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樱花入魂

知日·樱花入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茶乌龙 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文化
  • 樱花
  • 旅行
  • 风土人情
  • 文化观察
  • 深度游
  • 知日
  • 散文
  • 游记
  • 人文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302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1477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去日本的外国人zui先接触到的日本货币100日元硬币和1000日元纸钞上,都印有盛开的樱花。樱花,密切关系着日本人的生活,以樱花为关键词,搜索日本文化,会有许许多多惊喜发现。

日本人以樱花为主题的创作直至今日还在持续着,除了文学外,还有艺术、音乐、电影、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樱花之国,并不只在过去,更是存在于日本人的日常与创作领域中,于是知日企划了这本《樱花入魂》特集。

特集从“赏樱”“樱花与创作”“作为植物的樱花”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何时赏樱?如何赏樱?特集为各位樱花迷总结了关于赏樱的情报,分享了赏樱名胜、观赏方式。在创作领域,则邀请了zui具代表性的创作者讲述樱花和作品的同时,也请各领域的专家介绍了以樱花为主题的作品。想要了解作为植物的樱花吗?特集帮你请教了樱花研究的quanwei专家。

希望这本特集能够成为各位读者赏樱的契机,并让你与樱花共处的时光更加愉快、深刻与难忘。

“樱花是每年一次,所有人都能平等获赠的花束。”

希望你也能收下这束美丽的花。


内容简介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 推出《知日》特集第41弹 《知日?樱花入魂》特集!

*赏樱必备!100处日本樱花名胜、日本樱花种类,日本赏樱专家推荐,京都 & 东京赏樱胜地和赏樱秘诀!

*文化、艺术、历史、旅行、美食、设计、插花、音乐、影视、漫画……全方位彻底了解樱花之国。

*dujia专访世界级艺术家蔡国强!蔡国强为什么开始以樱花为主题创作?

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核电站泄露,他与日本福岛的朋友展开“万株樱花种植计划”,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荒木经惟眼中的樱花?世界级摄影师荒木经惟樱花作品dujia别册!

超过500本画册的海量荒木作品中精选樱花主题作,在日本也买不到的极有价值的别册!

*dujia专访超人气摄影师蜷川实花,蜷川实花特别提供封面写真,讲述她和樱花的故事。

*《恶女花魁》 @知日 原图展!dujia专访超人气漫画家 Anno Moyoco!

一册《樱花入魂》,完全了解关于樱花的一切,让你成为樱花通!


作者简介

撰稿人

feature

本尾久子

策展人。策划了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以及后来的新生代摄影家的众多摄影展,并出版了他们的写真集。2014年开始运营美术馆AM,迄今为止已在AM举办过5次荒木经惟摄影展。2016年,展览“淫秋”大获好评,展出的照片上有荒木亲手抄写的般若心经。2017年,继“LAST by LEICA”之后,展览“淫春”即将举办。2017年5月,AM将在“艺术北京”中出展。今后将作为《知日》的顾问向中国介绍日本的年轻摄影家。

胜木俊雄

1967年生于福冈县。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修完硕士课程。农学博士。在森林综合研究所除从事保护稀有品种及都市近郊林再生等的研究以外,还参与多摩森林科学园的樱花保存林管理,以及对樱花的分类和保护的相关研究。主要著作有《樱花》(岩波新书2015)、《生物相遇图鉴 日本的樱花》(学研2014年)、《新宿御苑的樱花》(书苑新社2012)等。

大友光悦

1984年作为JVC唱片公司的制作人。担任酒井法子、深津绘里等歌手的音乐制作。1995年开始为中国歌手制作音乐。1996年为摇滚乐队黑豹制作的专辑《无是无非》在中国内地创下了zui佳销售记录。1998年成为自由音乐制作人,主要为中国摇滚以及流行音乐等多个领域的歌手进行专辑制作、编曲以及提供原创乐曲。

Ishikawa jun

出生于1951年。漫画家,小说家,漫画评论家。主要从事搞笑漫画、散文漫画的创作。文章也深受读者喜爱,除了小说以外,《漫画的时间》《漫画笔记本》等漫画评论也有很多粉丝。

