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清史演義》是《曆朝通俗演義》的清朝部分,是蔡東藩在“演義救國”思想指導下創作的係列長篇曆史小說之一,全書共一百章,舉清王朝崛起東北,迄宣統退位齣宮,近三百年的史事。書中所有重大史實,皆有根有據,每一章都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可謂開創瞭曆史小說的新體。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陰縣(今屬浙江蕭山)人。著名演義小說作傢、曆史學傢。1890年(光緒十六年)考中秀纔,1910年前往福建以知縣候補,一年後因不滿官場惡習稱病迴鄉。其後長期以寫作和教書為生,抗戰期間顛沛流離,逝世於抗戰勝利前夕,一生筆耕不輟。1916年開始用十年時間完成瞭《曆朝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製之巨,堪稱曆史演義之zui,被譽為“一代史傢,韆鞦神筆”。
精彩書評
一般曆史通俗演義,在過去也曾齣版過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東藩先生這一部相提並論的。
——著名曆史學傢 顧頡剛
我們的民族曆史要承,要緒,讀蔡先生的書可以導你入門,且是獨此一傢,彆無分店。
——著名作傢 二月河
如果我們需要理解中國曆史的豐富和復雜,蔡著確實是一部難得的綫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
——北大教授 張頤武
毛澤東為何喜愛蔡著?原因很多,但蔡著成功實現瞭曆史真實和趣味性的統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著名學者 楊天石
目錄
第一章 大清廷源於小山村 一
第二章 努爾哈赤的復仇 六
第三章 四路軍的大潰敗 一二
第四章 王化貞不堪迴首的那一戰 一九
第五章 袁崇煥的閃亮登場 二六
第六章 大清軍遇到瞭對手 三〇
第七章 韆古奇冤袁崇煥 三六
第八章 清太宗正式稱帝 四二
第九章 朝鮮的歸附 四八
第十章 洪承疇投降 五四
第十一章 清太宗駕鶴西去 六〇
第十二章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顔 六五
第十三章 順治帝入主中原 七一
第十四章 史可法一片丹心照汗青 七五
第十五章 閻應元鐵血照韆古 七九
第十六章 大明王朝最後的堅持 八五
第十七章 兩忠臣大義赴國難 九〇
第十八章 順治帝奉命成大禮 九六
第十九章 鄭成功大舉反攻 一〇一
第二十章 順治生死疑案 一〇八
第二十一章 南明的末路 一一四
第二十二章 吳三桂起兵造反 一二〇
第二十三章 康熙帝的大反擊 一二六
第二十四章 平西王荒誕稱帝 一三三
第二十五章 吳氏的窮途末路 一四〇
第二十六章 尼布楚條約 一四七
第二十七章 康熙帝三徵噶爾丹 一五三
第二十八章 皇位之爭 一五九
第二十九章 鴨販子當皇帝 一六四
第三十章 雍正帝的皇位疑案 一七〇
第三十一章 皇宮裏的手足相殘 一七六
第三十二章 兔死狗烹的曆史鐵律 一八一
第三十三章 雍正帝暴病而死 一八七
第三十四章 張廣泗平苗疆 一九二
第三十五章 苗族的大災難 一九八
第三十六章 乾隆身世之謎 二〇四
第三十七章 香妃的傳說 二一〇
第三十八章 清緬之戰 二一七
第三十九章 再定金川 二二四
第四十章 天地會的興亡史 二二九
第四十一章 源遠流長的白蓮教 二三五
第四十二章 厲害的女人 二四〇
第四十三章 第一貪官的終極下場 二四六
第四十四章 嘉慶帝牛刀小試 二五一
第四十五章 大清的又一樁冤案 二五六
第四十六章 海盜之王的人生歸路 二六二
第四十七章 邊疆響起的反叛 二六八
第四十八章 “楊傢將”大展神威 二七四
第四十九章 渾欽差的混蛋藝術 二八〇
第五十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 二八七
第五十一章 屈辱歲月的開始 二九二
第五十二章 關天培捐軀赴國難 二九八
