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程標準)“十三五”規劃教材

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程標準)“十三五”規劃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桂萍 著
圖書標籤:
  • 兒童詩歌
  • 詩歌鑒賞
  • 學前教育
  • 新課程標準
  • 教材
  • 教育教學
  • 幼兒文學
  • 啓濛教育
  • “十三五”規劃
  • 專業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9125757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678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程標準)“十三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6
字數:21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程標準)“十三五”規劃教材》共分為三編:上編為基礎理論,分為兒歌和兒童詩基礎理論部分。主要從概說、特徵、分類、鑒賞與創作等角度分彆對兒歌與兒童詩體裁作簡要闡述。
  中編為作品鑒賞,共選評兒歌作品40首、兒童詩60首。兒歌作品鑒賞主要選取瞭“動物兒歌”“植物兒歌”“四季兒歌”“生活兒歌”和“節日兒歌”等5類兒歌進行鑒賞,以區彆於在兒歌基礎理論部分傳統的九大類分法。兒童詩作品鑒賞選取瞭中外經典兒童詩作品進行賞析。從錶現內容上看,可分為抒情詩、敘事詩、童話詩、科學詩等等;從主題角度看,又包含瞭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下編為教學案例篇,在簡要講述兒童詩歌教學策略與兒童詩朗讀要求的基礎上,選取瞭古詩與兒童詩教學三例。從對象上看,選取瞭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各一個教學案例,重在舉一反三。

目錄

前言
上編 基礎理論篇
第一章 兒歌基礎理論
第一節 兒歌概說
一、兒歌的概念
二、兒歌的發展概況
三、兒歌的功能
第二節 兒歌的特徵
一、內容淺顯,主題單一
二、篇幅短小,易記易誦
三、音韻和諧,節奏鮮明
四、趣味性強,娛樂性強
第三節 兒歌的分類及其特殊藝術形式
一、兒歌的分類
二、兒歌的傳統藝術形式
第四節 兒歌的鑒賞與創作
一、兒歌的鑒賞
二、兒歌的創作
第二章 兒童詩基礎理論
第一節 兒童詩概說
一、兒童詩的概念
二、兒童詩的發展概況
三、兒童詩的功能
第二節 兒童詩的特徵
一、童趣盎然的情感
二、豐富奇特的想象
三、新穎巧妙的構思
四、凝練形象的語言
五、童稚優美的意境
第三節 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彆
第四節 兒童詩的分類
一、兒童抒情詩
二、兒童敘事詩
三、兒童童話詩
四、兒童題畫詩
五、兒童散文詩
六、兒童科學詩
第五節 兒童詩的鑒賞與創作
一、兒童詩的鑒賞
二、兒童詩的創作
中編 作品鑒賞篇
第三章 經典兒歌作品賞析
一、動物兒歌
1.小鴕鳥(謝采筏)
2.海馬(張繼樓)
3.小動物(佚名)
4.長字歌(張永泰)
5.走路歌(蒲華清)
6.饞貓(駱小龍)
7.小蚱蜢(張繼樓)
8.蝸牛齣門(張鞦生)
9.袋鼠媽媽(丁麯)
10.螞蟻搬蟲蟲(滕毓旭)
二、植物兒歌
1.牽牛花找朋友(薛衛民)
2.蘑菇齣來戴草帽(薛衛民)
3.菜園裏的歌(寒楓)
4.大南瓜(佚名)
5.水果娃娃(佚名)
6.蓮蓬(佚名)
7.小鬆樹(張之堯)
8.幾種樹(葉聖陶)
9.十二月花(傳統童謠)
10.瓜瓜(張之堯)
三、四季兒歌
1.春天來瞭(佚名)
2.春風吹(佚名)
3.夏天(杜虹)
4.夏天到,什麼叫(張之堯)
5.鞦(許浪)
6.鞦天的顔色(佚名)
7.小雪花(佚名)
8.四季(佚名)
9.風(傳統兒歌)
10.四季兒歌(佚名)
四、生活兒歌
1.小刺蝟理發(魯兵)
2.自己吃
3.紅黃綠,三兄弟
4.小魚遊
5.小鼓響咚咚(劉燕及)
五、節日兒歌
1.新年到(傳統兒歌)
2.中鞦節
3.端午節
4.慶六一
5.傳統節日
第四章 經典兒童詩作品賞析
一、國內經典兒童詩賞析
1.我喜歡你,狐狸(高洪波)
2.刷一刷(任小霞)
3.上課(聖野)
4.小麻雀立在枝頭(韋婭)
5.鄉下的孩子(趙永紅)
6.春天在哪裏(陳伯吹)
7.春娃娃(潘燁瓊)
8.春天怎麼來(林煥彰)
9.綠色的太陽(金波)
10.綠的西湖(吳少山)
11.蟲和鳥(舒蘭)
12.夢中(王心遠)
13.雲(劉饒民)
14.風(葉聖陶)
15.海的風(劉饒民)
16.安慰(顧城)
17.都江堰的二郎神(高洪波)
18.你彆問這是為什麼(劉倩倩)
19.爸爸的老師(任溶溶)
20.等我也長瞭鬍子(湯銳)
21.我是男子漢(傅天琳)
22.狗叫(任溶溶)
23.村小:識字課(高凱)
24.狗尾草(金波)
25.遊戲(詹冰)
26.小弟和小貓(柯岩)
27.雨後(冰心)
28.鵝鵝鵝(高洪波)
29.你幾歲(林良)
30.明天要遠足(方素珍)
31.收獲(方素珍)
32.找夢(田地)
33.童話(郭風)
34.小長頸鹿的祝願(任溶溶)
35.狐狸考小雞(蒲華清)
36.蝴蝶的外套(林良)
37.緻老鼠(金波)
38.露珠(樊發稼)
39.小妹妹醒來(聖野)
40.小熊住山洞(鬍木仁)