王众一

1963年生于沈阳。日文月刊《人民中国》总编辑,曾作为访问学者在东京大学研究表象文化。重点关注国际传播、大众文化、翻译学等领域。著有《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等,译著有《日本百年电影史》等。

庆山

著名作家,出版过《莲花》《春宴》《眠空》《得未曾有》《月童度河》等小说、散文与采访集。

濑尾英男

编辑、撰稿人。曾就职于《时尚先生》(日本版)编辑部,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参与过《GQ》《BRUTUS》《& Premium》《翼之王国》等书籍的编辑撰稿,著作有《植物学问答帖》。

陈言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执行院长,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执行院长1982年南京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经济媒体工作。1989年去东京大学、庆应大学留学,并在大学教过经济学等课程。2003年回国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在日本《东洋经济周刊》、中国《南方周末》、《瞭望东方周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森井yuka

立体造型家兼杂货收藏家。作为杂货收藏家,收集国内外的杂货,将对各个商品的介绍和对其创意的解读整理成书。代表作有《超市迷》系列(讲谈社)。2017年出版的zui新著作《一边旅行,一边发现的当地超市的美味食物》(钻石社),《生活10日的新加坡》(晶文社)。桑泽设计研究所毕业,东京造型大学大学生研究院毕业。桑泽设计研究所的讲师。

加藤千洋

同志社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教授。原朝日新闻中国总局局长、编辑委员。曾经担任朝日电视台《报道STATION》等电视新闻节目的评论员,深受观众欢迎。著有《胡同的记忆——北京梦华录》等多部著作以及合著、翻译作品。

李洲

独立学人、汉方家、古中医研究者、国家执业医师、十二正经学术传承人、凤凰茶山有机农业合伙人、一家医疗机构的顾问、一家诊所的运营人、前任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治、经络传播机构合伙人等。

regulars

刘联恢

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

受访人

蔡国强

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1986年到1995年旅居日本,奠定了其艺术家地位。1994年在磐城市立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因作品创作需要在磐城市居住,与当地人们共同努力并深深结缘。1995年转移工作室至纽约。个人展览有“I?want?to?belive”(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 2008年)、“九级浪”(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4年)等。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特殊视觉艺术导演。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与磐城的人们一起参与“磐城万株樱花项目”。

志贺忠重

1950年生于磐城市,从东北工业大学建筑学毕业后,赴美学习悬挂滑翔技术。归国后依然沉浸在悬挂滑翔带来的乐趣中,在山中建造了一座小屋,体验了4年自给自足的生活。后因结婚才搬离山中小屋,开始从事太阳能系统的销售事业。1994年资助蔡国强在磐城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现在仍然与蔡国强、大场满郎等世界各国友人保持密切交往,同时积极推进“万株樱花种植计划”。

幅允孝

BACH代表。选书人。1976年出生于爱知县,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毕业。曾就职于青山Book Center等,2005年成立选书集团“BACH”。zui近负责“Wacoal Study Hall京都”图书馆创作以及吉隆坡“ISETAN The Japan Store Kuala Lumpur”的3F书籍楼层建设工作。著有《不读书也行》《幅书店的88本书》《有用的书》等。

辻村深月

1980年出生,2004年以《时间停止的校舍》获得梅菲斯特奖;2011年又凭借《使者》获得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2012年凭借《没有钥匙的梦想》获得直木三十五奖。

蜷川实花

出生于1972年。2001年获得第6届木村伊兵卫摄影奖。活跃在摄影、电影,时尚等多个领域。2008年以“蜷川实花展—地上的花、天上的色—”(蜷川実花展─地上の花、天上の色─)为名的摄影展在日本巡回展出。2016年3月,在中国台湾的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了至今为止zui大规模的个人摄影展。2016年11月,在厦门的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Anno Moyoco

漫画家。1971年出生于东京。代表作有《HAPPY?MANIA》《美人画报》《魔女的考验》《恶女花魁》《工作狂人》等。众多的漫画作品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动画片或电影。其丈夫是著名电影导演庵野秀明。她的以新婚生活为题材的随笔漫画作品《导演脱线日记》(監督不行届)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2016年在东京办个展《STRIP!PORTFOLIO 1996~2016》并发行画册和浮世绘。

