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深度军事》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军事
  • 坦克
  • 装甲车
  • 武器
  • 军事科技
  • 珍藏版
  • 鉴赏
  • 世界武器
  • 军事装备
  • 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51563
版次:2
商品编码:1202545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5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机枪的使用、堑壕战的产生,使得坦克这种掩护步兵突进的装甲战斗车辆应运而生,在战场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出尽了风头,被称为“陆战之王”。由于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先进,加上战争形势的改变,以及其他装甲车辆的崛起,导致坦克的使用率逐渐降低。但是作为地面优秀的突击力量,在特殊装甲车辆的配合下,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并非无用武之地。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取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数百种装甲战斗车辆,在第1版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数十种,并对原有资料进行了补充和修改。此外,对其诞生历史、作战性能进行了详细、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并配有能直观反映某种装甲战斗车辆特征的图片,让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鉴赏和识别这些装甲战斗车辆。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而且图片精美丰富,适合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可以用作青少年的军事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深度军事》编委会,是由一群资深的军迷组成的写作团队,主编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以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出版过20余本军事类图书。写作团队中的作者也有曾经在《舰船知识》、《轻兵器》等专业军事杂志上发表过自作品的知名作者,还有多位曾经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过畅销军事书的主创人员。
  《深度军事》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军事图书写作团队,力求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军事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 1章 坦克与装甲车漫谈 .....1
火力配置...2
防护性能...2
机动性能...3
三大传统要素的不断强化...4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4
轻型、多用途的装甲车辆大量出现 ..5
发展乘员和部队的训练设施与技术 ..5
第 2章 坦克 ...7
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8
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 ......11
美国M26“潘兴”重型坦克13
美国M60“巴顿”主战坦克15
美国M46“巴顿”主战坦克17
美国M47“巴顿”主战坦克18
美国M48“巴顿”主战坦克20
美国M41“华克猛犬”轻型坦克...21
美国M24“霞飞”轻型坦克23
美国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 ... 25
美国 M2轻型坦克 . 26
美国M3“格兰特 /李”中型坦克 .. 27
美 /英 T14突击坦克 ...... 28
美国M22“蝉”式空降坦克 29
美国 M8-AGS装甲火炮系统 ...... 30
美国“黄貂鱼”轻型坦克..31
美国 /韩国 K1主战坦克 ... 32
