一个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反复看了好几遍书上的解释和仿真图,最终才真正理解了它的精髓。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方法论的传授,教会了我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评分坦白说,我曾对模拟电子的枯燥感到过一丝畏惧,觉得它充斥着难以理解的公式和晦涩的概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却用一种我从未想过的方式,让我爱上了模拟电路。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地现代化,没有丝毫的陈腐感,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资深的老师在娓娓道来。作者善于运用类比和图解,将复杂的概念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图像和生动的场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非线性”这个概念的阐述,作者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喇叭的音量受限、电池电压下降,来解释非线性对信号的影响,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在模拟电路中,线性度如此重要。而且,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有清晰的脉络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让我愿意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我记得在讲到“信号完整性”的时候,作者并没有仅仅给出理论上的解释,而是结合实际的PCB布线经验,给出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充满启迪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