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核心技术剖析

木马核心技术剖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钦东 著
图书标签:
  • 木马
  • 恶意软件
  • 安全技术
  • 逆向工程
  • 漏洞利用
  • Windows
  • 编程
  • 调试
  • 分析
  • 防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993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47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木马在网络安全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是网络攻防中的重要内容。孙钦东编的《木马核心技术剖析》从Windows系统启动、存储、文件管理、模块管理、通信管理等核心机制入手,深度分析木马核心技术所依托的系统底层基础,详细剖析木马隐藏、驱动加载与启动、Windows系统的安全机制绕过、防火墙穿透通信、反病毒软件免杀、反分析、Windows64位系统兼容等核心技术的原理与实现机制,给出了一个综合运用各项核心技术、高度可配置的木马框架。  本书是木马技术分析与检测方面的参考书,可作为从事网络安全等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安全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牛的参考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木马的基本概念1.2 木马的发展历程1.3 木马的类型1.4 本书组织结构第2章 木马的隐藏2.1 木马自身文件的隐藏2.1.1 基于文件枚举函数Hook的隐藏2.1.2 基于FSDHook的文件隐藏2.1.3 基于自定义文件系统的隐藏2.2 木马模块的隐藏2.2.1 “摘链”隐藏2.2.2 基于PELoader的隐藏2.3 网络端口的隐藏2.3.1 WindowsXP系统下的端口隐藏2.3.2 Vista之后的端口隐藏2.3.3 端口复用2.4 小结第3章 木马驱动加载与启动3.1 Windows存储与启动过程3.1.1 Windows系统硬盘与分区3.1.2 基于BIOS的系统启动过程3.1.3 基于UEFI的启动过程3.2 基于MBR的Bootkit3.2.1 MBR结构解析3.2.2 MBR的修改3.3 基于VBR的Bootkit3.3.1 VBR结构解析3.3.2 VBR的修改3.4 Bootkit控制系统启动与加载驱动3.4.1 挂钩中断3.4.2 监控系统启动3.4.3 加载驱动3.5 小结第4章 木马的免杀4.1 免杀原理4.2 针对静态查杀的免杀4.2.1 特征字符串变形4.2.2 木马组件加密和存储4.2.3 基于泛型的API动态调用4.3 针对动态查杀的免杀4.3.1 时间延迟方式4.3.2 资源耗尽方式4.3.3 上下文差异4.3.4 多次启动4.3.5 虚拟环境中的WindowsAPI差异4.3.6 已知特定目标机器信息4.4 其他免杀方法4.4.1 代码注入4.4.2 傀儡进程4.4.3 DLL劫持4.5 脚本化木马4.6 小结第5章 木马反分析技术5.1 反调试5.1.1 调试器的工作机制5.1.2 反调试5.2 反反汇编5.3 反虚拟机5.4 反沙盒5.4.1 沙盒原理5.4.2 沙盒检测5.5 反内存扫描5.6 小结第6章 Windows 64位系统下的木马技术6.1 Windows 64位系统6.2 Wow64子系统6.3 Wow64中执行64位代码6.3.1 32位进程中执行64位的指令6.3.2 32位进程中调用64位API6.4 小结第7章 木马通信与防火墙穿透7.1 基于TCP的木马控制通信7.1.1 粘包和分包处理7.1.2 链接保活7.2 基于UDP的木马控制通信7.3 基于HTTP/HTTPS的木马通信7.4 边界防火墙穿透7.5 Forefront TMG穿透解析7.5.1 ForefrontTMG实验网络拓扑7.5.2 穿透思路与实现7.6 小结第8章 木马实例解析8.1 模块化的木马系统架构8.2 生成器8.3 被控端8.3.1 木马释放组件8.3.2 常驻模块8.4 控制端8.4.1 控制端的架构8.4.2 控制端的通信8.5 小结第9章 木马技术的发展趋势9.1 通信更加隐蔽化9.1.1 基于Tor的通信9.1.2 基于公共服务的中转通信9.1.3 基于内核的网络通信9.2 实现呈现硬件化9.3 植入平台多样化9.4 小结参考文献
