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德旭 杜志雄 张广瑞 刘德谦 宋瑞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著
图书标签:
  • 旅游
  • 中国旅游
  • 旅游发展
  • 行业分析
  • 市场预测
  • 2017-2018
  • 绿皮书
  • 旅游业
  • 经济
  • 报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05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377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旅游绿皮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页数:364
字数: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年度报告,以“新时代下中国旅游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通过总报告、2017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点评以及“深化改革”“创新融合”“三大市场”“港澳台旅游”“全球观察”等篇章对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全面透视,并就全球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剖析。

作者简介

何德旭,男,汉族,1962年生,湖北潜江人,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书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在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学习与研究。2001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02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金融学会、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投资政策等)、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宏观调控、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等)、利率、商业银行发展与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杜志雄,男,1963年2月出生,安徽铜陵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1992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1月-1998年1月,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2年12月-2007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在职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科研处处长、所长助理等职。2010年12月任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2012年9月兼任纪委书记,2015年12月挂任中共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副书记。2016年12月拟提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农经学会副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一直参与“农村绿皮书”的组织和撰写工作。
张广瑞,男,1944年9月5日出生,河北献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财贸所旅游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所学术、学位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旅游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英国《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印度《旅游消闲研究》(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等国外旅游专业杂志的国际编委委员和审稿人、中国旅游协会理事、中国国内旅游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未来旅游研究会常务理事。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涉足旅行社业,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专门从事旅游研究。1984年至1986年间曾在英国萨里大学(Surrey University)旅馆、餐饮和旅游管理系作访问学者,并获得硕士研究生班资历。1999年至2000年期间受聘于香港理工大学饭店旅游管理学院任高级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国际旅游发展比较研究,现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刘德谦,男,北京旅游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旅游学刊》名誉主编。196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致力旅游教学和旅游科学研究20余年,著述颇丰。曾先后担任《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等著名期刊负责人。近10年来,尤在旅游规划、旅游市场等我国旅游发展研究方面更为努力,除早年论文《旅游规划刍议》(1993)、《旅游规划续议》(1995)和《旅游规划三议》(2003)等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有所影响外,这些年来还参加或主持了一些省市地县的旅游规划工作,并先后应邀参与了北京、上海、海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及杭州、桂林、成都等热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战略研讨或研究。2002年,在主持完成了我国历史名城《安阳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课题后,又马上转入了中国国内旅游的系列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连续性年度研究报告,又称《旅游绿皮书》)的执行主编。社会兼职有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等。
宋瑞,女,1972年生,陕西西安人,产业经济学博士,人文地理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0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产业经济学专业,获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7,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4年6月-2008年4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人文地理学博士后科研工作。2004年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2004年8月,任《旅游研究与信息》(内部刊物)编委。长期从事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政策、休闲基础理论与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学术兴趣主要集中于休闲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两大领域。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旅游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委托课题研究10余项,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欧盟、世界自然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委托课题近20项。
金准,男,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年刊《旅游经济学前沿》主编,中国旅游业年度报告《旅游绿皮书》副主编。长期从事旅游与休闲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关注旅游政策、城市旅游等方面的问题。
李为人,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教育培训部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山东聊城师范学院(现聊城大学)英语系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管理学博士。先后在山东省滨州教育学院(现滨州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处、教务处、院办公室、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工作;曾担任大学英语教师、教务科科长、师资教材科科长、院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国际旅游、博彩旅游、旅游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吴金梅,别名吴雪,女,高级经济师,教授,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旅游管理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特邀导师,北京新奥集团副总经理。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特聘导师、北京市旅游学会理事、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等职。长期从事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投资、旅游房地产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目录

Ⅰ 主报告
1 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001
2 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022

Ⅱ 年度主题
3 新时代下中国旅游的改革与创新【宋 瑞】/039

Ⅲ 深化改革
4 中国国家公园与旅游的关系解析
  ——基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思考【苏 杨】/050
5 中国旅游业用地政策:现状、问题和对策【宋子千】/060
6 中国旅游PPP的发展、问题与思考【李 伟 魏 翔】/071
7 中国旅游统计体系改革与创新:浙江实践【吴雪飞】/083

Ⅳ 融合创新
8 中国旅游小镇的历史与未来【魏小安】/095
9 中国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曾博伟 张晓宇】/102
10 推动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的举措及建议
  ——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为例【赵丽丽 张金山】/114
11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现状与展望【张贵海】/129
12 转变增长逻辑,推动经济型酒店高质量发展【秦 宇 陈 阳 刘春燕】/139
13 从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投资动向看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楼枫烨 卞丽娟】/147
14 从莫干山民宿发展看当前我国旅游投资的隐患【王 莹 金 准 王 昱】/167

Ⅴ 三大市场
15 2016~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唐晓云 谢仲文 李慧莹】/182
16 2016~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李创新】/192
17 2016~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蒋依依】/207

Ⅵ 港澳台旅游
18 2017~2018年香港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戈双剑 刘聪聪】/217
19 2017~2018年澳门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唐继宗】/228
20 2016~2018年台湾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黄福才 杨 晶】/244