41.鞦天的信(林武憲)
42.春風裁縫(王立春)
43.這不是風的過錯(高璨)
44.怎麼辦(方素珍)
45.大人國、小人國(鬍懷琛)
46.大自然的語言(戴巴棣)
47.不應當隻記得(金波)
48.小蝌蚪(林武憲)
二、國外經典兒童詩賞析
1.全都喜歡上(日本 金子美玲)
2.好瞭嗎?(日本金子美玲)
3.金盞花(日本水上多世)
4.月亮唱的歌(日本水上多世)
5.奇妙的服裝(英國 露西)
6.花兒學校(印度 泰戈爾)
7.一行有一行的氣味(意大利 薑尼·羅大裏)
8.愛斯基摩人(意大利 羅大裏)
9.坐椅子(英國 米爾恩)
10.我學寫字(比利時 莫利斯·卡列姆)
11.是大還是小(俄羅斯 沙霍傑爾)
12.魚兒睡在哪裏(俄羅斯 托剋馬科娃)
下編 兒童詩歌教學與案例
第五章 兒童詩歌與教學
第一節 兒童詩歌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選擇適閤兒童欣賞的詩歌內容
二、兒童詩歌教學常用的基本方法
三、開展綜閤性主題活動
第二節 兒童詩歌朗讀的基本要求
一、朗讀的基本要求
二、朗讀的基本技巧
三、指導幼兒朗誦的注意事項
第六章 兒童詩教學活動設計案例
一、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設計教案:古詩《憫農》
二、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設計教案:風在哪裏
三、幼兒園大班詩歌教學活動設計教案:春天是一本書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兒童抒情詩
  抒情詩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學樣式。這種詩一般不憑依人物行動或故事抒發胸臆,也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畫描寫,而是抒情主人公心靈的直接袒露,自我色彩明顯。有的是抒發兒童純真獨特的心靈;有的是抒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有的是傾述他們心中的煩惱——如柯岩的《我的爺爺》、唐奇的《小溪流》、高帆的《我看見瞭風》等,都是兒童讀者喜愛的抒情詩。
  事實上,純粹的直接抒情的兒童詩是沒有的,所謂抒情詩,也隻是相對於敘事性的兒童詩而言的。常見的諷喻詩、散文詩也屬於抒情性的詩體。
  二、兒童敘事詩
  敘事詩是運用詩歌的語言,通過某一特定的生活場景,錶現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聯係,創造優美的意境,真實地錶現情感的文學樣式。敘事詩大多依靠情節或人物串綴展開詩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節的完整,情節結構允許較大的跳動,帶著濃鬱的詩情去抒寫入和事。著名詩人郭小川曾經說:“奇、美、情”三個要素,“都是好的敘事詩所需要的”,因為兒童喜歡讀那些有人物和有情節的小敘事詩。“奇”是指敘事詩中要有巧妙的情節安排;“美”是指詩歌要用精粹的語言、生動的形象構成優美的意境;“情”是指詩歌抒發飽滿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師》《我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人》,柯岩的《帽子的秘密》《小弟和小貓》,林良的《你幾歲》等,都是敘事詩中的代錶作。三、兒童童話詩兒童童話詩是以詩的形式敘說富於幻想誇張色彩的童話(或傳說)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話和詩歌的結閤物。通常認為童話詩是童詩特有的樣式,同時也是頗受學前期和學齡初期兒童歡迎的文學樣式。詩人張鞦生說:“我常常想,讓詩中充滿童話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讓奇幻的童話世界具有詩的意蘊。我愛詩的童話,我也愛童話的詩。”
  兒童童話詩是詩與童話的巧妙結閤,也可以稱為詩體童話,就是用詩的形式講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它既有詩歌語言的凝練與音樂美,又有童話中擬人化角色的形象和有趣,以及完整的幻想情節,是深受兒童喜愛的一種文學樣式。魯兵的《小豬奴尼》《小老虎逛馬路》,魯風的《老鼠嫁女》,馬爾夏剋的《笨耗子的故事》等都是優秀的兒童童話詩。
  如魯兵的《小老虎逛馬路》,作品充滿瞭奇異的幻想:馬戲團的一隻小老虎居然到熱鬧繁華的大街逛起瞭馬路,各行各業的人們的反應是那麼滑稽有趣。作品賦予瞭小老虎的情感,塑造瞭小老虎這個鮮明的童話形象,通過有趣的情節,將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聯結起來,讓人們在忍俊不禁之中感受到童話詩的深意,藉小老虎最後的話錶達瞭孩子閤情閤理的要求。
  四、兒童題畫詩
  兒童題畫詩是根據畫麵題寫的抒情詩。詩作者須在對畫麵有瞭獨特感受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即興再創造,使詩情與畫麵相得益彰。在我國,題畫詩源遠流長。題畫詩始於唐朝,至宋代廣泛流行。現存的大部分國畫,在其邊角空白處,往往題有畫傢本人或他人題寫的詩,內容或指明畫意,或抒發觀感,或評品花藝,藉助書法綫條與圖像互相呼應,通過詩情詞采與畫意互相呼應,體現瞭我國傳統繪畫特有的程式。
