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编写的。新大纲要求在Windows7平台F、应用Office2010办公软件。
一级MSOffice主教程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因特网基础等内容,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配套的上机指导实验书侧重于Win-dow7、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网络操作5个部分的实际应用,并对主教程内容进行了适当扩展,是主教程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通过本套教材的学习,使读者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原理、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网络知识等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熟练掌握系统软件和常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同时拓宽知识面,培养读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2017年版)》可以作为中、高等学校及其他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对MSOffice的教学用书,也是计算机爱好者较实用的自学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
1.1.1 电子计算机简介
1.1.2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1.1.3 计算科学研究与应用
1.1.4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5 信息技术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1.2.1 数据与信息
1.2.2 计算机中的数据
1.2.3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1.2.4 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
1.2.5 字符的编码
1.3 多媒体技术简介
1.3.1 多媒体的特征
1.3.2 媒体的数字化
1.3.3 多媒体数据压缩
1.4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4.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1.4.2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1.5 小结
1.6 习题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2.1.1 运算器
2.1.2 控制器
2.1.3 存储器
2.1.4 输入设备
2.1.5 输出设备
2.1.6 计算机的结构
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2.2.1 软件概念
2.2.2 软件系统及其组成
2.3 操作系统
2.3.1 操作系统的概念
2.3.2 操作系统的功能
2.3.3 操作系统的发展
2.3.4 操作系统的种类
2.3.5 典型操作系统
2.4 Windows7操作系统
2.4.1 体验Windows7
2.4.2 操作和设置Windows7
2.4.3 软件和硬件管理
2.4.4 Windows7网络配置与应用
2.4.5 系统维护与优化
2.5 小结
2.6 习题
第3章 Word2010的使用
3.1 Word2010基础
3.1.1 启动Word
3.1.2 Word窗口及其组成
3.1.3 退出Word
3.2 Word的基本操作
3.2.1 创建新文档
3.2.2 打开已存在的文档
3.2.3 输入文本
3.2.4 文档的保存和保护
3.2.5 基本编辑技术
3.2.6 多窗口编辑技术
3.3 Word的排版技术
3.3.1 文字格式的设置
3.3.2 段落的排版
3.3.3 版面设置
3.3 ,4文档的打印
3.4 Word表格的制作
3.4.1 表格的创建
3.4.2 表格的编辑与修饰
3.4.3 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3.5 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
3.5.1 插入图片
3.5.2 绘制图形
3.5.3 使用文本框
3.6 小结
3.7 习题
第4章 Excel2010的使用
4.1 Excel2010概述
4.1.1 Excel的基本功能
4.1.2 Excel的基本概念
4.1.3 Excel的主要用途
4.2 基本操作
4.2.1 建立与保存工作簿
4.2.2 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
4.2.3 使用工作表和单元格
4.3 格式化工作表
4.3.1 设置单元格格式
4.3.2 设置列宽和行高
4.3.3 设置条件格式
4.3.4 使用样式
4.3.5 自动套用格式
4.3.6 使用模板
4.4 公式与函数
4.4.1 自动计算
4.4.2 输入公式
4.4.3 复制公式
4.4.4 函数应用
4.5 图表
4.5.1 图表的基本概念
4.5.2 创建图表
4.5.3 编辑和修改图表
4.5.4 修饰图表
4.6 工作表中的数据库操作
4.6.1 建立数据清单
4.6.2 数据排序
4.6.3 数据筛选
4.6.4 数据分类汇总
4.6.5 数据合并
4.6.6 建立数据透视表
4.7 工作表的打印和超链接
4.7.1 页面布局
4.7.2 打印预览
4.7.3 打印
4.7.4 工作表中的链接
4.8 保护数据
4.8.1 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
4.8.2 隐藏工作表
4.9 小结
4.1 0习题
第5章 PowerPoint2010的使用
5.1 PowerPoint基础
5.1.1 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
5.1.2 PowerPoint窗口
5.1.3 打开与关闭演示文稿
5.1.4 PowerPoint的帮助功能
5.2 制作简单演示文稿
5.2.1 创建演示文稿
5.2.2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信息
5.2.3 在演示文稿中增加和删除幻灯片
5.2.4 保存演示文稿
5.2.5 打印演示文稿
5.3 演示文稿的显示视图
5.3.1 视图
5.3.2 “普通”视图下的操作
5.3.3 “幻灯片浏览”视图下的操作
5.4 修饰幻灯片的外观
5.4.1 应用主题统一演示文稿的风格
5.4.2 幻灯片背景的设置
5.5 插入图片、形状和艺术字
5.5.1 插入剪贴画、图片
5.5.2 插入形状
5.5.3 插入艺术字
5.6 插入表格
5.6.1 创建表格
5.6.2 编辑表格
5.6.3 设置表格格式
5.7 幻灯片放映设计
5.7.1 放映演示文稿
5.7.2 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5.7.3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计
5.7.4 幻灯片放映方式设计
5.8 在其他计算机上放映演示文稿
5.8.1 演示文稿的打包
5.8.2 将演示文稿转换为直接放映格式
5.9 演示文稿制作实例
5.9.1 实例1
5.9.2 实例2
5.1 0小结
5.1 1习题
第6章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1.1 计算机网络
6.1 2数据通信
6.1.3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分类
6.1.4 网络拓扑结构
6.1.5 网络硬件
6.1.6 网络软件
6.1.7 无线局域网
6.2 因特网基础
6.2.1 什么是因特网
6.2.2 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6.2.3 因特网中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6.2.4 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的工作原理
