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基于STM32F4

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基于STM32F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火良,杨森 著
图书标签:
  • STM32
  • 嵌入式
  • F4
  • 库函数
  • 开发
  • 实战
  • 单片机
  • ARM
  • Cortex-M4
  • 例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745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365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电子与嵌入式系统设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将着重介绍STM32的库函数,以及如何使用库的方式进行开发。使初学者能够快速入门能够在此基础上迅速入门,掌握STM32的开发方法。本书内容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STM32F429芯片,紧紧围绕“库”展开,系统地讲述了STM32固件库的原理、使用方法。

作者简介

  刘火良,网名野火,是目前国内大的电子工程师社区阿莫论坛的版主,也是业内畅销的STM32开发板供应商野火嵌入式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野火工作室是嵌入式开发方式中库开发方式的倡导者,也是针对初学者在业内推动学习库开发方法的排头兵。

目录

前 言
第1章 如何安装KEIL5 1
1.1 温馨提示 1
1.2 获取KEIL5安装包 1
1.3 开始安装KEIL5 1
1.4 安装STM32芯片包 3
第2章 如何用DAP仿真器下载程序 6
2.1 仿真器简介 6
2.2 硬件连接 6
2.3 仿真器配置 6
2.4 选择目标板 9
2.5 下载程序 9
第3章 初识STM32 10
3.1 什么是STM32 10
3.2 STM32能做什么 10
3.2.1 智能手环 11
3.2.2 微型四轴飞行器 12
3.2.3 淘宝众筹 12
3.3 STM32选型 13
3.3.1 STM32分类 13
3.3.2 STM32命名方法 14
3.3.3 选择合适的MCU 14
第4章 寄存器 17
4.1 寄存器简介 17
4.2 STM32的外观 17
4.3 芯片里面有什么 18
4.4 存储器映射 21
4.5 寄存器映射 23
4.5.1 STM32的外设地址映射 23
4.5.2 C语言对寄存器的封装 26
第5章 新建工程——寄存器版 31
5.1 新建本地工程文件夹工程 31
5.1.1 新建本地工程文件夹 31
5.1.2 新建工程 32
5.2 下载程序 38
第6章 使用寄存器点亮LED 39
6.1 GPIO简介 39
6.2 GPIO框图剖析 39
6.2.1 基本结构分析 39
6.2.2 GPIO工作模式 42
6.3 实验:使用寄存器点亮LED 43
6.3.1 硬件连接 44
6.3.2 启动文件 44
6.3.3 stm32f4xx.h文件 46
6.3.4 main文件 47
6.3.5 下载验证 51
第7章 自己写库——构建库函数雏形 52
7.1 STM32函数库简介 52
7.2 采用库来开发及学习的原因 53
7.3 实验:构建库函数雏形 53
7.3.1 修改寄存器地址封装 54
7.3.2 定义访问外设的结构体指针 55
7.3.3 定义初始化结构体 59
7.3.4 定义引脚模式的枚举类型 60
7.3.5 定义GPIO初始化函数 62
7.3.6 使用函数点亮LED 64
7.3.7 下载验证 66
7.3.8 总结 66
第8章 初识STM32标准库 67
8.1 CMSIS标准及库层次关系 67
8.1.1 库目录、文件简介 68
8.1.2 各库文件间的关系 74
8.2 使用帮助文档 75
8.2.1 常用官方资料 75
8.2.2 初识库函数 76
第9章 新建工程——库函数版 78
9.1 新建本地工程文件夹 78
9.2 新建工程 79
9.3 配置魔术棒选项卡 82
9.4 下载器配置 85
9.5 选择Flash大小 86
第10章 GPIO输出——使用固件库点亮LED 88
10.1 硬件设计 88
10.2 软件设计 88
10.2.1 编程要点 89
10.2.2 代码分析 89
10.2.3 下载验证 94
10.3 STM32标准库补充知识 94
第11章 GPIO输入——按键检测 98
11.1 硬件设计 98
11.2 软件设计 99
11.2.1 编程要点 99
11.2.2 代码分析 99
11.2.3 下载验证 102
第12章 GPIO——位带操作 103
12.1 位带简介 103
12.1.1 外设位带区 103