第五十三章 王鼎和裕謙 三〇四
第五十四章 鐵血英魂陳化成 三一〇
第五十五章 南京條約 三一五
第五十六章 廣東人民的偉大壯舉 三二一
第五十七章 金田起義 三二六
第五十八章 太平天國 三三一
第五十九章 錢江獻計 三三七
第六十章 定都天京 三四三
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創建湘軍 三四九
第六十二章 林鳳祥和李開芳 三五五
第六十三章 圓明園四春爭寵 三六一
第六十四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 三六六
第六十五章 天京的衰落 三七三
第六十六章 神仙靠不住 三八〇
第六十七章 天津條約 三八七
第六十八章 張國梁之死 三九四
第六十九章 火燒圓明園 三九九
第七十章 權力的爭鬥 四〇五
第七十一章 慈禧初上場 四一一
第七十二章 李鴻章的個人秀 四一七
第七十三章 太平天國的覆滅 四二三
第七十四章 遊擊隊的先驅 四三〇
第七十五章 撚軍大作戰 四三七
第七十六章 撚軍的末路 四四二
第七十七章 洋人的朝廷 四四七
第七十八章 皇帝大婚來衝喜 四五四
第七十九章 同治皇帝的爛攤子 四六〇
第八十章 流氓的鄰居 四六七
第八十一章 中法開戰 四七三
第八十二章 不敗而敗 四八〇
第八十三章 慈禧的生日禮物 四八五
第八十四章 甲午風雲 四九〇
第八十五章 瓜分中國 四九五
第八十六章 維新變法 五〇一
第八十七章 戊戌六君子 五〇七
第八十八章 神棍義和拳 五一二
第八十九章 八國聯軍侵華 五一八
第九十章 倉皇齣逃 五二四
第九十一章 辛醜條約 五三〇
第九十二章 可悲的中立 五三五
第九十三章 滿城風雨到北京 五四〇
第九十四章 徐锡麟和鞦瑾 五四五
第九十五章 最後一個皇帝 五五一
第九十六章 七十二烈士 五五八
第九十七章 武昌起義 五六五
第九十八章 民主的腳步 五七三
第九十九章 袁世凱篡竊國柄 五八〇
第一百章 三百年清廷退齣曆史舞颱 五八六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大清廷源於小山村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這開場白起得有點兒高,大傢彆被嚇到。打我記事起,大到官宦府院,小到平頭百姓,每逢新春佳節,都會把這十個字寫在紅紙上,貼到門前做春聯。若莊若諧,個中意味,各自品評。
我齣生在前清光緒年間,那會兒國傢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雖然皇傢的光芒有些暗淡,但是全國上下二十幾個行省,都還聽北京的話,沒鬧什麼亂子。工農商學,士讀於廬,農耕於野,工居於肆,商販於市。所有人都還算安居樂業,一片升平。大廈將傾之際,仿佛是帝德惠澤,皇恩浩蕩。
“我國是大清國,我們都是清朝的百姓。”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曾聽到父兄在耳邊這麼念叨,“清朝”兩字自此便烙進瞭我的腦子裏。隨後傢裏送我上瞭私塾,讀瞭《三字經》,學瞭《韆字文》,漸漸地也認識瞭不少方塊字,會寫“清朝”瞭。到讀完“四書五經”的時候,也差不多認識三五韆字瞭。
私塾的先生告訴我們:“書裏麵有些字,大傢要曉得避諱。”
避諱?我一頭霧水,追問先生。先生默默寫齣“玄、燁、胤、弘、顒、詝”這六個字,一臉嚴肅地說:“這些字寫的時候最後一筆不能寫,缺著。”接著又寫瞭“歷、寜、淳”三個字,隨即在旁邊又添瞭“曆、甯、湻”三個字,對我說:“歷應以曆字代替,寜字應以甯字代替,淳字應以湻字代替。”
我一頓莫名其妙,到後來纔知道,這些個字眼,都是當朝曆代皇帝的名諱。康熙、乾隆、雍正、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幾大帝的名字,是不能亂寫的,要避諱。
教我們這些的先生,確實算難得。
自從知道這些之後,我提筆寫字總是小心翼翼的。到後來進科場考試,更是覺得當朝法令森嚴,連恭代的字都不敢寫,唯恐不經意冒犯瞭天顔聖威。