美国 /以色列“萨布拉”Mk-1主战坦克 .. 34
美国 /以色列“萨布拉”Mk-2主战坦克 .. 35
俄罗斯 KV-1重型坦克 ....36
苏联T-10 重型坦克 ......38
俄罗斯 T-24中型坦克 .... 40
俄罗斯 T-26轻型坦克 .... 41
俄罗斯 T-28中型坦克 .... 42
俄罗斯 IS-2重型坦克 .....43
俄罗斯 T-34中型坦克 .... 44
俄罗斯 T-35重型坦克 .... 46
俄罗斯 BT-7骑兵坦克 .... 48
俄罗斯 T-54/55主战坦克 .49
俄罗斯 T-62主战坦克 .... 51
俄罗斯 T-64主战坦克 .... 53
俄罗斯 T-72主战坦克 .... 55
俄罗斯 T-80主战坦克 .... 57
俄罗斯T-80UM2“黑鹰”主战坦克 59
俄罗斯 T-90主战坦克 .... 61
俄罗斯 T-95主战坦克 .... 63
德国“豹2”主战坦克 .... 65
德国“虎王”重型坦克....67
德国“豹”式中型坦克....68
德国“豹1”主战坦克 .... 70
德国“虎”式重型坦克....71
德国一号中型坦克.73
德国二号轻型坦克.74
德国三号中型坦克.75
德国四号中型坦克.77
德国 A7V坦克 .... 78
德国P-1500“怪物”坦克 .80
德国 E-100重型坦克 ...... 81
德国八号“鼠”式超重型坦克.....82
德国 /西班牙“兰斯”主战坦克 ... 83
英国A1E1“独立者”多炮塔坦克 ..84
英国TOG1 重型坦克 ......85
英国TOG2 重型坦克 ......86
英国A33“奋进号”中型坦克 .....87
英国玛蒂达Ⅰ步兵坦克....88
英国玛蒂达Ⅱ步兵坦克....89
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 90
英国“丘吉尔”步兵坦克..92
英国“谢尔曼萤火虫”中型坦克...93
英国“挑战者1”主战坦克 95
英国“百夫长”主战坦克..97
英国“蝎”式轻型坦克....99
英国“酋长”主战坦克...100
英国“十字军”巡航坦克.102
英国“克伦威尔”巡航坦克......103
英国“彗星”巡航坦克...105
英国“维克斯”MK7主战坦克 ....106
英国“小威利”坦克.....108
英国维克斯 MK.E轻型坦克 ...... 109
英国 Mark I坦克 .. 110
意大利 M11/39中型坦克 .111
意大利 M13/40中型坦克 .112
意大利 M14/41中型坦克 .114
意大利 P-40重型坦克 .... 115
意大利C1“公羊”主战坦克 ..... 116
法国索玛 S-35中型坦克 . 119
法国 B1重型坦克 .120
法国 AMX-30主战坦克 .. 121
法国AMX-56“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123
法国 AMX-40主战坦克 .. 125
法国雷诺 FT-17坦克 ..... 127
法国 FCM 2C重型坦克 ...128
法国 FCM F1超重型坦克 . 129
法国 ARL 44重型坦克 .... 130
法国 FCM 36轻型坦克 ... 131
日本 90式主战坦克 ......132
日本 10式主战坦克 ......134
日本 97式中型坦克 ......136
瑞典 S型主战坦克 137
瑞士 Pz61/ pz68主战坦克 139
西班牙“豹2E”主战坦克 . 141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142
印度“阿琼”主战坦克...144
韩国 K2主战坦克 .146
土耳其“阿勒泰”主战坦克......148
加拿大“白羊”巡航坦克.149
克罗地亚M-95“堕落者”主战坦克 ...... 150
德国“豹”2A7主战坦克 .151
第 3章 自行火炮 ....153
美国 M7自行火炮 154
美国M10 自行火炮 ......155
美国M18 自行火炮 ......156
美国M36 自行火炮 ......158
美国M107 自行火炮 .....159
美国M108 自行火炮 .....160
美国M109 自行火炮 .....161
美国M110 自行火炮 .....163
俄罗斯ASU-57 空降自行火炮 ... 165
俄罗斯SU-122 自行火炮 .166
俄罗斯SU-85 自行火炮 ..167
俄罗斯SU-100 自行火炮 .168
俄罗斯2S4“郁金香树”自行火炮 169
俄罗斯2S5“风信子”自行火炮 .. 170
德国三号自行火炮171
德国“灰熊”式自行火炮.172
德国“犀牛”式自行火炮.174
德国“野牛”式自行火炮.175
德国“黄鼠狼Ⅰ”自行火炮......176
德国“黄鼠狼Ⅱ”自行火炮......177
德国“黄鼠狼Ⅲ”自行火炮......178
德国“猎虎”式自行火炮.180
德国“蝗虫10”自行火炮 181
德国“追猎者”自行火炮.182
德国 pzh2000自行火炮 ... 183
英国“阿基里斯”自行火炮......184
