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品编号:82172 定价:¥34.00 一口价:¥28.90 折扣:85%折 立即节省:¥5.10 | |||||||||||||||||||||||||||||||||||||||||||||||||||||||||||||||||||||||||||
| 本规范是一项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2号公告批准,编号为GB 50108-2008,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6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山岭及水底隧道、地下铁道、公路隧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 | |||||||||||||||||||||||||||||||||||||||||||||||||||||||||||||||||||||||||||
| 1 总则 | |||||||||||||||||||||||||||||||||||||||||||||||||||||||||||||||||||||||||||
| 2砂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不宜使用海砂;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的有关规定。 | |||||||||||||||||||||||||||||||||||||||||||||||||||||||||||||||||||||||||||
| | |||||||||||||||||||||||||||||||||||||||||||||||||||||||||||||||||||||||||||
| | |||||||||||||||||||||||||||||||||||||||||||||||||||||||||||||||||||||||||||
| |||||||||||||||||||||||||||||||||||||||||||||||||||||||||||||||||||||||||||
从一个项目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这本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地下工程渗漏,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常见、最难处理的质量通病之一,其后果往往是工期延误、成本超支、甚至影响到项目的整体口碑。这本书详细列出了各种潜在的风险点,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防水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要点。它为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帮助我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例如,书中关于施工前的材料复检、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控制、以及施工后的实体检测等要求,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我也会经常参考书中关于防水合同条款的制定建议,以确保在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的时,能够充分涵盖技术要求和质量责任。此外,书中对地下工程防水常见事故的分析和处理经验的总结,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能够帮助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更加有效地识别和规避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并为我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确保项目的防水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评分拿到《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后,我第一时间就翻到了关于地下室侧墙防水的部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地下室外墙受地下水的长期浸泡,容易出现渗漏,轻则墙面潮湿发霉,重则影响结构安全。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论述非常到位,它详细介绍了柔性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的施工要点,并给出了不同类型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和验收标准。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一布两涂”和“三布五涂”等复合防水工艺的详细讲解,包括材料配比、施工遍数、搭接宽度以及闭水试验的要求,都写得非常具体。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对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比如材料搅拌不均匀、涂刷厚度不达标、搭接处处理不当等,给出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这一点对于我们一线施工管理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还注意到书中对地下室顶板防水的论述,特别是对于种植屋面、架空层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内容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避免设计和施工中的盲点,提高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这本书的图文并茂,数据详实,很多条文都附带了清晰的施工图示,使得理解起来更加直观。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不仅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必备手册,对于施工工人来说,也是一份很好的学习材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防水施工技术,从而减少返工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评分刚收到这本《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翻看了几天,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兵,深知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以及居住者的舒适度。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一线施工人员和设计者提供了一份权威的指导。我特别关注的是其中关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防水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的论述。书中对膨胀防水材料、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等多种主流防水技术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施工要点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辅以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使得枯燥的技术条文变得生动易懂。例如,在讲解地下室底板防水时,书中不仅详细列出了各种防水层的搭接方式、密封处理的要求,还特别强调了基层处理的细节,包括清理、找平、预埋件的封堵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环节,往往是导致渗漏的关键所在。我个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不少因为基层处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防水失败案例,因此,书中对这些细节的强调,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地下空间,如地铁、隧道等,书中也有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包括止水带的选型、接缝的处理、变形缝的防水构造等,这些内容对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行业宝典。
评分阅读《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标准的严谨性和指导性。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下工程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士,我习惯于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技术规范,而这本书无疑经受住了考验。其中关于变形缝防水处理的部分,对我而言尤为重要。变形缝在地下结构中是薄弱环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渗漏。书中对不同类型变形缝(如沉降缝、伸缩缝)的构造处理,包括止水带的埋设、预留缝隙的保护、以及防水层与变形缝的连接方式,都进行了非常详尽和明确的规定。它不仅给出了标准化的节点构造图,还对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细节、以及质量验收的标准做出了详细阐述。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止水带选型和安装的指导,例如不同橡胶止水带的适用范围、搭接长度、以及焊接工艺的要求,这些都能够有效指导我们做出更优化的设计。此外,书中对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保护层的做法,包括保护层的材料选择、施工顺序,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防止防水层在回填土过程中受到损坏具有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能够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降低地下工程渗漏的风险,确保工程质量。