Ⅶ 全球观察
21 2017~2018年全球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张玉静 汪 勇】/260
22 全球旅游上市公司发展分析与展望【赵 鑫】/279
23 科技进步改变全球旅游发展【沈 涵 樊佳依 薛 楠】/297
24 新技术环境下的世界旅游人力资本:新挑战与新趋势【任朝旺 陈永昶】/313

Abstract/325
Contents/327

前言/序言



一夜秋风,令北京的天空变得通透澄明,宛若水晶。窗外,黄绿色的树叶在金色的阳光下跃然而动,欢快舞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又是一年的“旅游绿皮书”。
几乎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诞生之初,“旅游绿皮书”便成为其“以学术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漫漫十八载,我们期望借此记录中国旅游的发展轨迹和研究者的观察思考,以尽学术之责。也几乎是在本人踏上旅游研究道路之始,“旅游绿皮书”便成为我学术生涯的重要部分。匆匆十五年,说不清这本书凝结了多少精力和复杂感情,可谓五味杂陈。
即将到来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不惑之年。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拥有全球最大旅游市场和巨量旅游产业规模的中国,如何通过旅游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使旅游更好地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是政府、业界、学者、媒体、民众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为此,根据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本书此前的系列安排,我们将这本“旅游绿皮书”的年度主题设定为“新时代下中国旅游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系统布局、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十九大报告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和新部署。作为开放度高、关联性强的社会经济领域,旅游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土地、税收、投资、PPP、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改革以及“1+3+N”旅游综合治理体系改革,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未来,围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旅游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线,如何进一步推进相关改革,确保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美好的旅游生活,实现旅游主体全覆盖、旅游时间更自由、旅游选择更多样、旅游消费更安心、旅游体验更舒心的目标,是整个旅游界面临的重要命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已走过了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正转向以创新为驱动。对于旅游业来说,过去三十多年里,其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也显著高于全球旅游平均增速。细究起来,推动我国旅游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大体有三:开放(包括向境外游客开放目的地和向各类资本开放旅游产业)、消费(包括最初的入境旅游消费以及后来占据主体地位的国内旅游消费和出境旅游消费)和投入(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转到创新驱动上来,要通过创新实现效率提升和质量提升。如何探索中国旅游的创新之路,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在全球旅游格局中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中国旅游的研究、对中国旅游改革与创新的观察,都离不开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为此,本年度“旅游绿皮书”特设“全球观察”专栏,从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完成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8)》中摘选精华部分,改编成文,以飨读者。
编书不易。感谢愿意和我一起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者,感谢在百忙之中不吝赐稿的作者,感谢长期关注这本书的读者,也感谢我们的亲密伙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这本持续了十余年的皮书能够保持活力并精益求精。
秋天是北京最美好也最短暂的季节,当您读到此书时,应该已是新年伊始。愿它对您开启新一年的旅游生活或旅游工作有所裨益。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和喜悦。

宋 瑞
2017年11月10日清晨
《全球视角下的新兴市场: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所展现出的复杂性与巨大潜力。这不是一本关注特定行业或单一国家的区域研究报告,而是以宏观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及全球供应链重塑为理论框架,对新兴市场整体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与前瞻性预测的学术专著。 第一部分:新兴市场的演进轨迹与理论基础 本书开篇即确立了研究的理论基石。我们首先回顾了“追赶型经济体”的经典理论,并批判性地审视了其在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新兴市场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单纯依赖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结构性转变。书中详细阐述了“双循环”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并将其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整合需求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如何在保持国内经济韧性的同时,有效参与国际分工。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变迁: 书中用大量篇幅分析了新兴市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体系中的话语权变化。我们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评估了近年来新兴市场货币的波动性与其对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特别关注了本币结算在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推广情况,以及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的颠覆效应。这部分内容旨在揭示,新兴市场正从全球资本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塑造全球金融规则的重要力量。 第二部分:跨区域的结构性挑战与韧性构建 新兴市场的增长故事并非坦途,本书的中间部分着力于解构其内部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并探讨应对策略。 基础设施的“质量”与“绿色化”转型: 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投资规模的讨论,本书强调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与“可持续性”。我们对比了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在新一代基础设施(如5G网络、智能电网、低碳交通)建设上的差异化路径。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门户”计划等跨国投资框架下,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责任(ESG)标准。书中指出,缺乏高质量、符合国际碳中和标准的基建投资,将成为未来制约新兴市场参与高端制造业竞争的瓶颈。 人力资本的结构性错配: 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是新兴市场长期增长的隐忧。我们利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据和各国官方劳动力普查数据,构建了一个新兴市场技能稀缺性指数。分析表明,许多新兴经济体正面临“高学历失业”与“技术工人短缺”并存的局面。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改革、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精准对接,是本书重点探讨的政策议题。 第三部分:地缘政治风险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定位 在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地缘政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空前显著。 贸易保护主义的复杂影响: 本书详细分析了以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主要表现的保护主义措施,对新兴市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冲击路径。我们通过情景模拟,评估了全球供应链“去风险化”(De-risking)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趋势对不同区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例如,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新兴国家正成为承接部分产业链转移的“替代者”,而另一些则面临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供应中断的风险。 技术主权的争夺与数字治理: 数字经济是新兴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主权和数据安全的新挑战。书中对全球数据流动规则的分歧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评估了新兴市场在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迎头赶上”的可能性。我们研究了各国在数据本地化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上的差异,及其对跨国科技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第四部分:面向未来的预测与政策建议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前瞻性的总结,基于前述分析,对新兴市场的未来十年发展趋势提出判断。 “两极分化”的内部趋势: 我们预测,新兴市场内部的经济分化将加剧,即少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稳定制度和充裕绿色资本的国家将加速整合进入全球高端价值链,而另一些过度依赖初级资源出口或面临严峻债务压力的国家,则可能被边缘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 本书强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新兴市场获得长期国际资本青睐的关键。我们提出了“绿色财政刺激”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组合建议,旨在帮助新兴国家在不牺牲短期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双重挑战。 总结: 《全球视角下的新兴市场: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国际投资者和区域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框架。它超越了对新兴市场片面“快速增长”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结构性矛盾、复杂博弈和巨大转型潜力的全球经济板块。阅读本书,将有助于读者理解如何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秩序重塑中,把握新兴市场的真实脉动。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提供深度行业洞察的读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理解市场脉络和未来趋势的。这本书,以“旅游绿皮书”为名,并且将时间锁定在“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像一个专业的灯塔,照亮中国旅游业在那两年间的具体发展路径。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影响旅游业的分析,比如,当时的消费能力、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出入境旅游可能产生的复杂作用。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细致地梳理出行业内部的关键驱动因素,例如,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的演变。更重要的是,对于“预测”部分,我希望它能基于充分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为我们揭示未来几年中国旅游业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个人旅行规划或相关领域的投资决策上获得更明智的指导。