英国“射手”自行火炮...185
第 4章 装甲车 ......187
美国M8 轻型装甲车 .....188
美国M3 装甲侦察车 .....189
美国M20 通用装甲车 ....190
美国T17 装甲车 . 191
美国M2 半履带装甲车 ...192
美国M3 半履带装甲车 ...193
美国M38“猎狼犬”轻型装甲车 ..194
美国T27 轻型装甲车 .... 195
美国LVTP-5 两栖装甲车 .196
美国EFV 两栖装甲车 .... 197
美国AAV-7A1 两栖装甲车 ...... 198
美国“斯特赖克”装甲车.199
美国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201
美国MPC 装甲车 .203
美国M1117 装甲车 ......204
美国AIFV 步兵战车 ..... 205
美国V-100 装甲车 ...... 207
美国HMMWV 装甲车 .... 208
美国“水牛”地雷防护车.210
美国JLTV 装甲车 211
美国AAAV 两栖突击车 ..212
俄罗斯BMD-1 伞兵战车 . 213
俄罗斯BMD-2 伞兵战车 . 214
俄罗斯BMD-3 伞兵战车 . 215
俄罗斯BMD-4 伞兵战车 . 217
俄罗斯BMP-1 步兵战车 .. 219
俄罗斯BMP-2 步兵战车 .. 220
俄罗斯BMP-3 步兵战车 .. 221
俄罗斯BTR-40 装甲车 ...223
俄罗斯BTR-152 装甲车 ..225
俄罗斯BTR-60 装甲车 ...227
俄罗斯 BTR-80装甲车 ... 228
俄罗斯BRDM-2 两栖装甲侦察车 . 229
俄罗斯BA-6 装甲车 ..... 230
俄罗斯PT-76 两栖坦克 ..231
德国四号“家具车”式防空坦克..232
德国四号“旋风”式防空坦克 ....234
德国四号“东风”式防空坦克 ....235
德国四号“闪电球”式防空坦克..236
德国RSO 轻型装甲车 ....237
德国SdKfz 251 半履带装甲车 ....238
德国SdKfz 250 半履带装甲车 ....239
德国“野犬”式全方位防护运输车 241
德国“美洲狮”步兵战车.242
德国UR-416 装甲运兵车 .244
德国SdKfz 4 半履带装甲车 ......245
德国SX45 轮式重型抢救车 ......246
法国VBCI 步兵战车 ..... 247
法国VBL 装甲车 . 249
法国AMX-VCI 步兵战车 .250
法国AMX-10P 步兵战车 .251
加拿大LAV-3 装甲车 ... 252
加拿大LAV-25 装甲车 .. 253
意大利“菲亚特”6614 装甲车...254
意大利“半人马”装甲车.255
意大利VBTP-MR 装甲车 . 256
意大利“达多”步兵战车.257
日本89 式步兵战车 ..... 259
日本96 式装甲运兵车 ... 260
日本LAV 装甲车 .262
英国通用载具....263
英国“撒拉森”装甲车...264
英国“袋鼠”装甲车.....265
英国“瓦伦丁”步兵战车.266
英国“黑王子”步兵战车.267
南非“蜜獾”步兵战车...268
英国路虎“卫士”越野车.269
南非“卡斯皮”地雷防护车......271
以色列“阿奇扎里特”装甲车 ....272
以色列“沙猫”装甲车...273
土耳其“眼镜蛇”装甲车.274
瑞士“食人鱼”装甲车...275
巴西EE-11 装甲车 ......276
瑞典CV-90 步兵战车 .... 277
阿根廷VCTP 步兵战车 ...278
西班牙“瓦曼塔”装甲车.279
澳大利亚“野外征服者”装甲车..280
奥地利 4K 4FA装甲人员运输车 ... 281
德国TPz-1“狐狸”装甲人员运输车 .....282
瑞典 /南非“曼巴”MkⅡ装甲运输车 ....283
南非 RG-31“林羚”装甲运输车 . 284
美国 LARC-5两栖货物运输车 ....285
荷兰LBV“非洲小狐”多用途运输车 ..... 286
新加坡全地形履带式运输车......287
南非 RG-32M装甲人员运输车 ....288
英国“风暴”装甲运输车.289
英国 FV432装甲人员运输车 ......290
匈牙利 FUG两栖侦察车 ... 291
斯洛伐克“短吻鳄”轻型侦察车..292
巴西EE-9“卡斯卡维尔”侦察车 .293
英国“鹰”式装甲侦察车.294
西班牙 VEC轮式骑兵侦察车 ...... 295
德国“山猫”侦察车.....296
法国 AMX-10RC侦察车 ..297
南非“大山猫”装甲车...298
英国“费列特”侦察车...299
英国“萨拉丁”装甲车...300
俄罗斯 MT-LB多用途履带式装甲车 ......301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OT-64C(SKOT)装甲运输车 302
英国“撒克逊”装甲人员运输车..303
比利时“西布玛斯”装甲人员运输车.....304
第 5章 研发历史 ....305
参考文献 ......358

