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瑰丽的植物/博物之旅

发现瑰丽的植物/博物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马克·凯茨比(英)约瑟夫·胡克 等 著,吕增奎 译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博物学
  • 自然
  • 科普
  • 植物图鉴
  • 旅行
  • 探险
  • 园艺
  • 生物多样性
  • 观赏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51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3892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博物之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发现瑰丽的植物》总共介绍12位享有世界声誉或者是有影响的博物学家,每位博物学家介绍有以下三部分构成:1、名家小传:用1千字篇幅概述博物学家的生平、主要*作、画作和社会影响;2、名作欣赏:1万字篇幅采用编译的形式,展示原作精彩文字,并配插相关的精美图片10—15幅,以图文并茂、原汁原味的形式呈现博物之美;3、名家评点:收集、整理后世名家对此博物学的评价。

内容简介

《发现瑰丽的植物》汇集西方博物学巅峰时期zui激动人心的12部植物学重要著作,撷取其中精华,还原了二三百年来植物学家们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探索自然时的惊喜,在主题上囊括了世界各地各种瑰丽的植物,每一章节都配有由当时zui优秀的画师雕版、彩绘的精美插图,堪称佳作。

本书不只展示这些植物的美丽身姿,还立足原始文献进行编译,多个章节首次被译成中文,可谓弥足珍贵;原汁原味、文笔优美地述说植物的种属、形态、习性、产地、用途等,兼具广度和深度。这部图文互动的精美之作,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座浓缩的西方博物学历史舞台,植物博物学的大幕由此亮丽地拉开。


作者简介

本书摘取了凯茨比、胡克、贝特曼等12位西方ding尖博物学家和他们的植物学图文作品汇集成册。这些博物学家早至17世纪中期,主要集中在18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博物学黄金时期,如对澳大利亚植物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西德尼·帕金森,以研究和培育兰花著称的贝特曼,还有曾任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园长和皇家学会会长的著名植物学家胡克。他们的视野不只关注于博物学的发源地欧洲,而是遍及全球,极大地推动了植物学的进展。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薛晓源先生主编的《博物之旅》丛书,印制精美,取材丰硕,是极好的博物知识与博物艺术的书。西方出版界在博物艺术方面比中国先走了几百年:奥杜邦父子(Audubon,1785-1851,1812-1862)的画作早已是西方艺术收藏界的珍品,我们应急起追赶。我希望这套新书的出版能唤起许多读者,尤其青年读者们的兴趣。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论语》有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夫,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物之旅》岂只识鸟兽草木之名,其色泽状貌,宛在目前。莫言得灵感,吾则得范本,其所裨益,因人而异,非可一言以尽。杨振宁先生对此书寄以厚望,岂偶然哉?

——范曾(著名书画家、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勋章获得者)

鸟兽虫鱼是人类的朋友,亦是科学艺术灵感的源泉。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目录

目录:

