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

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语堂 著,越裔 译
图书标签:
  • 生活艺术
  • 人生哲理
  • 中英双语
  • 珍藏版
  • 散文
  • 随笔
  • 经典
  • 文化
  • 西方文化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8081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4807
品牌:博集天卷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96
字数:688
正文语种:中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林语堂中英双语珍藏版

为疲惫的现代人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以1935年美国初版为底本,全新修订,再现原汁原味的林语堂

内容简介

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讲解了《圣经》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DI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精彩书评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语堂

目录

第一章 醒 觉
Chapter One The Awakening
一.人生之研究/ 002
I. Approach to Life_005
二.一个准科学公式/ 009
II. A Pseudoscientific Formula_018
三.以放浪者为理想的人/ 027
III. The Scamp as Ideal_030
第二章 关于人类的观念
Chapter Two Views of Mankind
一.基督徒、希腊人、中国人/ 034
I. Christian, Greek and Chinese_042
二.与尘世结不解缘/ 051
II. Earthbound_053
三.一个生物学的观念/ 055
III. A Biological View_059
四.诗样的人生/ 063
IV. Human Life a Poem_065
第三章 我们的动物性遗产
Chapter Three Our Animal Heritage
一.猴子的故事/ 068
I. The Monkey Epic_072
二.猴子般的形象/ 076
II. In the Image of the Monkey_079
三.论不免一死/ 081
III. On Being Mortal_086
四.论肚子/ 091
IV. On Having a Stomach_099
五.论强壮的肌肉/ 108
V. On Having Strong Muscles_113
六.论灵心/ 119
VI. On Having a Mind_128
第四章 论近人情
Chapter Four On Being Human
一.论人类的尊严/ 138
I. On Human Dignity_140
二.近乎戏弄的好奇:人类文明的勃兴/ 142
II. On Playful Curiosity: the Rise of Human Civilization_148
三.论梦想/ 154
III. On Dreams_159
四.论幽默感/ 164
IV. On the Sense of Humor_170
五.论任性与不可捉摸/ 176
V. On Being Wayward and Incalculable_180
六.个人主义/ 185
VI. The Doctrine of the Individual_191
第五章 谁最会享受人生
Chapter Five Who Can Best Enjoy Life
一.发现自己:庄子/ 198
I. Find Thyself: Chuangtse_202
二.情智勇:孟子/ 206
II. Passion, Wisdom and Courage: Mencius_213
三.玩世、愚钝、潜隐:老子/ 220
III. Cynicism, Folly and Camouflage: Laotse_227
四.“中庸哲学”:子思/ 235
IV. "Philosophy of Half-and-Half": Tsesse_240
五.爱好人生者:陶渊明/ 245
V. A Lover of Life : T'ao Yüanming_250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Chapter Six The Feast of Life
一.快乐问题/ 258
I. The Problem of Happiness_263
二.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 268
II. Human Happiness Is Sensuous_273
三.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278
III. Chin's Thirty-Three Happy Moments_283
四.对唯物主义的误解/ 289
IV. Misunderstandings of Materialism_293
五.心灵的欢乐怎样/ 297
V. How about Mental Pleasures_302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
Chapter Seven The Importance of Loafing
一.人类是唯一在工作的动物/ 308
I. Man the Only Working Animal_312
二.中国的悠闲理论/ 316
II. The Chinese Theory of Leisure_319
三.悠闲生活的崇尚/ 323
III. The Cult of the Idle Life_327
四.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332
IV. This Earth the Only Heaven_336
五.运气是什么/ 341
V. What Is Luck_343
六.美国三大恶习/ 345
VI. Three American Vices_350
第八章 家庭之乐
Chapter Eight The Enjoyment of the Home
一.趋近生物观念/ 356
I. On Getting Biological_360
二.独身主义—文明的畸形产物/ 364
II. Celibacy a Freak of Civilization_371
三.性的吸引/ 379
III. On Sex Appeal_385
四.中国式家庭理想/ 391
IV. The Chinese Family Ideal_399
五.乐享余年/ 409
V. On Growing Old Gracefully_417
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
Chapter Nine The Enjoyment of Living
一.安卧眠床/ 430
I. On Lying in Bed_435
二.坐在椅中/ 441
II. On Sitting in Chairs_445
三.谈话/ 450
III. On Conversation_459
四.茶和交友/ 470
IV. On Tea and Friendship_477
五.淡巴菰和香/ 488
V. On Smoke and Incense_495
六.酒令/ 504
VI. On Drink and Wine Games_512
七.食品和药物/ 521
VII. On Food and Medicine_529
八.几件奇特的西俗/ 539
VIII. Some Curious Western Customs_543
九.西装的不合人性/ 547
IX. The Inhumanity of Western Dress_553
十.房屋和内部布置/ 559
X. On House and Interiors_566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Chapter Ten The Enjoyment of Nature
一.乐园已经丧失了吗/ 578
I. Paradise Lost_583
二.论宏大/ 588
II. On Bigness_591
三.两个中国女子/ 594
III. Two Chinese Ladies_600
四.论石与树/ 610
IV. On Rocks and Trees_618
五.论花和折枝花/ 629
V. On Flowers and Flower Arrangements_635
六.袁中郎的瓶花/ 643
VI. The "Vase Flowers" of Yüan Zhonglang_647
七.张潮的警句/ 654
VII. The Epigrams of Zhang Ch'ao_663
······