《数字游民生存法则:在世界各地自由工作与生活》 简介 你是否曾梦想过,一边品尝着巴厘岛的海风,一边处理着来自伦敦的邮件?或者,在布拉格的古老街道漫步,同时完成一份重要的项目报告?《数字游民生存法则》是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指南,它将彻底颠覆你对“工作”与“生活”的固有认知,带领你踏上一段充满机遇与自由的数字游民之旅。 本书并非纸上谈兵的幻想,而是集结了全球资深数字游民的宝贵经验与实操技巧,从零开始,为你系统性地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数字游民生存体系。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远程收入流,让你不再受制于单一的地理位置或固定的办公桌。从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认证、高效的提案技巧,到如何寻找高价值的远程项目,再到建立个人品牌吸引客户,我们都将为你一一剖析,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方法。 《数字游民生存法则》将带你深入了解构建稳健财务的基础。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精明的预算规划,管理跨国银行账户,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并提供一整套风险规避的策略,确保你的财务自由之路稳固而长远。从选择最适合你的投资工具,到学习复利的力量,再到规划长期的财务目标,本书都将为你提供清晰的指引。 地理位置的选择,是数字游民生活的重要一环。本书将详细分析不同目的地城市的优势与劣势,从生活成本、网络基础设施、签证政策、社区氛围到文化体验,为你提供全方位的考量维度。你将学会如何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合你个人需求和工作模式的“第二个家”,无论是充满活力的东南亚都市,还是宁静悠远的欧洲小镇,总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心之所向。 除了物质层面的准备,心灵层面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长时间的独自工作与旅行,可能带来孤独感、文化冲击和自我怀疑。《数字游民生存法则》将分享大量实用技巧,帮助你建立强大的心理韧性。你将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孤独,克服时差带来的疲惫,融入当地文化,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全球化社交网络。从线上社区的参与,到线下聚会的组织,本书将教你如何打破地域限制,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在技术层面,本书将聚焦于那些真正能提升效率、保障安全的工具与平台。你将了解到最前沿的协作软件,如项目管理工具、即时通讯应用、云存储服务,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构建高效的远程团队。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包括VPN的使用、数据加密、以及防范网络诈骗的实用方法,确保你在数字世界中安全无忧。 对于那些渴望在旅途中学习与成长的人,《数字游民生存法则》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将发现如何利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以及当地的文化体验,不断充实自我,拓宽视野,让你的数字游民生活不仅仅是工作,更是持续的个人进化。 本书的每一章都充满了 actionable advice,案例研究,以及可供参考的资源列表。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数字游民生存法则》,你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激发勇气,掌握工具,最终实现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自由自在、工作与生活完美融合的梦想。 无论你是初入职场,希望拥抱更广阔天地的毕业生;还是经验丰富的职场精英,渴望摆脱办公室束缚的专业人士;抑或是希望将工作与旅行相结合,探索世界的热情旅行者,《数字游民生存法则》都将是你开启这段精彩旅程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翻开本书,让你的生活轨迹,不再局限于一张地图的方寸之间。