001 [序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刘华杰

005 [序二]天边云锦谁采撷——博物学的美学之旅 薛晓源

014 [译者前言]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天国 吕增奎

001 汉斯·霍茨贝克:美丽的郁金香

023 约翰·希尔:花团锦簇的英国植物

045 马克·凯茨比:欧洲、美洲的珍稀植物

075 西德尼·帕金森:海外珍稀植物

089 费迪南德·鲍尔:澳大利亚的珍稀植物

115 罗伯特·桑顿:植物的圣殿

135 约翰·林德利:蔷薇在风中绽放

159 詹姆斯·贝特曼: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兰花

181 莫迪凯·库克:蘑菇的故事——在食用性与毒性之间徘徊

207 约瑟夫·胡克:锡金、喜马拉雅的杜鹃花

233 约瑟夫·胡克:喜马拉雅山的植物

259 约瑟夫·罗斯、纳塔涅尔·布里顿:多肉植物——仙人掌



《寰宇奇花异草:一篇关于地球生命之美的史诗》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以其独特的蓝色光晕,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生命形式。在这颗星球的每一寸土地上,从冰封的极地到炙热的沙漠,从深邃的海洋到高耸的山峦,生命以其千姿百态的姿态,书写着一曲宏伟的生命赞歌。而在这其中,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古老、最普遍的生命成员,以其静默的姿态,展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坚韧、智慧与美。 《寰宇奇花异草》并非一本简单的图鉴,它是一次深入骨髓的博物学探险,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命对话,更是一次对地球生命之美最虔诚的礼赞。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走出书斋,走向自然,去感受那份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脉动。我们不仅仅是在观察植物,更是在倾听它们亿万年来的故事,理解它们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哲学,体会它们为地球生态系统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章:生命的黎明与植物的崛起 故事,从遥远的太古洪荒开始。在那个酸素稀薄、地貌荒凉的时代,生命如何在地球上悄然萌芽?我们将在这一章中追溯植物生命的起源,探索它们如何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一步步演化出复杂的组织和器官。我们将聚焦那些改变了地球面貌的关键时刻:光合作用的诞生,细胞壁的形成,根、茎、叶的出现,以及植物如何成功登陆陆地,挑战重力,对抗干旱,征服了看似不可能的环境。这一过程,如同史诗般的创业史,充满了艰辛、竞争与突破。我们会深入了解藻类、苔藓、蕨类等早期植物群落,它们是如何为后来的繁荣奠定基础,又是如何通过不断适应和创新,为地球披上绿色的衣裳,开启了地球生命的全新纪元。 第二章:根的智慧与地下的王国 我们常常赞叹花朵的绚烂,叶片的舒展,却很少关注那隐藏在地下的、默默奉献的根系。然而,正是这片“地下王国”,支撑着地上的一切。在这一章,我们将揭示根系的惊人智慧。它们不仅仅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管道,更是强大的锚固者、信息传递者,甚至是地下网络的构建者。我们将探索不同植物根系的形态演化,如块茎、球茎、须根、直根等等,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与优势。我们将深入研究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例如菌根如何帮助植物获取磷元素,固氮菌如何为豆科植物提供氮源。还会触及根系的感知能力,它们如何感知土壤的湿度、养分浓度、重力方向,甚至如何感知附近植物的存在,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想象一下,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下网络,正在无声地进行着物质交换、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这本身就是一曲生命的交响乐。 第三章:茎的支撑与生命的轴线 茎,作为连接根部与叶片的生命轴线,承载着植物向上生长的使命,也承担着运输、储存和支撑的重任。本章将深入剖析茎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将观察不同植物茎的形态多样性:乔木的坚韧木质茎,藤本的缠绕茎,草本的柔嫩茎,肉质的肥厚茎等等。我们会理解形成层的作用,它是如何让植物的茎不断增粗,形成年轮,记录着生命的成长轨迹。我们将探讨维管束的作用,木质部如何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顶端,韧皮部又如何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还会关注茎的特殊功能,比如变态茎,如马铃薯的块茎用于储存养分,仙人掌的茎用于进行光合作用并储存水分,以及一些植物茎的缠绕攀爬功能,帮助它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优势。 第四章:叶的魔法与光合作用的奥秘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核心场所,是吸收阳光、制造能量的“太阳能工厂”。这一章将带我们走进叶片的微观世界,探寻光合作用的惊人奥秘。我们将解析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气孔、叶脉,理解它们各自在光合作用中的角色。我们会深入了解叶绿体,以及其中捕获光能的叶绿素。我们将揭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理解二氧化碳和水如何在光能的驱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我们还会探讨叶片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演化出的各种形态和结构,如厚厚的蜡质层,减少水分蒸发;细小的叶片,避免高温灼伤;甚至一些食虫植物的叶片,演化成了捕捉昆虫的陷阱。叶片,以其沉默的奉献,维持着整个星球的生命循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五章:花的绽放与繁殖的智慧 花,是大自然中最具诱惑力的杰作之一。它们以五彩斑斓的色彩、迷人的芬芳,吸引着传粉者,从而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在这一章,我们将深入探究花的奥秘。我们会解剖花的结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传粉方式,风媒、虫媒、鸟媒,甚至是一些更奇特的传粉机制。我们会关注花朵如何通过形态、颜色、气味来吸引特定的传粉者,以及一些植物与传粉者之间形成的“合作共赢”的进化关系。还会探讨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许多植物为了繁殖后代所演化出的各种巧妙策略,比如种子传播的多样化,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甚至自我传播。 第六章:果实的秘密与种子的旅行 果实,是花朵授粉后孕育出的生命摇篮,而种子,则是植物未来的希望。本章将聚焦果实的多样性及其在种子传播中的作用,以及种子本身所蕴含的惊人生命力。我们会探索各种形态的果实:浆果、瘦果、壳果、豆荚等等,理解它们为何会演化出如此多样的形态,以及它们如何吸引或利用各种媒介来传播种子。我们会深入研究种子的结构,以及胚、胚乳、种皮等组成部分,它们如何在休眠期储存能量,等待时机破土而出。我们会探讨种子的休眠机制,它们如何能够忍受恶劣的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焕发生机。还会关注一些植物的种子传播策略,如某些植物的种子需要经过动物的消化道才能萌发,某些植物的种子需要在火灾后才能生长,这些生命延续的智慧,常常令人惊叹。 第七章:生存的艺术与适应的奇迹 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顽强生存的例证。在这一章,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极端环境中的植物,它们是如何凭借惊人的适应能力,书写生命的传奇。我们将探索沙漠植物的节水策略:叶片退化成刺,厚厚的蜡质层,深埋的根系,以及在雨季迅速生长、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我们将研究高山植物的耐寒能力:矮小的株型,绒毛覆盖的叶片,以及强大的抗冻机制。我们还将目光投向水生植物,它们如何适应水下的生存环境,叶片漂浮,根系固着,甚至进行水下授粉。我们还将探讨一些植物的防御机制,如尖刺、毒素、苦涩的味道,它们是如何抵御食草动物的侵袭。这些生存的艺术,无不体现了生命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极致的适应。 第八章:植物与人类:一段漫长而深刻的依存史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植物就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本章将追溯植物与人类之间那段漫长而深刻的依存史。我们将回顾植物在人类早期文明中的角色:作为食物来源,药材,燃料,以及建材。我们将探讨农业的兴起,人类如何驯化和培育了大量的农作物,这些作物又如何支撑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我们会深入了解植物在医药领域的贡献,从古老的草药疗法到现代的药物研发,植物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源泉。我们还会关注植物在工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它们如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和灵感。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人类的发展也给植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将在这一章中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九章:未来的馈赠与绿色星球的展望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植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本章将展望植物的未来,以及它们将如何继续馈赠我们。我们将探讨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如何帮助我们培育更高产、更抗逆的作物。我们将关注植物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如森林的碳汇功能,以及新型生物燃料的开发。我们还会思考如何利用植物的智慧,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健康等问题。本书的最后,我们将再次呼唤我们对这颗绿色星球的热爱与尊重,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激发读者对植物世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行列中来。 《寰宇奇花异草》是一次邀请,邀请您走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智慧的世界。它将带您领略植物的千姿百态,理解它们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感受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深厚情感。这不是一场单向的旅行,而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探寻。愿这本书能够成为您探索自然、发现瑰丽的起点,让您从此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业余的园艺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宝藏!它不仅有精美的图片,更有许多实用的信息,特别是关于植物生长习性和养护技巧的部分。作者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不同植物在不同光照、水分条件下的需求,这对于我打理我的小花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某些植物的摆放位置和浇水频率,效果立竿见影,它们的状态明显好了许多。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从宏观的生态系统到微观的细胞结构,都有涉及,但讲解方式非常易懂,没有让人感到晦涩难懂。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初学者也能轻松入门,同时也能满足资深爱好者的求知欲。这是一本可以经常翻阅、常读常新的实用指南。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多维度的。首先,它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精度都达到了顶级水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尽显品质。这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本身的尊重。其次,内容的选择非常巧妙,它似乎在刻意打破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知,将一些原本被忽视的角落里的生命形式也纳入了描绘范围。这种广度和深度兼备的做法,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钻研精神。它鼓励读者去观察那些细微之处,去思考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次翻开它,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好像总有那么一两张图或一段文字会不经意间击中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不只是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的心灵之作。

