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留美杂忆
原价:32.00元
作者:钱存训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807079934
字数:230000
页码:3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钱先生研究中国书史,其成就举世无人能出其右。……中国文化中的载体,亦即文字与书籍,其发展过程,因为钱先生数十年研究的积累,有了详尽而清晰的记录。
在他独立经营下,芝加哥大学的东亚图书馆,逐步发展为世界知名的汉学研究中心……在发展东亚图书馆事业及训练东亚图书馆学专家两方面,钱先生创立了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制度,当可称为传世的教育事功。
——许倬云
内容提要
相较于前辈留学海外的学者,钱存训教授的机遇与他人不同。他在偶然的因缘下抵达美国,开始其工读岁月,继而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成绩卓著。自1950年以来,美国逐渐成为区域研究及汉学研究的重镇,钱教授首先扩建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奠定其东亚研究中心的地位。在教学及研究中,对汉字的特色、书籍和各种文字记录的载体、造纸印刷等的传播与演进,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做出开创性的研究与定论。钱教授于本书中回忆毕生治学之路,于开拓思想、兼容中西文化的历程中,和国际学者相互切磋,贡献良多。附录中并收入家世渊源、家人小传、访问报道、著述评论及诸位师友怀念等文,恰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学术史与文化史的缩影。
在本书中,钱存训教授回忆了毕生治学之路,于开拓思想、兼容中西文化的历程中,和国际学者相互切磋,贡献良多。附录中并收入家世渊源、家人小传、访问报道、著述评论及诸位师友怀念等文,恰是中美两国近代教育史、学术史与文化史的缩影。
目录
许倬云序
吴格题诗
前言
第一章 国内经历
一 家庭背景
二 国内教育
三 交大五年
四 北图十年
五 善本运美
六 居易以俟
第二章 定居芝城
一 交换学者
二 永久居留
三 安居乐业
四 美国生活
五 工余活动
第三章 工读十年
一 芝大简介
二 图书馆学
三 主修课程
四 学习成就
五 译书统计
六 博士论文
第四章 坐拥书城
一 建馆经过
二 善本特藏
三 采访禁运
四 工作人事
五 总结回思
第五章 教研一得
一 东方语文
二 汉学入门
三 访夏威夷
四 著述研究
第六章 退而未休
一 访问日本
二 重踏故土
三 初访台湾
四 再访欧洲
五 出版服务
六 著作出版
七 接受荣誉
附录一 家世渊源
一 钱姓原始
二 钱氏家训
三 泰州县志
四 旧事摭拾
五 老宅余韵
六 家人小传
附录二 先德遗墨
一 刘鳞生题词
二 江南乡试刻石
三 钱桂森手迹
四 钱桂森著述
五 钱锡彤(屺思)书画
六 钱慰贞(斡庭)书法
附录三 作者生平
一 钱存训资料
二 书海耕耘乐不疲:钱存训教授小传(周原)
三 松龄添岁月,鹤算纪春秋(汪雁秋)
四 华人精英录:访钱存训教授(宗鹰)
五 访钱存训教授谈中国书籍史之研究及治学方法(张宝三)
六 抱简劬书、后学楷模:访钱存训先生(张志强)
附录四 著述评论
一 《书于竹帛》写作缘起
二 《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自叙
三 《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新版说明
四 《中美书缘》前言
五 钱存训教授的著述(潘铭巢)
六 钱存训先生著述的国际评论(别立谦)
附录五 师友怀念
一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教授
二 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
三 董作宾先生访美记略
四 袁同礼馆长与国际文化交流
五 吴光清博士生平概述
六 怀念顾廷龙先生
附录六 福杯满溢(许文锦)
一 福杯满溢
二 永恒的爱
三 爱是舍己
四 我的见证
五 金色年华
六 受洗经过
附记
编后致谢
后记
作者介绍
铁存训,191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县。南京金陵大学(现为南京大学)文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博士。曾任北京图书馆南京及上海办事处主任、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明学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教授、远东图书馆馆长、夏威夷大学访问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学系荣誉教授、东
文摘
序言
《留美杂忆》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好奇心。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留美”往往意味着光鲜亮丽的学术成就,或是成功的商业案例。但“杂忆”二字,却透露出一种更生活化的、更私人的叙事。我设想,这本书里可能不会充斥着高深的理论,而更多的是一些琐碎却真实的生活片段。比如,作者第一次在美国超市购物时的手足无措,第一次听到地道的美国口音时产生的困惑,或者是在某个节日里,如何与当地人一起庆祝,体验他们的风俗习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美食的描写,毕竟,食物往往是连接人与文化的重要纽带。作者有没有尝试过当地的特色食物?有没有怀念家乡的味道,并自己动手制作?又或者,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作者在学习、工作之余的个人爱好和社交活动的描写?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勾勒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作者形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在场感”,仿佛我就是那个置身于美国,亲身经历着这一切的观察者。
