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序一
序二
序三
导言 问题与背景
0.1 缘起
O.2 海绵城市的中国性
0.2.1 复杂的水问题
0.2.2 水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
0.2.3 水问题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
0.2.4 常规解决途径的困境
0.3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章 “海绵”与“海绵城市”的哲学
1.1 水殇
1.2 雨殇
1.3 海绵的哲学
1.4 新型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第二章 海绵城市遗产与综述
2.1 中国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概况
2.1.1 引言
2.1.2 洪涝适应性农业景观
2.1.3 干旱适应性农业景观
2.1.4 结语
2.2 国外传统农业水适应景观研究概况
2.2.1 引言
2.2.2 造田方式和典型农业类型研究
2.2.3 适应性水利设施景观研究
2.2.4 水灾害适应策略研究
2.2.5 结语
2.3 中国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概况
2.3.1 引言
2.3.2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的外部环境
2.3.3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形态
2.3.4 古代城镇的水适应性景观要素
2.3.5 古代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的价值和启示
2.4 国外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研究概况
2.4.1 引言
2.4.2 水适应性聚落选址
2.4.3 水适应性水利设施
2.4.4 水适应性城市形态
2.4.5 结语
2.5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
2.5.1 引言
2.5.2 黄泛平原城镇的洪涝灾害经验
2.5.3 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适应性景观
2.5.4 结语
2.6 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保护
2.6.1 引言
2.6.2 黄泛平原“水城”景观及其形成
……
下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历史脉络的梳理非常到位。他没有将“海绵城市”视为一个凭空出现的全新概念,而是追溯了古代的雨水收集智慧,分析了工业革命后城市排水系统的弊端,最终定位到当前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这种历史纵深感,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显得厚重而有说服力。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例如德国的低影响开发LID、荷兰的防洪策略)的成功与失败经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分析,这种跨文化的借鉴视角非常宝贵。它展示了解决同一个环境问题的多样化路径,提醒读者在应用任何技术时,都必须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进行定制化设计。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宏大叙事下的微观视角,让人在思考如何管理好每一滴雨水的同时,不忘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生命体的整体性。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有些“吃力”,但正是在这种挑战中获得了最大的满足感。它对政策制定层面的影响分析尤为精辟,探讨了如何通过财政激励、法规约束和公众参与机制,来推动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转型。书中对投入产出比(ROI)的量化分析也十分出色,试图从经济角度证明生态化改造的长期收益远超初期投入,这一点对于说服决策者至关重要。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治理的闭环,从源头的规划设计,到中游的实施建设,再到末端的长期监测与反馈调整,每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阐述。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需要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吸收,但其所蕴含的知识密度和前瞻性,绝对值得每一次翻阅,它提供了一个未来城市发展的清晰蓝图。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上了一堂密集的专业课程,但授课人非常高明,总能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那些看似晦涩的原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它不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技术,而是将各种解决方案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去考量其长期效益和潜在风险。比如,书中对“海绵”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度和推广难度的分析,就非常深刻。它不仅讲了“怎么做”,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样做更合适”以及“谁来买单”这些现实问题。文字风格上,它采取了一种非常冷静、客观的学术笔调,很少有煽动性的语言,但正是这种严谨性,让书中的每一个论点都显得掷地有声。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城市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内在联系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拓宽视野、修正固有观念的宝贵资源,它迫使你去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城市排水模式。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书,内容详实得令人吃惊。这本书从宏观的城市规划理念切入,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自然元素融入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作者显然下了不少功夫去梳理不同地区的实践案例,从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细节,到绿色屋顶的维护管理,都有非常具体的描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学和材料学的知识,让你觉得这本书不仅是给规划师看的,即便是对工程技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益良多。书中对不同气候带下的适应性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一个在南方适用的方案,搬到北方可能就完全不奏效。总体来说,这是一本知识密度极高、极具操作指南性质的参考书,读完后感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了一个更扎实、更系统的认知框架。它成功地将复杂的系统工程分解成了可执行的步骤和可量化的指标,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务实的环保类书籍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表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很少看到一本学术专著能在保持内容深度的同时,对视觉呈现有如此高的要求。大量的流程图、剖面图和数据可视化图表,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复杂水文模型的难度。有些章节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模拟结果,如果只是纯文字描述,我肯定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有了那些精美绘制的图例,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特别是关于地下渗透层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那一块,配有详细的施工标准参考,这对于指导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理论贡献,更在于它作为一本“操作手册”的实用性。它似乎在努力架起理论研究者和工程实践者之间的桥梁,确保前沿的科学发现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研究报告里。
评分城市海纳百川值得学习
评分还没看,目录来说是说的很详细的商品
评分东西不不饿,值得购买。
评分专业书籍,拿来看看,挺不错的
评分非常实用,看完就明白海绵城市了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东西不不饿,值得购买。
评分专业书籍,拿来看看,挺不错的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