6.2.5 下一代因特网
6.2.6 接入因特网
6.3 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
6.3.1 网上漫游
6.3.2 信息的搜索
6.3.3 使用FTP传输文件
6.3.4 电子邮件
6.3.5 流媒体
6.4 小结
6.5 习题
附录1 考试指导
附录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
附录3 习题参考答案
前言/序言
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编写的。新大纲要求在Windows7平台下、应用Office2010办公软件。
经改版后,本套教材包括主教程和配套上机指导两本,本书为该套教材中的主教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Word2010、Ex(.el2010、PowerPoint2010、因特网基础等内容。着重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在每章后面有习题。在附录中有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和各章习题答案。
本套教材的上机指导实验书则侧重于Windows7操作系统、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网络操作5个模块的实际应用,并对主教程内容进行了适当扩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主教程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使读者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原理、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网络知识等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熟练掌握系统软件和常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同时拓宽知识面,培养读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与上机指导配套使用,则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本书可以作为中、高等学校及其他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对MSOffice的教学用书,也是计算机爱好者较实用的自学参考书。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张彦(第1、2章)、苏红旗(第3章)、于双元(第4章)、刘桂山(第5章)、王永滨(第6章)。
因时间仓促,尽管经过了反复修改,但书中仍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时更正。
编者
《计算机科学概论:原理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初学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入门导引,系统地阐述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力求以清晰的逻辑、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激发对计算机科学更深层次的探索兴趣。本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重要分支,从最基础的计算模型到复杂的系统架构,再到前沿的交叉学科领域,力求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计算机科学全景图。 第一部分:计算的基础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踏入计算的奇妙世界,从最根本的层面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信息表示与编码: 我们将从二进制这个计算机的“通用语言”出发,深入探讨数字、字符、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各种信息是如何在计算机中被表示和存储的。我们将学习二进制、十六进制等编码方式,理解位(bit)和字节(byte)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的数据结构。此外,还将介绍 ASCII、Unicode 等字符编码标准,以及它们在多语言环境下的重要性。对于图像和音频的数字表示,我们将触及像素、分辨率、采样率、量化深度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理解多媒体处理打下基础。 逻辑门与数字电路: 计算机硬件的基石在于逻辑门。本章将介绍基本逻辑门,如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更复杂的逻辑门,如与非门(NAND)、或非门(NOR)、异或门(XOR)。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卡诺图等方法进行逻辑化简,并理解这些逻辑门是如何被用来构建加法器、译码器、存储器等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最终构成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 计算机体系结构入门: 理解计算机的内部构造是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的关键。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输入/输出设备(I/O)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机制。我们将初步了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掌握指令周期、指令集架构(ISA)的基本概念,以及CPU如何执行程序指令。同时,还将简要介绍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寄存器、缓存(Cache)和主存,以及它们在数据访问速度上的差异。 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而数据结构是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本章将引入算法设计的几种基本方法,如穷举法、分治法、动态规划等,并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演示。我们将介绍几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理解算法的效率(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是优化程序性能的关键,本章将对此进行初步的介绍。 第二部分:软件的世界 在硬件的基础上,软件赋予了计算机生命和功能。本部分将深入探索软件的构成与发展。 编程语言概览: 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沟通的桥梁。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编程语言,包括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我们将详细讲解几种主流的高级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的特点、语法结构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将学习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函数等基本编程元素,并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来演示。 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灵魂,它管理着硬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本章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设备管理。