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

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方水平,劉業輝 編
圖書標籤:
  • 通信設備
  • 安裝
  • 調測
  • 無綫通信
  • 網絡工程
  • 通信工程
  • 移動通信
  • 設備維護
  • 故障排除
  • 技術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鐵道齣版社
ISBN:978711322276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1648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十三五”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2
字數:36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以通信電源設備、移動通信設備、傳輸設備、交接設備等安裝的工作任務為主綫,結閤《通用基礎通信工程建設標準》《接入網、本地網工程建設標準》《無綫和有綫通信工程建設標準》和《交換、數據、支撐工程建設標準》等編寫而成。
  《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根據移動設備硬軟件維護/調試、網絡工程師、通信機房設備安裝/調試、通信設備安裝工程監理等崗位的技能要求,將教學內容分為5個教學項目,設置11個教學任務。其中,項目1主要介紹通信電源和接地係統的施工等;項目2主要介紹以太網的銅纜施工;項目3主要介紹光傳輸、光縴FTTX施工;項目4主要介紹wiMAX和wLAN施工;項目5主要介紹移動基站設備的安裝與調測。學生通過11個任務的學習,可掌握通信設備安裝流程、通信設備硬件安裝規範與要求等,為今後從事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工程督導等方麵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報考通信工程師、通信專業技術人員初級、中級職業水平評價等資格考試奠定基礎。
  《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適閤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通信技術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的實訓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師生和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項目1 通信電源安裝和接地係統施工
項目描述
項目說明
能力目標
任務1—1 通信電源係統的安裝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電源係統
2.電源監控模塊
3.電源整流模塊
4.蓄電池組
任務實施
1.電源係統安裝規範
2.安裝準備
3.電源機櫃的安裝
4.電源模塊的安裝
5.電氣安裝
6.安裝蓄電池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任務1—2 接地係統的安裝與測試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通信接地的作用及種類
2.通信接地器材
3.接地安裝規範
任務實施
1.安裝準備
2.室外接地裝置的安裝
3.室內接地裝置的安裝
4.避雷裝置安裝
5.機房接地係統測試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項目2 以太網的銅纜施工
項目描述
項目說明
能力目標
任務 網絡跳綫製作、性能測試及
設備布綫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配綫端接技術原理
2.RJ一45水晶頭的端接原理
任務實施
1.準備工作
2.網絡跳綫的製作
3.網絡跳綫性能測試
4.設備布綫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項目3 光傳輸、光縴FTTX施工
項目描述
項目說明
能力目標
任務3—1 光傳輸機房設備安裝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光傳輸機房設備
2.0DF單元箱
任務實施
1.安裝規範
2.安裝準備
3.0ptix 155/622H的安裝
4.ODF單元箱安裝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任務3—2 光縴連接器製作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光縴
2.光縴連接器
任務實施
1.光縴連接器製作規範
2.製作準備
3.製作過程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任務3—3 光傳輸綫路設備的安裝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光分路器
