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成长,家长更需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需要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华人世界励志大师刘墉从自身中西结合的独特的家庭教育出发,与家长分享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与孩子沟通,交给孩子沟通的技巧,从而帮助孩子获得成长,取得成功。并针对儿子和女儿,因材施教,采取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此外,刘墉娓娓道来,像孩子的大朋友一样,用温和亲切的话语与家长、孩子谈谈家庭、谈亲子关系、谈沟通技巧。从这本书中,家长读者能够有效学习刘墉教育子女的独特智慧,提升做优秀父母的教养能力,青少年读者更可以从中吸取成长的正能量。
刘墉,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华人畅销书作家、画家、演讲家。生于台北,祖籍北京,现居美国。出版中英文著作一百余种,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他是当代极少数能经常进入苏富比(Sotheby's)国际拍卖的国画家,而且频创百万佳绩。
刘墉先生不仅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还养育出了一对优秀儿女,堪称华人家教典范。儿子刘轩,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台湾地区知名跨界优质偶像。女儿刘倚帆,才貌双全,由小学到初中毕业,学业成绩全A,14岁便以优异成绩获美国“总统奖”。2007年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
谈亲子关系
生存篇:爸爸不能帮你
谈自卫:当你遇见大野狼 4
谈应变:面对抢匪 9
谈取舍:你懂得自割吗 11
谈金钱:钱是活人花的 15
谈独立:爸爸不能帮你 18
谈出头:拼命做个人上人 22
谈忧患:退路 26
谈溺爱:优等生为什么自杀 29
谈成长:不想长大 34
学业篇:坚持做你自己
谈智力:你可以变得更聪明 40
谈读书:读书的微量元素 44
谈时间:时间与金钱 48
谈记忆:因为记得,所以拥有 52
谈方法:读书的方法 56
谈写作:处处有文章 59
谈效率:如何事半功倍 63
谈计划:坚持做你自己 65
谈作弊:心里有鬼的时候 69
心态篇:再试一次就成功
谈成败:有输有赢才是人生 74
谈努力:一生努力为一生 78
谈镇定:平常心 心常平 82
谈坚持:再试一次就成功 86
谈吃苦:年轻人为什么该吃苦 90
谈自制:你有资格玩吗 101
谈压力:在压力下茁壮成长 104
谈竞争:比,才有进步! 108
谈懒惰:迟到大王 112
谈撒谎:撒谎竟是大人的错 115
谈青春:他们为什么叛逆 119
谈责任:小心,这里有个台阶 123
谈沟通
魅力篇:嗨,你好吗
说话的技巧 132
演讲的艺术 136
有话好好说 140
十个聪明人 145
理直气和 152
把光芒让给别人 154
幽默常是最好的沟通 158
嗨,你好吗 168
一句话让你成功 172
你的嘴甜不甜 178
聆听的学问 184
禁忌篇:留神你的“行为语言”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188
小心吃口水,记住! 191
如果生米还没下锅 195
别给他硬上的机会 199
颠三倒四害死人 204
说错话,满头包 208
留神你的“行为语言” 21
谈自制:你有资格玩吗
既能玩又能读书的人,都有个本事,就是他们在玩耍之前先有个计划。相反,一玩就忘了时间、忘了考试,以及回到书本上仍然不能收心的学生,则不可能表现得好。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有一天我跟他同桌用餐。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常想起梁实秋先生的这段话。我发现许多伟大的人,他们都因为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取得杰出的成就。
功课好的学生也一样。最近报上刊登大学考试榜首的学生,都说他们常常打电脑游戏,而且天天上网。当记者问他们成绩怎么还能那么好的时候,答案则是“专心”──玩的时候,尽情放松自己,回到课业则全力以赴。
这也使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统计报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均寿命长得多,老来也比较健康。报告分析,一方面因为那些人收入高,生活比较优裕;另一方面因为他们能克制自己,想吃的东西不吃,不想动的时候,仍然强迫自己运动,所以老来发胖的概率都比一般人低。
可不是吗?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智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些既能玩又能读书的人,都有个本事,就是他们在玩耍之前先有个计划,如同梁实秋先生决定最后要吃八宝饭,于是在前面特别节制。相反,一玩就忘了时间、忘了考试,以及回到书本上仍然不能收心的学生,则不可能表现得好。
岂止读书如此,工作也一样。有位企业家说得妙:
“美国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文凭就要求加薪,不满意则跳槽。表面看糟透了,但是有人从我这里跳到别家,也有别家栽培的跳来我的公司。结果‘人才交换’,大家都能进步。
“日本公司则不一样,员工到一定时候,公司会安排进修、安排出国,届时又调回国,按部就班地升迁,一干一辈子,甚至死了之后都葬在公司的墓园。但也正因为他们以公司为家,所以能牺牲奉献、尽忠职守。
“可是,我们的员工,没学到人家的优点,却学到缺点。他们希望有日本公司的福利,却没有日本工人的忠诚;他们要求有美国式的自由,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动自发。”
如果我们把这位企业家的话,用在华人孩子的身上,会不会也很有道理?今天,华人孩子希望有中国式父母的溺爱,却没有传统中国式的孝敬;希望有美国家长的放任,却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
“收入”与“付出”常是相对的,当我们拿起一些的时候,往往也得放弃一些。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饭,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的自由,就得有进修的主动性;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得有恪尽职守的忠诚。
同样的道理,当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时候,今天就得拼命把该读的书读好、该做的功课做完。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而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
如果你既不愿少玩一分钟,又不愿多用功一点;既想成绩好,又不愿牺牲玩耍的时间;读书时开着手机,心猿意马;玩的时候又惦着功课,提心吊胆,怎么可能成功?结果到头来既没能玩好,又误了学业。
