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上海市古籍保护十年成果(2007-2017)。
内容简介
本书为配合今年六月举办之“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成果展”而作,收本市重要藏书单位珍稀古籍120种,分展览图录和工作总结两个部分。图录中收录刻本、稿本、抄本、批校本、拓本、绘本等,又按旧藏和新弆两部分编录,旧藏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已著录者六十一种,新弆为2007年以来各单位新整理发现而不见载于各家公藏目录者。
作者简介
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大型研究型公共图书馆,为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包括古籍170万册(件),在这些珍贵的馆藏中,有国家一级文物700种,二级文物1300种。
目录
上编
展览图录
第一单元旧藏撷华
刻本
稿本
抄本
批校本
拓本
绘本
第二单元新弆掇英
下编
工作总结 上海图书馆 上海博物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上海市12家古籍保护单位十年来在古籍保护方面的工作回顾总结
精彩书摘
编纂展览图录,首先要确定展品的收录原则。关於这一点,兄弟省市已有不少现成的样板。最通行的做法,是将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属於本省的部分抽出来,单独出版,这样做自有多快好省之益,此处不再赘述。
本编的藏品遴选,是在此做法基础上又加变通,将范围扩大至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善目》)的收录时间齐平。在具体操作中,更侧重於存世版本的唯一性。根据这样的原则,一些清代着名学者的写本(稿本、抄本、批校本)得以收录和呈现。《名录》中已经公布的古籍精品,固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选项;本市各藏书单位十年来通过基础整理发现的善本,更需给予恰如其分的表章。既不简单地重复《名录》,也不局限於《名录》,这样做当然有一定风险,但我们愿意尝试。经过反复商榷,我们选定了120部古籍,分爲“旧藏撷华”、“新弆掇英”两个品种上相对平衡的单元,分别反映上述两方面的收获。希望本编在完成展览介绍的实效性任务之余,还能给读者提供一点最新的学术资料和线索。
刻本有雕刊时代早晚之别,区分其优劣相对容易一些。区分写本的高下要看书写者名气的大小,不太好把握。好在我们的前辈学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古籍版本研究者——顾廷龙、潘景郑、瞿凤起先生在写本鉴定方面化过专门的工夫,对於哪些品种算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大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已形成符合传统习惯的、相对统一的善本观。我们认爲,这种善本观至今仍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本次展览,我们努力将这种观念贯注於展品的遴选之中,从这一角度来说,本次实践又可视爲业务尚不成熟的年轻後辈对於两代前辈学者的一次致敬。
上海图书有限公司藏有一部清抄本沈周《石田稿》(见〇九七),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黄丕烈跋,一般来说,大家会将注意力放在“黄跋”上,其实本书的亮点并不止於此。此本钤有“虞山王乃昭图书”、“乃昭”、“乐饥”、“嬾髯”等印,审其字迹,与上海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二年(1673)王乃昭手抄本《陆右丞蹈海录》、《李江州遗墨》正同,王乃昭其人虽无显赫的官场履历,却属於藏书传统意义上的名家,按照前辈学者的善本观,此本当属上品。由於观念差异,此本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次展览我们将其展示出来,希望观众能细细品味这个本子的韵味。
……
前言/序言
自2007年国务院颁发《关於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在文化部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的主持下,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按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要求与目标,广泛开展了古籍普查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成果。今年正值“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周年,回首这十年,全市的古籍工作者肩负历史的使命,砥砺前行,为上海的文化事业与中华古籍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的古籍保护工作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领导下,由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协调全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博物馆和新闻出版、宗教机构图书馆等古籍收藏单位,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十年成绩斐然。自2007年3月起,上海的古籍保护工作陆续展开。当年8月23日,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召开了上海市古籍普查试点工作会议,此会标志着上海地区古籍普查工作正式全面启动。之後,上海图书馆派出专家组对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进行现场考察,调研本市古籍工作现状,协助政府部门草拟了上海古籍保护工作推进计划与《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办法》,随之启动了上海首批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与评审;组织各单位人员参加在京沪等地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参与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举行多形式与主题的宣传展览等。8月经市政府批准,由上海文广局牵头建立了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有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民族宗教委、市财政局、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文广局,通过多次会议部署了全市各系统的古籍保护工作。
2008年7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上海图书馆增挂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牌子,10月9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揭牌仪式。11月17日,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并正式公布首批专家成员名单。至2008年底,上海市古籍保护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基本成形,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数量初具规模,上海市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布局初步形成。