评分这本书《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经常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并需要了解这些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技术要求。书中对于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国家标准以及应用限制的详细说明,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化的产品咨询。例如,书中对于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延伸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界定,以及对于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粘结强度等方面的要求,都为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注意到书中还对一些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这有助于我们提前布局,研发更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产品。此外,书中关于防水工程验收的内容,特别是对外观检查、实体检测、以及渗漏水试验的要求,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验收标准,并在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中与之对接。我还会经常查阅书中关于材料存储和运输的要求,以确保我们提供给客户的材料能够保持最佳状态。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规范,也是一本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市场趋势的重要工具。
评分读完《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我对地下工程防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防御水侵蚀”的战争史,详尽地记载了各种“武器”和“战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防水构造的“系统性”设计理念的强调。它不再是孤立地看待防水层,而是将防水层与结构、排水、保护层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书中关于排水设计与防水层相结合的论述,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大大减轻防水层的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我注意到书中对地下集水井、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的设置和施工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还对防水材料的耐久性、老化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详细的评估,这使得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能够更加具有前瞻性,避免因材料性能不足而导致工程出现早期失效。这本书对于我们进行地下工程的长期维护和管理,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例如,书中关于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防水层的建议,能够帮助我们 proactive 地应对潜在的渗漏风险,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隐患。
评分对于我这个一直致力于研发新型建筑材料的工程师来说,《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是一本“灵感库”。书中对现有防水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客观分析,以及对未来防水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都为我的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绿色防水材料和环保施工工艺的论述。随着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低 VOCs 排放、可回收利用的防水材料,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书中对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讨,让我看到了新的研发机遇。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新型防水材料,如自愈合防水材料、智能防水材料等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这为我的研发思路提供了新的启发。此外,书中对防水工程检测和评估的方法的详细介绍,也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我的新产品进行性能验证和效果评估。我会在研发过程中,经常对照书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验收要求,来不断优化我的产品设计,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甚至超越国家标准的要求。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创新指南。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入行不久的建筑新人来说,《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这本书简直是一本“救命稻草”。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时候在实际工程中会感觉难以落地。这本书以非常系统和规范的方式,把我之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并且补充了许多我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工程细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那一章节。它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防水卷材(如SBS、APP改性沥青卷材)的铺贴顺序、搭接方式、粘结方法(热熔、冷粘),以及边缘部位的加强处理。书中还强调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注意事项,比如高温时材料的软化、低温时材料的脆性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外,书中关于施工机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对施工环境的要求,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尝试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在我的实习项目现场指导工人进行卷材防水施工,效果比以往要好很多,大大降低了漏水风险。我还会经常翻阅书中关于防水涂料施工的部分,特别是对于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的厚度控制、涂刷均匀性以及养护时间的规定,都非常有参考价值。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提供了详细的“如何做”。
评分这本书《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给我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为专业人士提供的技术指南,更是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石。我作为一个对建筑质量有着极高要求的普通购房者,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房子住久了地下室会渗水,而有些则滴水不漏。书中对于防水层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的详细规定,都让我看到了背后严谨的科学性和对住户负责的态度。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基层处理、节点构造、以及闭水试验的细节。这些看似微小的环节,却直接关系到防水工程的成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高质量的地下工程防水,绝非易事,它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也会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今后的购房选择中,更关注开发商在地下工程防水方面的实力和信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一项原本隐蔽的工程,变得透明化,让普通人也能窥见其背后精密的工艺和严谨的把控。
评分我是一名在物业管理一线工作的维修工,虽然接触的规范不如工程师那么深入,但《房屋建筑通用标准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这本书,对于我们处理日常的渗漏维修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接到业主关于地下室、车库等部位的渗漏投诉,而很多时候,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专业的维修指导。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渗漏原因分析和常见渗漏点的处理方法,就非常实用。它详细列出了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渗漏原因,以及对应的维修技术,比如如何识别是结构缝隙渗漏还是材料老化渗漏,如何进行封堵,如何进行局部修补等。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修复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讲解。比如,对于一些老旧建筑的地下室墙体渗漏,书中介绍的注浆加固、刚性防水层修补等方法,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我尝试根据书中的指导,对一些地下室墙体的裂缝进行注浆处理,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业主的好评。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渗漏问题并非简单的“补补就好”,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流程和标准。它帮助我们一线人员,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维修”,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