用户评价

评分

《木马核心技术剖析》这本书,让我对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黑箱”有了更清晰的洞察。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操控计算机的“魔法”充满好奇,而这本书,则将这些“魔法”背后的原理一一揭示。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进程隐藏与进程劫持”的探讨。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有些恶意程序能够不显示在任务管理器中,或者冒充成正常的系统进程?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多种进程隐藏技术,比如进程名的修改、进程ID的伪造、甚至是通过修改系统内核数据结构来达到隐藏的目的。这让我感觉,原来进程的“可见性”也是可以被操纵的。此外,书中对“键盘记录与屏幕截图技术”的分析,也让我对隐私泄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作者深入剖析了这些技术是如何通过API钩子、驱动程序等方式实现的,以及如何将截获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出去。这让我更加警惕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也让我意识到,保护隐私需要从技术层面去理解和防范。

评分

拿到《木马核心技术剖析》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本“硬核”到极致的书。我本身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对程序的运行机制有着天然的敏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所讲解的木马技术,很多都涉及到操作系统内核、进程管理、内存分配等底层原理,这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书中对于“代码混淆与加密技术”的讲解,让我叹为观止。原来,木马开发者为了逃避杀毒软件的检测,竟然使用了如此多的技术手段,比如控制流混淆、数据加密、虚拟机技术等等。作者通过大量的技术细节,展示了这些混淆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甚至还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让我对“隐藏”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安全软件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书中关于“远程管理与后门技术”的剖析,也让我对攻击者是如何实现远程控制有了清晰的认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命令执行,还包括了文件上传下载、屏幕截图、键盘记录等高级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是如何通过网络信道高效、隐蔽地传输的。这本书让我从一个“使用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探究者”的角色,对计算机的运作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读完《木马核心技术剖析》之后,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是“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源于故事的跌宕起伏,而是源于技术细节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性的梳理。我原本以为自己对木马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的精准,将木马的每一个运作环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惊叹于书中关于“文件感染机制”的章节,里面对不同类型木马(如宏病毒、脚本病毒、可执行文件病毒)的传播方式、感染原理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讲解,甚至还对比了它们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具体实现差异。而且,作者并非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汇编指令、API调用、内存结构等底层细节,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病毒代码如何在系统中悄无声息地植入和执行。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反调试与反分析技术”的探讨。书中详细列举了木马开发者为了对抗安全研究人员所使用的各种“障眼法”,比如代码混淆、加密、逻辑炸弹、以及运行时动态解密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复杂性和巧妙性,让我不得不佩服木马制作者的智慧,同时也为安全从业人员面临的挑战感到一丝压力。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详细揭示了“暗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让我对网络世界的“阴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身的安全防护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评估。

评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木马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数字世界的生存法则”的书。《木马核心技术剖析》用一种非常坦诚、直接的方式,揭示了那些隐藏在电脑背后的“规则”。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恶意软件的传播途径与感染向量”的分析所吸引。作者详细地罗列了各种常见的传播方式,比如通过电子邮件附件、恶意链接、U盘感染、甚至是社交工程学等,并且对每一种方式的技术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讲解。这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木马的传播并非依靠高深的黑客技术,而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普遍的认知盲区。我一直对“文件格式漏洞”在木马传播中的作用感到好奇,这本书也给了我答案。它详细分析了PDF、Office文档等常见文件格式中存在的漏洞,以及攻击者是如何利用这些漏洞来嵌入恶意代码,并在用户打开文件时触发攻击。这让我对日常的文件处理和网络浏览有了更深的警惕。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学习一门关于“如何避免被数字世界中的“陷阱”所困”的必修课。

评分

我得说,《木马核心技术剖析》这本书,简直是技术爱好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来说。我平时的工作虽然不直接与网络安全相关,但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技术原理非常感兴趣。很多人提到木马,可能就想到病毒、黑客,但这本书却从一个非常技术化的角度,解构了“木马”这个概念。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内存驻留技术”的详细描述。我之前一直觉得,木马程序一旦关闭,就应该消失了,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高级木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代码“寄生”在正常的内存区域,即使你关闭了它的可见窗口,它依然潜伏着。作者甚至分析了不同进程注入技术,比如DLL注入、APC注入等,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这让我感觉,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病毒”,背后可以隐藏着如此复杂的技术博弈。另外,关于“木马家族分析”的部分,虽然我不知道书中具体分析了哪些家族,但作者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他不仅仅是罗列木马的功能,而是从技术实现的细节上,解读了不同家族的演变历史和技术特点,比如在反检测、通信协议上的创新。这种“溯源”式的分析,让我对木马技术的进步有了更宏观的认识。

评分

自从读完《木马核心技术剖析》这本书,我对“安全”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以前总觉得,只要装了杀毒软件,电脑就是安全的,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想法。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且深入的方式,剖析了木马技术的核心原理。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Shellcode编写与注入”的章节。我之前对Shellcode的概念只是模糊的了解,但这本书详细讲解了Shellcode的作用、编写方法,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攻击场景下将其注入到目标进程中。作者甚至还分析了不同架构下的Shellcode差异,以及如何利用一些常见的API函数来完成特定的任务。这让我对木马程序能够执行任意代码的能力有了直观的认识。另外,书中关于“反病毒与逃避检测技术”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一些新的病毒能够轻易绕过杀毒软件的检测,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它详细讲解了木马开发者是如何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对抗杀毒软件的,比如行为检测绕过、签名欺骗、加壳混淆等等。这让我意识到,网络安全是一个持续对抗的过程,技术永远在向前发展。

