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微观部分) [Macroeconomics]

经济学(微观部分) [Macroeconomic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迪恩·卡尔兰 等 著,贺京同,徐璐,贺坤 译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原理
  • 教材
  • 大学
  • 经济学入门
  • 市场
  • 供求
  • 价格
  • 资源配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13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605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章教材经典译丛
外文名称:Macroeconomic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8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经济学教师、经济学爱好者等

本书是继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后,又一部经济学经典巨著。以联系实际见长,并融入了当前流行的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理论。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原理通过故事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两位作者卡尔兰与默多克可以被描述为学术经济学家、教师和政策顾问。相较于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材,本书内容上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秉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上,融入了zui前沿的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理论,也不乏对信息经济学、政治选择、公平和效率、金融危机以及发展经济学等前沿问题的探讨。在写作风格上,本书更是以联系实际见长,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原理通过故事娓娓道来,与学生分享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为何如此重要。

作者简介

迪恩·卡尔兰(Dean Karlan),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扶贫创新行动(IPA)的主席和奠基人。迪恩于2002年创立IPA,这一组织致力于两个目标:寻求有效抗击全球性贫困和其他社会问题的措施,而后进行大规模推广。目前IPA在超过45个国家开展行动,在全球拥有超过800名员工。迪恩的个人研究主要是利用现场实验研究小额信贷的运作以及如何让它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他的研究借鉴了行为经济学的概念,还覆盖了筹款、选举、健康以及教育等领域。他在近期的工作中探讨了小额贷款对贫困群体生活的影响,并且致力于在美国创造出更好的金融产品帮助人们管理债务。迪恩也是stickK.com的总裁和联合创始人,这一网站旨在帮助人们通过承诺合约实现个人目标,比如减肥或者及时解决某一难题。迪恩是斯隆基金会研究员,并于2007年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及工程师总统奖。他是《发展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的联合主编,也是《美国经济杂志:应用经济学》(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编辑委员会的成员。他拥有弗吉尼亚大学学士学位、芝加哥大学MPP和MBA学位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他作为共同作者撰写了《不流于美好愿望:改进全球贫困群体借款、储蓄、耕耘、学习和健康生活的方式》(More Than Good Intentions:Improving the Ways the World’s Poor Borrow,Save,Farm,Learn,and Stay Healthy)一书。


乔纳森·默多克(Jonathan Morduch),是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事业研究生院的公共政策和经济学教授,致力于研究扩展金融前沿的创新活动以及金融市场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不平等。乔纳森曾在亚洲生活和工作。他在近期的研究中用超过一年时间跟踪观察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以及纽约的家庭如何应对经济波动。这一研究的思路源自《穷人的投资组合:世界上的穷人如何一天只用2美元生活》(Portfolios of the Poor:How the World’s Poor Live on $2 a Day)(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9)一书该书介绍了孟加拉国、印度以及南非的家庭如何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在一年里每天仅用2美元甚至更少的钱生活,乔纳森是此书的合著者。乔纳森对金融市场的研究被收录在《小额信贷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Microfinance)和《在全世界推行银行服务》(Banking the World)两本书中,这两本书均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在纽约大学,乔纳森是金融服务行动中心的常务董事,这一中心为扩展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渠道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乔纳森的观点在他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得以付诸政策。2009年,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授予乔纳森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小额信贷领域的成就。他在布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卡尔兰和默多克相识于2001年,并自那时起就成为朋友和同事。在写这本书之前,他们曾合作开展了关于金融机构的研究。他们共同撰写了面向中产阶级和贫困群体的金融渠道的新方向。他们在秘鲁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研究金融贷款合约对妇女创办小企业的激励。2006年,他们与森德希尔·穆莱纳桑(Sendhil Mullainathan)一道创办了金融服务行动中心,这一中心致力于探索为全球近一半缺乏银行服务的成年人提供金融解决方案。这本书反映了他们运用经济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大千世界中的难题的共同热情。


贺京同,博士,南开大学英才教授,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开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美国University of Minnesota访问学者,美国Brown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是国内较早从事行为经济学方面研究的学者之一,翻译和主持翻译了与行为经济学相关的著作十多部。曾在《经济研究》《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理论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研究课题十余项,主讲课程包括“高级行为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等。


精彩书评

21世纪上半叶将被历史学家铭记为一个消除世界贫困的时代;而像迪恩.卡尔兰这样一些少数天才,则会被视为这个时代的创造者。  


——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迪恩.卡尔兰是zui富创造力、zui多产的新生代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研究结合了两大zui热门的经济学领域:行为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理查德.萨勒(Richard H. Thaler),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