我们将学习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理解调度算法如何分配CPU时间,以及内存分段、分页等内存管理技术。文件系统的作用、权限管理以及I/O设备如何被抽象和管理也将得到详细阐述。 编译与解释: 计算机无法直接理解我们用高级语言编写的代码,需要将其转换成机器能理解的指令。本章将解释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的区别,并详细介绍编译过程(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和解释执行的过程。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程序的执行机制。 软件开发流程: 成功的软件开发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规范的流程。本章将介绍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部署和维护。我们将探讨敏捷开发、瀑布模型等不同的开发模型,并强调团队协作、版本控制(如Git)和自动化测试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连接世界、信息共享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本部分将聚焦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 网络协议基础: 网络通信依赖于一系列的协议。本章将介绍TCP/IP协议族的核心概念,包括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我们将重点讲解IP地址、端口号、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HTTP、FTP、SM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作用。 互联网结构与工作原理: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网络。本章将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构成,包括域名系统(DNS)、路由器、交换机等关键设备。我们将理解数据包是如何在互联网上传输的,以及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是如何工作的。同时,还将简要介绍万维网(WWW)的诞生与发展。 网络安全入门: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安全变得日益重要。本章将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DDoS攻击、网络钓鱼等。我们将学习加密技术(如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数字签名、防火墙以及身份验证等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 无线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本章将介绍Wi-Fi、蓝牙等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及蜂窝网络(如4G、5G)的工作原理。我们将探讨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方式,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支持日益增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第四部分:计算机科学的拓展领域 计算机科学的边界在不断拓展,涌现出众多令人兴奋的新兴领域。本部分将带领读者领略这些前沿的应用与发展。 数据库系统: 数据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本章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关系型数据库、表、字段、记录、主键、外键等。我们将学习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的基本语法,用于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同时,还将简要介绍NoSQL数据库的兴起及其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本章将介绍AI的基本概念,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分支。我们将讲解几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并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催生了数据科学的兴起。本章将介绍数据科学的流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和模型构建。我们将讨论大数据的特点(Volume, Velocity, Variety, Veracity)以及处理大数据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信息伦理与社会责任: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伦理与社会责任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本章将探讨隐私权、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算法偏见等关键问题,并鼓励读者思考技术发展对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作为技术使用者和开发者应承担的责任。 学习方法与建议 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通俗易懂,但计算机科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了更好地掌握本书内容,建议读者: 主动思考与实践: 阅读理论知识的同时,尝试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并尽可能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例如,学习编程时,多写代码;学习网络时,尝试ping命令或查看网络配置。 关注实际应用: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原理不仅是为了理论学习,更是为了理解我们周围的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应用联系起来。 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概念,将有助于您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 参与讨论与交流: 与同学、老师或在线社区交流学习心得,可以帮助您解决疑难问题,拓宽视野。 本书适合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初学者,包括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希望转行或提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在职人员。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编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工作机制。 认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培养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各个分支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相信,《计算机科学概论:原理与实践》将成为您探索计算机科学世界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