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用于广大果农、基层科技推广工作者、相关院校园艺专业师生参考。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一书通过对我国矮砧苹果发展的回顾,世界苹果生产先进经验的借鉴,我国发展好的地区经验总结,提出了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发展的技术措施和路线图,以促进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在我国又好又快地发展。本书以广大果农为主要读者对象,理论内容从简,重点讲述实操技术,突出实用性、先进性、针对性、指导性,重点帮助果农提高生产效益和收入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矮砧苹果的起源及矮化密植苹果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并对苹果矮化密植的原理、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优势及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矮化苹果的栽培特性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生产实际,重点介绍了矮化密植栽培的关键技术和全国推广矮化密植栽培较成功的经验做法,以期对矮化苹果在我国的发展有所帮助。
本书适用于广大果农、基层科技推广工作者、相关院校园艺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王田利,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农艺师,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甘肃省灵台县农牧局、林业局、果业局、静宁县果业局、林业局从事技术推广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概况/1
第一节矮砧苹果的起源2
第二节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发展缓慢的原因4
第三节我国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发展现状8
第四节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在我国的展望11
第二章苹果矮化密植的原理/18
第一节乔化、短枝、矮化苹果的区别18
第二节矮化密植早果增产的原理22
第三章苹果矮化密植的优势及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24
第一节苹果矮化密植的优势24
第二节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26
第四章矮化苹果的栽培特性/28
第一节矮化苹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8
第二节苹果矮化栽培与乔化栽培的不同点30
第五章矮化密植栽培技术/34
第一节矮化砧木34
第二节栽培品种57
第三节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栽植70
第四节格网式支架栽培92
第五节土壤管理97
第六节肥料管理105
第七节水分管理114
第八节整形修剪121
第九节有害生物防控150
第十节自然灾害的预防162
第十一节提高品质的措施171
第六章生产经验/186
第七章发展中应注意事项/204
第一节矮化苹果发展的配套措施204
第二节发展短枝型品种的注意事项208
参考文献/212
前言/序言
矮化密植栽培是苹果生产发展的潮流,世界上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大多实现了由乔化栽培向矮化栽培的转型,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大国,但矮化苹果在我国所占的比重较小,始终没有成为栽培的主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足,苹果生产成本在急剧上升,我国苹果生产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发展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是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快发展矮化苹果,可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苹果生产比较效益下降给苹果产业带来的危机,促使我国苹果生产与国际发展形势接轨,缩小我国与国际苹果生产水平的差距。
本书概括性地介绍了矮砧苹果的起源,分析了矮化密植苹果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我国矮化密植栽培的现状,展望了矮砧苹果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简单介绍了苹果矮化密植的原理,矮化密植栽培的优势及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矮化苹果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际,重点介绍了矮化密植栽培的关键技术和全国推广矮化密植栽培较成功的经验做法,希望对矮化苹果在我国的发展有所帮助。
本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从实用性出发,总结矮砧苹果在我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将矮化苹果的发展与我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矮化苹果栽培的本土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矮化栽培模式,以促进我国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书适用于广大果农、基层科技推广工作者、园艺专业院校师生参考。
王浩、王辉参与了本书的文字录入及校对工作,对成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阅历和认识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田利
2016年8月
《果树高效栽培艺术: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综合防治》 内容梗概 《果树高效栽培艺术: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部全面、深入的果树种植技术指导手册,旨在帮助广大果农和园艺爱好者掌握科学、高效的果树栽培方法,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丰收。本书摒弃了单一作物、单一技术的局限,而是从果树生长的宏观环境到微观生理,再到实际操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势而为”,强调因地制宜、因树施策,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打造健康、持久的果树生长系统。 第一章:土壤是果树的根基——科学改良与精细管理 土壤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果树的生长潜力。本章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土壤的组成、结构、肥力与pH值等关键指标。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土壤(如粘土、沙土、壤土)的特性,以及针对这些特性的改良方法。这包括: 有机质的增添与转化: 阐述堆肥、绿肥、商品有机肥的科学使用时机、用量与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秸秆还田、种植豆科植物等方式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我们将深入探讨微生物在土壤肥力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生物菌剂的应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 物理性状的优化: 针对板结、酸化、盐碱化等常见土壤问题,提供具体解决方案。例如,深耕、旋耕、免耕等不同耕作方式的适用性分析;种植翻压绿肥、施用石膏、有机物料等改善土壤板结;以及通过合理灌溉、种植耐盐碱作物等措施治理盐碱土壤。 化学性的平衡与调控: 详细介绍土壤养分诊断的方法,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果树不同生育期的需求,科学配比氮、磷、钾、中微量元素肥料。我们将重点讲解缓释肥、控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特点与应用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叶面喷肥、根外追肥等方式及时补充特定营养,避免元素缺乏或拮抗。 pH值的监测与调控: 讲解不同果树对土壤pH值的适宜范围,以及如何通过施用石灰、硫磺、有机酸等物质来调整土壤酸碱度。 第二章:健壮的树体是丰产的前提——整形、修剪与促生 树体的健康结构是实现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本章将聚焦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其生长发育。 