评分

我个人对旅游市场动态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触及消费者行为本质的洞察。这本书的书名——“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暗示着它将是一部详尽梳理过去一年中国旅游业“发生了什么”以及“将要发生什么”的权威报告。我期望它能超越简单的统计数据堆砌,而是能深入挖掘驱动这些数据背后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因素。比如,在2017-2018年,我们是否看到了“体验式旅游”的持续深化,或者“非遗文化旅游”的悄然兴起?“夜间经济”在旅游城市中的发展状况如何?“小镇旅游”、“乡村振兴”与旅游业的结合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我对书中关于“预测”的部分尤为期待,希望它能基于扎实的分析,对未来几年中国旅游业的增长点、潜在风险以及新的发展机遇给出有价值的判断。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帮助我理解不同地区、不同细分市场的独特发展逻辑,从而更好地把握个人出行选择的趋势,甚至是为未来的商业规划提供灵感。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读者,我深知旅游业是观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一个绝佳窗口。这本书,名曰“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在我看来,它很可能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国人民旅行习惯、消费偏好以及文化认同变迁的宝贵记录。我非常好奇,在2017-2018年这段时间里,中国游客的出行目的地、出行方式以及他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有哪些新的变化?是更加注重个性化、深度体验,还是对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另外,书中关于“分析”的部分,我期望它能深入探讨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至于“预测”,我希望它能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中国旅游业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科技融合等方面的可能发展方向,这些都将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图景产生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切入点。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旅游业无疑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缩影。这本书,以“旅游绿皮书”为名,且聚焦于“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我预感其中会包含大量关于政策导向、市场格局以及产业升级的深度解读。我特别想知道,在那段时期,国家层面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哪些具体的政策调整和战略规划?这些政策是如何落地并影响到行业发展的?同时,对于2017-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旅游业内部是否出现了新的竞争者或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在线旅游平台(OTA)的整合趋势,还是新兴的旅游科技公司的崛起?此外,书中对于“预测”部分的阐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未来中国旅游业结构性变化的信息,比如,国内游和出境游的此消彼长,高端旅游和大众旅游市场的演变,亦或是可持续旅游、智慧旅游等理念的普及程度。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在于它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中国旅游业如何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中不断演进的权威参考。

评分

作为一名热衷于深度探索中国旅游业脉络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对能够提供宏观视角和前瞻性分析的读物情有独钟。这本书,即便我尚未完全细读,但从其书名“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便能感受到其试图勾勒出过去一年中国旅游业的关键发展轨迹,并试图窥探未来趋势的雄心。这种“绿皮书”的命名方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系统性,预示着书中将包含大量的数据支撑、政策解读、行业洞察以及对市场走向的预判。我尤其好奇的是,在2017-2018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中国旅游业究竟经历了哪些显著的变化?是消费升级的浪潮进一步席卷,还是新兴旅游业态的崛起占据了主导?抑或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对旅游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我想,这本书很可能会深入剖析这些问题,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一幅清晰而全面的画卷。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个战略导航图,为行业内的决策者、研究者,乃至每一位关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普通读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