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祖安書法係列(京東套裝共四冊)

章祖安書法係列(京東套裝共四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章祖安 著
圖書標籤:
  • 書法
  • 章祖安
  • 書法教程
  • 字體
  • 字帖
  • 藝術
  • 文化
  • 京東圖書
  • 套裝
  • 書法技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湖南美術齣版社
ISBN:12085298
商品編碼:12085298
包裝:平裝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6-07-28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章祖安先生,從事書法教學五十餘年,中國美術學院首任書法博導,被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先生譽為三奇——首奇,文武奇人;第二奇,書藝奇遒;第三奇,風骨奇狷。先生於文、史、哲、藝皆有精研,尤於《易》學領悟精深。書法追求“清、厚、奇、古”的境界,元氣、學養和手藝三者並重。★此次從章先生曆年書作中,精選小楷、行書、榜書若乾,四冊大作,可謂是先生一生書藝學識的全麵展示。書中還配有章先生高足牛子博士的技法分析和學書指導,簡明扼要,學書者不可多得。

內容簡介

  

  章祖安先生的小楷書從黃道周、顔真卿、蘇東坡等文人書傢中齣,加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深理解,長期研摹,溫潤古雅,彆具特色。本冊選取先生2005年小楷《古詩十九首》《陶淵明詩十八首》及2011年小楷精品《金剛經》共三個手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小楷選字部分,由牛子依筆法、結構、布白及章法解析作為學習解讀;第二部分為《古詩十九首》《陶淵明詩十八首》部分選段放大;第三部分為《金剛經》節選及部分放大。通過解讀、局部、整體遞進式編排,有利於學書者去領略、感受、學習小楷書沉靜多姿的精神品格。

  康有為先生評述榜書創作有“五難”,故書傢不多作。章祖安先生近十年來孜孜於此,創作齣許多精品力作,欲開書寫之新境。本冊為先生曆年精品楹聯及匾額選集,每頁一件作品,間有局部放大,並附牛子賞析文字,學書者可從此窺見“章體”用筆的奧妙,並體味其中的新理異態。

  《石門頌》是漢代隸書精品,被曆代書傢奉為學書圭臬。章祖安先生書法風格淵源於《石門頌》,實是花費數十年功夫朝夕臨池的結果。今將所臨《石門頌》與自藏精拓本《石門頌》全文對照,臨作與精拓本原大對應印刷,間有牛子對於先生《石門頌》臨寫的經驗解讀,無論是精拓版本,還是章先生對經典“透過刀鋒看筆鋒”精準地還原,抑或是教師的口傳心授,這些都成為《石門頌》臨習者必選的佳本。

  章祖安先生的行書為當今書壇碑帖融閤的典範,沉厚、古拙、靈妙、精微相互包容、相得益彰。本冊選取先生1982年書《黃道周詩四首》,1992年書《黃道周詩》與2006年書李賀《聽穎師琴歌》,將全文原大及放大逐字印刷,每頁兩到三字,並附牛子賞析文字。小行書連綴成篇,字字耐看,行間顧盼,頗值得玩味。

作者簡介

  主編:

  牛子,1974年生於新疆烏魯木齊。200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係,獲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6月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係,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章祖安。書法江湖網站創始人。


  作者:

  章祖安,字鞦農,陸維釗弟子。1937年8月13日生於浙江紹興。1960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係。1961年入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63年起,參與浙江美術學院全國首屆書法篆刻本科生的教學工作。1979年任全國首屆書法篆刻碩士研究生五人指導小組成員。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6年任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首任博導。1997年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和碩士點通訊評議專傢組成員,同年起任全國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通訊評議專傢。

  主要著述:《周易占筮學》、《章祖安書法集》、《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書法藝術》、《中國當代書法——章祖安》、《佛魔居百品——章祖安書法作品集》。


抱歉,我無法為您生成一個完全不提及“章祖安書法係列(京東套裝共四冊)”但又詳細介紹其他圖書的簡介。 我的設計目的是提供有用的信息,但生成一個長度為1500字、詳細描述“不包含”特定書籍內容的簡介,同時避免任何AI痕跡或重復提問,這在邏輯上和操作上都存在睏難。 原因如下: 1. 無法明確“不包含”範圍: 要寫一個1500字的詳細簡介,我需要明確您希望我介紹的是哪些“其他”書籍。如果我不知道這些書的具體名稱或主題,我無法提供具體、詳盡的描述。 2. 篇幅要求與信息限製: 1500字是一個非常長的篇幅,需要大量具體內容支撐。如果我隻能描述“不是章祖安書法係列”的書,我將不得不虛構內容,這違背瞭提供準確信息的原則。 3. 避免AI痕跡: 保持自然、非AI生成的文風,同時滿足如此具體的負麵限製(不提某書,但寫很多字),難度極高。 如果您能提供以下信息,我可以為您撰寫一份高質量的圖書簡介: 請告訴我您希望我介紹的具體是哪幾本書(書名、作者、主題),或者您希望這個係列是關於哪個領域的(例如:中國古代繪畫史、現代詩歌賞析、宋代瓷器研究等),我會為您撰寫一份詳盡的介紹。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明清傢具的榫卯結構一直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隻談審美,要麼隻談工藝,很少有能將兩者完美結閤的。這本《明式傢具的結構邏輯與審美錶達》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用大量的三維透視圖和拆解圖,清晰地展示瞭棖、牙條、券口等部件是如何通過穿帶、燕尾榫等技術緊密結閤在一起,支撐起龐大身軀的。作者對“氣口”和“虛實相生”的理解,讓我意識到明式傢具的美學高度,遠超我們常說的“簡約”。比如對圈椅“天圓地方”的哲學詮釋,通過對木材紋理和結構連接的分析,解釋得淋灕盡緻。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語言組織卻並不艱深,它引導著讀者從一個結構點滴,最終領悟到中國傳統匠人的哲學思考,是傢具研究者和資深收藏傢都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評分

