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自贸区

一本书读懂自贸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学武 著
图书标签:
  • 自贸区
  • 自由贸易
  • 经济
  • 贸易政策
  • 中国经济
  • 区域经济
  • 投资
  • 国际贸易
  •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8903
版次:01
商品编码:12053131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页数:28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内容充实:本书详细介绍了有关自贸区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全面了解自贸区知识,并能从中找到自贸区带来红利的发展契机。
2.信息前沿:本书内容紧跟自贸区发展形势,对政策的介绍、解读全面,案例真实可信。统计的企业数据真实可查、时效性强,对理解政策、接受政策都有很好的参照。
3.阅读价值高
本书至少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对自贸区内企业或将来想去自贸区发展的企业,可了解真实的贸易便利化环境,抓住制度红利,搞好经营;二是对区外企业而言,可把握自贸区发展趋势也是很好的借鉴。
4.形式新颖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体例形式对自贸区知识进行深入解析、轻松活泼,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一目了然。

内容简介

什么是自贸区?自贸区的类型与功能有哪些?自贸区是如何发展的?成立自贸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自贸区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新机遇?
本书详细梳理了中国自贸区的成立和发展历程,阐述了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接,论述了自贸区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全方位解读了自贸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介绍了建立自贸区为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好处,并分析了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建议,帮助读者对自贸区有一个全方位、立体的认知。
本书适合在自贸区工作与生活的人士阅读,适合想要在自贸区创业、就业的人士阅读,也可作为对自贸区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和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研究,出版有多本专著,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自贸区究竟是什么 // 1
一、自贸区概念界定 // 3
(一)自由贸易区(FTA) // 3
(二)自由贸易园区(FTZ) // 4
(三)FTA与FTZ对比 // 5
二、自贸区(FTZ)的发展特点 // 6
三、自贸区(FTZ)的类型 // 7
(一)按性质划分 // 8
(二)按功能划分 // 8
四、自贸区(FTZ)发展新前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 9
五、中国自贸区(FTA)建设 // 10
(一)CEPA // 10
(二)ECFA // 11
(三)“引进来,走出去”——国家与国家签订的自贸区 // 13
(四)自贸区(FTA)的政策协调 // 14
(五)原产地规则 // 14
(六)服务贸易和投资措施 // 15
第二章 中国为什么要建立自贸区 // 17
一、中国建立自贸区的深层背景 // 19
(一)金融实力与贸易不匹配 // 19
(二)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20
(三)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升级 // 21
二、中国建立自贸区的战略意义 // 23
(一)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国际战略意义 // 23
(二)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国内战略意义 // 25
(三)建立自贸区的经济意义 // 27
第三章 自贸区VS保税区 // 29
一、保税区 // 31
(一)什么是保税区 // 31
(二)保税区的功能特点 // 31
(三)保税区相关政策 // 32
(四)综合保税区 // 34
(五)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 // 34
二、综合保税区与自贸区的区别 // 36
(一)功能定位 // 36
(二)管理体制 // 37
(三)海关监管 // 37
(四)企业权利 // 37
(五)地理范围 // 38
(六)政策区别 // 38
第四章 中国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现状 // 39
一、自贸区1.0发展时期 // 41
(一)上海自贸区发展历史 // 41
(二)上海自贸区各片区发展定位 // 47
(三)“负面清单”管理: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 50
(四)上海自贸区的优势 // 53
(五)上海自贸区的影响 // 54
二、自贸区2.0发展时期 // 55
(一)三大自贸区概况 // 55
(二)1.0与2.0自贸区下的发展区别 // 63
(三)2.0时代下的四大紧密结合 // 64
(四)2.0时代自贸区发展战略展望 // 66
三、自贸区3.0发展时期 // 68
(一)七大自贸区的功能定位 // 69
(二)建立七大自贸区的战略意义 // 70
(三)3.0时代自贸区对企业人的影响 // 72
第五章 一带一路与自贸区的战略对接 // 73
一、中国改革开放新版图,四大自贸区如何继续发展 // 75
(一)开放新版图的必然原因 // 75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 76
(三)四个自贸区:改革新高地 // 78
二、“一带一路”对接自贸区 // 79
(一)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前进方向 // 79
(二)自贸区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融合 // 80
(三)加强“一带一路”与国际间自贸区的战略对接 // 82
三、四个自贸区如何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 84
(一)“一带一路”为黄金市场提供契机 // 84
(二)新增三地自贸区点亮“一带一路” // 85
(三)四个自贸区谋划如何对接 // 86
第六章 自贸区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 99
一、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101
(一)2013年版负面清单 // 102
(二)2014年版负面清单 // 105
(三)2015年版负面清单 // 106
(四)2016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 // 118