2.光纜交接箱
3.光纜接頭盒
4.光縴分縴箱
5.用戶麵闆
任務實施
1.安裝規範
2.安裝準備
3.PLC光分路器封裝
4.光纜交接箱安裝
5.光纜接頭盒安裝
6.光縴分縴箱安裝
7.用戶麵闆安裝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項目4 WiMAX和WLAN施工
項目描述
項目說明
能力目標
任務4一1 wLAN係統安裝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接人交換機
2.wLAN接人單元
3.天綫
任務實施
1.安裝規範
2.安裝準備
3.H3C S1026E交換機安裝一
4.接人點(Access Point,AP)
安裝
5.wLAN係統天饋綫安裝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任務4—2 wiMAX一體化單元安裝
調試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WiMAX基礎知識
2.wiMAX設備
3.室外定嚮天綫
任務實施
1.安裝規範
2.安裝調試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項目5 移動基站施工
項目描述
項目說明
能力目標
任務5一1 移動基站的安裝與調試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3G基站BBU
2.3G基站RRU
3.LTE基站
任務實施
1.基站室內部分的安裝規範
2.基站室外部分的安裝規範
3.安裝準備
4.基站的BBU的安裝
5.基站RRU安裝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任務5—2 基站天饋係統的安裝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天饋係統基礎知識
任務實施
1.安裝規範
2.安裝準備
3.安裝接地排
4.天綫支架的安裝
5.天綫的安裝
6.GPS係統安裝
7.饋綫的安裝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任務5—3 LTE基站開通調測
任務描述
相關知識
1.EPC
2.OMC
3.傳輸
任務實施
1.LTE基站開通準備
2.LTE基站開通調測
任務單
練習題
任務評價
參考文獻
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一本關於古代文明與失落技藝的探索筆記 序章:被遺忘的星辰 在這個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似乎習慣瞭仰望星空,卻很少迴首腳下的土地,更少觸碰那些沉睡在時間長河深處的古老智慧。我手中的這本筆記,並非記錄著現代通信的韆絲萬縷,也非解析著綫路闆上的精密邏輯,而是一扇通往失落文明的窗戶,一麯關於古代人類如何解讀宇宙、運用自然,並與之共鳴的史詩。它講述的不是二進製的代碼,而是以星辰為羅盤,以山川為刻度,以聲音為訊息的古老技藝。 第一章:星圖的低語——古代天文學的脈絡 書中並非描繪現代通信衛星的軌跡,而是深入探索那些在漫漫長夜中,最先被先民們捕捉到的星辰的運動規律。我們從蘇美爾文明璀璨的泥闆開始,那些記錄著日食月食周期、行星軌跡的符號,仿佛是宇宙寫給人類的第一封信。古代巴比倫人如何憑藉肉眼,繪製齣比我們想象中更為精密的星圖,預測天體的運行,並將其與農業生産、宗教祭祀緊密聯係,這一切都將在此細緻展開。 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古埃及,尼羅河畔的法老們如何以恒星的升落來丈量時間,如何將天體的排列視為神諭的啓示,並通過金字塔等宏偉建築,巧妙地與天文現象相結閤,構建起連接塵世與神界的橋梁。書中不會討論GPS定位係統,但會詳細闡述古埃及人如何利用北極星的固定位置,引導他們的航海和建築,以及他們對星座的早期認知。 中國古代的觀星傳統更是博大精深。從殷商甲骨文中的天文記錄,到周朝《周髀算經》中對天體距離的初步估算,再到漢代張衡《渾天儀》的精密觀測,以及唐代僧一行《大衍曆》的輝煌成就,書中將逐一梳理這條璀璨的星辰之路。我們不會看到現代射電望遠鏡的圖像,但會驚嘆於古人如何僅憑肉眼和簡陋的觀測工具,就對宇宙的浩瀚有瞭如此深刻的理解。他們如何通過觀察星辰的變化,來預測季節的更替,指導農耕,甚至為帝國的興衰定下預言。 第二章:大地的心跳——古代地理與測量之術 這本書並非關於光縴網絡鋪設的規範,而是關於人類如何感知和利用大地本身。我們將探索古代文明如何在沒有現代測量儀器的幫助下,丈量土地、規劃城市、修建運河。 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他如何巧妙地利用影子的長度和角度,計算齣地球的周長,這一看似簡單的幾何學原理,在當時是何等令人震撼的智慧結晶。書中將詳盡解析他的計算過程,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 古羅馬的工程師,他們如何建造齣令人驚嘆的引水渠,將遠方的水源輸送到城市,這背後蘊含的不僅僅是工程學的技巧,更是對地形、水流、重力等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書中將描繪他們如何根據地勢的高低,利用坡度來驅動水流,其嚴謹程度絲毫不亞於現代的工程設計。 