  兒童題畫詩繼承瞭我國題畫詩的傳統,同時又有自身的特點。兒童題畫詩往往以畫麵內容作為詩情的引發點,錶達兒童所能理解並易於激起他們共鳴的思想感情;兒童題畫詩不像古代題畫詩那樣一定題寫在畫麵上;篇幅的長短更加的靈活自由,兒童題畫詩一旦創作齣來,即便離開畫麵,也具有獨立的聽賞價值。
  兒童對形象化的畫麵有一種天然的喜好。對兒童來說,題畫詩是視覺與聽覺的結閤,在看畫麵的同時伴以富於節奏美的詩句,能夠激發兒童更豐富的想象,使他們得到更充分的審美享受。柯岩為蔔鏑小朋友的畫寫瞭不少題畫詩,這些清麗的題畫詩與蔔鏑的畫結集為詩畫集《童話詩情集》於1981年6月齣版,這本新中國成立以來齣版的第一本兒童詩畫集,在國內外引起巨大的反響。柯岩的《月亮,月亮,你告訴我》《長頸鹿和媽媽》等,黎煥頤的《蒲公英》、金波的《小星星》等都是優秀的兒童題畫詩。
  ……

前言/序言

  隨著《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與《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兩個標準的頒布,《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強調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要適應學前教育改革發展要求,構建厚基礎、強能力、重融閤的培養體係。基於此,舉辦學前教育專業的院校都相繼進行瞭學前教育專業人纔培養方案的大力改革,模塊化課程得到推廣,選修課程的比例得到擴大。
  《兒童文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其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兒童文學素養,使學生認識到幼兒文學在幼兒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具有幼兒園教育需要的兒童文學鑒賞能力、改編與創作能力以及錶演能力。同時,圍繞“兒童文學與語言教育”課程模塊,各個院校相繼開設瞭兒歌與兒童詩選讀、經典繪本導讀、經典童話鑒賞、童話劇錶演等相關選修課程,但都缺少相關選修教材。
  本書所述之兒童詩歌涵蓋兒歌與兒童詩兩個概念。把兒歌與兒童詩放在一起編寫,不僅是因為它們同屬於兒童詩歌的範疇,也因為作為選修課程,它們是一個完整的兒童詩歌體係,不可分割。本書是為瞭適應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本、專科學生係統學習兒童文學的選修課程而編寫的。共分為三編:上編為基礎理論篇,分為兒歌和兒童詩基礎理論部分。中編為作品鑒賞篇,關選評兒歌作品40首、兒童詩60首。下編為教學案例篇,從體裁上看,選取古詩與兒童詩三例;從對象上看,選取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各一個教學案例,重在舉一反三。
  本書選取瞭100首兒童詩歌加以鑒賞。作為選修課程的教材,同時也麵嚮幼兒園的教師,作為職後學習的書籍;也麵嚮傢長,培養傢長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學會給孩子選擇與傳達優秀詩歌作品。作為《兒童文學》教材的配套閱讀書目,本書還將和《童話鑒賞十五講》《經典繪本分類導讀》作為係列選修課程書目,以指導和引領高師生對兒童文學不同體裁的深入學習和把握,形成深厚的兒童文學素養,為提升閱讀與教學能力奠定基礎,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在他們的人生中發芽、開花、結果,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諧詩意地成長。
  編著本書的目的還希望幼教、小教的師資以及兒童的傢長能夠在閱讀鑒賞兒童詩歌時,不僅可以引領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去發現詩發現美,還可以和兒童一起去創作,共同編織美好幸福的生命之夢。美學大傢宗白華說“詩,是用美的文字,……音律的繪畫的文字,……錶寫入的情緒中的意境。”他寫道“詩從何處尋?/在細雨下,點碎花花聲!/在微風裏,飄來流水音!/在藍空天末,搖搖欲墜的孤星!”讓我們和兒童們一起去觀察,一起去感悟,一起去發現,一起去創造,詩歌就有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本書編著的過程,也是一次再學習、再整理與再思考的過程。因篇目有限,優秀作品不能窮盡,實為遺憾;因本人水平有限,本書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積纍,難免存在不足甚至是錯誤,敬請大傢指正。
  本書參考、藉鑒瞭國內外許多專傢學者的著述以及部分作傢的作品,在此錶示感謝。其中部分作品的著作權人未能聯係上,敬請有關著作權人看到後與齣版社聯係,屆時將按地址奉呈稿酬。最後,衷心感謝復旦大學齣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謝責任編輯謝少卿老師為本教材齣版付齣的辛勤勞動!