12.1.2 SRAM位带区 104
12.1.3 位带区和位带别名区地址转换 104
12.2 GPIO位带操作 105
第13章 启动文件 108
13.1 启动文件简介 108
13.2 查找ARM汇编指令 108
13.3 启动文件代码讲解 109
第14章 RCC——使用HSE/HSI配置时钟 116
14.1 RCC主要作用——时钟部分 116
14.2 RCC框图剖析——时钟树 116
14.2.1 系统时钟 116
14.2.2 其他时钟 121
14.3 配置系统时钟实验 122
14.3.1 使用HSE 122
14.3.2 使用HSI 122
14.3.3 硬件设计 123
14.3.4 软件设计 123
14.3.5 下载验证 129
第15章 STM32中断应用概览 130
15.1 异常类型 130
15.2 NVIC简介 131
15.2.1 NVIC寄存器简介 131
15.2.2 NVIC中断配置固件库 132
15.3 优先级的定义 132
15.3.1 优先级定义 132
15.3.2 优先级分组 133
15.4 中断编程 134
第16章 EXTI——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 136
16.1 EXTI简介 136
16.2 EXTI功能框图 136
16.3 中断/事件线 138
16.4 EXTI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39
16.5 外部中断控制实验 139
16.5.1 硬件设计 140
16.5.2 软件设计 140
16.5.3 下载验证 144
第17章 SysTick——系统定时器 145
17.1 SysTick简介 145
17.2 SysTick寄存器介绍 145
17.3 SysTick定时实验 146
17.3.1 硬件设计 146
17.3.2 软件设计 146
第18章 通信的基本概念 152
18.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152
18.2 全双工、半双工及单工通信 153
18.3 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 153
18.4 通信速率 154
第19章 USART——串口通信 155
19.1 串口通信协议简介 155
19.1.1 物理层 155
19.1.2 协议层 158
19.2 STM32的USART简介 159
19.3 USART功能框图 160
19.4 USART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66
19.5 USART1接发通信实验 167
19.5.1 硬件设计 168
19.5.2 软件设计 168
19.5.3 下载验证 173
19.6 USART1指令控制RGB彩灯实验 174
19.6.1 硬件设计 174
19.6.2 软件设计 174
19.6.3 下载验证 179
第20章 DMA 180
20.1 DMA简介 180
20.2 DMA功能框图 180
20.3 DMA数据配置 184
20.4 DMA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188
20.5 DMA存储器到存储器模式实验 190
20.5.1 硬件设计 190
20.5.2 软件设计 190
20.5.3 下载验证 195
20.6 DMA存储器到外设模式实验 195
20.6.1 硬件设计 195
20.6.2 软件设计 195
20.6.3 下载验证 199
第21章 常用存储器介绍 200
21.1 存储器种类 200
21.2 RAM存储器 200
21.2.1 DRAM 201
21.2.2 SRAM 202
21.2.3 DRAM与SRAM的应用场合 202
21.3 非易失性存储器 202
21.3.1 ROM存储器 202
21.3.2 Flash存储器 203
第22章 I2C——读写EEPROM 205
22.1 I2C协议简介 205
22.1.1 I2C物理层 205
22.1.2 协议层 206
22.2 STM32的I2C特性及架构 209
22.2.1 STM32的I2C外设简介 209
22.2.2 STM32的I2C架构剖析 210
22.2.3 通信过程 212
22.3 I2C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213
22.4 I2C——读写EEPROM实验 215
22.4.1 硬件设计 215
22.4.2 软件设计 216
22.4.3 下载验证 234
第23章SPI——读写串行Flash 235
23.1 SPI协议简介 235
23.1.1 SPI物理层 235
23.1.2 协议层 236
23.2 STM32的SPI特性及架构 238
23.2.1 STM32的SPI外设简介 238
23.2.2 STM32的SPI架构剖析 239
23.2.3 通信过程 241