中國古代的測量技術同樣令人矚目。從《周禮》中記載的“度量衡”製度,到古代水利工程中的“量地”、“劃界”技術,再到諸葛亮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的“指南車”等,書中將展現這些古老技藝的智慧與實用性。我們不會看到全站儀或無人機測繪,但會理解古人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如繩索、圭錶,以及對地貌的細緻觀察,來完成大規模的土地測量和規劃。 第三章:自然的語言——古老的聲音與信息的傳遞 此書的重點不在於無綫電波的調製解調,而是探究在沒有電子設備之前,人類如何通過各種方式傳遞信息,以及他們如何傾聽自然界的聲音。 書中將迴溯到史前時代,人類如何通過篝火的信號、鼓點的節奏、甚至岩畫的圖騰來傳遞信息。這些原始的信號傳遞方式,雖然簡單,卻承載著重要的生存信息,如危險的預警、聚集的信號等。 我們將深入瞭解古代部落的口傳曆史和歌謠。這些看似簡單的故事和歌麯,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知識、經驗和價值觀,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書中會分析這些口頭文學的結構和藝術性,以及它們在信息傳遞中的作用。 我們還將探討古代宗教儀式中的聲音運用。不同文化的祭司們如何通過特定的 chanting、頌歌、甚至是模擬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水聲、鳥鳴),來與神靈溝通,或者營造特定的儀式氛圍。這些聲音的運用,並非簡單的娛樂,而是古人試圖解讀和影響自然力量的一種方式。 此外,書中還會涉及一些關於自然界聲音的解讀。例如,古人如何通過觀察鳥獸的鳴叫來預測天氣,如何通過風聲的變化來判斷季節的到來,甚至如何通過山川的迴響來理解空間的構成。這些對自然聲音的敏感與解讀,是古代人類生存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章:失落的智慧——古代技術的再思考 這本書不是一本關於現代電子元器件的指南,而是試圖從失落的古代技術中,發掘齣值得我們現代人反思和藉鑒的智慧。 書中將提及一些被現代科學解釋或取代,但曾經輝煌的古代技術。例如,古人如何利用天然磁石製作指南針,這雖然是簡單的物理現象,但在古代卻是革命性的導航工具。書中將解析其原理,以及它對地理大發現的推動作用。 我們還會探討一些被現代人遺忘的技藝,例如古代的冶金術。書中將描繪古代工匠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煉製齣高質量的金屬,製造齣鋒利的工具和精美的器物。這些技藝的背後,是對物質屬性的深刻理解和對火候的精準掌控,其復雜程度不亞於現代的工業製造。 書中還可能觸及一些“疑似”的古代高科技,例如關於一些古代遺跡中發現的精密加工痕跡,或者一些古代文獻中記載的看似無法實現的工程。這些內容將以探索和推測的方式呈現,鼓勵讀者用開放的心態去思考古代人類的潛能。 尾聲:迴響在現代的迴聲 《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並非一本教你如何連接信號塔的書,它是一次心靈的遠行,一次對人類智慧起源的追溯。它提醒我們,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時,也應該停下腳步,傾聽來自遠古的迴聲。那些在星辰的低語中尋覓方嚮的目光,那些在大地的心跳中丈量世界的雙手,那些在自然的語言中傳遞信息的嘴唇,都曾孕育齣我們今日文明的種子。 這本書鼓勵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重新思考“溝通”的本質——它不僅僅是數據的傳輸,更是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傳承、以及對宇宙萬物的敬畏與探索。它並非一本操作手冊,而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人類在漫長曆史中的不懈求索,也啓發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如何以更深刻的智慧,去理解和連接這個世界。它是一麯古老的迴響,在現代的喧囂中,依然能引起靈魂深處的共鳴。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的最新技術趨勢時,我發現它似乎仍然停留在比較基礎的階段。例如,我希望瞭解關於SDN/NFV在設備部署中的應用,如何通過軟件定義網絡實現設備的靈活配置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網絡功能虛擬化來降低硬件成本和提高部署效率。書中可能提及瞭這些概念,但卻沒有深入探討如何在實際的設備安裝和調測過程中具體落地。我也希望書中能涵蓋一些關於物聯網(IoT)設備接入和管理的知識,比如LoRa、NB-IoT等低功耗廣域網設備的安裝特點,以及如何對這些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和數據采集。然而,整本書的重點似乎仍然集中在一些傳統的有綫和無綫通信設備上,對於新興技術和應用場景的覆蓋非常不足,這讓我感覺這本書的內容有些滯後,無法滿足當前通信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也無法幫助我跟上技術更新的步伐。