二、自贸区格局下的法治建设 // 121
(一)上海自贸区需坚持法制创新 // 121
(二)完善法治建设 // 124
(三)自贸区法治保障的成效 // 130
三、自贸区格局下的经济领域制度建设 // 131
(一)投资领域 // 131
(二)贸易领域 // 132
(三)离岸贸易 // 132
(四)制度建设领域 // 135
(五)金融领域 // 136
(六)监管税收领域 // 137
四、文化产业制度建设 // 137
(一)文化服务领域扩大开放的措施 // 138
(二)运用溢出效应,向外推广文化基地建设经验 // 139
(三)创立文化基金管理创新模式 // 139
五、保险业制度建设 // 140
六、自贸区格局下航运业发展的机遇 // 142
(一)增加转口贸易量 // 142
(二)促进港口发展 // 142
(三)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 // 142
(四)对航运保险企业的影响 // 143
七、自贸区格局下专业服务发展的机遇 // 144
(一)律师服务开放:“狼来了” // 145
(二)资信调查开放:允许外商投资设立资信调查公司了吗 // 147
(三)旅行社服务开放:合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游业务在开闸 // 148
(四)人才中介服务开放:提高外方持股人才中介机构上限 // 148
(五)投资管理服务开放:允许设立股份制外资投资性公司 // 148
(六)工程设计服务开放:降低外资工程设计企业准入门槛 // 149
(七)建筑服务开放:放宽外商独资建筑企业承揽上海项目条件 // 149
八、自贸区格局下电信业发展的机遇 // 150
(一)自贸区电信业蕴含的商机 // 151
(二)国内运营商的作为 // 151
(三)着力创新,合理利用规则 // 152
第七章 四大自贸区创新政策解读 // 153
一、上海自贸区相关创新政策解读 // 155
(一)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改革 // 155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 // 165
二、广东自贸区相关创新政策解读 // 181
(一)广东自贸区税收创新服务政策 // 181
(二)广东自贸区金融创新服务 // 182
三、天津自贸区相关创新政策解读 // 192
(一)天津自贸区税收服务创新举措 // 192
(二)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 // 195
四、福建自贸区相关创新政策解读 // 203
(一)福建自贸区税收创新举措 // 203
(二)福建自贸区金融改革新举措 // 205
第八章 自贸区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 215
一、购物:“海淘”大升级优惠多多 // 217
二、旅游:出境旅游说走就走 // 218
三、娱乐:明星说见就见 // 220
四、医疗:不出国门便可享受高端医疗服务且门槛放宽 // 222
五、创业:创业门槛低,优惠多 // 222
六、就业:有望拿到“国际工资” // 223
七、投资:个人可投资港股、美股 // 224
第九章 自贸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 227
一、自由贸易区(FTA)面临的挑战 // 229
(一)贸易合作伙伴成员国 // 229
(二)原则制定面临现实压力 // 230
(三)国内各产业利益协调存在诸多困难 // 230
(四)产业开放面临压力 // 231
(五)尚未建立完善的产业损害应对体系 // 231
(六)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 232
二、积极应对中国自由贸易区(FTA)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 232
(一)推进外汇和金融管理模式创新 // 232
(二)完善国家自贸区战略的顶层设计 // 233
(三)围绕我国主要国际贸易通道推进自贸区建设 // 233
(四)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 234
(五)创新国内体制机制,健全自贸区保障体系 // 234
三、我国自贸试验区(FTZ)建设面临的挑战 // 235
(一)立法体制结构不适应 // 235
(二)司法体制存在困惑 // 236
(三)金融改革创新面临五大挑战 // 237
四、积极应对我国自贸试验区(FTZ)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 239
(一)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 239
(二)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 240
第十章 自贸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释疑 // 243
一、上海自贸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解答 // 245
(一)关于外商投资管理 // 245
(二)关于境外投资管理 // 247
(三)关于工商登记 // 247
二、广东自贸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解答 // 251
三、天津自贸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解答 // 254
四、福建自贸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解答 // 256
(一)福州片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 // 256
(二)厦门片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 // 258
(三)平潭片区投资办事常见问题 // 259
附录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 263
附录2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 279
附录3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 291
附录4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 301
《全球贸易新篇章:理解自由贸易区的复杂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的“自贸区”概念的入门解读,而是深入剖析了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区(FTZ)、经济特区(SEZ)以及各种形式的区域一体化安排所构建的复杂、多维度的贸易地理与规则体系。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框架,用以审视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这些特殊经济区域如何成为国家战略、全球供应链重塑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交汇点。 第一部分: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基石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现代意义上自由贸易区概念的起源,从20世纪中叶的关税同盟雏形,到如今遍布全球的数百个不同层级的协定区。