精彩书摘

  《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
  如果要怀孕的女人直立着,正如把那绳索垂直起来,而仍希望挂在上边的衣服保持着原来的地位。我们的腹膜肌肉是极端不适于这种姿势的:如果我们本来是两足动物,那么这种肌肉一定会很适宜地连在肩膀上,而一切也比较合理称职。对于人类的子宫和卵巢的构造有着相当研究的人,在看见这些东西能保持原来的位置并且发生了它们本来的作用,而并没有脱节和引起更多的月经烦扰等时,应当感觉奇怪。月经的整个神秘现象还没有人有过满意的解释,可是我非常相信纵使卵巢里的卵子有按期更换的必要,我们敢说这种机能的现时程序实是太不适当、太冗长和太痛苦,我相信现在这些缺点都是二足的姿势所造成。
  于是发生了女人屈服的事情,而人类社会及其现在的特征或许也就这样发展起来。假如人类的母亲能以四足走路,我想绝不会被她的丈夫所征服。这里有着两种力量同时在进行。在一方面当时男女已经是闲逸的、好奇的、嬉戏的动物,好色的本能有,新的表现。接吻还不够恢乐或完全美满,这点我们可由两只黑猩猩用坚硬的、突出的下颚互相接吻的情形看出来。有了手却产生出一些较灵巧较温柔的新动作:轻拍、抚摩、搔抓、拥抱,这些完全是因为互相捕捉身上的虱子而偶然发现的。假如我们多毛的人类祖宗身上没有虱子,我相信世界上一定不会有抒情诗之类的东西产生,所以对于这好色本能的发展一定是有着很大帮助。
  在另一方面,那两足而怀孕的母亲,现在须过着长期的、微弱无力的、一筹莫展的生活。在较早的时候,当人类对于直立的姿势还没有完全适应时,我知道那怀孕的母亲如要带着她的重负到各处去走动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脚腿和后跟还没有完全改变成功,盘骨还没有向后突出,而使前面的负担可以平衡的时候。
  ……
《生活的艺术》是一套旨在探索生命深度与广度、引导读者发现并实践更美好生活方式的经典著作。本书以中英双语珍藏版形式呈现,精选了两册内容,将东西方智慧融会贯通,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探索之旅。 第一册:内在的宁静与和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遗忘了内心深处的平静。本书的第一册,着重于引导读者回归自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审视生命的态度: 篇章中包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探讨了如何以更积极、更具洞察力的视角看待人生中的起伏与挑战。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的得失,去体会生命过程本身的意义。 培养正念与觉察: 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论述,本书引导读者学习如何活在当下,培养敏锐的觉察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分心”,更是深入理解自身思维模式、情绪反应,并与之和谐共处的能力。从日常的点滴中体会存在的真谛,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力量。 情绪的智慧管理: 情绪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它并非教导压抑或控制,而是鼓励读者接纳、转化负面情绪,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学习与悲伤、愤怒、焦虑等情绪和平相处,从而建立更稳定的心理状态。 简约与精神富足: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本书倡导一种“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学。它并非主张物质匮乏,而是强调精神世界的丰盈远比物质堆积更能带来持久的幸福感。通过审视自己的欲望,去除不必要的负担,让生活回归纯粹与本真。 人际关系的和谐: 良好的关系是幸福的基石。本书探讨了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真诚、理解与尊重的连接。它提供了关于沟通技巧、同理心培养以及如何处理冲突的见解,帮助读者构建更加融洽、有意义的人际网络。 内在的成长与探索: 鼓励读者将目光投向内在,认识到自我成长的无限可能。通过反思、学习和实践,不断拓展生命的维度,发掘潜藏的智慧与力量。 第二册:外在的实践与创造 如果说第一册侧重于内在的修养,那么第二册则将目光转向如何将这份内在的力量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在现实世界中创造更丰盛、更有意义的生活。 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本书探讨了如何让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成为实现个人价值、贡献社会的重要途径。它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寻找能激发热情、发挥才能的领域,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创造力的激活与表达: 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本书致力于点燃这份天赋。通过启发性的练习和思考,鼓励读者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尝试新事物,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创意,无论是艺术、写作、还是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健全的身心是实现一切的基础。本书强调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持身体活力和精神充沛的重要性。它提供了关于营养、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实用建议,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体系。 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现代城市中,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本书提醒我们,与自然建立连接是回归生命本源的重要途径。