《中國童謠的魅力與傳承》 一、 內容介紹 《中國童謠的魅力與傳承》是一本深度挖掘中國傳統童謠的文化價值、藝術特色及其在現代教育中的傳承與創新應用的學術專著。本書並非簡單的童謠匯編,而是立足於兒童教育的視角,深入剖析童謠的語言特點、審美意蘊、認知功能,以及其在塑造兒童健全人格、培養語言能力、激發想象力等方麵的獨特作用。全書分為四個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溯源與鑒賞——中國童謠的曆史脈絡與藝術精髓 溯源: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追溯中國童謠的源頭。從古老的歌謠、民間的諺語,到唐詩宋詞中的童趣元素,本書梳理瞭中國童謠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變軌跡。我們會探討童謠作為口頭文學的形成特點,以及它如何隨著社會變遷、文化交流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特彆會關注宋代以來童謠的成熟,以及明清時期童謠的繁榮,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童謠特色。 鑒賞: 核心在於對中國優秀童謠的精細解讀。本書選取瞭各個時期、各個地域具有代錶性的童謠,從文學性和教育性兩個維度進行深入鑒賞。 語言之美: 分析童謠的語言特點,如節奏明快、韻律和諧、通俗易懂,多運用疊詞、擬聲、比喻等修辭手法,展現語言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探討童謠如何用最簡潔、最形象的語言傳遞復雜的情感和道理。 意境之韻: 賞析童謠所營造的意境,包括對自然風光的描繪、對生活場景的再現、對情感世界的抒發。分析童謠如何通過簡單的意象,觸及兒童的心靈,引發他們的共鳴與想象。 文化之核: 揭示童謠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倫理道德、生活習俗、節令風物、神話傳說等。探討童謠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兒童民族認同感方麵的重要作用。 遊戲之樂: 強調童謠與遊戲的高度結閤,分析童謠的動作性、互動性,以及它們如何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成為童年快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部分:認知與發展——童謠在兒童成長中的教育價值 語言能力培養: 詳細闡述童謠對兒童語言發展的重要性,包括詞匯積纍、語音語感培養、句子理解與模仿、初步的文學感受能力。分析不同類型的童謠如何針對性地促進兒童的發音、詞匯、句式等方麵的能力提升。 認知啓濛: 探討童謠在兒童認知發展中的作用,如對自然現象的認知(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對生活常識的瞭解(四季變化、動植物名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大小、多少、長短)。分析童謠如何通過形象化的方式,幫助兒童構建初步的世界觀。 情感與品德塑造: 深入研究童謠在兒童情感教育和品德形成中的影響。分析童謠中蘊含的愛、友誼、善良、勇敢、勤勞等積極情感和品德,以及它們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價值觀。探討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童謠,如何引導兒童認識規矩、懂得感恩、學會分享。 想象力與創造力激發: 揭示童謠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如何激活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分析童謠中奇幻的故事情節、生動的人物形象、誇張的語言錶現,如何鼓勵兒童進行自由聯想和自主創造。 第三部分:傳承與創新——童謠在現代教育中的實踐與發展 課堂教學策略: 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在學前教育、小學低年級等教育階段,有效地開展童謠教學。提供一係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活動設計,包括: 故事化導入: 如何將童謠融入生動的故事情境,吸引兒童的興趣。 趣味化誦讀: 教授多樣化的誦讀技巧,如角色扮演、動作錶演、創編韻律等,讓朗誦過程充滿樂趣。 遊戲化體驗: 設計與童謠緊密結閤的遊戲,如動作模仿、情景錶演、編排兒歌劇等,加深兒童的理解和體驗。 創作性延伸: 引導兒童模仿、改編、創編自己的童謠,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用語言錶達內心世界。 多媒體與技術融閤: 探討如何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如動畫、音樂、繪本、APP等,豐富童謠的呈現形式,提升教學效果。分析技術如何幫助兒童更直觀地理解童謠內容,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傢園共育: 強調傢庭在童謠傳承中的重要性。提供給傢長一些在傢中與孩子共讀、共唱、共玩的建議,以及如何利用日常生活情境,發掘和創造新的童謠。 跨學科整閤: 探討童謠教學與其他學科的結閤點,如美術(繪本創作、角色設計)、音樂(創編鏇律、配樂)、體育(動作編排、律動操)等,實現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和立體化。 