目录

目录(微观)

Contents 目  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经济学的主线

新式教学方法

补充材料

致谢

第一部分 经济学的力量

第1章 经济学与生活 2

学习目标

引例 由小额贷款带来的影响

1.1 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3

1.2 经济学家解决问题的工具箱 11

1.3 结论 18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第2章 专业化与交换 24

学习目标

引例 一件T恤的来历

2.1 生产可能性 25

2.2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31

2.3 为什么要进行贸易 34

2.4 结论 39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附录A 数学要点:理解图表和斜率 45

学习目标

A.1 绘图 45

A.2 斜率 49

关键术语/问题和应用

第二部分 供给与需求

第3章 市场 56学习目标

引例 手机的全球化

3.1 市场 57

3.2 需求 59

3.3 供给 65

3.4 市场均衡 69

3.5 结论 76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附录B 数学要点:线性方程的应用 82

学习目标

B.1 解释直线的方程 82

B.2 移动和旋转 85

B.3 求出均衡解 88

问题和应用

第4章 弹性 91

学习目标

引例 咖啡成为时尚之选

4.1 弹性是什么 92

4.2 需求的价格弹性 92

4.3 供给的价格弹性 102

4.4 其他弹性 104

4.5 结论 107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问题和应用

附录C 数学要点:计算百分比变动、斜率和弹性 112

学习目标

C.1 百分比变动 112

C.2 斜率和弹性 113

问题和应用

第5章 效率 117

学习目标

引例 从一支坏掉的激光笔开始的互联网革命

5.1 支付意愿以及销售意愿 118

5.2 计算剩余 122

5.3 剩余与替代品的比较 127

5.4 结论 130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附录D 数学要点:线性曲线下的区域 137

学习目标

问题和应用第6章 政府干预 139

学习目标

引例 养育世界,一次价格管制

6.1 为何干预 140

6.2 价格管制 141

6.3 税收和补贴 148

6.4 评价政府干预 156

6.5 结论 159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第三部分 个人决策

第7章 消费者行为 167

学习目标

引例 赠送礼物的原因

7.1 效用的基本概念 168

7.2 边际效用 172

7.3 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176

7.4 效用与社会 179

7.5 结论 184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附录E 无差异曲线的运用 188

学习目标

E.1 用图形表示偏好 188

E.2 了解消费者决策 192

E.3 消费者对变化如何反应 194

E.4 结论 197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第8章 行为经济学:进一步了解决策 200

学习目标

引例 什么时候20美元不太像是20美元

8.1 如何应对诱惑和拖延 201

8.2 对成本的非理性思考 204

8.3 忽略可替代性 206

8.4 结论 208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第9章 博弈论与策略思维 212

学习目标

引例 请勿乱扔垃圾

9.1 博弈与策略行为 213

9.2 一次性博弈与囚徒困境 214

9.3 囚徒困境中的重复博弈 220

9.4 序贯博弈 222

9.5 结论 228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问题和应用

第10章 信息 235

学习目标

引例 学生贷款的解决方案

10.1 信息:知识就是力量 236

10.2 解决信息问题 240

10.3 结论 246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第11章 时间与不确定性 250

学习目标

引例 上大学值得吗

11.1 价值随时间变化 251

11.2 风险与不确定性 255

11.3 保险与风险管理 258

11.4 结论 262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本章资料来源

附录F 数学要点:复利 268

学习目标

问题和应用第四部分 厂商决策

第12章 生产成本 273

学习目标

引例 这张处方中你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12.1 企业的基石:收益、成本和利润 274

12.2 生产函数 279

12.3 成本曲线 281

12.4 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284

12.5 结论 288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第13章 完全竞争 294

学习目标

引例 火车旁边的多样性

13.1 竞争市场 295

13.2 利润和生产决策 299

13.3 供给曲线的背后 303

13.4 结论 309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问题和应用

第14章 垄断 315

学习目标

引例 钻石并非恒久远

14.1 为什么会存在垄断 316

14.2 垄断厂商如何决策 319

14.3 垄断问题和公共政策解决方案 325

14.4 市场力量和价格歧视 330

14.5 结论 335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第15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41