它鼓励读者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疗愈力量,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对环境的尊重与关怀。 社会责任与奉献: 真正的生活艺术,也包含着对更广阔世界的关怀。本书探讨了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从微小的善举到有意义的行动,都能为世界增添一份美好。 优雅地老去与传承: 生命是一个完整的旅程,从年轻的勃发到成熟的睿智,再到晚年的从容。本书以温暖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如何优雅地面对衰老,并将生命的智慧与经验传承下去,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引路人,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陪伴读者在生活的海洋中航行,发现属于自己的璀璨星辰。双语对照的形式,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体验机会,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智慧在读者心中交汇、碰撞,最终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给我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引领。它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诗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探讨,它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社交圈,如何去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这套书,让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它的双语版本,也让我受益匪浅,能够在中文的意境和英文的精准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我曾被书中关于“挫折”的观点深深吸引,它告诉我,挫折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通往成长的阶梯。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最近有幸拜读了《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这套书的出版,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光是拿到这两本书,那沉甸甸的质感,精美的封面设计,就已经让人爱不释手。翻开内页,清晰的字体,考究的排版,还有双语对照的设置,都彰显了出版方的用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我最开始是被“生活的艺术”这个名字所吸引,总觉得能被冠以“艺术”二字的书,必有过人之处。而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艺术”的期待。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浅显的读物,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去感受,去思考,去体悟的。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发现新的角度。我喜欢它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不会强加观点,而是引导你去探索。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这个词的含义,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包含了品味、格调、以及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它就像一位博学而温柔的朋友,在你迷茫时为你指点迷津,在你疲惫时为你带来慰藉。这本书的包装也十分精致,很适合送礼,相信收到的人一定会非常惊喜。

评分

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这套《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阅读。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宁静而深邃的享受。书中的一些段落,我会反复阅读,甚至在脑海中默念,试图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思考。我尤其欣赏它所传达的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一种不被世俗洪流裹挟,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和内在平静的能力。这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富有哲理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活出生命的质感。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讲述了如何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平凡的美,这让我对身边的一切都产生了新的审视。原来,生活的美,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忽略的每一个瞬间。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引导。它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格调,而不是随波逐流。