庄子利男

生于1957年,曾就职于出版社,担任杂志、书籍的编辑工作,活跃于摄影界。发行过《赏花名所指南》的电子版杂志。优秀的夜樱评论家,主要著作有《日本的夜樱》(光村推谷书房)等。

Regulars

若木信吾

摄影师。1971年 出生。毕业于罗切斯特理工大学,活跃于杂志、广告、音乐媒体等众多领域。2004年出版发行杂志《Youngtree Press》,2010年在故乡滨松市创办书店“BOOKS AND PRINTS”。2015年第三部导演作品《白河夜船》上映。

特别鸣谢

荒木经惟、蔡国强、志贺忠重、李秀一、端山聪子、幅允孝、辻村深月、蜷川实花、Anno Moyoco、庄子利男、泉京鹿、青山周平、吉井忍、片仓凤美、古关ren、映里、长谷川明子、若木信吾、横滨美术馆、Cai Studio、太田纪念美术馆、樱日和、山本屋、松屋本家、木村屋总本店、有职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知日》特集由国内专门关注日系文化的品牌「知日ZHIJAPAN」出版,每月一本,专注于为中国年轻人深度报道记录有关日本的文化、创意、艺术和旅行等。

目前已出版特集:

《知日?奈良美智》《知日?制服》《知日?嗨!美术馆》《知日?书之国》《知日?猫》《知日?铁道》《知日?明治维新》《知日?妖怪》《知日?森女》《知日?日本禅》《知日?犬》《知日?断舍离》《知日?暴走》《知日?家宅》《知日?太喜欢漫画了》《知日?写真》《知日?了不起的推理》《知日?设计力》《知日?料理之魂》《知日?燃》《知日?武士道》《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知日?杂货》《知日?手帐zui高》《知日?机甲》《知日?萌》《?知日和制汉语》《知日?偶像》《知日?怪谈》《知日?我们在喫茶店见吧》《知日?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知日?牙白!富士山》《知日?完全笑点说明书》《知日?现代霓虹艺术力》《知日?脑洞》《知日?实录!山口组》《知日?日本酒之味》《知日?谁是增田宗昭?只有梦想值得实现!》《知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等。(知日特集累计销售超过四百万册!!)

《知日》特集之外,《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套装1~4 正在发售中!

中国年轻人了解日本的案头必备书!给中国年轻人入门日本的人文通识课!超人气热卖单册累积超过400000册!

了解更多关于知日的信息,请关注知日微博@知日ZHIJAPAN 知日微信zhi_japan

在众多关于日本的杂志中,有一本做得特别知性、特别有深度。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不是要让年轻人的生活、打扮更像日本人,而是要让华文读者更了解日本,这就是《知日》。——梁文道

日本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还有很多不同的范畴,可以让我们去推敲、参考,我相信《知日》能够提供这方面的角度,让大家去认识一个全新的日本。——汤祯兆

日本世界屈指可数的、高质量的艺术、文化、音乐,希望《知日》能够将这些信息带给中国的读者。——坂井直树

《知日》几乎收集了华文世界所有“日本通”。如果想分析为什么自己哈日,这是好书。——健吾

这套杂志精选zui时尚、zui前沿、zui有品质的日本话题,让我们深度了解一个不为人知的“非常日本”,每个月买上一本细细读完再坐等下个月特辑的到来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日常”。从初读的求知和疑惑到合上书本的恍然,周而复始又豁然开朗——哦!原来这就是日本!It's Japan!——数字尾巴

看知日,了解日本。——西西弗书店

觉得有意思的杂志可以一直出版下去真好。——南京先锋书店

每一期的知日都买了,很喜欢。——网友莫素匆

关于日本,我们有太多不解了。——网友暗蓝色的海

真心喜欢日式杂志的风格,知日已是每期必败了……——网友关山北望

尽管早就听说过这本杂志,……现在拿到纸质版,相见恨晚,爱不释手,主题精致但深度又够,极俱精深的日式研究风格。——网友shan-in-sunshine


目录

特集 樱花入魂

100处樱花胜地 日本三大樱花

天然纪念物 彻底了解日本的樱花

献给所有人的花束

蔡国强×樱花“樱花是很有灵性的”

interview……蔡国强

种植99 000株樱花,打造世界第一樱花胜地!

