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項目為單元、工作任務為引領、操作為主綫、技能為核心,將仿真技術知識融入教學中;將虛擬仿真技術與真實實驗結閤,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培養讀者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職業技能。 全書共分9個項目,分彆是認知邏輯函數與Multisim 10仿真、邏輯門電路的分析及應用,加法器、數值比較器的分析及應用,編碼、譯碼及數據選擇器的分析與應用,觸發器的分析及應用,計數器、寄存器的分析及應用,555定時器的分析及應用,D/A、A/D轉換器分析及應用和數字電路應用與産品製作。 本書可作為職業院校電子、通信、自動化、電氣、信息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電子電工工作的技術人員參考。
緒論 (1)
項目1 認知邏輯函數與Multisim 10仿真 (4)
1.1 任務1 認知數製與碼製 (4)
1.1.1 數製 (4)
1.1.2 不同數製間的轉換 (5)
1.1.3 碼製 (7)
1.2 任務2 邏輯運算的分析 (10)
1.2.1 基本邏輯運算 (10)
1.2.2 復閤邏輯運算 (12)
1.3 任務3 化簡邏輯函數 (14)
1.3.1 邏輯運算的基本規律 (14)
1.3.2 公式法化簡邏輯函數 (17)
1.3.3 卡諾圖法化簡邏輯函數 (19)
1.4 任務4 認知Multisim 10仿真軟件 (23)
操作訓練1 Multisim 10仿真軟件基本操作 (27)
操作訓練2 虛擬儀器儀錶的使用 (34)
習題1 (43)
項目2 邏輯門電路的分析及應用 (46)
2.1 任務1 分立元件門電路的分析 (46)
2.1.1 半導體器件的開關特性 (46)
2.1.2 分立元件門電路 (48)
操作訓練1 萬用錶、示波器的使用 (52)
2.2 任務2 集成門電路的分析 (61)
2.2.1 TTL集成門電路 (61)
*2.2.2 CMOS邏輯門電路 (66)
2.2.3 集成門電路的識彆與使用 (68)
操作訓練2 邏輯門電路功能測試 (73)
習題2 (75)
項目3 加法器、數值比較器的分析及應用 (77)
3.1 任務1 組閤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77)
3.1.1 組閤邏輯電路的基本概念 (77)
3.1.2 組閤邏輯電路的分析 (78)
3.2 任務2 組閤邏輯電路的設計 (80)
3.2.1 組閤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 (80)
3.2.2 組閤邏輯電路中的競爭冒險 (82)
技能訓練1 組閤邏輯電路的分析 (84)
操作訓練1 三人多數錶決器的設計與製作 (86)
3.3 任務3 加法器、數值比較器的分析與設計 (89)
3.3.1 加法器的分析與設計 (89)
3.3.2 數值比較器的分析與設計 (93)
技能訓練2 全加器、數值比較器的邏輯功能驗證 (96)
習題3 (98)
項目4 編碼、譯碼及數據選擇器的分析與應用 (101)
4.1 任務1 編碼器的分析及應用 (101)
4.1.1 普通編碼器 (101)
4.1.2 優先編碼器 (103)
操作訓練1 編碼器邏輯功能測試 (105)
4.2 任務2 譯碼器的分析及應用 (106)
4.2.1 二進製譯碼器 (106)
4.2.2 二-十進製譯碼器 (109)
4.2.3 數字顯示譯碼器 (110)
4.2.4 譯碼器的應用 (113)
操作訓練2 譯碼器和數碼顯示器邏輯功能測試 (116)
4.3 任務3 數據選擇器的分析與應用 (118)
4.3.1 4選1數據選擇器 (118)
4.3.2 8選1數據選擇器 (120)
4.3.3 數據選擇器的應用 (121)
操作訓練3 數據選擇器的功能測試 (122)
習題4 (124)
項目5 觸發器的分析及應用 (126)
5.1 任務1 RS觸發器的分析及應用 (126)
5.1.1 觸發器概述 (126)
5.1.2 基本RS觸發器 (127)
5.1.3 同步RS觸發器 (128)
操作訓練1 RS觸發器功能測試 (130)
5.2 任務2 JK觸發器的分析及應用 (131)
5.2.1 同步JK觸發器 (131)
5.2.2 邊沿JK觸發器 (133)
5.2.3 集成JK觸發器 (135)
技能訓練1 JK觸發器功能測試 (136)
5.3 任務3 D觸發器的分析及應用 (137)
5.3.1 同步D觸發器 (137)
5.3.2 邊沿D觸發器 (139)
5.3.3 集成D觸發器 (140)
技能訓練2 D觸發器的功能測試 (141)
5.4 任務4 T觸發器和 觸發器的分析 (142)
5.4.1 由JK觸發器構成T觸發器和 觸發器 (143)
5.4.2 D觸發器構成T觸發器和 觸發器 (143)
操作訓練4 T觸發器和 觸發器的功能測試 (144)
習題5 (146)
項目6 計數器、寄存器的分析及應用 (149)
6.1 任務1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149)
6.1.1 時序邏輯電路概述 (149)
6.1.2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150)
6.2 任務2 計數器的分析與應用 (154)
6.2.1 二進製計數器 (154)
6.2.2 十進製計數器 (159)
6.2.3 集成計數器 (161)
6.2.4 N進製計數器 (163)
操作訓練1 集成計數器功能及應用測試 (167)
6.3 任務3 寄存器的分析與應用 (169)
6.3.1 數碼寄存器 (170)
6.3.2 移位寄存器 (170)
操作訓練2 寄存器功能測試 (174)
習題6 (175)
項目7 555定時器的分析及應用 (178)
7.1 任務1 555定時器分析 (178)
7.2 555定時器的應用 (181)
7.2.1 用555定時器組成的多諧振蕩器 (181)
7.2.2 555定時器構成的單穩態電路 (182)
7.2.3 用555定時器構成的施密特觸發器電路 (184)
技能訓練1 555定時器的應用 (187)
習題7 (190)
項目8 D/A、A/D轉換器分析及應用 (193)
8.1 任務1 D/A轉換器的分析及應用 (193)
8.1.1 R-2R倒T型網絡D/A轉換器 (194)
*8.1.2 集成D/A轉換器介紹 (195)
技能訓練1 D/A轉換器的功能測試 (198)
8.2 任務2 A/D轉換器的分析及應用 (199)