我们不满足于对政策文件的简单罗列,而是着重探讨支撑这些区域建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包括对比较优势理论在特定区域内的应用与修正,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阶段(如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的精确界定与实证分析。特别地,本书详细讨论了“规制溢出效应”和“竞争性区域主义”这两种关键现象,解释了特定区域的制度创新如何影响周边乃至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标准制定。 我们通过一系列历史案例研究,如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早期的扩张模式、亚洲四小龙特区设立的内部驱动力,以及拉丁美洲的区域性一体化尝试,展现了FTZ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扮演的战略角色——从早期的促进出口导向型增长,到如今作为应对全球化逆流、维护供应链韧性的工具。 第二部分:跨越边界的制度设计与实践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当代自由贸易区内部运作机制的细致解构。我们不再将自贸区视为一个“税收优惠”的集合,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制度实验室”。具体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贸易便利化与海关现代化: 深入分析了“单一窗口”系统的构建、原产地规则(RoO)的趋同与冲突。尤其关注了RCEP、CPTPP等大型多边协定中,在数字化贸易和跨境数据流动方面所做的创新性制度安排,以及这些安排如何重塑了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参与成本。 2. 投资、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 许多现代自贸区竞争的焦点已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业和数字经济。本书将详细阐述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的演变,比较不同协定在金融服务、电信、专业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界定差异。此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趋同压力”,及其对区域内技术转移和创新的影响,提供了深入的行业分析。 3. 劳工标准与环境治理的“软法”约束: 现代区域协定越来越多地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其法律框架。本书探讨了在追求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对协定中关于最低劳工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条款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跨区域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贸易壁垒”与“可持续发展标准”之间微妙的张力。 第三部分:地缘政治、大国博弈与区域结构的重塑 本部分将视角提升至全球宏观层面,分析自由贸易区如何成为地缘政治工具和国家战略的延伸。我们探讨了特定区域协定背后的“排他性”与“包容性”逻辑。 1. 协定联盟的战略意图: 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USMCA)的演变、欧盟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新兴经济体主导的区域协定(如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贸易倡议)的分析,揭示了这些区域性安排如何服务于参与国在关键技术、资源获取和全球话语权上的战略目标。 2. 供应链的“友岸外包”与区域化趋势: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正在被重新设计以适应“韧性”而非“效率”优先的供应链策略。本书分析了如何利用区域内的制度优势,建立更具抵御风险能力的核心供应链集群,以及这种趋势对全球制造业布局的长期影响。 3. 规则制定权的竞争: 自由贸易区不仅是贸易的载体,更是“规则的输出口”。本书对比了以“高标准”著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与侧重区域内关税削减的协定在塑造全球贸易规则方面的不同影响力,论述了区域一体化如何成为大国争夺全球经济治理主导权的关键战场。 第四部分:未来展望——多重协定交织下的全球贸易图景 最后,本书展望了在“多边主义式微、区域化加速”的背景下,未来全球贸易格局的可能走向。我们将探讨“协定堆叠效应”(Spaghetti Bowl Effect)带来的合规挑战,以及各国如何在新旧协定不断叠加的复杂网络中进行战略导航。本书主张,理解未来的国际贸易,关键在于掌握这些相互渗透、规则各异的特殊经济区域的动态平衡,而非孤立地看待单一协定的得失。 本书适合政策研究人员、国际商务从业者、区域经济规划师以及所有希望深入理解全球经济治理复杂性的商业领袖和学者阅读。它提供的不是一张简单的“入门地图”,而是一幅关于全球贸易新秩序如何被特定区域制度精心绘制出来的、精细而深远的蓝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自贸区的“说明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蓝图”的解读。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现有政策的简单介绍,而是用一种前瞻性的视角,探讨了自贸区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战略地位。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制度型开放”的论述,它超越了传统的要素流动,而是聚焦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软联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开放。书中列举的许多案例,比如在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创新突破,都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而且,作者对自贸区如何助力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让我对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而自贸区,正是这场变革中最具活力的引擎之一。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知识密度虽然很高,但读起来却一点也不费力,甚至可以说是引人入胜。作者运用了很多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把原本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讲得生动有趣。