福岛的“万株樱花种植计划”

interview……志贺忠重

幅允孝 × 樱花 × BOOKS

樱花是所有人都能公平获赠的花束

辻村深月 × 樱花

积极而又充满希望的词语“樱花盛开”

interview…… 辻村深月

蜷川实花× 樱花

樱花不仅美丽,还隐藏着神奇的力量

interview……蜷川实花

Anno Moyoco × 樱花

《恶女花魁》原图展@知日

interview…… Anno Moyoco

大友光悦 × 樱花 × SONGS

为离别与相聚的季节增添色彩的日报“樱花歌曲”

Ishikawa jun × 樱花 × 漫画

无论是多么刺激的故事,多么美好的场景,樱花都可以承载

王众一 × 樱花 × 电影

银幕飘落的樱雪

樱花画廊① 浮世绘 × 樱花

别册 荒木経惟ノ桜

本尾久子 / curation

樱花画廊② 浮世绘 × 樱花

庆山 × 赏樱

落花时节赏晚樱

濑尾英男 × 赏樱

赏樱的雅与俗

陈言× 樱花 × 经济

樱花糕、樱花茶体现的霓虹时令美感

樱花 × Food 传统篇

江户时期研制出的融入了大岛樱花树叶子香味的樱饼

吉野山的地方特产,由葛根粉做成的樱花点心

用带盖的茶碗品尝“樱花汤”

明治天皇喜欢的樱花夹心面包

可以带去赏花的精美寿司

樱花 × Food 现代篇

不断增加的现代樱花点心

樱花 × 设计

赏樱课堂 ① 赏樱的历史?

赏樱课堂 ② 确认开花信息!

赏樱指南 @京都 赏樱——京都的雅

赏樱课堂 ③ 曾为东京象征的’染井吉野’

赏樱指南 @东京 东京夜樱的魅力何在?

interview …… 庄子利男

赏樱课堂 ④ 人生樱花气

Group interview 来自各界人士的声音!

别册

日和手帖 我就是对公路片上瘾

Regulars

photographer

若木信吾 不断积累“自己能完成的事情”

interview 若木信吾

book

山崎曜的书籍设计

一块皮革制作的词典

俳句

岁时记之寒夜

封面照片 蜷川実花

©mika ninagawa, Courtesy of Tomio Koyama Gallery


精彩书摘

我以为樱花这个东西是很有灵性的。它开花的时间短暂,却灵性十足。人不可能每天都有灵性。灵性是偶尔迸发的,就像闪光点,不是像电灯泡一直亮着的。

——蔡国强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菊花给人凛然的印象,就像天皇家族的徽章“太阳”似的,而樱花给人的印象则是瞬间就凋零消失,如幻影一般。我认为那种悲伤和脆弱无常恰好体现了日本人的心情。

——Anno Moyoco

每年3月中旬到4月,日本列岛的樱花开始自南向北绽放。在日本,4月初正值学校新学期的开始。春天对于日本人来说,既是分别的季节,又是相聚的季节。3月同时也是公司进行结算以及人事变动的时期。

即便是现在也有以“毕业”或“春天”为题的歌曲。在这些歌曲之中加入“樱花”的元素,能提升整首歌曲所抒发的情感和意境。因此,在年度音乐排行榜中“樱花歌曲”也名列前十。2000年以后,每年樱花时节发售的“樱花歌曲”也成为春天的象征。

——大友光悦

在寻找樱花的过程中,我陆续发现了许多有樱花出现的(荒木的)照片。在那些照片中,樱花或是伫立在女人身后,或是陪伴在相濡以沫的夫妻(这份羁绊)身旁,或是在墓地静静开放,或是映衬着尽情享受聚会的人们的笑脸,或是很自然地融入到拍摄的情境之中。樱花的存在使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丽、痛苦、温柔、幸福等情感大大增强了。