“后面要过瘾,前面就得牺牲!”希望大家能想想梁实秋先生的这句话。
……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妙,它不像某些育儿书籍那样,堆砌理论和数据,而是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哲思的深度。它的结构是流动的,情感是饱满的,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反而有一种被温柔托举着向前走的力量感。最触动我的是作者对于“边界感”的强调,那种既不过度介入,也不完全放任的微妙平衡,在书中被阐述得淋漓尽致。我曾一度以为爱就是要“融为一体”,恨不得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是给予他们试错的空间,是退后一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世界的广阔与风雨。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仿佛是陪着一位智者在茶室里闲谈,从生活琐事聊到人生大义,总能在不经意间捕捉到金玉良言。这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让那些原本沉重的话题变得轻盈可消化,让人读完后不是感到焦虑,而是充满了豁然开朗的轻松感。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力量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像一把温和而坚定的钥匙,悄悄开启了我们与孩子之间那些原本紧闭的门。初读之下,便被那种直抵人心的真诚所吸引,作者似乎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以一个过来人、一个真正懂得“爱”的长辈的身份,与我们平等地探讨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我特别欣赏它没有陷入那种空泛的口号式说教,而是扎根于无数个真实的家庭场景之中,那些关于误解、关于冲突、关于孩子成长期特有的敏感与脆弱,都被描摹得栩栩如生。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自我审视的旅程,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些“为你好”的出发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了阻碍孩子自由呼吸的围墙。它教导的不是如何“管教”孩子,而是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陪伴”,这种视角的转换,对于身处育儿漩涡中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剂清凉的甘露。那种细腻的情感处理,使得即便是最尖锐的教育观点,也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同理心外衣,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十分了得,它绝非是一本干巴巴的工具书,而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温度的散文集。作者的遣词造句,那种老练而又充满诗意的表达,让阅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他对复杂人性的洞察,那种深入骨髓的理解,使得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具备了超越个案本身的普遍意义。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框架,让你能够根据自己家庭的独特土壤,去培育出最适合自己的相处模式。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论述,它将倾听提升到了一种近乎艺术的高度,强调的不是听见言语本身,而是去捕捉言语背后那些未被说出口的情绪和需求。这种对沟通底层逻辑的挖掘,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亲子教育的范畴,它实际上是一部关于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格局非常开阔,它超越了具体方法论的层面,触及到了家庭教育更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具体的“术”,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道”的建立上——那个关于尊重、理解和共同成长的“道”。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塑造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温柔的提醒者,它提醒我们,孩子不是一张等待我们填涂的白纸,而是一个独立的、正在苏醒的灵魂,我们是引路人,而非雕塑家。这种对个体生命尊严的维护,是全书贯穿始终的主线,也是它能给人带来持久力量的根本原因。它教会的不是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而是如何确保他们的一生都拥有一个健康、丰盈的内心世界。
评分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成功地避开了当代亲子教育中常见的“完美父母”陷阱。它坦然承认了父母也会有疲惫、有局限、有犯错的时候,这种真实性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它不是要求我们去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救世主,而是鼓励我们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并以这种真实性去感染孩子,教会他们接纳自己和他人的缺陷。这种务实到近乎残忍的坦诚,反而让人感到无比踏实。我感觉自己不再需要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或者“完美的教育模板”而感到压力山大,而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按照自己家庭的节奏,去探索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成长之路。它提供的是一个稳固的心理锚点,让我在面对孩子的叛逆期或者家庭危机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而是能够冷静地,回到爱与尊重的初衷上去处理问题。
评分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评分搞活动的时候先屯着,很划算,物流也非常的给力
评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无止境
评分活动的价格不错!!!!!!
评分活动价凑单买的,包装完好,多多读书总是好事,购物方便。
评分天津航~头鹰天津三亚三亚
评分刘墉的,喜欢!
评分书挺好的,运费太高了
评分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