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钦商盛宣怀
原价:28.00元
作者:汤黎
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40314019
字数:
页码:27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340kg
编辑推荐
《钦商盛宣怀》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
内容提要
《钦商盛宣怀》作者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逝世于上海),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末的一个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1879年,署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赴粤办理沙面事件;同年,署天津海关道。1885年,任招商局督办。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次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航运范围不仅扩大到山东整个沿海,而且还开辟了烟台至旅顺的航线。1891年春,在烟台设立胶东第一广仁堂慈善机构。次年,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1896年,任铁路公司督办,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于上海。1902年,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钦商盛宣怀》结合时代大背景,选取盛宣怀一生的主要活动加以描述,以期能客观地评价这个人物。
目录
第一章 常州出世
第二章 青少年时的经历
第三章 入李鸿章幕
第四章 初涉洋务
第五章 参与轮船招商局
第六章 关注外事和筹备湖北矿务
第七章 一波三折
第八章 办矿挫折
第九章 经营电报局
第十章 独揽招商局大权
第十一章 总理华盛织布局
第十二章 督办汉阳铁厂和铁路总公司
第十三章 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第十四章 办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
第十五章 导演东南互保
第十六章 与袁世凯的恩恩怨怨
第十七章 总理汉冶萍公司
第十八章 流亡日本
第十九章 上海豪门
第二十章 身前身后
盛宣怀年表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钦商盛宣怀》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位历史人物。我们常常习惯于将历史人物简单地标签化,或者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泛泛而谈。但盛宣怀,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其复杂性绝非一两句话能够概括。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他的功绩,而是能够深入剖析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以及他如何在这个时代洪流中,凭借他的智慧、胆识和人脉,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尤其是在晚清那个内忧外患、巨变前夜的特殊时期,他能够成为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背后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逻辑和策略。我非常好奇,他如何平衡好“官”与“商”的双重身份?他在处理国家大事和个人利益之间,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书中是否会展现他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与不易,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略而付出的代价?我渴望看到的是,一个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其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也有着普通人的困惑、矛盾,以及不为人知的牺牲。这才能让读者真正地走进人物的内心,理解他的历史定位,而不仅仅是把他当作一个遥远的存在。
评分作为一名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史着迷的爱好者,我对于《钦商盛宣怀》这本书抱有极大的期待。盛宣怀的名字,总是与中国近代工业、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开创性事业紧密相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这些事业的简单介绍,而是能够深入剖析他作为“钦商”的角色,是如何在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向近代工业化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桥梁和催化剂作用。他与外国资本的周旋,他对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策略,他如何在国家政策的限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商业的力量,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他对中国近代商业精神的塑造,以及他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当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客观地展现他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和挑战,毕竟任何一个在历史洪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先行者,都不可能完全没有争议。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盛宣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他对那个时代留下的宝贵遗产。
评分拿起《钦商盛宣怀》,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对历史深层思考的渴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跳出对盛宣怀个人事迹的简单梳理,而是能够引导我深入探究他所处的那个宏大历史背景下的社会变迁。他是如何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下,利用其商业才能,成为一位能够深刻影响国家命运的人物?他所代表的“钦商”身份,对于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他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他在金融、实业等领域的创新和贡献。但同时,我也希望书中不要回避他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比如他与传统保守势力的摩擦,他与西方列强的博弈,以及他作为一位商业巨头,在政治漩涡中的身不由己。如果这本书能够通过盛宣怀的视角,折射出晚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图景,展现出那个时代无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奋斗、挣扎与选择,那么它无疑将是一本极具深度和价值的著作,能够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评分初翻开《钦商盛宣怀》,就被那封面上的沉稳气息所吸引,仿佛能闻到纸张泛黄的年代感,以及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所特有的厚重。作为一个对近现代史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那个时期的人物故事,远比单纯的史料记载来得鲜活。宣怀,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几分传奇色彩,一个在晚清时期纵横捭阖的人物,其经历本身就足够引人遐想。我尤其期待书中如何描绘他如何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年代,在传统与西方的夹缝中,游走于官场与商场之间,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他作为一个“钦商”,其身份的独特性,以及他如何利用这一身份,又如何被这一身份所束缚,这些都充满了研究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他作为一个人,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他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以及他在那些关键时刻,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毕竟,再宏大的历史叙事,归根结底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构成的,而宣怀,无疑是那个时代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复杂的个体之一。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窥见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盛宣怀,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时代弄潮儿。
评分对于《钦商盛宣怀》这本书,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我带回到那个刀光剑影、风起云涌的晚清。我不想读到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而是希望通过文字,能够感受到盛宣怀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能够体会到他与各方势力博弈时的惊心动魄,能够理解他那些超越时代的商业眼光和战略布局。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他与那些同时代的名人之间的互动,比如与朝廷大员的周旋,与西方商人的谈判,以及他在关键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影响。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性格特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让他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能够成为一位“不倒翁”,并且在商业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本书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它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部关于那个时代、关于人性、关于时代选择的生动写照,读起来一定会非常过瘾,让人爱不释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