评分

这套《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文字本身。它的确切内容,我至今仍沉浸其中,细细咀嚼。书本的装帧设计,那种厚重感和触感,就已经让人感受到一种价值感。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很高的人,从纸张的质地到油墨的印刷,再到整体的版式设计,这套书都达到了我心目中的高水准。双语对照的设计,更是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对语言学习有着持续热情的人,能够一边品味中文的意境,一边对照英文的原汁原味,这种学习方式是极具效率且令人愉悦的。很多时候,我会先阅读中文译文,感受其流畅的表达和深刻的意蕴,然后再去对照英文原文,去体会作者最初的遣词造句,以及那些细微的情感和逻辑。这种互文式的阅读,极大地加深了我对内容的理解,也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我发现,有时候,英文原文的某些表达,在中文翻译中会略有损耗,反之亦然。而这套双语珍藏版,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的本意。

评分

从拿到《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深深吸引。那种厚重的质感,典雅的装帧,都透露出它非同寻常的价值。而当我翻开它,真正开始阅读时,我才明白,它所蕴含的,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又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关于生命的智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见解。它告诉我,如何才能真正地“拥有”时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可能。这套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节奏,开始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它不是那种需要你刻意去记忆的书,而是会慢慢地渗透到你的骨子里,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你的行为习惯。我曾在书中读到关于“阅读”的论述,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为了与智者对话,为了拓展生命的边界。

评分

在众多的书籍中,《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的内容,是如此的细腻而又深刻,仿佛能穿透时光,与古今的智者进行灵魂的交流。我喜欢它所倡导的那种“慢生活”的态度,那种对细节的关注,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缠身,忘记了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听听内心的声音。而这套书,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的定义,不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书中的一些关于“独处”的论点,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在独处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生活的方向。这套书,不愧为“珍藏版”,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内容,更体现在它所能带给我们的,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评分

我必须说,《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是一本能够改变你看待世界方式的书。它并非那种瞬间就能读完的快餐读物,而是需要你慢慢品味,反复琢磨的。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对细节的描绘,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捕捉。这些元素,使得书中的道理不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我曾被书中关于“幸福”的阐述深深打动。它告诉我,幸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感受。这种观念的转变,让我开始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小确幸,也更加懂得感恩。这套书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中文的表达流畅自然,英文的原版也同样精炼。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每一次切换,都带来新的惊喜。它让我对“生活”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包含着艺术、智慧和情感的丰富体验。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书籍,是能够触及灵魂的。而《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无疑属于这一类。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也提醒我们曾经遗忘的美好。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关于“怎么活”,更是关于“为何而活”。它引导我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去发现内心的声音,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我非常喜欢书中的那些篇章,它们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却又没有一丝说教的痕惰。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智者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曾经在书中读到一段关于“时间”的描述,让我对时间的流逝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匆匆忙忙。但读完那段话,我才明白,真正的“拥有”时间,不是去抓紧它,而是去感受它,去珍惜它。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深刻的体验之一。

评分

我一直相信,好的书籍能够引领人走上更高的精神境界。《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践层面的指导。它引导我们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去培养内心的宁静,去活出真正的自我。我特别喜欢书中所倡导的那种“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学,那种对物质的淡然,对精神的追求。在如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常常陷入对物质的无限追逐,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这套书,恰恰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丰盈。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它的双语设计,也为我的阅读体验增添了许多乐趣,让我能够在不同的语言之间,体会到思想的共通与差异。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动我心灵的书,而《生活的艺术(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无疑给了我这个答案。它就像一位博学的导师,又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用最真诚的语言,与我分享关于生活的智慧。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情感”的描写,那些细腻而又深刻的剖析,让我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套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学习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去拥抱内心的平静。它的双语设计,更是锦上添花,让我能够在品味中文的韵味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英文的精炼。我曾被书中关于“梦想”的论述深深打动,它告诉我,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将实现。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生命的启迪,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生活。

评分

The Syntax and Pragmatics of Anaphora

评分

经典,世人看不懂,看不懂世人~

评分

包装精美,物流超快。

评分

中英对照版的是一点中文一段英文,而且翻译者的语言略显晦涩,所以很容易打乱阅读的节奏。还搞了上下两册。

评分

非常棒哦

评分

价格实惠,非常不错

评分

评分

一直有在京东购物下单的 习惯。 特别喜欢京东快递的完美服务。能够满足我们这些宅男的懒癌。 东西正价格便宜

评分

印刷精美,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