評分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這本書在關於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方麵,似乎也未能提供足夠深入的指導。在通信設備安裝過程中,數據安全和網絡隱私保護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我本以為書中會詳細講解如何對設備進行安全加固,例如設置強密碼策略、配置訪問控製列錶(ACL)、以及如何防範DDoS攻擊等。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提高設備穩定性的方法,比如如何對設備進行日常的維護和巡檢,如何識彆和處理硬件故障,以及如何進行軟件的更新和補丁管理。然而,本書的內容對於這些關鍵的安全和穩定性議題,僅僅是點到為止,並沒有提供具體的實施步驟或最佳實踐。例如,對於一個新的網絡設備,應該如何進行齣廠設置的安全性檢查?如何定期進行固件升級以修復已知的安全漏洞?這些具體的安全操作指南在書中幾乎沒有體現,這讓我對部署通信設備時的安全風險感到擔憂,也無法從書中獲得有效的安全保障建議。

評分

本書在對於設備安裝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和解決方案的描述上,也顯得不夠充分。我本來期待能夠學習到一些在復雜環境下,例如信號覆蓋盲區、高密度用戶區域、或者極端氣候條件下,如何進行通信設備安裝的策略和技巧。比如,在城市密集區域,如何選擇閤適的基站安裝位置以最大化覆蓋範圍並避免同頻乾擾?在農村地區,如何剋服電力供應不穩定以及光縴難以布設的睏難?書中也許會提及一些通用的安裝步驟,但對於這些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例如采用定嚮天綫、利用微蜂窩技術、或者考慮無綫迴傳方案等,卻鮮有提及。同樣,在設備調測階段,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性能瓶頸的分析和優化方法,比如如何診斷網絡延遲過高的問題,如何處理丟包率異常,以及如何通過參數調整來提升用戶體驗。然而,本書在這方麵的信息非常有限,並沒有提供切實可行的故障排除指南,這讓我在遇到實際問題時,仍然感到無從下手。

評分

這本書籍的名字是《通信設備安裝與調測》,但當我翻閱它時,卻發現它似乎完全避開瞭我最想瞭解的那些核心內容。例如,我期望書中能對當前主流的5G基站設備,如華為、中興、愛立信等品牌的安裝流程和常見疑難雜癥進行深度剖析,甚至能提供一些不同品牌設備在安裝細節上的比較和優缺點分析。書中也許會提及一些宏觀的安裝步驟,但對於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電磁乾擾問題、接地規範的細節處理、光縴接口的清潔與連接技巧,或是多信源乾擾的抑製方法等,卻語焉不詳。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關於設備調測部分,我期待的是能夠瞭解到具體的調測指令、參數配置的邏輯、信號質量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根據現場環境進行優化調整。然而,書中對此的闡述卻顯得相當概念化,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導,例如在調測一個新建的4G基站時,如何針對性地進行覆蓋優化,如何有效處理切換失敗的問題,以及如何利用專業工具進行頻譜分析和乾擾排查,這些具體的技術細節書中幾乎沒有涉及,這讓我感到非常失望。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上,似乎更偏嚮於理論性的介紹,而非我所期待的那種實操性極強的指導手冊。我原以為它會詳細講解各種通信設備,比如路由器、交換機、光端機等,在不同網絡環境下的安裝步驟,並輔以大量的圖示和案例。尤其是在網絡布綫方麵,我希望能看到關於超五類、六類綫纜的接綫規範,光縴熔接和端接的具體操作方法,以及不同場景下(如室內、室外、地下)布綫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和安全防護措施。此外,對於設備聯調,我期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腳本示例,例如如何通過SSH或Telnet遠程登錄設備,如何進行基本的配置備份與恢復,如何設置VLAN、QVP等關鍵參數,以及在多設備互聯時如何進行鏈路測試和故障排除。然而,這本書中的內容卻顯得過於寬泛,很多關鍵的安裝技巧和調測命令都隻是淺嘗輒止,並沒有深入到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層麵,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對於一個希望快速上手操作的讀者來說,價值有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