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通史·第八捲:中國南傳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

世界佛教通史·第八捲:中國南傳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筱筠,梁曉芬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1617057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537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哲學宗教研究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8
字數:345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首先,它是國內外學術史上第一部真正的“世界佛教通史”。


其次,它是一部既凸顯中國佛教主體性又彰顯世界佛教多樣性的佛教通史。

第三,它是一部有著明確問題意識的世界佛教通史。

第四,它是一部彰顯佛教和平精神和價值導嚮的世界佛教通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世界佛教通史叢書之中國佛教捲,介紹瞭中國南傳佛教發展情況。主要內容如下:

  一、中國南傳佛教的分布。中國南傳佛教的地理位置分布,中國南傳佛教的信仰民族分布。

  二、元代以前佛教的傳入(13世紀以前)。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傳入雲南,元代以前南傳佛教的傳入。

  三、元代中國南傳佛教的初步發展(13世紀-14世紀)。元代南傳佛教傳播發展的社會曆史條件,東南亞不同派彆的形成及發展等等。

  四、明朝至清朝中葉中國南傳佛教的隆盛(14世紀—1840年)。明清南傳佛教隆盛的社會曆史條件,南傳佛教不同教派的傳入及傳播等等。

  五、近現代中國南傳佛教的發展和流變(1840-1950)。改土歸流及南傳佛教的發展變化,漢傳佛教的發展與南傳佛教的交流等等。

  六、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的變革與復興(1950-)。中國南傳佛教的改革與變化(1950-1966),中國南傳佛教的麯摺與沉寂(1966-1976),中國南傳佛教的恢復與發展(1978-1999),中國南傳佛教的復興(2000-),中國南傳佛教教派的傳承與流變,中國南傳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作者簡介

  鄭筱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副所長兼《世界宗教文化》編輯部主任,並擔任全國青聯社科聯理事、全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宗教研究年鑒》執行主編。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中國南傳佛教的分布
第一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地理位置分布
第二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信仰民族分布
一 雲南境內傣族的分布
二 雲南境外的傣泰族群

第二章 元代以前佛教的傳人(13世紀以前)
第一節 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傳人雲南
一 雲南大理地區與緬甸驃族的交往
二 元代大理國時期漢傳佛教的隆盛
第二節 元代以前南傳佛教的傳人
一 元代以前南傳佛教傳入的社會曆史條件
二 元代以前南傳佛教的傳入

第三章 元代中國南傳佛教的初步發展(13-14世紀)
第一節 元代南傳佛教傳播發展的社會曆史條件
一 傣泰民族文化圈的形成
二 東南亞佛教文化圈的形成
三 元朝對傣撣地區的經略
第二節 東南亞不同派彆的形成及發展
一 斯裏蘭卡佛教派彆的形成及發展
二 泰國佛教派彆的形成及發展
三 緬甸佛教派彆的形成及發展
第三節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人
一 傣泰族群交流及佛教的傳播
二 南傳佛教經典的傳入
第四節 南傳佛教與本土文化的接觸與交流
一 南傳佛教與本土文化的接觸與衝突
二 南傳佛教與本土文化的交流與融閤
第五節 中國南傳佛教僧團的建立
一 中國南傳佛教的主要教義
二 中國南傳佛教僧團的建立
三 中國南傳佛教儀式常誦佛經
第六節 傣文的創立和佛經翻譯
一 傣文的創立
二 佛經的翻譯

第四章 明朝至清朝中葉中國南傳佛教的隆盛(14-19世紀中葉)
第一節 明清南傳佛教隆盛的社會曆史條件
一 東南亞南傳佛教的發展
二 雲南與東南亞的交流
三 傣族土司製度的完善
第二節 南傳佛教不同教派的傳入及傳播
一 潤派的傳入及傳播
二 多列派的傳入及傳播
三 擺莊派的傳入及傳播
四 左抵派的傳入及傳播
第三節 中國南傳佛教文化圈的形成及發展
一 中國南傳佛教文化圈的形成
二 中國南傳佛教文化圈的發展
第四節 中國南傳佛教寺塔的興建
一 中國南傳佛教佛寺的興建
二 中國南傳佛教佛塔的興建
第五節 中國南傳佛教經典的傣譯及傳承
一 高僧和巴利《三藏》的傣譯
二 傣文佛教經典的保存及傳承
第六節 中國南傳佛教組織管理製度的完善
一 中國南傳佛教佛寺管理係統的建立和完善
二 中國南傳佛教佛塔管理係統的建立和完善
三 中國南傳佛教居士製度的建立和完善
四 中國南傳佛教波章 管理係統的建立和完善