23.3 SPI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242
23.4 SPI——读写串行Flash实验 243
23.4.1 硬件设计 243
23.4.2 软件设计 244
23.4.3 下载验证 264
第24章串行Flash文件系统FatFs 265
24.1 文件系统 265
24.2 FatFs文件系统简介 266
24.2.1 FatFs的目录结构 266
24.2.2 FatFs帮助文档 266
24.2.3 FatFs源码 267
24.3 FatFs文件系统移植实验 268
24.3.1 FatFs程序结构图 268
24.3.2 硬件设计 269
24.3.3 FatFs移植步骤 269
24.3.4 FatFs底层设备驱动函数 271
24.3.5 FatFs功能配置 276
24.3.6 FatFs功能测试 277
24.3.7 下载验证 280
24.4 FatFs功能使用实验 281
24.4.1 硬件设计 281
24.4.2 软件设计 281
24.4.3 下载验证 286
第25章FMC——扩展外部SDRAM 287
25.1 SDRAM控制原理 287
25.1.1 SDRAM信号线 288
25.1.2 控制逻辑 289
25.1.3 地址控制 289
25.1.4 SDRAM的存储阵列 289
25.1.5 数据输入输出 289
25.1.6 SDRAM的命令 290
25.1.7 SDRAM的初始化流程 295
25.1.8 SDRAM的读写流程 296
25.2 FMC简介 297
25.3 FMC框图剖析 298
25.4 FMC的地址映射 300
25.5 SDRAM时序结构体 302
25.6 SDRAM初始化结构体 303
25.7 SDRAM命令结构体 304
25.8 FMC——扩展外部SDRAM实验 305
25.8.1 硬件设计 305
25.8.2 软件设计 305
25.8.3 下载验证 316
第26章LTDC/DMA2D——液晶显示 317
26.1 显示器简介 317
26.1.1 液晶显示器 317
26.1.2 LED和OLED显示器 318
26.1.3 显示器的基本参数 319
26.2 液晶屏控制原理 319
26.2.1 液晶面板的控制信号 320
26.2.2 液晶数据传输时序 321
26.2.3 显存 323
26.3 LTDC液晶控制器简介 323
26.3.1 图像数据混合 323
26.3.2 LTDC结构框图剖析 324
26.4 DMA2D图形加速器简介 327
26.5 LTDC初始化结构体 329
26.6 LTDC层级初始化结构体 331
26.7 DMA2D初始化结构体 334
26.8 LTDC/DMA2D——液晶显示实验 336
26.8.1 硬件设计 336
26.8.2 软件设计 338
26.8.3 下载验证 358
第27章LTDC——液晶显示中英文 359
27.1 字符编码 359
27.1.1 ASCII编码 359
27.1.2 中文编码 362
27.1.3 Unicode字符集和编码 365
27.1.4 UTF-32 365
27.1.5 UTF-16 365
27.1.6 UTF-8 366
27.1.7 BOM 367
27.2 字模简介 367
27.2.1 字模的构成 368
27.2.2 字模显示原理 368
27.2.3 如何制作字模 370
27.2.4 字模寻址公式 371
27.2.5 存储字模文件 372
27.3 LTDC——各种模式的液晶显示字符实验 372
27.3.1 硬件设计 373
27.3.2 显示ASCII编码的字符 373
27.3.3 显示GB2312编码的字符 382
27.3.4 显示任意大小的字符 391
27.3.5 下载验证 398
第28章电容触摸屏——触摸画板 399
28.1 触摸屏简介 399
28.1.1 电阻触摸屏检测原理 399
28.1.2 电容触摸屏检测原理 401
28.2 电容触摸屏控制芯片 402
28.2.1 GT9157芯片的引脚 403
28.2.2 上电时序与I2C设备地址 404
28.2.3 寄存器配置 404
28.2.4 读取坐标信息 406
28.3 电容触摸屏——触摸画板实验 408
28.3.1 硬件设计 408
28.3.2 软件设计 409
28.3.3 下载验证 430
第29章ADC——电压采集 431
29.1 ADC简介 431
29.2 ADC功能框图剖析 431
29.2.1 ADC功能 431
29.2.2 电压转换 437
29.3 ADC初始化结构体详解 437
29.4 独立模式单通道采集实验 438
29.4.1 硬件设计 439
29.4.2 软件设计 439
29.4.3 下载验证 443
29.5 独立模式多通道采集实验 443
29.5.1 硬件设计 443
29.5.2 软件设计 443
29.5.3 下载验证 449
29.6 三重ADC交替模式采集实验 449
29.6.1 硬件设计 449
29.6.2 软件设计 450
29.6.3 下载验证 455
第30章TIM——基