学习目标

引例 哪个人与其他人一样

15.1 属于什么市场类型 342

15.2 垄断竞争 344

15.3 寡头垄断 353

15.4 结论 359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第16章 生产要素 366

学习目标

引例 加利福尼亚的土地

16.1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 367

16.2 劳动市场和工资 369

16.3 土地和资本 381

16.4 现实世界中的劳动市场 385

16.5 结论 389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本章资料来源

第17章 国际贸易 396

学习目标

引例 莱索托制造

17.1 为什么进行贸易 397

17.2 从封闭经济到自由贸易 401

17.3 贸易限制 406

17.4 贸易协定 410

17.5 结论 415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本章资料来源

第五部分 公共经济学

第18章 外部性 423

学习目标

引例 汽车文化的代价

18.1 什么是外部性 424

18.2 应对外部性 432

18.3 结论 440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第19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448

学习目标

引例 新的公地悲剧

19.1 物品的特征 449

19.2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问题 451

19.3 解决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问题 454

19.4 结论 461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本章资料来源

第20章 税收与政府预算 466

学习目标

引例 乐于纳税

20.1 为什么征税 467

20.2 税收原则 469

20.3 税收分类 476

20.4 公共预算 481

20.5 结论 485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本章资料来源

第21章 贫困、不平等与歧视 491

学习目标

引例 富有的令人震惊

21.1 贫困 492

21.2 不平等 500

21.3 消除贫困与不平等的政策 505

21.4 歧视 509

21.5 结论 513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尾注/

本章资料来源

第22章 政治选择 520

学习目标

引例 全球变暖的烫手山芋

22.1 选举经济学 521

22.2 政治决策经济学 528

22.3 结论 533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

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第23章 公共政策和选择架构 539

学习目标

引例 为了明天而更多储蓄

23.1 选择架构和助推 540

23.2 选择架构的工具 545

23.3 结论 550

关键术语/本章概要/复习题/问题和应用/本章资料来源

术语表 555


前言/序言

前言(微观)

我们撰写微观经济学这一教材的目的在于,向经济学教师提供参考资料,让学生保持参与感,并在介绍重要的经济学新观点的同时,传达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我们撰写本教材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将经济学作为理解、分析并且解决所处群体和全世界问题的主线。

我们为什么讲授经济学

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经济学原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并做出反应。经济学观念也有助于我们应对大的挑战,比如完善医疗制度、保证政府的偿债能力。我们将向学生展示经济学观念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将提供一系列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直觉。

如何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包含在我们每一章节的内容之中,而经济学思维是解决诸多难题的主线这一观念将贯穿本书的始末。这种引人注意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做法直入主题,能够简化经济学基础概念的教学,使之更为流畅,并且这种方式也更为学生所接受。本书能够向学生传达一种直观感受,即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至关重要。教师和学生会发现他们所学到的内容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能够破除书本知识与国家以及世界问题之间的障碍。

我们在介绍概念时采用具体且直观的方式,在讨论问题时总是切合实际并生动有趣,这样一来,在课堂上运用学习材料就更加容易。所有的章节都围绕着相似的课程体系进行组织安排,同时增加对学生通常认为过于抽象和简化的概念的经验背景介绍。本书的创新和经验导向让我们可以对许多最新研究的有趣发现兼容并蓄,同时也可以对不同领域如博弈论、金融、行为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旁征博引。这种做法在注重深入浅出的解释的同时,将经济学入门的概念与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发现联系在一起。

在每一章中,我们都力图做到如下三点:

�r展示经济学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书将经济学作为解释现实中人们决策的方式,并介绍了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一系列工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将向学生展示经济学可以让世界更美好,同时引导他们就究竟什么是“更好”得出自己的结论。

�r传授可以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分析工具的经济学原理。本书重点关注了与学生的经历有共鸣的案例和问题。首先列举分析工具的实际应用,这加强了所学到的不同工具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的经验案例将贯穿始终。应用解开了基本经济学原理设法解释的难题、异常现象和有可能性。首要目标是保证学生形成基本的经济学直觉。

�r关注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的问题。学生所生活的世界是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我们意识到他们见闻广博并且对身边的事情和国际问题事事关心。微观经济学将以美国作为典型例子,放眼于国际视野。我们立足于核心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也与学生分享某些扩展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新观点。我们将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提出并解释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以及实验和经验分析方法。

我们十分高兴能够通过一些独立的章节深入探讨经济学的某些新课题,这种做法秉承了我们将经济学作为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一理念。我们发现许多课题,诸如政治经济学、博弈论、行为经济学以及不平等在本科生课程中越来越重要,而大多数非专业人员通常会忽略这些重要的概念。因此,我们感到急需向教师们提供如何与学生分享新观点和证据的方法。我们知道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特别精心地选择辅助材料。基于此,我们在思考如何向学生介绍当前某些经济学的前沿和有趣的内容时,特别荣幸地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