评分

这本画册简直是视觉盛宴!色彩的运用大胆而细腻,每一页都像是精心构思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那种光影的处理,植物的纹理和形态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作者对于色彩的理解非常独到,将不同色调的组合运用得恰到好处,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不失自然和谐的美感。尤其是一些罕见植物的描绘,那些奇异的形状和斑斓的色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翻阅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穿越不同生态系统的旅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本来对植物学了解不多,但这本书完全激发了我探索自然的热情,它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花草树木,发现原来平凡的生命中蕴含着如此多的奥秘与美感。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艺术和自然的朋友们,它绝对值得收藏。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部分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并非那种枯燥的学术说教,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探索精神。作者的文笔流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深情,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博物学家娓娓道来他的所见所闻。他不仅仅是在描述植物的特征,更是在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比如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周围的生命相互作用。这种叙事方式极具感染力,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中融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使得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般的自然图鉴。它让我体会到,每一次对自然的观察,都是一次与历史和文化的对话。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视野也开阔了许多。

评分

我向来对那种走马观花的科普读物不感兴趣,但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呈现了一种近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但在表达上又保持了艺术的感染力。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探险”精神的强调。作者似乎是通过某种艰苦的实地考察才获取到这些第一手资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渴望。书中的一些篇幅专门描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发现的喜悦,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代入感和戏剧性。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探索记录。对于那些渴望了解世界本貌,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求知者来说,这本书绝对能提供一次精神上的“远征”。读完后,我甚至萌生了自己背起行囊去野外走一走的冲动。

评分

期待已久的一部书,信赖京东

评分

包装很好,投递很快,书很好。闲暇时看看漂亮的昆虫。

评分

文字部分尚可,图片就比较一般了,不够清晰,更谈不上色彩的准确性。

评分

没有图片有些失望,但内容还是不错的

评分

京东活动期间购买京东活动期间购买

评分

很好 很喜欢 希望京东能够多搞一些图书优惠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评分

很好的一套书,值得拥有

评分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评分

好书,漂亮的不可方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