第五章 近現代中國南傳佛教的發展和流變(1840-1950)
第一節 改土歸流及南傳佛教的發展變化
一 傣族地區的改土歸流
二 南傳佛教的發展變化
第二節 漢傳佛教的發展與南傳佛教的交流
一 漢傳佛教發展的社會曆史背景
二 漢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的交流
第三節 中國南傳佛教教派的發展及衍化
一 潤派的發展及衍化
二 多列派的發展及衍化
三 擺莊派的發展及衍化
四 左抵派的發展及衍化
第四節 中國南傳佛教僧團製度的發展成熟
一 中國南傳佛教僧團管理模式的發展
二 中國南傳佛教僧階製度的發展
第五節 中國南傳佛教寺院教育的傳承
一 中國南傳佛教寺院教育的傳統
二 中國南傳佛教寺院教育的傳承

第六章 當代中國南傳佛教的變革與復興(1950-)
第一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改革與變化(1950-1966)
一 中國南傳佛教的新變化
二 中國南傳佛教迎奉佛牙
三 中國南傳佛教團體創建
第二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麯摺與沉寂(1966-1976)
第三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恢復與發展(1978-1999)
一 中國南傳佛教團體逐步恢復
二 中國南傳佛教寺塔陸續重建
三 中國南傳佛教教育事業重振
四 中國南傳佛教工作會議召開
五 中國南傳佛教文化交流的發展
第四節 中國南傳佛教的復興(2000-)
一 中國南傳佛教寺院教育的發展
二 中國南傳佛教團體建設的完善
三 中國南傳佛教團體工作的推進
四 中國南傳佛教慈善事業的實踐
五 中國南傳佛教僧階製度的認定
六 中國南傳佛教文化交流的深化
七 中國南傳佛教寺院復興的標誌
第五節 中國南傳佛教教派的傳承與流變
一 潤派的傳承與流變
二 多列派的傳承與流變
三 擺莊派的傳承與流變
四 左抵派的傳承與流變
第六節 中國南傳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一 西雙版納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二 德宏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三 耿馬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四 孟連佛教經典的整理與保存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用戶評價

評分

物美價廉,貨真價實,服務周到.

評分

書是平裝,內容相對單一,寫作也模式化瞭,未見新見解和新材料。京東活動不錯!

評分

第四,它是一部彰顯佛教和平精神和價值導嚮的世界佛教通史。

評分

佛教距今已有兩韆五百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傢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很多人産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嚮不滿。

評分

書是平裝。內容一般,韆篇一律的。沒有看到新材料和新見解。京東活動很好,服務也很好

評分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捲:日本佛教 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收到時塑封著挺好的。

評分

 由於地理總誌具有“明天下,察郡邑,振紀綱,固社稷”的功能,漢晉以來曆朝曆代官修、私撰瞭眾多地理書。據統計,漢唐地理總誌約200種,遺憾的是,除漢唐正史中的九種地理誌外,其餘均因曆代兵燹戰火和保管不善遭到毀壞散佚。南宋鄭樵曾惋嘆“自漢以來,書籍至於今日百不存一二”。本書作者陸續從史注、地誌、類書、文集中輯錄失傳的69種漢唐地理總誌,佚文約50萬字。其中20餘種佚誌為曆代未被著錄、前人未曾輯錄者。如《魏書郡國誌》、唐《地理誌》等。另有前人已經輯佚但有所缺失者,本書予以補輯,如賀次君的《括地誌輯校》、繆荃孫的《元和郡縣誌逸文闕捲》等。所輯佚文多為各地的建置沿革、城邑變遷、文化遺産與山川物産等,對當今研究曆史地理、編修地方誌有直接的現實使用價值。

評分

非常好的書,賣傢發貨速度也很快。

評分

目前中文世界,最好的一套佛學論著瞭,不管有多少不滿,都無法取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