评分

《木马核心技术剖析》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像是一扇通往“数字战场”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幕后的精密运作。我一直对信息安全这个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绕过重重防御的“高级威胁”。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尤其被书中关于“Rootkit技术”的讲解所吸引。我之前听说过Rootkit,但一直对它的实现原理感到非常模糊。这本书详细地剖析了不同类型的Rootkit(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以及它们如何通过修改系统内核、隐藏文件、进程和服务来达到隐蔽的目的。作者甚至还分析了一些经典的Rootkit技术,比如隐藏文件和目录的几种常用方法,以及如何在内核层面绕过API函数的检测。这让我对Rootkit的强大和隐蔽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网络安全防护的难度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另外,书中关于“木马的生命周期”的梳理,也让我对整个攻击流程有了系统的理解。从最初的传播、感染,到驻留、执行,再到后期的信息窃取和通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技术细节和巧妙的设计。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评分

最近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当时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木马核心技术剖析》。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得是多么硬核的技术书啊!我本身就是一名对网络安全领域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尤其对那些隐秘且强大的技术非常感兴趣。平时会自己捣鼓一些渗透测试的工具,也在网上看过不少相关的技术文章和视频,但总觉得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的梳理。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立刻燃起了把它捧回家的冲动。我猜想,这本书一定能为我揭开木马病毒在底层技术上的运作奥秘,也许会详细讲解它们是如何感染、驻留、传播、以及如何进行远程控制的。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关于内存驻留、进程注入、 Rootkit 技术、甚至是更深层次的内核级攻击的剖析。我更期待的是,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不那么广为人知的高级技术,比如利用操作系统漏洞来隐藏自身、或者使用特定的加密算法来逃避检测。当然,我也希望作者能对一些经典的木马家族进行案例分析,从技术层面解读它们的演变和进化,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整个网络安全攻防的态势。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实际操作的演示或者代码示例,那就更完美了,虽然我知道这类书籍往往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保留,但哪怕是一点点相关的提示,也能让我茅塞顿开。总之,我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深入理解木马技术的一把钥匙,为我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视野。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威胁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进行防御和研究。

评分

坦白说,《木马核心技术剖析》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本“冷酷”的技术指南。它没有煽情的情节,也没有戏剧化的故事,只有对木马技术最纯粹、最深入的剖析。我一直对程序的底层运作原理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好奇心。我特别惊叹于书中关于“内存管理与内存破坏技术”的讲解。我之前对内存的概念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本书通过对木马如何读写内存、如何在内存中植入代码、甚至是如何利用内存漏洞来实现攻击的详细分析,让我对内存的“可操控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甚至还对比了不同操作系统在内存管理上的差异,以及木马是如何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开发的。这让我感觉,原来内存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区域,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战场”。另外,书中对“木马的变种与进化”的探讨,也让我对木马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木马的功能,而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分析了木马是如何不断演变、升级,以适应新的安全环境。这让我意识到,网络安全领域的攻防是永无止境的。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地下迷宫,而《木马核心技术剖析》则是一份详细的藏宝图和探险指南。我对于那些隐藏在网络深处的恶意软件一直抱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它们是如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潜入我们的电脑,并窃取我们的信息。这本书,正是满足了我这种探索的欲望。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网络通信与控制信道”部分的阐述。作者详细解析了木马是如何与攻击者建立连接的,包括常用的端口、协议,以及各种加密通信技术的应用,比如SSL/TLS的绕过,或者自定义的加密算法。这一点让我联想到了很多真实世界的网络攻击事件,原来那些看似神不知鬼不觉的远程控制,背后有着如此精密的通信设计。此外,书中对“权限提升与持久化机制”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很疑惑,木马如何在普通用户的权限下,获取到更高的系统权限,以便更深入地控制系统?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它讲解了利用操作系统漏洞、UAC绕过、服务劫持等多种手段,让我对木马的“生存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网络世界的侦探,跟着作者的指引,一步步地揭开了木马的神秘面纱,理解了它们在攻击链中的关键环节。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直接copy目录

评分

就是网上文章抄下来改一改的水平。

评分

就是网上文章抄下来改一改的水平。

评分

直接网上搜就能找到文章了。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不想说什么了。零分

评分

直接网上搜就能找到文章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