我们相信你会发现本书的分析和写作风格十分清晰简洁、容易理解、寓教于乐,阅读时乐在其中。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即使他们选择了其他研究领域,这本微观经济学也能够让他们受益匪浅。

动机

我们是谁

本书是基于我们作为经济学家、大学教师以及政策顾问的亲身经历写作而成的。我们主要供职于大型研究型大学,也为非政府组织、政府、国际机构、捐赠机构以及私人企业提供建议。我们的许多研究都涉及弄明白如何提高真实市场的作用。我们与美国的合作伙伴一道在六大洲检验了许多经济学前沿观点。微观经济学一书基于以上研究的精髓,同其他相似的研究一样,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与现实问题交锋的过程,并利用分析工具设计有效方案,最终得出解决之道以及原因何在。

我们为什么写这本书

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最愉快的部分之一就是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共度的时光。我们因他们的创造力和热情而深受启发,并从他们的教学观念中受益匪浅。我们通常会询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教师最初为何会对经济学产生兴趣。我们深有同感的一种常见回答是:为经济学这一社会科学的力量和逻辑所吸引。我们也经常听到另一种略有不同的回答:经济学的思维能够把复杂的生活梳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生意、政治还是日常生活。我们写这本书就是为了让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学生分享经济学为何重要的这两种认识。

总而言之,本书将为学生分析生活中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希望,他们在本书中所学到的工具无论大小,都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批判地认识所处的环境并且生活得更幸福。


迪恩·卡尔兰

耶鲁大学

乔纳森·默多克

纽约大学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经济学(微观部分)[Macroeconomics]》以外其他经济学著作的详细内容简介,旨在呈现一个全面且具有深度分析的视角,不包含您提到的特定书籍内容。 --- 宏观经济学:全球经济的脉动与政策调控 引言:理解现代经济的复杂性 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实践已成为任何关注经济走势、政策制定或国际贸易的人士的必备知识。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个市场或消费者行为的微观分析,而是着眼于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层面的议题。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严谨的分析框架,用以解读经济周期、评估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并预测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与测量 本部分首先界定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区分了其与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我们深入探讨国民收入核算的复杂性,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局限性及其在衡量经济福祉方面的作用。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产出: 详细阐述了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核算GDP的原理,并区分了名义GDP与实际GDP。我们还将探讨国民总收入(GNI)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间进行经济比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非正规经济活动和收入分配不均。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度量: 失业率的计算、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成因分析是本部分的核心。同时,本书详细介绍了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并分析了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和个人购买力的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经济增长与长期均衡 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决定国家繁荣程度的关键因素。本部分侧重于分析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和外生力量。 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我们将运用索洛模型来解释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在经济长期稳定状态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如何影响人均产出水平的收敛性。 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 随后,本书转向内生增长理论,探讨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效应在持续性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这部分强调了研发投入、教育体系改革和制度环境对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决定性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与管理: 尽管长期趋势是增长,但短期内的经济波动(繁荣与衰退)是常态。我们引入了总需求(AD)和总供给(AS)模型,分析了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冲击(如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如何影响产出和价格水平。 第三部分:财政政策与政府职能 财政政策是政府用于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有力工具。本部分深入剖析了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乘数效应以及其局限性。 财政政策工具与乘数效应: 详细解释了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政府购买行为和税收调整如何影响总需求。 赤字、债务与代际公平: 探讨了财政赤字和国债累积的长期后果,包括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及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我们还将审视代际公平问题,即当代财政决策如何影响未来世代的经济负担。 自动稳定器与积极财政干预: 比较了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等自动稳定器在平抑经济波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衰退时期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辩论焦点,包括其时滞性和政治可行性。 第四部分:货币、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角色 货币政策是现代宏观调控的另一支柱。本部分详细阐述了货币的本质、银行体系的运作以及中央银行如何利用各种工具来实现其宏观目标。 货币的定义、职能与创造过程: 区分了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衡量标准,并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体系中的部分准备金制度如何通过贷款过程创造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工具箱: 详述了公开市场操作(OMO)、法定准备率(Reserve Requirements)和贴现率(Discount Rate)这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在现代背景下,还分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如量化宽松(QE)和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探讨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总需求,并讨论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预期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在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日益自由的时代,任何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都与其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国际收支平衡表: 系统介绍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概念,解释了它们如何反映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易。 汇率制度与决定因素: 分析了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并引入了汇率的决定模型,如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协调: 探讨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在小开放经济体中的应用,分析了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以及跨国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结论:面对未来的挑战 本书最后总结了当前宏观经济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绿色转型成本、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分配问题,以及在全球化逆流中维护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策略。通过对上述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洞察经济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数据和模型不太敏感的读者,所以通常在阅读经济学书籍时会感到吃力。但是,《经济学(微观部分)[Macroeconomics]》这本书在处理国际经济学方面的内容,却让我感到格外轻松和有趣。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复杂的国际贸易理论公式,而是从大家都能理解的“比较优势”原理入手,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能够让双方都受益。通过生动的例子,比如不同国家在生产特定商品上的相对效率差异,作者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更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是,这本书对汇率的解读。它不仅仅讲解了汇率是如何形成的,更深入地分析了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资本流动以及国内经济产生的复杂影响。我之前对“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等概念一直模棱两可,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了它们背后所代表的经济含义,以及可能引发的国际经济关系紧张。书中还触及了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将其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联系起来,这种宏观视角下的分析,让我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必须说,《经济学(微观部分)[Macroeconomics]》在解释诸如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这类核心概念时,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以往阅读其他书籍,这些内容总是显得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于简化,让人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却非常高明。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函数,而是先构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框架,将经济体比作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 Goods and Services are bought and sold. Then, it carefully introduces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explaining that it shows the total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households, firms, governments, and foreign buy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purchase at different price levels. The book meticulously details the factors that can shift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such as changes in consumer confidence, investment spending,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net exports. Similarly, it breaks down the aggregate supply curve,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perspectives, and elaborating on the determinants of each. The step-by-step explanation, coupled with well-placed examples illustrating how shifts in these curves lead to changes in equilibrium price levels and output, made the entire concept click into place. I found myself confidently able to predict the macroeconomic outcomes of various policy changes after reading these chapters.