在此基础上,各单位按照各自的馆藏特点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工作重点,制定了实施措施,有步骤地开展了古籍普查、修复、数字化、学术研究、整理出版、宣传展览等工作。十年来,上海各单位的古籍保护工作在协同推进中,均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提高,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与优势。本书所收录的各篇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二家单位的工作历程。我们可从中看到致力於中华典籍保护的领导、专家和全体同仁为此所付出的艰辛。本书图录部分刊登的书影是各馆十年以来古籍保护成果的缩影,藉此可管窥各馆藏书的风貌。
十年来,上海地区的古籍保护工作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提高和昇华,多项举措具有创先性。如举行上海市古籍修复技能竞赛;评选上海市古籍保护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古籍保护优秀成果奖;复旦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中成立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图书馆与高校联合办学培养古籍修复专业学生……纵观上海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上海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网络。现有7家图书馆列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9家图书馆列入“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建立了上海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现有各单位和收藏家的1473种古籍入选《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其中913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3、多元性古籍保护人才培养体系得到加强和完善。全市现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一家(上海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两家(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传习所两家(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此外,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均开设文献修复人才的专业课程培养本科生和大专生。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招收了古籍保护专业硕士生,开创了上海高学历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
4、古籍的编目整理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动。各单位完成了大量古籍的普查登记,完善了古籍书目数据库,部分图书馆已经和接近完成馆藏古籍登记目录的编纂。
5、古籍研究与馆藏古籍的整理出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单位均出版了丰富多彩、学术价值高的着作和文献史料,举行了一系列专业学术会议,荣获了许多种奖项和荣誉。一批古籍学术专着和工具书成为我国当代古籍研究的重大成果,显示了上海古籍研究的实力,造就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古籍专家队伍。
6、古籍数字化工作得到了有效促进。各单位的馆藏古籍数字化保存和服务呈现高效推进的景象。古籍再生性保护成果方便了读者的利用,改善了图书馆的阅览服务,使广大读者体验到了中华古籍保护成果的获得感,提高了古文献的利用。
7、古籍的宣传效应日益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了社会各界的古籍保护意识。各单位举办的古籍讲座、展览,策划的专题报导、现场演示等活动,向公众有效地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使珍贵而神秘的古籍走进了众人的视野,有助於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8、“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促进了本市各古籍收藏单位之间的互学互鉴,密切了各馆之间的业务合作和交流,在取长补短中汲取经验,为共同推进本市的古籍保护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古籍收藏单位与出版社、数据处理公司的跨界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提高了各馆工作成果的显示度,合作完成了大量古籍出版与数字化加工业务。
9、提高了各古籍收藏单位的资源建设意识。各馆充分认识到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在做好现有馆藏古籍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古籍的徵集与采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其中跨国徵集与采购的成功案例成为中国当代图书馆书史上影响深远的浓彩重笔。
10、有效地推动了各级领导与相关部门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各单位加大了财力、物力的投入,部分图书馆的古籍工作、保存、阅览环境得到了改善升级,增添了专用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益,增强了从业人员的工作荣誉感和信心。
古籍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传承文化、保护古籍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文化工程。十年来,全市古籍保护从业人员,克服困难,在古籍普查、整理、修复、研究、出版、展览、宣传等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为上海的文化建设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创了中国当代古籍保护事业的新局面,在十年的辛勤耕耘中,我们从中受到了激励,因为古籍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智慧源泉。作为新一代的古籍工作者,我们是中华文明的守护者,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中华古籍薪火相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
2017年5月
上海市古籍保护十年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上海市古籍保护十年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