精彩书摘

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



M4“谢尔曼 ”(M4 Sherman) 是美国在“二战”时研制的中型坦克,尽管火力和防护力与同时期的德国坦克相比逊色不少,但在机动性和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


火力配置


M4“谢尔曼”中型坦克装备 1门 M3型75 毫米 L/40 加农炮,能够在 1000 米距离上击穿 62毫米钢板。改进型 M4A3 换装 1 门75毫米 53倍身管火炮,1000 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增强到了 89毫米。该坦克的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时期最快的,转动一周的时间不到 10 秒。“谢尔曼”还是“二战”时唯一装备了垂直稳定器的坦克,能够在行进中瞄准目标开炮。即使如此,该坦克的火力依然比不上德国“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基本参数

长度5.85米

宽度2.62米

高度

最大速度

装甲厚度

涉水深

过直墙高


重量30.3吨

最大行程161千米

爬坡度 30°

越壕宽2.3米

2.74米

42千米 /时

13~ 76.2毫米

0.91米

0.61米


前言/序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一战”)中,重机枪的使用、堑壕战的产生,使得坦克这种掩护步兵突进的装甲战斗车辆应运而生。它们在战场上,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的战场上出尽了风头,被称为“陆战之王”。坦克根据其重量,可以划分为:小型坦克(10吨以下)、轻型坦克(20吨以下)、中型坦克(20~40吨)、重型坦克(40~70吨)、超重型坦克(70吨以上)。另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弱点,从而改进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单一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成为各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如美国M60“巴顿”主战坦克、德国“豹2”主战坦克、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等。
  “二战”中,由于坦克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所以出现了很多针对它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自行火炮。自行火炮的用途不仅是反坦克,而且可以在己后方为前线士兵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如美国M110自行火炮、德国“黄鼠狼Ⅲ”自行火炮等。这种情况又促使另一种战车的大力发展,它就是装甲车,大多数装甲车可以在水上行驶,执行运输、侦察、指挥、救护、伴随坦克及步兵作战等多种任务,如美国M2“布雷德利”装甲车和俄罗斯BTR-80装甲车等。还有德国SX45轮式重型抢救车、英国“费列特”侦察装甲车等执行专门任务的装甲车,如装甲回收车、装甲指挥车、装甲扫雷车和装甲架桥车等。
  有的装甲战斗车辆(为了便于阐述,后文将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统称为装甲战斗车辆)性能不佳,但为其后同类武器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的如昙花一现,没有任何作为,但却极具历史意义;有的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本书精心选取了自“一战”至今数百种装甲战斗车辆,在第1版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数十种,并对原有资料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不论是哪一种装甲车,本书都对其诞生历史、作战性能进行了详细、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并且配有能直观反映某种装甲战斗车辆特征的图片,让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鉴赏和识别这些装甲战斗车辆。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黄成、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在内容上进行了去伪存真的甄别,使其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同时全书内容经过多位军事专家严格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准确与客观,便于读者阅读参考。由于时间和编者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 引言 在波澜壮阔的军事史长河中,坦克与装甲车以其强大的火力、坚固的防护和灵活的机动性,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它们是陆地战场上的钢铁巨兽,是战术创新与技术突破的结晶,更是国家军事实力与工业水平的重要象征。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这些陆战兵器经历了数次革命性的演变,从最初简陋的蒸汽动力装甲车,到如今集成了尖端科技的智能化主战坦克,它们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极致的战争机器进化史。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并非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册或技术手册,它是一部深入探索陆战装甲领域精髓的百科全书。本书以极其珍视的态度,搜集了全球范围内最具代表性、最具历史意义以及最具前瞻性的坦克与装甲车型号,并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宏大的装甲世界。它旨在为广大军事爱好者、历史研究者、模型制作者以及对军事科技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权威且极具收藏价值的鉴赏平台。 第一篇:装甲战车的发展演进 装甲战车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是工业革命、军事变革以及战争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本篇将追溯装甲战车从萌芽到成熟的完整历程,深入剖析每一个关键的节点和里程碑。 黎明前的曙光: 在坦克出现之前,各种形式的装甲车辆已经开始尝试性地出现在战场上。