8.2.1 A/D轉換的一般過程 (199)
*8.2.2 A/D轉換器的類型 (201)
8.2.3 A/D轉換器的主要參數 (203)
8.2.4 常用的集成ADC簡介 (204)
操作訓練1 A/D轉換器的功能測試 (207)
習題8 (208)
項目9 數字電路應用與産品製作 (210)
9.1 基本門電路的應用與製作 (210)
9.1.1 觸摸式延時開關的製作 (210)
9.1.2 邏輯狀態測試筆的製作 (211)
9.2 組閤邏輯電路的設計與製作 (214)
9.2.1 産品質量顯示儀的設計與製作 (214)
9.2.2 4位二進製數加法數碼顯示電路的製作 (216)
9.3 編碼器、譯碼器應用與製作 (218)
9.3.1 數碼顯示器的製作 (218)
9.3.2 鏇轉彩燈的製作 (220)
9.4 觸發器應用與製作 (222)
9.4.1 四路搶答器的設計製作 (222)
9.4.2 8路搶答器電路設計與製作 (224)
9.5 計數器應用與製作 (226)
9.5.1 隨機數字顯示器的製作 (226)
9.5.2 數字電子鍾的製作 (227)
9.6 555定時器應用與製作 (232)
9.6.1 觸摸式防盜報警器的製作 (232)
9.6.2 聲控自動延時燈的製作 (236)
9.7 D/A、A/D轉換器應用與製作 (238)
9.7.1 鋸齒波發生器的製作 (238)
9.7.2 數字電壓錶的製作 (239)
參考文獻 (242)
為瞭更好地滿足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結閤辦學定位、崗位需求、學生學業水平等情況,貫徹項目驅動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綜閤工作能力為齣發點,實現技能型人纔的培養目標,編者在總結多年教學改革實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瞭本書。
本書以項目為單位組織教學活動,打破傳統知識傳授方式,變書本知識傳授為動手能力培養,體現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思想。Multisim 10仿真軟件為該課程教學提供瞭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得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實驗更加靈活方便。主要特點如下。
(1)將仿真技術融入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仿真軟件采用NI Multisim 10版本,該軟件為用戶提供瞭豐富的元件庫和功能齊全的各類虛擬儀器,可以對各種電路進行全麵的仿真分析和設計,可方便地對電路參數進行測試和分析;操作中不消耗實際的元器件,所需元器件的種類和數量不受限製,且具有界麵直觀,操作方便,易學易用特點。引入仿真技術,豐富瞭教學手段,大大改進瞭電子技術課程學習方法,提高瞭學習效率。
(2)以項目任務來構建完整的教學組織形式。教材以項目為單元,工作任務為引領,操作為主綫,技能為核心,將仿真技術知識點分解到項目教學中,項目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符閤認知規律。
(3)采用“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將虛擬仿真技術與真實實驗結閤,在動手操作實踐過程中,全麵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同時。仿真軟件藉助計算機,可以隨時隨地、不受限製地學習,特彆適閤學生自學,使學習過程變得輕鬆愉快。
(4)教材適用麵廣,書中“*”內容,可供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教學需要選擇。
全書共分9個項目,分彆是認知邏輯函數與Multisim 10仿真,邏輯門電路的分析及應用,加法器、數值比較器的分析及應用,編碼、譯碼及數據選擇器的分析與應用,觸發器的分析及應用,計數器、寄存器的分析及應用,555定時器的分析及應用,D/A、A/D轉換器分析及應用和數字電路應用與産品製作。
本書建議教學學時為60~90學時,教學時可結閤具體專業實際,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進行適當調整。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許多專傢的著作和資料,得到瞭許多專傢和學者的支持,在此對他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疏漏或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傢、同行批評指正,也希望得到讀者的意見和建議。
編 者
作為一名在電子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數字電子領域,掌握先進的仿真工具更是必不可少。這本《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與仿真(Multisim10)》正是我所需要的。它沒有像一些教材那樣,把理論講得過於高深,而是從實際應用齣發,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生動的仿真操作巧妙融閤。我尤其看重書中對Multisim10仿真軟件的深入講解,它能夠幫助我更高效地進行電路設計、驗證和優化。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高級仿真技巧,例如如何進行參數掃描、最壞情況分析等,這些對於我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一些經典數字電路的剖析,以及如何利用Multisim10來實現這些電路,我也非常感興趣。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進一步提升我的數字電子技術水平,更好地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的電子工程專業學生,在接觸到這本《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與仿真(Multisim10)》之前,我對數字電路的認識一直停留在理論層麵,缺乏實踐的經驗。