不怕諸位笑話,我一直以為大清統一中原,威名遠揚;社稷會韆鞦萬代,可與山河長存,與日月同輝。不纔我隻是區區一介書生,對泱泱天朝頂禮膜拜是理所當然的。生下來就能做天朝上國的子民,我心裏有說不齣的得意。
誰曾想,國運興衰無定數,世事變遷多非常。當時大清國內地的生計還算安定,但是從海外颳來的颶風,卻一天比一天暴烈。
安南、緬甸兩國曆來是中國藩屬,如今卻被英、法兩國挖瞭去。朝廷慷慨得很,認為藩屬非天朝本土,沒瞭也不打緊。不料,東洋日本國趁火打劫,忽然興兵犯界,入寇朝鮮。清廷調兵遣將抵禦,卻連戰連敗,隻得低頭求和。倭人獅子大開口,先要白銀二百四十兆兩,又逼朝廷雙手奉送東南的颱灣省、澎湖群島,纔算罷休。
有道是:船破又遇頂頭風。原以為清朝能喘口氣臥薪嘗膽,可是沒等兩三年,奉天省的旅順、大連灣就被俄國租占瞭去,德國則拿下瞭山東省的膠州灣。膠州灣東北的威海衛,也被英國人霸占瞭去。法國人也不肯落下,租占瞭廣東省的廣州灣。就連內地的礦山鐵路,也被海外列國搶占不少。“國恥”兩字怎麼寫,我算是明白瞭。
大清國的威勢沒瞭,咱草民的太平日子也跟著到瞭頭。列強外患尚未對付好,內憂又泉湧而齣。革命黨在十多年裏遍地開花,清廷殺一批又齣一批,手忙腳亂沒空閑。後來革命黨在武昌發難,各省響應。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清室,竟然就這麼被推翻瞭。二十二省的江山易幟,國號改為“中華民國”。
從那以後,沒人再貼“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因為大傢都在說清政府的不好,犬羊賤種,豺虎心腸。清朝的皇帝,個個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個個卑鄙齷齪。這樣還不過癮,還有人把那些有的沒的事兒都附會強加到他們頭上瞭,隻為罵他個淋灕痛快。所謂痛打落水狗,就是這麼個意思。
平心而論,這也未免太言過其實瞭。我想中國百姓的這種見風使舵,實在是靠不住,“八旗”還飄著的時候,個個吹牛拍馬屁,說他帝德什麼大,皇恩什麼深。到瞭皇權旁落,又一個個地齣來把他批得一錢不值。陽奉陰違,前恭後倨,這又何苦?
每逢改朝換代,帝王的末路大都是一個戲路。我在閑暇之餘,曾稍微考究瞭一下前清的史捲。壞的地方有,好的地方也有。淫暴之處從來不缺,但仁德之舉也並非全無。他大清朝要真像時人所說那麼差勁兒,能坐穩兩三年江山就是萬幸瞭,又怎麼能支撐二百六十多年之久?況且大清朝也曾繁榮鼎盛過,康乾盛世在史書上依然鮮活,隻不過是傳到末代皇帝手裏的時候,主子積弱,群臣庸腐,朝政一片混亂。所以當民軍揭竿而起造反的時候,已經爛透瞭的大廈,全局瓦解沒商量。
現在,“清朝”二字已經成為曆史。但中國河山社稷還在,且還得繼續下去。
要想翻過當下亂世這一頁,長治久安,則必須把大清朝的興亡細細梳理一番。知前人得失,擇善而從,不善的咱就改掉它。
《阿房宮賦》說得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古人說的“殷鑒不遠”,意義盡在於此。不比那尋常小說傢瞎話是非,鬍編亂造,這本書的宗旨,就是這般。
閑話不多說,我們講迴大清正史。
大清朝開創基業的起點,原在山海關外瀋陽的東邊,後來統稱遼東。此處地名叫作鄂多哩,在那片彈丸之地上,有一個小小的村落,按民族當叫作通古斯族。土著居民聚群而居,壘土為城。相傳他們的遠祖在唐堯虞舜以前就落戶在這裏瞭,時人稱之為肅慎國。史書上有記載,在舜帝二十五年的時候,肅慎國曾進貢過弓箭,孔聖人講學時也提過這事兒。
不知繁衍生息瞭多少代,他們人丁興旺,分成幾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擁戴瞭一個首領。但凡做首領的,大多身體強健,膂力齣眾,而且都精通騎射,練得一手百步穿楊的絕活。
到趙宋時代,金太祖完顔阿骨打是族內第一個響當當的英雄人物。他起兵滅遼,並開疆拓土打到黃河兩岸,大宋朝被該族攪擾得苦不堪言。後來成吉思汗帶領濛古興起,大金國逐漸勢弱。再後來,濛古與南宋聯兵,將金國吞並剿滅瞭。故國破碎,臣民四散,那些幸免於難的遺族,逃奔東北,蟄伏海濱二百多年,纔又齣來一個大人物。
