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儿童文学教育作为文学教育主要分支,既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同时又具有文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儿童文学的多维阐释》把这一话题放在多种文化关系中考量,从儿童自身精神生命空间、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童文学经典文本评析、儿童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关联、儿童阅读和少年儿童读物出版等多个方面,梳理出儿童文学教育复杂的呈现方式和丰富内涵,从而探究出儿童文学独特的诗意品格。这种多维融通的研究方法,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提供了创造性的思考空间,是一本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专著。
作者简介
李学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学术研究方向: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小学语文文学教育。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很好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奖、上海作家协会很好作品奖、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全国幼儿文学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精彩书评
★学斌小说和评论都写,理论研究也颇有心得。他在儿童文学的“幽默”和“游戏精神”上有过认真的发掘,近年则对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课题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他有一个特点是善思,也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议事议人,每每一语中的,那几个字的评价,常常是经得起咀嚼的。要是平时没有认真想过,这样的话是说不出的。
——《文汇报》原副刊主编、评论家 刘绪源
★学斌不仅执着于较为宏观的理论探讨,而且重视贴紧儿童文学的具体文本,注意对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现象进行检视,使自己的理论言说有实实在在的依凭,这种研究姿态是我所喜欢的。应该说,有这样的意识,并且能将两者有机结合的青年(相对而言)学者尚不多。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家 朱自强
★第六代学人没有简单踩着第五代学人的足迹前行,而是着重从话题、话域的开辟和细部、专题研究的深入两方面来寻找自己的论述空间,从而形成初步的,同时也是颇有各自特色的学术论域和批评个性。李学斌的批评文字相对机敏迅捷,紧贴当下的儿童文学现实,同时也不乏理论方面的某种升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评论家 方卫平
目录
序/1
第一章文学教育/001
儿童文学教育及其内涵构成1002
试论儿童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关联1014
谈谈儿童文学的课程价值化28
试论儿童文学“隐性课程”的价值发现纟040
谈谈儿童文学的教学内涵及其目标定位/051
试论儿童文学教学策略及其应用/062
儿童文学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探析1078
第二章原创评析/091
文学背后的暖意和力量/092
回归或超越/101
爱与美的合奏/110
“迷人巷”与“永无乡”:边缘童年的心灵镜像/117
幼儿审美发生的密码该如何破译?/124
蓦然回首的珍惜与感动/131
儿童小说一次成功的“语体实验”/138
寻找生命里的真山/142
真正的童年应该什么样/146
“忙人”简平为上海少儿报刊立传/153
安武林:儿童散文的诗性表达/157
烟斗里的温情和浪漫/163
山村荒寂,老牛缘何说话/170
有一种成长叫“游荡”/176
海洋里的生命歌咏/186
美德故事,轻舞飞扬/193
梦想“童话秀”/199
穿越历史的英雄传奇/208
美在发现,也在耐心/214
……
精彩书摘
《儿童文学的多维阐释》:
束沛德先生是我敬重的师长。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他曾长期在中国作协任职,并做过二十余年儿童文学的“掌门人”,更是由于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儿童文学前辈,他为当代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鼓呼,替转型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鼓气,为儿童文学新人的成长鼓劲的拳拳热忱、殷殷期待,以及作为颇有建树的老一辈儿童文学评论家,他那些观点鲜明、思维开阔、逻辑谨严、笔调平易的评述文字,所体现出的刚柔相济、信达合一的批评本色。也正是这种客观、公允、晓畅、简约的评论风格曾让我在初涉文学评论之初,就洞悉了文学评论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养、所要秉持的准则。基于这样的理解,束先生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沉稳、内敛、正直、豁达、宽厚、仁爱的长者形象。而读完他最新出版的纪实散文集《我的舞台我的家——我与中国作家协会》,敬仰之情不禁又添几分。