评分

这本《经济学(微观部分)[Macroeconomics]》真是颠覆了我之前对宏观经济学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宏观经济学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理论,和我的日常生活毫无关联。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生动、贴近实际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宏观概念一一剖析。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让人望而生畏的模型和公式,而是从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从未深入思考过的现象入手,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通货膨胀),或者为什么有时候大家似乎都对未来经济发展感到乐观(经济增长的预期),又或是为什么国家会发行债券(财政政策)。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巧妙地将这些现象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一一揭示。我尤其喜欢它对“经济周期”的解读,那种随着时间推移,经济活动如同潮起潮落般的规律性变化,通过书中详实的图表和历史数据分析,变得异常清晰。读完这一部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新闻,关于GDP增长、失业率、利率变动,背后都有如此宏观的逻辑在支撑。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宏观经济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学问,而是塑造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强大力量。

评分

坦白讲,我拿到这本《经济学(微观部分)[Macroeconomics]》时,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大多数都只是对现有理论的堆砌,缺乏新意。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它在探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央行如何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或者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支出进行调控,而是更进一步地深入剖析了这些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讨论了在不同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差异,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与协调。它还引入了一些关于“政策滞后”和“预期效应”的讨论,这些细节对于理解真实世界中宏观经济政策的复杂性至关重要。我之前总觉得政府的财政支出似乎总能刺激经济,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如果处理不当,过度的财政赤字也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或挤出私人投资。这种深入的、多维度的分析,让我对宏观经济政策有了更审慎和全面的认识。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这两个宏观经济学中的经典难题都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这本《经济学(微观部分)[Macroeconomics]》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书中对失业的分类,比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讲解得非常清晰,并且结合了真实的社会现象,让我明白不同类型的失业有不同的成因和治理方式。它还解释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以及为什么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期,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业。同样,对于通货膨胀,这本书不仅解释了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还深入探讨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以及在短期和长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可能存在的权衡关系。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滞胀”现象时所展现出的逻辑严谨性,那种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困境,通过书中的分析变得可以理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尤其是就业和物价的稳定,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需要精妙调控的目标。

评分

好书

评分

还在看,书没有好不好吧

评分

全英文的。很全面。跟曼昆的都很好。

评分

搞活动时候买的呢,物美价廉没的说

评分

卡尔兰经济学的书已经收到,很好的书,文字流畅,概念清晰,以例子入手阐述思想,极为适合初学者建立概念,对学过的人也更容易把经济学运用于生活,今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此书。

评分

搞活动时候买的呢,物美价廉没的说

评分

搞活动时候买的呢,物美价廉没的说

评分

搞活动时候买的呢,物美价廉没的说

评分

卡尔兰经济学的书已经收到,很好的书,文字流畅,概念清晰,以例子入手阐述思想,极为适合初学者建立概念,对学过的人也更容易把经济学运用于生活,今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此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