傳說這個人物是天女所生,並非凡人。天女是如何來到人間的?跟天神織女這些親戚都是什麼關係?這樁奇聞我不敢憑空捏造的,隻能從一些史籍上翻閱而得。大凡帝王將相,齣生都會有些傳奇色彩,天降龍産、雲有異象等等都見怪不怪瞭,真僞還請列位看官自行分辨。且容我從頭講來:
話說那天女生在東北海濱長白山下,有同胞姐妹三人:大姐名叫恩古倫,二姐名叫正古倫,幺妹名叫佛庫倫。塞外風俗不同於內地,族人多以遊牧為生,遷徙頻繁。這樣的生活習慣,造就瞭塞外女子酷愛遊玩的活潑性格。
這一天,姐妹三人在野外郊遊,不知不覺走到瞭長白山的東邊,那裏有一座布庫裏山,風景秀麗,洞壑清幽,教人心曠神怡。春風澹蕩日頭迷離,黃鳥雙飛綠枝連理,真是滿園春色關不住,彆有洞天。姐妹三人玩得高興,從山下小道一路逛下去,好不歡快。走瞭沒一會兒,一泓澄碧如鏡的清湖映入眼簾。兩岸芳草茵茵,宛如一個天然大床,三人就在這兒歇下瞭腳。
天真爛漫的幺妹佛庫倫興緻頗高,約兩姐姐下湖戲水。
好一幅美女春浴圖,正玩得開心,一陣鳥鳴聲從天上傳來。三人抬頭一看,兩三隻喜鵲婉轉飛來,正好似她們姐妹花一般。其中一隻喜鵲張嘴吐齣來個東西,不偏不倚,正落在佛庫倫的衣服上。佛庫倫撿起來一看,原來是一顆紅撲撲的果子。還在水裏的兩個姐姐問是什麼東西,佛庫倫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野果,從來沒見過。但這位天真的小姑娘纔不在乎這些,她二話沒說就塞進瞭嘴裏。當時也沒什麼異樣,仨姐妹玩夠瞭之後,就穿上衣服迴傢瞭。
好在紅果無毒,沒齣人命。不,“齣人命瞭”。迴去之後,佛庫倫的肚子竟然膨脹起來,她也不明所以。經過大夫診斷,不是胃脹氣,是懷孕的癥狀。
十個月之後,一個男嬰誕生瞭。佛庫倫又驚又喜,驚的是自己未婚而孕,喜的是這個小嬰兒相貌奇特、言語清楚,很是惹人憐愛。換作其他人,也許會把孩子當成不祥之物拋棄掉,這種事兒在古書裏並不少見。但是善良的佛庫倫於心不忍,決心把自己的骨肉撫養成人。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還在繈褓中的嬰孩轉眼就長成瞭一個英姿颯爽的小少年,隻是他的母親佛庫倫未婚而有孕,難免會被鄰裏議論嚼嘴皮子。還好他們母子生活的那個地方,地處絕塞邊荒,人跡罕至,母親纔得以將其撫育成人。
由此可見,雖然這孩子的齣生有些傳奇,但是天女的傳說,便顯得很無稽瞭。
母親佛庫倫在他小的時候,為他取名叫布庫裏雍順,因為她在布庫裏山下誤食瞭硃果纔有瞭身孕,所以特意用“布庫裏”三個字作為兒子的名字,以示紀念。這孩子長到十來歲的年紀時,聰慧非凡。單親孩子總會遇到這種問題,每每想起自己是母親獨自撫養長大的,有母無父,便問母親自己姓什麼,母親便以“愛新覺羅”四個字與他為姓。
“愛新覺羅”是長白山下居民的土語,後來布庫裏雍順的後裔建立瞭滿洲國,所以相傳這幾個字應是滿語。如果按照漢語的解釋,“愛新”可以當金子來講,“覺羅”即是姓氏,可當遠支的意思講。
這便是姓氏由來的典故。而佛庫倫到底是不是天上的小仙女,也沒有必要去過度探究瞭,不求甚解反而更有意味。
話說布庫裏雍順漸漸地長大,在那個環境裏,也學瞭一些騎馬射箭的功夫,閑暇時候,常常在河邊摺柳枝編筏子。這個業餘興趣愛好可真奇怪!原來這小子胸懷大誌,在心裏念叨著如果久居在這蠻荒之地,這一生也不會有什麼作為瞭;如果將柳條編成一條筏子,紮筏而渡,就可以齣去看看外麵的世界瞭。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柳條越編越多,越來越大,居然讓他編成瞭一條柳筏。
布庫裏雍順喜不自禁,也沒迴傢給母親留個話,就推筏下水,順著河流飄然而去。少年布庫裏雍順的奇幻漂流之旅開始瞭。
乘坐在筏子上的少年,一副乘風破浪的架勢。冥冥之中好像有風伯河神庇佑,暗中引導,竟把布庫裏雍順送到瞭一個好去處,在那裏,他以後將建功立業,成就不世之功。
在長白山東南方有個地方,叫鄂謨輝。這裏有一個村落,約有百十來戶人傢,在這些人傢裏隻有三個姓氏。所有的村民都生性強悍,好勇鬥狠,因此連年爭鬥、互相殘殺。寫到這裏不禁啞然失笑,想到現在中國許多地方的村民,也喜歡爭強鬥狠,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地兒的遺風所緻?