从早期的装甲列车,到一次大战前后的各种装甲汽车,这些早期探索者虽然粗糙,却为后来的坦克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回顾这些“先驱者”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以及它们在有限战场上的实际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 堑壕战的僵局使得各国急需一种能够突破铁丝网、越过壕沟、压制机枪火力的新型武器。坦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将重点介绍早期坦克的设计理念,如英国的“马克”系列坦克,法国的FT-17坦克等。我们将详细分析它们在设计上的创新,例如履带的引入、重型装甲的防护、火力配置的演变,以及它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亮相及其对战局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黄金发展期: 一战结束后,各国对坦克的认识更加深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本篇将探讨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新型坦克设计,例如法国的Char B1、英国的“玛蒂尔达”系列、苏联的T-26、T-34等。我们将分析它们在火力、防护、机动性以及生产性上的改进,特别是 T-34 坦克的出现,它对后世坦克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轻型侦察车、装甲侦察车等辅助装甲车辆的设计与发展也将得到提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铁血较量: 二战是坦克发展史上最为辉煌也是最为惨烈的时期。各种主力坦克、突击炮、反坦克歼击车层出不穷。本书将深入解析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坦克,例如德国的虎式、豹式系列坦克,苏联的KV系列、IS系列坦克,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等。我们将详细对比它们的火力、装甲、发动机性能,分析其战术运用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东线、西线、北非等不同战场上的表现。同时,弹道计算、瞄准系统、无线电通信等辅助技术的发展也将被纳入探讨范畴。 冷战的军备竞赛: 冷战时期,全球进入了一个以核武器和大规模常规军事力量对抗为特征的时代。坦克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强调“高机动性、强火力、全方位防护”的主战坦克(MBT)。本篇将重点介绍冷战时期出现的经典主战坦克,例如苏联的T-54/55、T-62、T-72系列,美国的M48、M60、M1艾布拉姆斯系列,西德的豹1、豹2系列,英国的百夫长、挑战者系列等。我们将深入分析它们的火炮口径、弹药类型、复合装甲、发动机技术、火控系统以及战场生存能力的提升。同时,装甲侦察车、步兵战车(IFV)、自行火炮等特种装甲车辆的崛起和发展也将得到充分的展示。 后冷战时代与新世纪的革新: 冷战结束后,装甲车辆的设计理念再次发生转变,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模块化以及战场适应性。本篇将聚焦于当代最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例如俄罗斯的T-90系列、T-14“阿玛塔”平台,美国的M1A2 SEPv3,德国的豹2A7+,英国的挑战者2,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等。我们将探讨它们在战场信息系统、主动防护系统(APS)、新型弹药、发动机效率、乘员生存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无人作战平台、无人侦察车等新兴装备的发展趋势也将被提及。 第二篇:经典型号深度鉴赏 在装甲战车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有一些型号因其独特的设计、卓越的性能或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永恒的经典。《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将精选数十种最具代表性的坦克与装甲车,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鉴赏。 火力之王: 聚焦于那些以强大火力著称的型号。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系重型坦克,如虎式和虎王,它们那128毫米和88毫米的巨炮,足以令所有盟军坦克胆寒。再如,冷战时期的苏系主战坦克,其125毫米滑膛炮及其配备的破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在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我们将详细解析它们的火炮口径、身管长度、弹药类型、俯仰角度、装填方式、弹道性能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 装甲壁垒: 关注那些以坚固防护闻名的型号。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系IS系列重型坦克,其倾斜装甲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抗弹能力。冷战时期出现的装备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ERA)的主战坦克,如M1艾布拉姆斯、豹2、T-72等,它们在抵御现代反坦克武器方面表现出色。我们将深入分析装甲材料的选择、装甲板的布置方式、装甲厚度的变化、附加装甲的类型(如陶瓷装甲、贫铀装甲、反应装甲)以及它们在抵御不同类型弹药时的防护效能。 机动悍将: 侧重于那些以卓越机动性著称的型号。例如,中型坦克的代表,如T-34,其优异的战场机动性令对手头疼。现代主战坦克,在拥有重型装甲和强大火力的同时,也追求高速和灵活性,如M1艾布拉姆斯使用的燃气轮机发动机,提供了惊人的动力。我们将分析它们的发动机类型(活塞式、涡轮增压、燃气轮机)、功率输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扭杆式、液气悬挂)、最大速度、越野能力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通过性。 战术之魂: 探讨那些在战术运用上独树一帜的型号。例如,步兵战车(IFV)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伴随步兵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和人员运送,如BMP系列、M2布拉德利。突击炮(Assault Gun)和歼击车(Tank Destroyer)的设计,则更侧重于反坦克作战,如德系的斯图尔特坦克歼击车,或苏系的SU-100。