前言/序言

  本书的编写风格本书着重讲解STM32F429的外设以及外设的应用,力争全面分析每个外设的功能框图和使用方法,让读者可以零死角地玩转STM32F429。
  基本每个章节对应一个外设,每章的主要内容大概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为简介,第2部分为外设功能框图分析,第3部分为代码讲解。
  外设简介则是用作者自己的话把外设概括性地介绍一遍,力求语句简短,通俗易懂,避免照抄数据手册中的介绍。
  外设功能框图分析是每章的重点,该部分会详细讲解功能框图各部分的作用,是学习STM32F429的精髓所在,掌握了整个外设的框图则可以熟练地使用该外设,熟练地编程,日后学习其他型号的单片机也会得心应手。即使单片机的型号不同,外设的框图基本也是一样的。这一步的学习比较枯燥,但是必须下功夫钻研,方能学有所成。
  代码分析则是讲解使用该外设的实验过程,主要分析代码流程和一些编程注意事项。在掌握了框图之后,学习代码部分则会轻而易举。
  本书的学习方法本书第3~11章连贯性非常强,属于单片机底层知识的讲解,对后面章节的学习起着“千斤顶”的作用,读者需要按照顺序学习,不可跳跃阅读。学完这部分之后,能力稍强的用户基本可以入门STM32。其余章节连贯性较弱,可根据项目需要选择阅读。另外本书配套200集手把手教学视频和大量的PPT,观看视频辅助学习,效果会更佳。相关视频请到秉火论坛下载。
  本书的参考资料本书的参考资料为《STM32F4xx中文参考手册》和《Cortex-M4内核参考手册》,这两本是ST官方的手册,属于精华版,内容面面俱到,无所不包。限于篇幅问题,本书着重于STM32F429的功能框图分析和代码讲解,有关寄存器的详细描述则略过,在学习本书的时候,涉及寄存器描述部分还请参考上述两本手册,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佳。
  本书的配套硬件和程序本书配套的硬件平台为秉火STM32F429挑战者开发板,见图0-1。如果配合该硬件平台做实验,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省去中间移植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书中提到的配套工程程序可以在秉火论坛下载。
  本书的技术论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到秉火论坛发帖交流,开源共享,共同进步。
  鉴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纰漏,热心的读者也可把勘误发到论坛,以便我们改进。祝你学习愉快!M4的世界,秉火与您同行!

