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博大精深的艺术天地里,盆景作为有生命的艺术,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象受到人们的青睐,从富豪雅士的圈子里步入寻常百姓家。黄翔编著的《图解树木盆景制作与养护(彩图版)》侧重介绍树种选材、造型构思、制作分解、技艺技巧、养护管理等应用技术,融实用性与欣赏性为一体,以期对盆景爱好者的审美情趣、造型意识、制作手法、经营布局、鉴赏能力等有所裨益。 黄翔 编著 黄翔,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霞浦县美术家协会,霞浦县造型艺术产业协会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协会盆景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副会长,被授予“福建省盆景艺术大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这本《图解树木盆景制作与养护(彩图版)》的书籍,简直是为我这种刚入门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尝试过几次用网上的零散教程来弄盆景,结果总是不得要领,要么是造型怪异,要么是养护不当导致植物生病。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真的太棒了,每一步操作都有清晰的实景照片辅助说明,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比如,它对“蟠扎”这个关键技巧的讲解,不仅细致地展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铁丝粗细,还特别提醒了不同树种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蟠扎力度的微小差异,这一点在其他资料里我很少看到如此深入的剖析。书中的“选材”章节,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过去总觉得只有昂贵的古桩才有价值,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即便是普通的灌木,通过精心的修剪和塑形,也能展现出不凡的意境。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把控,比如如何识别徒长枝和结果枝,这对提升盆景的观赏性和健康度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手把手指导,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盆景艺术的热情和信心。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系统学习盆景制作的朋友们。
评分作为一名对日本“苔藓盆景”也有涉猎的园艺爱好者,我一直好奇如何将日式的细腻与中式的宏大气势完美结合。这本书的跨文化视野让我非常惊喜。它在讲解基础修剪时,并未固步自封于传统造型,而是引入了如何运用“借景”和“框景”的理念来处理盆景与花盆边缘的关系,这一点深受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非常具有创新性。书中关于“冬季休眠期养护”的章节,可以说是“保命秘籍”,很多新手都是在冬天管理不当导致来年春天功亏一篑。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判断一个盆景是否进入了完全休眠状态,以及在不同地区(南北方温差较大)如何进行适当的防寒处理,比如用麻袋包裹还是移入阴凉的室内等具体操作步骤,甚至连如何储存盆景专用的赤玉土和鹿沼土以防返潮结块,都有提及。这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讲解方式,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入门手册,它更像是一部盆景实践的百科全书,让我在处理“棘手问题”时,总能找到可靠的依据。
评分我是一位有着多年园艺经验的花卉爱好者,但盆景领域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挑战,总觉得缺少一本能真正深入讲解“意境营造”的权威书籍。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注重东方美学的融入。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舍”与“得”的哲学在造型中的体现,比如如何通过“留白”来突出主体的遒劲,或者如何利用“高低错落”来模拟山林野趣。这种超越术法的讲解,让我在翻阅时仿佛进行了一场关于自然与艺术的对话。尤其是对根盘的展示,书中不仅有如何通过控制浇水来促使根系自然下垂的技巧,还对比展示了不同树种(如松科与槭科)根盘形态的差异化处理方法,这对于追求高品质盆景的资深玩家来说,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深度内容。书中的“病虫害防治”部分也极其实用,它没有采用笼统的药剂介绍,而是针对特定树种在特定季节最易发的几种病害,提供了预防为主的综合管理方案,包括调整通风、光照和土壤酸碱度等非化学手段的干预,非常科学和环保。
评分我之前收藏了一套非常老的盆景图谱,虽然内容经典,但最大的问题是信息更新太慢,很多关于现代控根技术和新型介质的信息都是缺失的。这本彩图版明显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它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无土栽培在小型盆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对根系进行艺术化展示(如文人树风格)时,如何利用高透气性的介质来模拟岩石缝隙中的生存环境。书中对不同季节的“控水”策略的阐述尤其独到。作者强调,控水不等于“不浇水”,而是要根据树种的休眠期、萌芽期和生长期来精确调控水分的渗透压,以诱导其形成更紧凑的枝条结构。书中还收录了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了同一树种在“激进塑形”和“温和养护”两种不同策略下,五年后的形态差异,这种直观的对比,比单纯的理论阐述要有力得多。这本书的彩图质量极高,光线、色彩的还原度都非常好,对于学习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衬托树木的苍劲感,提供了极佳的视觉参考。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盆景的书汗牛充栋,但大部分都显得过于严肃和刻板,让人望而却步。《图解树木盆景制作与养护(彩图版)》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的生活化和亲切感。作者的语言非常接地气,读起来毫不费力,就像邻家长辈在聊天一样。例如,在讲解如何“上盆”时,它没有用复杂的术语来描述铺设陶粒和植料的比例,而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像给孩子穿衣服一样,要确保底部透气,中间包裹住根系,外面保持松软”,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它对工具的介绍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列出名字,还分别展示了不同工具在具体操作(如剪除老枝、细修末梢)时的最佳持握角度和发力点,这对于像我这样需要经常购买和使用新工具的爱好者来说,避免了许多“买椟还珠”的弯路。整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技术讲解穿插着养护提示,读起来既充实又不会感到信息过载,是一本真正能陪伴你度过整个盆景学习周期的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