我们将分析它们在战场上的定位、战术配合、火力配置以及它们如何改变了传统的陆战战术。 创新典范: 挖掘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型号。例如,第一款装备自动装弹机的坦克,或者第一款大规模装备雷达和热成像瞄准系统的坦克。又如,采用创新布局的坦克,如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将发动机前置,极大地增强了乘员的生存能力。我们将着重介绍这些型号在设计上的大胆尝试和技术上的突破,以及它们对后续坦克发展所产生的启发。 第三篇:装甲战车家族的多元化 坦克作为陆地战场的主力,但装甲战车的家族远不止于此。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战场需求,各种特种装甲车辆应运而生,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步兵战车(IFV)与装甲人员输送车(APC): 步兵战车不仅能运输步兵,还能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是现代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装甲人员输送车则更侧重于人员的防护运送。我们将对比不同国家和型号的IFV和APC,分析它们的火力配置、载员能力、防护性能以及在协同作战中的作用。 自行火炮与自行迫击炮: 现代战争离不开远程火力支援。自行火炮以其强大的射程、高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成为陆军的“炮兵之王”。自行迫击炮则提供了更灵活的近距离火力支援。本书将介绍各种型号的自行火炮和自行迫击炮,包括其口径、射程、射速、车载弹药类型以及在火力打击中的关键作用。 装甲侦察车与特种车辆: 战场侦察、战场救护、工兵破障、防化侦测等任务,都需要专业的装甲车辆来完成。我们将介绍装甲侦察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架桥车、装甲工程车、防化侦察车等特种装甲车辆,解析它们在各自领域的独特设计和功能。 轮式装甲车辆的崛起: 随着技术的进步,轮式装甲车辆凭借其更快的公路速度、更低的维护成本以及在部分战场上的适应性,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例如,一些轮式步兵战车和装甲侦察车。我们将探讨轮式装甲车辆的设计理念、技术优势以及它们在现代军事力量中的地位。 第四篇:视觉盛宴与收藏价值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军事知识读物,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精美的实物照片: 本书收录了大量由专业摄影师拍摄的、高清晰度的坦克与装甲车实物照片。这些照片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展示了这些钢铁巨兽的雄姿,无论是炮塔的曲线、履带的纹理,还是细节的铆钉、观察孔,都力求展现最真实、最震撼的视觉效果。 细致的剖视图与线图: 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车辆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原理,本书特别收录了精细的剖视图和线图。这些图纸将揭示坦克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战斗室布局、装甲结构等核心技术细节,让读者能够“透视”这些庞大机械的内部奥秘。 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 穿插于书中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文献资料,将读者带回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直观感受这些装甲战车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以及它们在那个时代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收藏价值的体现: “珍藏版”和“第2版”的定位,意味着本书在内容深度、图片质量、印刷工艺以及装帧设计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采用高品质纸张、精美的封面设计、牢固的装订方式,使得本书不仅是一本信息量丰富的鉴赏指南,更是一件值得长期保存的精美收藏品。其权威性和内容的稀缺性,也使其在军事爱好者群体中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结语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第2版)/世界武器鉴赏系列》是一部集历史、技术、视觉与收藏于一体的杰作。它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视角和精美的呈现,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陆战装甲世界的大门。无论您是资深的军事迷,还是对战争史略知一二的普通读者,本书都将为您带来一次难忘的装甲知识探索之旅,让您深刻理解这些钢铁巨兽的演进脉络、技术精髓以及它们在塑造现代战争格局中所扮演的无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对人类工业智慧与军事创造力的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对于军事题材的书籍,我一向是抱着挑剔的态度。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是流于表面,要么就是充斥着一些未经证实的“内幕消息”。但是,《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者是一位资深的军事历史学家,用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我揭示了坦克和装甲车的奥秘。书中对于各种武器系统的介绍,比如主炮、机枪、烟幕弹发射器、观瞄设备等等,都做到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它会解释不同火炮的工作原理,不同装甲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防御和进攻中的作用。对于那些复杂的内部结构,比如传动系统、液压系统,书中也尝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虽然有些地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仍然有些难度,但整体的条理性和清晰度,还是让我能够理解其大致的运作模式。而且,它还会探讨这些技术是如何影响战术的,比如哪种坦克的机动性更强,适合快速突击;哪种坦克的火力更猛,适合阵地攻坚。