STM32F4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精要 本书是一本面向广大嵌入式系统开发者的深度实践指南,聚焦于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贴近实际应用的开发框架和技巧。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开发库进行简单介绍,而是致力于剖析STM32F4的硬件特性,讲解其核心外设的驱动开发思路,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引导读者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流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嵌入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目标读者: 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有基础了解,希望深入掌握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的工程师。 正在进行STM32F4项目开发,遇到瓶颈或希望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的开发者。 计算机、电子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希望通过实践项目巩固理论知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有志于从事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硬件、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嵌入式开发人员。 本书特色: 1. 深度硬件剖析,理解内在原理: 抛开表面API调用,本书将深入讲解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的核心硬件架构,包括其ARM Cortex-M4内核的特性,如DSP指令集、FPU浮点单元,以及内存管理单元(MPU)、时钟系统、中断控制器(NVIC)等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理解这些底层原理,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外设的工作机制,从而写出更高效、更优化的代码。 2. 驱动开发理念,而非API罗列: 本书不局限于简单地罗列STM32 HAL库或LL库的API函数。相反,它强调驱动开发的核心理念:如何根据硬件手册和数据手册,自主设计和实现可靠、可移植的驱动程序。从GPIO的配置到ADC、DAC的采样,从Timer的定时与PWM输出到USART、SPI、I2C的通信,本书将详细展示驱动设计的思考过程、关键配置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排查方法。读者将学会如何“读懂”数据手册,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可用的驱动代码。 3. 系统化外设讲解,覆盖核心功能: 本书将系统性地介绍STM32F4系列微控制器最常用的核心外设,包括但不限于: GPIO (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深入理解输入输出模式、上拉/下拉、复用功能配置,以及位操作与字节操作的效率差异。 RCC (Reset and Clock Control): 详尽解析内部/外部时钟源的选择、PLL的配置、总线时钟分频,以及如何根据功耗和性能需求优化时钟树。 NVIC (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 深入理解中断优先级、抢占、嵌套机制,以及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响应中断,避免竞态条件。 EXTI (External Interrupts): 配置外部中断触发方式,处理边缘触发和电平触发,实现低功耗下的事件唤醒。 Timers: 讲解通用定时器、高级定时器、基本定时器的不同功能,包括定时、计数、PWM生成(用于电机控制、LED调光)、输入捕获(用于测量频率、脉冲宽度)、编码器接口等。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配置ADC的采样通道、采样时间、转换模式(单次、连续、扫描),以及DMA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 DAC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实现模拟信号的生成,例如音频输出或简单的波形产生。 USART (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实现与PC、其他MCU或蓝牙模块的串行通信,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的配置,以及中断和DMA的应用。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实现与外接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的高速同步串行通信。 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实现与集成电路设备的双向通信,常用于传感器、EEPROM等。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讲解DMA的工作原理,如何配置DMA通道,实现CPU的解放,大幅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减轻CPU负担。 Memory: 介绍STM32F4的Flash和SRAM的结构与访问方式,以及如何理解内存映射。 USB Device (全速/高速): 讲解STM32F4的USB外设功能,如何实现HID、CDC、MSC等设备类,为开发USB外设提供指导。 SDIO (Secure Digital Input/Output): 讲解如何与SD卡进行通信,实现大容量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4. 实战项目驱动,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书将穿插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战项目,这些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每一个项目都包含详细的需求分析、硬件选型建议、软件设计思路、代码实现以及调试方法。例如: 基础测试项目: 闪烁LED、按键扫描、蜂鸣器驱动,帮助读者快速熟悉开发环境和最基本的外设操作。 数据采集项目: 利用ADC读取传感器数据(如温度、光照),并利用USART发送到PC进行显示。 通信项目: 实现STM32F4与其他设备(如另一块STM32板、ESP8266模块)通过USART、SPI或I2C进行数据交互。 控制项目: 利用Timer的PWM功能控制直流电机速度或舵机角度;利用编码器接口实现电机的位置反馈。 人机交互项目: 基于SPI接口驱动LCD显示屏,实现图形界面的初步展示,结合按键或触摸屏进行简单的交互。 文件系统项目: 结合SDIO和FATFS文件系统,实现SD卡的文件读写功能。 USB设备项目: 实现一个简单的USB虚拟串口(CDC)设备,方便与PC进行通信调试。 5. 高级主题探讨,提升工程能力: 除了基础外设和典型项目,本书还将涉及一些更高级的嵌入式开发主题,帮助读者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中断与异常处理: 深入讲解中断向量表、中断优先级配置、中断服务函数(ISR)编写规范,以及故障中断的处理。 DMA的深入应用: 讲解DMA多通道、DMA请求、DMA半传输/全传输中断等高级DMA配置,实现更复杂的内存到内存、外设到内存的数据传输。 低功耗设计: 介绍STM32F4的多种低功耗模式(Sleep, Stop, Standby),以及如何通过时钟门控、外设禁用等手段实现整体功耗优化。 RTOS(实时操作系统)初步: 简要介绍RTOS的基本概念(任务、调度、信号量、消息队列),并展示如何在STM32F4上集成和使用一个轻量级的RTOS(如FreeRTOS),为开发复杂系统打下基础。 固件更新(OTA)的思路: 探讨通过UART或USB进行固件更新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调试技巧: 分享使用J-Link/ST-Link进行在线仿真调试的技巧,如设置断点、单步执行、查看变量、内存监视,以及利用printf重定向进行串口调试。 6. 代码规范与可移植性: 本书在代码编写过程中,将始终强调代码的清晰性、可读性、模块化和可移植性。