这是一本平实、素朴的纪实散文集。集中所收79篇文章,其文字之平和、素朴、亲切如常与叙述的简约、不事雕琢浑然一体,俨然就是束先生为人的风格写照。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浓缩七十年风雨人生,回味跑龙套酸甜苦辣”。具体说来,集中所述七十年风雨人生,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职业范围内的文学组织活动、作协领导工作,还包括了文学实践层面的儿童文学批评、纪实散文写作等。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学活动、文学实践所体现出的为人、为文、为事之道,以及在沧桑流转中所折射出来的当代文坛人事沉浮、世事变迁,以及隐蓄其中的作者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闪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纪实散文集正可谓源于文学,而又超越了文学;始于文学,却不止于文学。正如作者所说:“我的成长,我的挫折,我的欢乐,我的痛苦,都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相连,息息相关。在我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历史的投影和折光。”
这一点,让人联想到传统的文学研究范式。孟子在《万章下》中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学作品,就应该对作家本人的身世、经历、思想有所了解、把握。而二十世纪美国大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也借由“作品、作家、环境、读者”文学四要素再次强调了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之间的深层联系。
……
前言/序言
李学斌是一个稳健,厚重,富有激情的人,是个地地道道文如其人的作家和评论家。文字里可以挟雷挟电,但夹带不了一点狡猾。所以,他的文字,大多如北方的山,北方的土,北方的岩石。你必须深深地吸一口气,稳稳心神,才能深入他文字的深处,乃至心中。
李学斌是一个作家,所以懂作家。彻底地与作家惺惺相惜,他是做不到的,批评家的良知和原则妨碍着他。所以,读他的批评文字,总能看到一丝纠结的苦痛。他对创作主体所付出的劳动,不仅包含有敬畏之情,而且带有体恤之意。这种善良的体察,是有温度的,可以触摸和感知。所以,他宁愿一遍又一遍地去读作家的文字,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批评方式。这也使得他对文本的解读入木三分。他对文本解读的深入以及精准,在当代儿童文学批评家中是非常突出的。
学斌做学问,搞批评,下的都是苦功夫。尽管他的文字富有激情,但说到底,体现的还是传统的批评风格——扎实,严谨,言之有物,富有逻辑性,不轻易送人高帽子,也不轻易去打棍子,更不去隔靴搔痒。踏踏实实,不张扬,正如他的为人一样。无论是对作家文本的批评,还是对现象的批评,或者综合性的创作述评,都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尤其是,他喜欢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秉承独立的批评原则,这使人对他的批评高看一眼。
无论是作为创作型的学者,还是学者型的作家,都很难确定学斌在文学风格或流派上的归属,或者南方派,或者北方派,或者学院派,似乎都难以涵盖他的儿童文学批评类属。现实的文学生态中,尽管我们对圈子文化是那么地不屑,但我们还是努力地把自己归之某个群体。这在中国文坛上似乎是一大奇观。而李学斌虽身居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却远离文坛的喧嚣、世俗的纷争,默默地教书,做学问,搞创作,这也是我对他保持高度敬意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在我看来,当下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代际传承梯队之中,李学斌是60后批评家中最有实力、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但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时代,一个人的成就与能力在很多时候是不成正比的。他很少有惊人之论,也不会做秀,所以,他那些优秀的评论并不会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换句话说,就是他不会经营自己,不善于经营自己。其实,是他骨子里的那份清高妨碍着他。那份清高并不是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而是他的良心和良知使他不愿意去追逐那些虚妄、虚荣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不愿意丧失自己的原则……
现在,学斌要出新的评论集,嘱咐我写序,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我来写,的确不是最佳的选择。我太了解他这个人了,但我的分量太轻,所以,我只能说一些我对他的认识和评价。我非常愿意把他比喻成一颗硕大的珍珠,我们的文坛和我们这个时代,实在需要这样的人。我不希望未来的人从沉淀的岁月里去打捞,而是希望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把这颗珍珠从蚌壳里取出来!
儿童文学的多维阐释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儿童文学的多维阐释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