这种将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对坦克和装甲车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介绍坦克和装甲车历史的书籍,而这本《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无疑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罗列型号,而是将这些钢铁巨兽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讲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蹒跚起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统治,再到冷战时期的技术竞赛,直至现代战争的智能化与信息化,这本书都给了详尽的阐述。它会告诉你,为什么某种型号的坦克在某个时期会成为主导,其设计理念是如何受到当时战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例如,书中对于不同时期坦克的火炮口径、装甲厚度、发动机功率等关键参数的演变,以及这些演变背后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和战术思想的转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尤其欣赏它在对比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坦克时所展现出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它不会简单地褒贬某个型号,而是会从设计初衷、实际性能、优缺点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武器装备的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引导,让我能够站在历史的维度去理解武器装备的发展规律。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关于坦克和装甲车的书籍,无非就是一些型号的介绍和参数列表。但《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书中对于坦克和装甲车的设计理念、研发背景、以及它们在不同战争中的实战应用,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比如,它会分析某些设计上的妥协是如何产生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还是为了应对特定的战场环境?它还会讲述一些著名的坦克设计师的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伪装”和“防护”这两个方面的详尽描述。不仅仅是装甲材料的选择,还包括了车体设计、炮塔形状,甚至是涂装颜色,都与战场生存能力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辆坦克或装甲车,不仅仅是冰冷的金属集合体,更是集成了无数心血、智慧和实战经验的结晶。它让我更加敬畏这些钢铁巨兽,也更加理解了战争的复杂性。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鉴赏”,不如说是在一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之旅。它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向导,带着我穿越不同的战火纷飞的年代,见证了无数传奇坦克的诞生与谢幕。从早期如同“陆地巡洋舰”般的庞然大物,到如今如影随形的隐形杀手,每一种型号的背后,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工业水平、战争形态以及设计者的智慧与创新。书中对不同国家坦克的对比分析尤为精彩,它会细致地剖析美系坦克的火力至上、德系坦克的精工细作、苏系坦克的简单粗暴但可靠耐用,以及英系坦克的另辟蹊径。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参数的堆砌,而是深入到设计哲学、生产工艺、后勤保障等多个层面。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过程中,一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资料、核实信息,并且对这些军事装备有着深厚的热爱。这种热爱,使得书中充斥着一股鲜活的生命力,让我仿佛能听到引擎的轰鸣,感受到炮弹的呼啸。它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部讲述钢铁战士们传奇故事的史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吸引人,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让人一看就觉得分量十足。翻开第一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本用心制作的图书。我尤其喜欢它在图片的选择上,没有选择那些过于泛滥或者说过于官方化的宣传照片,而是挑选了一些在真实战场景下拍摄的、或者说是带有历史痕迹的影像资料,这些照片不仅清晰度很高,而且角度也非常刁钻,能够让人近距离地观察到坦克和装甲车在实战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履带上的泥土痕迹、炮塔上的刮痕、甚至是乘员舱里的一些装备布置。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军事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图片下方配以的文字说明也相当到位,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型号名称和生产年份,还常常会提及一些该型号的服役历史、著名的战役表现,甚至是设计上的独特之处。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我在浏览的过程中,既能享受视觉上的盛宴,又能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复杂的装甲布局和炮塔设计,虽然我并非专业人士,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能够窥探到武器设计背后的智慧与匠心。

评分

图片精美,印刷质量一流,内容涵盖广,老少咸宜,值得收藏!

评分

好书值得收藏,家中已经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书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收藏了一本

评分

不错,全书铜版纸彩印

评分

质量不错,贵有贵的理由,值得珍藏的一套书,儿子喜欢的

评分

很不错的样子!物有所值!

评分

不错,便宜,质量好

评分

很热心的商家,值得购买!

评分

送给弟弟的,他很爱看这类科普书

评分

科普类读物,可以作为了解知识的途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