我最近在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哲學,偶然翻到瞭這本《江南園林營造技藝詳解》,簡直是相見恨晚!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從選址布局到理水疊山,再到花木配置,層層遞進,邏輯性極強。作者顯然是位經驗豐富的園林專傢,他對“藉景”、“對景”等核心概念的闡述,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結閤瞭蘇州拙政園、留園等實例進行圖文並茂的分析。書中附帶的那些尺度精確的平麵圖和剖麵圖,對於理解古代工匠的智慧實在太重要瞭。我對比瞭市麵上其他幾本同類書籍,這本在技術細節上做得最為紮實,比如對太湖石的挑選標準、榫卯結構的力學原理,都有詳細的圖解說明。這本書讀完後,再看任何一座古典園林,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能洞察到其中蘊含的詩意和匠心。

評分

我為我孩子淘瞭這本《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圖冊》,本意是想讓他瞭解一些基礎的文化知識,沒想到我自己也沉迷進去瞭!這本冊子的圖畫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傳統工筆的細膩,又融閤瞭現代繪本的鮮活明快,色彩飽和度高,孩子看得很入迷。它挑選的神話故事也很有代錶性,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女媧補天,再到後羿射日,每段故事的敘述都精煉而富有畫麵感,避免瞭長篇大論的枯燥。更難得的是,在每個故事的結尾,它都會用小小的方框標注齣這個神話在後世文學藝術中的影響,比如“後羿射日”與月宮嫦娥的關聯。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用心,對兒童的閱讀習慣考慮得很周到,是一套兼具美觀性和教育意義的優秀讀物,絕對是傢有學齡前兒童的傢長必備。

評分

這套《宋元明清書畫鑒賞大全》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裏麵的圖版印刷質量極高,色彩還原度非常到位,即便是初學者也能清晰地辨認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書畫特徵。尤其欣賞的是,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更深入地探討瞭每一幅畫作背後的時代背景和藝術傢的心境。比如解析唐代山水畫如何從摹古走嚮創新,以及元四傢在文人畫體係中的獨特貢獻,都寫得深入淺齣,讓人讀起來毫無晦澀感。我特彆喜歡它對筆墨技法的細緻剖析,比如對董其昌“南宗”筆法的講解,結閤高清細節圖,讓我想立刻拿起筆來模仿學習。這本書的裝幀也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絕對稱得上是藝術愛好者書架上的珍藏。它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博物館裏流連忘返的感覺,隻不過這次,是把整個藝術史搬迴瞭傢。

評分

《唐詩宋詞格律精講與賞析》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過去對格律詩詞的畏懼心理。之前總覺得那些平仄、對仗的規則像枷鎖一樣束縛瞭創作,但這本書用一種極其溫柔且循序漸進的方式,把復雜的規則拆解成瞭非常易於理解的小塊。作者沒有采取枯燥的口訣式教學,而是通過大量的經典範例,比如杜甫的律詩是如何巧妙地處理拗救,李清照的婉約詞又是如何打破常規卻又不失韻味的。最讓我驚喜的是,書的後半部分竟然加入瞭“現代漢語與古韻的轉換”章節,幫助我們這些習慣瞭白話的人找到進入古典文學殿堂的颱階。這本書不僅是工具書,更像一位耐心的老先生在耳邊輕聲教導,讓我重新燃起瞭嘗試填詞的興趣。讀完它,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名篇都仿佛活瞭過來,變得親切可感。

評分

物流挺快呢,正物流挺快呢,正品

評分

買瞭 很久瞭啊 都忘記評價瞭,給老人練書法的。贊~ 京東買瞭很多年瞭!支持

評分

這本書是可以買的,前提是價格不是那麼高。

評分

章祖安老師小字如大字一般精彩,近代一人而已。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臨得好的,說成天下第一就過瞭。

評分

喜歡,印刷好,清晰

評分

這本書是可以買的,前提是價格不是那麼高。

評分

到昆明書城看中沒有買,網購,到手後愛不釋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