——本尾久子

“樱花盛开”这个词语给人的感觉积极而又充满希望,同时还体现出了樱花盛开时的景象,寓意十分美好。正如我小说中写到的那样,用来形容十几岁正值青春的孩子们很合适。

——辻村深月


前言/序言

献给所有人的花束

●去日本的外国人zui先接触到的日本的货币—100 日元硬币和1 000 日元纸钞上都印有盛开的樱花。樱花就是如此这样密切地关系到日本人的生活,以樱花为关键词来搜索日本文化的话,你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在北半球广泛分布的植物—樱花,在日本变成了特殊的存在,这大概是在8 世纪之后的平安时代,日本宫廷脱离唐朝的影响并确立了自己国家的文化。之后,樱花成为文学的主题,在和歌、随笔等众多作品中留下了身影。

●贵族的优雅的赏樱活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武士间传播开来。在江户时代18 世纪,第8 代将军德川吉宗在江户的隅田川堤等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樱花植栽,因此出现了樱花的名胜地,于是在庶民间也开始广泛形成了赏樱的习惯。直到现在,赏樱的习惯还在继续,到了开花期,甚至连外国游人也会过来赏樱。在赏樱季会举办许许多多的活动,还会出售樱花主题的饮品、食物等,这让赏樱季更加热闹非凡。

●以樱花为主题的创作直至今日还在持续着,除了文学外,人们还通过艺术、音乐、电影、漫画等多种表现手段创作出了许多作品。

●所以,“樱花之国”并不是过去的,是仍然可以看到日本zui新动态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制作了樱花特集。

●樱花是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叙述的事物,而本特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是“作为创作对象的樱花”“作为观赏对象的樱花”和“作为植物的樱花”。在创作领域,我们请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创作家讲樱花和作品的同时,也请各领域的专家讲了以樱花为主题的代表作;关于赏花,我们总结了樱花迷的情报,并分享了赏樱的名胜地以及欣赏方式;关于作为植物的樱花,我们则请教了研究樱花的权威。

●如果本特集能够成为读者去赏樱的契机,并且能使那段时光更加愉快、深入、广阔,我们将不胜欢喜。

●在采访的过程中,有一位受访人说道:“樱花是每年一次,所有人都能公平获赠的花束。”