如果漂流的盡頭沒有一隻老虎,那麼一定會有一個美女。這天,有個女孩子在河邊打水,看見一隻柳筏從上遊隨波逐流,飄搖而來,筏上端坐著一名年輕的男子。這姑娘有點兒被嚇到瞭,趕忙迴傢告訴傢裏的男丁。
前言/序言
序言
每一次革命成功,都會有許多亂七八糟的軼聞野史麵世,打擊誹謗前朝毫不留情,剛垮掉的大清朝自然也難逃各種口誅筆伐,怎不讓人嗟嘆。
假如大清朝真的沒有離心離德,那麼江山社稷傳之韆鞦萬代都有可能。為什麼辛亥革命一鬧起來,朝廷就完蛋瞭呢?近來有些用陰陽五行之說來穿鑿附會這個的,說原因是大清和秦、隋兩朝一樣,都是水命。但是秦、隋都隻傳瞭兩代,隻持續瞭幾十年,而大清朝又為何能流傳二百八十六年之久?
以前太史公司馬遷寫瞭《史記》,蔚蔚然成就瞭一傢學說。太史公目光之超卓,見解之高妙,是班固(著《漢書》)、範曄(著《後漢書》)和其他史傢所達不到的。後世有不少人對班、範頗有誹謗譏諷,這些人不問是非,不辨善惡,放著國傢社稷的正經事兒不談,整天鼓搗些庸俗的東西,鬍編亂造成書。難道就可以自吹自擂“這就是曆史”?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我動筆寫這本《清史演義》,想戳穿這些穿鑿附會的一傢之言,雖然裏麵有些地方也旁徵博引瞭前人的史作、文獻,但不改我的主旨。此書立意,雖說不能勸善懲惡,但是鞭撻奸邪還是不遺餘力的。
我捫心自問,覺得自己實在沒有當史學傢的纔華,也不敢隨意談古論今。
但我看到許多書店、地攤所賣的曆史類書籍,雖然多如牛毛,但大都嘩眾取寵,不堪入目,其寫作水平和觀點,本人實在不敢恭維。所以私下裏特彆想矯正這些不良之風,又擔心自己的水平有限,所以絞盡腦汁想瞭幾天,也沒有寫齣一篇。就不能從大局著眼嗎?說鬍人是雜種,本來就荒誕不經,說衛女是狐狸精變的更是無稽之談。
清醒些的,看到清朝確實沒有什麼醜聞,其當時能夠問鼎中原,實有我們漢族比不上之處。而今一些牆頭草,卻是圍聚在那些請願者身邊,爭著藉輔佐之功,來封個王啊侯啊的,幾乎要把民主再重新改成君主專製,開曆史的倒車!
我想,曆史演義小說畢竟也是史書的一個支流,完全可以和古典文獻相提並論,而且我國的人民,也比較喜歡看稗官野史。
我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大傢能一目瞭然,不用再擔心晦澀難懂。如果書裏麵有哪段文字,能讓您有所收獲,那麼其功績恐怕也不輸於正史,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我一直勤勉努力,終於完成瞭這部小說。
從天命紀元開始,一直到宣統退位,總共二百九十七年的曆史資料,我選擇最重要的一些資料來演繹這部小說,經過許多資料的搜集和資料真僞的考證,就算在一些細節方麵,我也力求能還原曆史的本來麵目。
至於帝王專製的魔力,我也再三闡述我的觀點,希望後來者能引以為戒。全書共一百迴,聊以供大傢做茶餘飯後的消遣,或者當作建設祖國的小參考。文章寫得倉促,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希望讀者不要嘲笑我的馬虎!
清史演義(現代白話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史演義(現代白話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