评分“留美杂忆”,光是这个书名,就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总觉得,“杂忆”这两个字,比“回忆录”或者“纪实”更加有温度,也更加引人遐想。它暗示着一种不刻意、不强求的叙述方式,就像是那些在脑海中零散却又鲜活的片段,被作者轻轻拾起,并串联起来。我猜想,这本书里可能会有许多关于作者在美国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那些可能在正式的场合不会被提及,但却构成了真实人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作者是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的?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有哪些有趣的经历?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作者在美国的求学经历的细节,比如课堂上的互动,与教授的交流,或者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无数个夜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跨文化交流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它可能是一本让人会心一笑的书,也可能是一本让人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的书。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像是老电影的片段,又像是泛黄的日记本。 “留美杂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怀旧和故事感。“杂忆”二字,更是暗示了这本书并非以某个主题或时间线索为主导,而是更像一篇篇独立的小品文,记录下作者在美国的点滴生活。我脑海中猜测,书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具体的场景描写,比如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街头巷尾的风景是怎样的?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又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中美两国在文化、教育、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的。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还是以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去观察?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作者个人成长经历的描写,比如刚到美国时的迷茫和不适应,到后来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我想,这些经历一定会非常精彩,也一定能给同样在异国他乡求学或生活的人们带来很多启发。这本书,或许就像一个窗口,让我能够窥见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充满人情味,也充满挑战的美国。
评分读到《留美杂忆》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一种淡淡的、带着些许烟火气的画面。它不像那些宏大的叙事,而是更偏向于个人化、碎片化的记录。“杂忆”,意味着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时间线,而是以一种随性的方式,将那些在留美期间触动过作者心灵的点滴记录下来。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作者在美国社交生活的描写?比如,是如何结交朋友的?有没有参加过当地的社团活动,体验过他们的生活方式?又或者,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作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如何寻求帮助和克服的?这些经历,往往最能展现一个人的韧性和成长。我也期待着书中能有一些关于作者对美国社会、文化、乃至人情世故的独特观察和感悟。它们或许不一定深刻,但一定真实。这本书,就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户,让我能够窥见一个普通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图景,感受那份独特的经历和情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留美杂忆”,听起来就像是作者在海外生活的一串串零散但珍贵的片段,我总觉得这样的书,读起来不会像那种严谨的学术论述,更像是和一个老朋友促膝长谈,分享着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那些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因为某个物件、某个场景、某个细节而被勾起的酸甜苦辣。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异乡奋斗的人们,背后一定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坚守。他们是如何适应新的环境的?面对文化差异时,又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和理解?书中的“杂忆”,是否会涉及那些让人捧腹的误会,亦或是那些悄无声息却又刻骨铭心的孤独?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比如作者是如何解决温饱问题的,如何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归属感,又或者是在思乡的时候,是如何排解内心的愁绪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最能触动人心,也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经历和内心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力量,一种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和勇气的力量,一种在不同文化交融中也能找到自我价值的力量。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
评分书的内容挺好,作者家学渊源。
评分值得一读
评分值得一读
评分值得一读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物流也很给力!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