●希望您也能收下这束美丽的花。

——《 知日》编辑部


昭和光影下的都市秘境: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疗愈之旅 作者:[此处可填写真实作者姓名或留空] 出版社:[此处可填写真实出版社名称或留空] 定价:[此处可填写真实定价或留空] 开本:[此处可填写真实开本或留空] --- 内容提要:在钢铁丛林中寻找失落的“物哀” 本书并非一本描绘异域风情的旅游指南,也非单纯的文化符号罗列,而是一次深入现代都市肌理,探寻其中被遗忘的、蕴含着深刻东方哲思的“在场感”与“瞬间性”的影像与文字合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习惯了对周遭环境进行快速的、功能性的扫描。然而,真正的生活,往往隐藏在那些被我们匆匆掠过的光影、结构和日常仪式之中。 本书聚焦于现代都市中那些尚未被完全同质化、保留了特定时代记忆或独特审美趣味的“角落”——可能是某条小巷尽头那扇老旧的木门,黄昏时分投影在玻璃幕墙上的几何光斑,或是雨后初霁时,柏油路上折射出的短暂而绚烂的霓虹倒影。我们试图通过独特的摄影视角与细腻的文字捕捉,唤醒读者对于“细微之美”的感知力,引导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 核心主题: 时间的堆叠与残响: 城市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巨大机器,但旧的肌理从未完全消失。本书关注新旧交替之间产生的张力,例如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阴影下,依然坚守着几十年前生活方式的传统店铺;或者在快速迭代的数字界面中,偶尔闪现的模拟时代的怀旧元素。这些元素的共存,构成了一部无声的都市发展史。 光影的剧场: 强调光线作为叙事主体的力量。自然光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建筑材质、色彩饱和度带来的微妙变化,以及人工照明(如路灯、店招灯、窗内透出的暖光)如何在夜色中勾勒出人类活动的轨迹和情感的温度。我们力求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决定性瞬间”,让光影本身讲述故事。 日常的仪式感重构: 现代生活常常被简化为效率的代名词。本书则尝试在看似重复的日常行为中,挖掘出其内在的、潜藏的“仪式感”——清晨咖啡店里蒸汽弥漫的瞬间、通勤路上耳机里播放的特定旋律、午后阳光下阅读的专注状态。这些仪式,是抵抗无意义感和外部喧嚣的有力屏障。 空间与内在情绪的映射: 城市空间的设计(无论是公共广场的宏大叙事,还是私人公寓的紧凑布局)如何影响居住者的心理状态。本书不提供解决方案,而是提出观察:狭窄的空间是否激发了更强的创造力?开阔的视野是否带来了迷茫?通过对比和并置,探讨外部环境与内在心境之间的复杂互动。 内容结构预览:一场视觉与思想的漫步 本书的结构如同一次精心设计的城市漫步,由若干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的篇章构成,引导读者在不同的城市“场景”中停留和沉思。 第一部分:水泥森林的脉搏(建筑与结构) 本部分着重于现代都市的骨架——建筑形态。探讨玻璃、混凝土、钢材这些冰冷材料如何在特定设计下,展现出温暖或疏离的情感。我们会深入分析几何学的重复、线条的延伸以及体量感对观看者心理的暗示。例如,对重复排列的窗格的反思,如何映照出社会个体的孤立感与同时存在的连接性。不涉及任何关于日本文化符号的直接描绘,而是纯粹对“现代建筑语言”的解码。 第二部分:流动的时空切片(交通与瞬间) 城市的核心在于流动——人流、车流、信息流。本部分捕捉这些“流体”在特定时刻凝固的画面。捕捉清晨第一班地铁的空旷,傍晚高峰期车灯拉出的光轨,以及在人群散去后,街道恢复寂静的瞬间。这里的“时间感”是纯粹物理性的,关注的是运动轨迹的轨迹美学,而非文化内涵。我们关注的是“运动本身如何成为一种景观”。 第三部分:隐秘的温度(生活与痕迹) 这一部分深入到人们的“生活痕迹”,但这些痕迹是普遍性的、与地域文化关联不大的细节。例如,被频繁使用的公共座椅上的磨损痕迹,电梯间里张贴的旧通知单上的字迹,或是某个窗口透出的一缕家庭灯光。这些细节构建了城市的“人情味”,但这种“温度”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投射,不特指任何特定地域的习俗或符号。重点在于“痕迹”与“存在感”的关联。 第四部分:边界的消融(自然与人工的交界) 现代城市努力将自然驯化或隔离。本书关注那些自然元素(一棵在人行道裂缝中倔强生长的植物,屋顶花园的微型生态,或者被高楼遮挡后微弱的天光)如何努力渗透进人工结构的缝隙。我们探讨的是“生命力对抗结构僵硬”这一普世主题,而非关注特定季节性的自然景观。 写作风格与目标读者 本书的文字风格力求冷静、克制而富于洞察力。语言精准,避免煽情或过度描述。摄影作品强调构图的严谨性、光影的对比度以及画面的层次感。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的是那些对现代生活保持着深刻反思,并渴望在日常环境的表象下挖掘出更深层意义的城市居民。他们可能是建筑爱好者、都市观察者、关注生活美学和哲学思考的读者。他们不寻求异域风情的浪漫,而是希望通过对自身所处环境的重新审视,找到与快速世界共存的宁静方式。 本书旨在引导读者: 1. 学会慢下来观察: 将注意力从“目的地”转移到“过程”和“细节”上。 2. 重建空间亲密感: 将居住的城市视为一个复杂的、值得探索的有机体,而非仅仅是通勤的场所。 3. 发现普遍的人性共鸣: 在冷硬的都市结构中,识别出那些跨越文化界限的人类情感投射和生存痕迹。 结语: 《昭和光影下的都市秘境》是一本关于“此时此地”的书。它邀请读者放下对远方浪漫的想象,转而专注于眼前这片由钢筋水泥、光影交错和无数日常瞬间共同编织而成的复杂现实。真正的美,不在于异国的符号,而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去观看脚下的这片土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它巧妙地平衡了文化介绍、历史背景和个人体验。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述某个著名赏樱地点的历史变迁时,叙述口吻会变得庄重而厚重,而在描述现代东京市民在公园里举办的“花见”聚会时,笔锋又变得轻快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这种视角的切换非常自然流畅,避免了文化书籍容易出现的刻板和说教感。每切换一个章节,就像是换了一副滤镜,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樱花这一意象。例如,它用一整段篇幅去解析不同品种樱花在花期上的细微差别及其对当地节庆的影响,这种深度挖掘让人感到知识的满足感,而非走马观花般的肤浅了解。