比如,在解释“负面清单”制度的时候,它不是简单地定义,而是通过模拟一个企业投资者的视角,展示了清单如何让市场准入更加透明,减少了不确定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解读,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货物贸易,而是深入到金融、医疗、教育等服务领域的开放,让我看到了未来生活可能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且,作者还很细致地分析了自贸区在法律法规、监管模式、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这些都是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要素。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贸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外资,更是为了倒逼国内的改革,提升整体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规则”的理解都升华了,不再仅仅是束缚,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加速器”。这本书确实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真的挺与众不同的,用一种近乎“解谜”的方式,层层剥开了自贸区的面纱。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为什么”的追问,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自贸区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了设立自贸区的战略考量和深远意义。它从国际贸易规则的演变、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等宏观层面切入,解释了自贸区为何是当下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自贸区建设的经验借鉴,也做得非常到位,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值得警示的教训,这使得整体分析更加客观和全面。我个人觉得,最震撼的是作者对于自贸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不只是一个贸易便利化的平台,更是吸引高端人才、鼓励技术引进、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自贸区不仅仅是“关”和“税”的调整,更是对制度、规则、管理和服务的一次系统性重塑。它所释放出的改革红利,将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开放”的内涵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确实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在阅读之前,我对“自贸区”这个概念,印象停留在新闻报道里一些模糊的经济术语,感觉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也有些神秘。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地将宏大的政策背景和具体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它没有枯燥地罗列条文,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比如一家中小企业如何因为自贸区的存在,降低了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从而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又比如一位普通消费者,如何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享受到了更优惠的价格和更便捷的购物体验。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某个政策对当地产业影响时,会追溯到产业链的源头,然后展望到终端消费者的受益,这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让我对自贸区“究竟能做什么”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且,书中对不同自贸区建设的侧重点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也让我了解到,自贸区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差异化定位。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觉得,原来“自贸区”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切切实实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运行和生活品质,让我开始思考,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贸区带来的机遇。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阅读之前,我对自贸区的理解非常片面,总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看到了自贸区是如何一点点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作者对“贸易便利化”的生动解读,比如通过一个小小的跨境电商订单,就能清晰地展现出清关、物流、支付等各个环节如何被优化,消费者如何享受到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而且,书中还探讨了自贸区在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投资兴业。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自贸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不仅仅关注经济数据,还深入到就业、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展现出自贸区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开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更是规则和制度的对接,是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在京东买了10年的东西,不得不说物流真的很给力,而且东西也很不错。就是有一点,现在钻石会员越来越不值钱了,我十多万京享值拿来没用啊。

评分

我能不能提个建议,能不能别把发票贴胶带,我不说粗话了,已经很多次了!!!!

评分

京东的图书,还是让人放心的

评分

独立包装,物流也很快,已经在京东买了很多书了!

评分

融资融券基础入门书可看,融资融券基础入门书可看,融资融券基础入门书可看,

评分

双十一购买了物美价廉值得

评分

便宜好用,还真是不错的好东西呢。 京东买这些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评分

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

评分

印刷质量好,很厚重,400-300折后每本大概才25元,超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