读者将学习到如何组织项目结构,如何编写符合行业标准的注释,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抽象层来提高代码在不同STM32系列微控制器之间的兼容性。 学习本书,你将获得: 扎实的STM32F4硬件理解: 不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能够深刻理解STM32F4的运行机制。 独立驱动开发能力: 能够根据需求,自行设计和实现各种外设驱动,摆脱对现有库的依赖,或对其进行二次开发。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丰富的实战项目,掌握在真实嵌入式开发场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学会有效的排查和解决。 良好的编程习惯: 养成规范、高效、可维护的代码编写风格。 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掌握STM32F4的开发技能,将为你参与更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如物联网设备、嵌入式Linux系统(配合STM32MP1等)、数字信号处理等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的宗旨是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最终能够自信地迈入STM32F4嵌入式开发的广阔天地。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之前一直在摸索STM32F4的开发,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各种资料看得眼花缭乱,真正能用得上、解决我实际问题的却少之又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首先,它非常系统地梳理了STM32F4的开发流程,从最基础的开发环境搭建,到核心外设的讲解,再到更高级的应用,层层递进,完全符合我学习的逻辑。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大量地使用了实际的项目案例,这对于我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的人来说,简直太重要了。书中的代码示例非常清晰,而且都有详细的注释,让我能快速理解每一部分的功能和实现原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GPIO和ADC的章节,通过几个小而精的项目,我不仅掌握了这些外设的基本用法,还学会了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传感器读取和控制中。这种“做中学”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对STM32F4的掌控感。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信心。过去,面对STM32F4这个庞大的体系,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担心自己会钻牛角尖,浪费大量时间。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开始讲解。比如,它对STM32CubeMX的使用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门槛。通过图形化界面就能配置好芯片的时钟、外设,然后生成初始化代码,这让我摆脱了手动编写大量配置寄存器代码的枯燥过程,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的功能实现上。而且,书中对HAL库和LL库的讲解也很有区分度,让我能够理解它们的优劣和适用场景,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项目的库。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中断的时候,将底层原理和库函数的使用结合起来,让我不仅知道怎么用,还知道为什么这么用,理解得更加透彻。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作者真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他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字字珠玑,直击核心。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代码细节的处理,作者并没有偷懒,而是将每一个关键的参数、每一个重要的函数调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代码背后的逻辑。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开发误区和陷阱也做了提醒,避免了我走很多弯路。比如,在讲解功耗管理的时候,它就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配置寄存器来降低功耗,并且给出了实际的测试数据,这对于我开发低功耗的嵌入式设备非常有参考价值。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觉得“好用”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学习STM32F4的道路上,给予了我最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STM32F4外设的讲解,简直是面面俱到,而且每一个外设都讲解得很深入。我一直对CAN总线和SPI通信这两个模块感到头疼,总觉得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是,这本书用了非常生动的比喻和详细的图示,将这些复杂的概念拆解开来,让我豁然开朗。特别是CAN总线的讲解,它结合了一个实际的车载通信的例子,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CAN总线是如何工作的,如何进行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的。而SPI通信的部分,它不仅讲解了硬件连接和时序,还提供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代码示例,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此外,书中对DMA的讲解也十分到位,让我理解了如何利用DMA来减轻CPU的负担,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STM32F4各种外设应用的大门,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设计和实现各种嵌入式系统。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实践性真的太强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STM32F4的书籍,但很多都偏重理论,讲解得很“高大上”,但真正拿到手里写代码的时候,却发现跟书上的内容联系不上。这本书完全不一样,它仿佛知道我这个读者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坑”,并且提前为我铺好了路。每一个章节后面都附带了可运行的代码示例,而且这些示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应用,比如涉及到LCD显示、按键输入、定时器控制等等,都是我项目开发中经常会用到的模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关于FreeRTOS的章节,讲解得非常清晰易懂,并且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任务调度示例,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多任务编程的精髓,这对于我后面开发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通过跟着书中的例子一步步实践,我感觉自己对STM32F4的理解飞跃式地提升了。

评分

不错,内容对移动平台音视频开始有详细解读

评分

学习教材,是正品。

评分

正版没的说,这是新版的,野火的东西适合脉络清奇的或者入门以后深入的

评分

这书包装很不错,才开始看

评分

书本很厚,内容很丰富,感觉要学很久

评分

京东读书节推荐的,拿来学习用,加油,必胜!

评分

公司购买,别人用我在看,反映还不错

评分

不错,质量很好。价格和合适。下次还买

评分

可做参考手册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