很多時候,課本上的公式和圖紙對我來說就像天書一樣,即使勉強理解,也無法將其與實際的電路聯係起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不僅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它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通過Multisim10仿真軟件,我可以親手搭建各種數字電路,觀察它們在不同輸入信號下的反應,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組閤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設計的章節,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利用 Karnaugh 圖、Quine-McCluskey 方法等進行最優化設計,並通過Multisim10進行驗證。同時,書中對實際應用案例的剖析,如數字鍾、計數器等,也讓我看到瞭數字電子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評分翻開這本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它嚴謹的邏輯結構和清晰的排版。每一章節的開頭都明確瞭學習目標,這讓我能夠快速把握學習的重點和方嚮。在理論講解部分,作者並沒有使用枯燥乏味的文字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圖示、錶格和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數字邏輯概念變得形象具體。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於各個數字器件(如觸發器、計數器、移位寄存器等)的講解,不僅闡述瞭它們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還詳細介紹瞭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典型電路。這對於我理解這些器件的功能和用途至關重要。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Multisim10仿真軟件的介紹也十分到位,從軟件的安裝、界麵介紹,到如何繪製電路圖、設置仿真參數,再到如何分析仿真結果,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非常細緻。我相信,通過跟隨書中的指導,我不僅能掌握數字電子技術的核心知識,還能熟練運用Multisim10這一強大的工具,為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是一名對電子技術充滿熱情的愛好者,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電子工程教育,但一直渴望能夠自己動手製作一些簡單的電子設備。在學習數字電子技術方麵,我曾嘗試過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但往往因為理論過於晦澀而放棄。直到我發現瞭這本《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與仿真(Multisim10)》,我纔看到瞭希望。從書名就可以看齣,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注重實際操作。Multisim10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我知道它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電路仿真軟件,但一直苦於沒有係統的指導。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我希望書中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數字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講解清楚,比如二進製、邏輯門、布爾代數等,並且能提供豐富的圖例和實例,讓我能夠更容易地理解。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Multisim10操作教程,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搭建和仿真電路,讓我能夠親身體驗數字電路的神奇之處。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眼球,簡潔大氣,書名“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與仿真(Multisim10)”也直觀地傳達瞭其核心內容。我一直對數字電子領域充滿好奇,但苦於找不到一本既能係統講解理論知識,又能提供實踐指導的教材。市麵上充斥著各種理論艱深、脫離實際的文獻,或者是一些浮於錶麵的操作指南,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似乎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從書名來看,它不僅深入淺齣地闡述瞭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選擇瞭Multisim10這個廣受好評的仿真軟件作為實踐平颱。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終於可以擺脫昂貴的實驗設備,在電腦上“玩轉”各種數字電路,直觀地觀察信號的傳播和電路的工作狀態。我對書中關於邏輯門、組閤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等核心概念的講解充滿期待,希望它能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快速入門。同時,我對如何利用Multisim10進行電路設計、仿真和調試也充滿瞭興趣,期待這本書能提供詳盡的操作步驟和豐富的實例,讓我真正做到學以緻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