整形: 针对不同树种(如苹果、梨、桃、柑橘等)和不同栽培模式(如开心形、疏层形、主干形、Y字形等),详细介绍不同整形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在幼树期如何通过摘心、疏剪、拉枝等方法,引导树体形成通风透光、结果枝组分布均匀的优良骨架。我们将强调早期整形的重要性,避免后期不必要的重剪。 修剪: 深入剖析各类修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休眠期修剪: 重点讲解冬季修剪(也称“月子剪”)的原则,包括短截、疏剪、回缩、拉枝、摘心等不同手法,如何去除病虫枝、过密枝、交叉枝、下垂枝,以及如何根据树势强弱、树龄大小来确定修剪量。 生长期修剪: 阐述夏季修剪(也称“白剪”)的意义,如摘心(抹尖)、疏除萌蘖、刻伤、环割等,如何控制徒长枝,促进花芽分化,改善树冠通风透光。 花果期修剪: 讲解如何通过疏花、疏果来调控坐果量,保证果实大小与品质。 促生与控旺: 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整形修剪中的辅助作用,如使用生长抑制剂控制徒长,使用促进剂刺激枝梢生长,以及如何通过环剥、环割、短截等物理方法来调控树势,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第三章:巧施肥水,科学灌溉——满足营养需求,提升品质 果树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水分。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科学施肥与灌溉的系统方案。 施肥策略: 基肥: 强调秋施基肥的重要性,如何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配施有机肥、磷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及如何对基肥进行深施或沟施,提高肥效。 追肥: 讲解不同生育期(萌芽期、花芽分化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期)的追肥重点与肥料种类。如萌芽期重施氮肥,花芽分化期补充磷钾肥,幼果期和膨大期注重钾肥和钙肥的补充。 叶面施肥: 介绍叶面肥的种类、特点、施用时机与浓度,重点讲解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硼)缺乏时的应急补救措施,以及如何通过叶面喷施与农药混用,提高效率。 生物菌肥的应用: 阐述生物菌肥在改良土壤、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果实风味和耐储存性方面的独特优势。 科学灌溉: 灌溉方法: 详细介绍滴灌、喷灌、涌灌、漫灌等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形条件下选择最适宜的灌溉方式。 灌溉时机与水量: 讲解果树不同生育期的需水规律,以及如何根据天气、土壤湿度、果树长势等因素,科学确定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强调“宁干勿湿”的原则,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根系缺氧、病害发生。 水肥一体化: 介绍滴灌或喷灌系统中同步施肥(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原理和操作要点,如何通过精确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抗旱保水措施: 讲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树盘培土、雨水收集利用等有效抗旱保水的方法。 第四章:绿色防线——病虫害综合防治(IPM) 病虫害是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章将系统介绍病虫害综合防治(IPM)的理念与实践。 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常见病害: 详细介绍果树上常见的病害,如叶部病害(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枝干病害(褐腐病、黑星病、潰疡病等)、根部病害(根腐病、青霉病等)的症状、发生规律、传播途径。 化学防治: 介绍各类杀菌剂(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并强调轮换用药和低毒高效农药的选择。 生物防治: 介绍利用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木霉菌)、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进行病害防治的原理与应用。 农业防治: 讲解通过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清除病枝病叶、加强肥水管理、种植抗病品种等农业措施,增强果树自身抗病能力。 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常见虫害: 详细介绍果树上常见的害虫,如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蚧壳虫、红蜘蛛等)、咀嚼式口器害虫(食心虫、卷叶蛾、介壳虫、螨虫等)、钻蛀性害虫(天牛、枝干蠹等)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 化学防治: 介绍各类杀虫剂(如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强调针对性用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选择。 生物防治: 介绍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生物农药(如 Bt 菌剂、白僵菌、绿僵菌)、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等生物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介绍诱捕器、黄板、蓝板、防虫网、人工捕杀等物理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策略: 强调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建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病虫害防治体系。讲解如何通过预测预报,科学适时地进行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果品安全。 第五章:果实品质的提升与采后管理 本章将目光转向果实的品质提升与采后管理,为读者提供从田间到市场的全流程指导。 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深入分析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病虫害控制等因素对果实色泽、风味、硬度、耐储存性的影响。讲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施肥灌溉、合理修剪、病虫害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果实品质。 果实套袋技术: 详细介绍不同材质果袋的优缺点,套袋的时机、方法,以及套袋在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减少病虫害侵染、降低农药残留方面的作用。 采收: 讲解不同果实的最佳采收成熟度判断标准,如硬度、糖度、着色度、风味等。阐述正确的采收方法,避免机械损伤,保证果实完整性。 分级与包装: 介绍果实的通用分级标准,以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级包装的重要性。讲解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如何延长果实货架期。 贮藏保鲜: 介绍冷藏、气调贮藏、化学保鲜等技术,讲解不同果实的适宜贮藏条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将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保持更长时间。 病虫害的采后控制: 讲解采后如何进行病虫害监测,以及在贮藏过程中如何进行必要的防治,防止病虫害的二次发生。 本书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不仅阐述了果树栽培的科学原理,更提供了大量实操性的技术指导,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应用。 系统性强: 从土壤到果实,从生长到管理,涵盖了果树栽培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因地制宜: 强调根据不同果树品种、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灵活运用栽培技术,避免“一刀切”。 绿色生态导向: 鼓励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绿色环保技术,生产安全优质的果品。 面向广泛读者: 既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果农,也适合初学者和园艺爱好者。 通过学习《果树高效栽培艺术: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综合防治》,读者将能掌握一套科学、实用、可持续的果树栽培方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