评分

这本《知日·樱花入魂》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采用了一种柔和的淡粉色调,边缘似乎还带着一丝光泽,让人忍不住想触摸。内页的纸张质感也极为上乘,那种厚重而又不失细腻的手感,让翻页的动作本身都变成了一种享受。我特别喜欢他们对排版的处理,文字和图片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拥挤,又能让读者的目光自然地在各个元素间游走。尤其是一些特写镜头,无论是和服上的樱花纹样,还是京都古寺里随风飘落的花瓣,都拍得极具氛围感,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清甜。光是把书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种对美学的极致追求,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和编辑团队的用心良苦。这本书的重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出内容的充实和精良制作的诚意,绝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速食读物。

评分

我被书中那种对“物哀”精神的细腻捕捉深深打动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樱花的观赏地,而是通过无数个侧面,展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盛开与凋零这一短暂之美的复杂情感。读着那些描述,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紧迫感,以及花瓣飘零时那种无可奈何的哀愁。书中引用的文字和诗歌,选取得异常精准,它们像是为画面配上的灵魂低语,让原本静态的图像立刻鲜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的挣扎与消逝的美感。这种对瞬间永恒的捕捉,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哲学性的沉思,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樱花的指南,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生命和美学态度的深度探讨集。我合上书本后,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转瞬即逝的唯美画面。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无形文化”的关注。我原以为它会把重点放在宏大的景观上,但翻阅后发现,那些关于制作“樱饼”的传统手艺人、在樱花树下吟唱古老歌谣的民间艺人,以及那些与樱花相关的各种节日庆典习俗,都被赋予了足够的篇幅去书写和描绘。这些细微之处,恰恰构成了日本文化肌理中最柔软、最动人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樱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渗透到日本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乃至精神世界中的一种文化代码。读完后,我对日本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符号层面,而是多了一层对生活哲学的敬意和感悟,这种深层次的连接感,是很多同类主题书籍所无法提供的。

评分

从一个纯粹的旅行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梦幻行程规划师”。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自去日本体验樱花季,但这本书提供的细节信息已经让我对行程的每一个环节了然于胸。它不仅仅提到了“哪里去赏花”,更深入到了“什么时候去”、“最佳拍摄角度是什么”、“附近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传统茶屋可以歇脚”等实用信息。里面的地图和路线规划图制作得极为清晰,即使是初次去日本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我甚至已经根据书中的推荐,在脑海里模拟了好几条完美的“樱花主题”一日游路线。这种将审美情趣与实用信息完美结合的能力,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图册的范畴,它真正做到了指导实践的层面。

评分

知日系列真的蛮不错,图文并茂,做得用心,希望越来越好

评分

很实用的书,快收集到整套了,樱花那本马上就用上了。

评分

中信的知日系列,看过一本就觉得很值得再买几本来看,赶上活动一起入手的,包装不错,版式设计也很和风,不错。

评分

好用,很喜欢,下次再来买

评分

孩子喜欢看书,一般都在京东购买,发货速度很快,第二天就能收到

评分

快递非常好,包装完好,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正版书籍!物流神速!

评分

是枝裕和是非常喜欢的导演,在国内也越来越火了,他作品里表现的细腻亲情是跨越国度的

评分

快递非常好,包装完好,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