第四部分:案例研究與前沿展望——當代童謠發展與未來趨勢 優秀童謠案例分析: 精選一批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優秀童謠,進行案例分析,比較其教育理念和藝術特色,為中國童謠的創新發展提供藉鑒。 當代童謠創作與挑戰: 分析當前中國童謠創作的現狀,包括在內容、形式、思想性等方麵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市場化、快餐化等挑戰。 未來發展趨勢: 展望中國童謠的未來發展方嚮,包括如何更好地迴應時代精神,融入現代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將其傳播到更廣泛的受眾。探討童謠在促進兒童跨文化交流、培養全球視野方麵的新潛力。 二、本書特色 學術深度與實踐導嚮相結閤: 本書不僅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對童謠的文化、藝術、教育價值進行瞭深刻的學術探討,更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教學案例和活動設計,將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緊密結閤,既能滿足研究者的學術需求,也能為一綫教育工作者提供實用的指導。 係統性與獨特性並存: 全麵係統地梳理瞭中國童謠的發展脈絡、藝術特徵和教育價值,構建瞭一個關於童謠的完整知識體係。同時,在現代教育的視角下,對童謠的傳承與創新進行瞭深入的論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前瞻性。 豐富翔實的案例: 穿插瞭大量經典和當代的童謠案例,並進行瞭細緻的解讀和分析,使讀者在理論學習的同時,能夠直觀地感受童謠的魅力,理解其教育功能。 跨學科視角: 藉鑒瞭語言學、文學、民俗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力求從多維度、多層麵地揭示童謠的豐富內涵。 麵嚮未來: 關注童謠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探討如何利用新技術、新理念,讓古老的童謠煥發新的生命力,更好地服務於兒童的成長。 三、本書價值 《中國童謠的魅力與傳承》旨在為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等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者,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兒童教育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提供一本集學術性、教育性、實用性於一體的權威參考書。它不僅有助於提升讀者對中國童謠的鑒賞能力和理解深度,更將為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有效地利用童謠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促進兒童全麵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本書希望能夠喚醒更多人對中國傳統童謠的珍視,推動其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讓這份承載著民族記憶與智慧的寶藏,繼續滋養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兒童。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的教材,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個對兒童文學充滿興趣的傢長,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能引導孩子領略詩歌之美,又能為我提供教學方法的書籍。這本書顯然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詩歌,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每一首詩的意境、語言特色、情感錶達,並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給齣瞭相應的鑒賞角度和方法。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想象力是兒童詩歌的翅膀”的論述,書中提供瞭許多激發孩子想象力的小遊戲和引導性問題,讓我感覺自己也能成為一個閤格的“詩歌魔法師”。每當我帶著孩子閱讀書中的詩歌,並嘗試使用書中的方法進行互動時,我都能看到孩子眼中閃爍的光芒,感受到他們對詩歌世界的探索和喜愛。這本書的語言非常生動活潑,不像一些枯燥的學術論著,讀起來就像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輕鬆交流,讓我受益匪淺。它真正地拉近瞭我與孩子在詩歌世界裏的距離。

評分

我是一名對教育有著深刻反思的傢長,在為孩子選擇教育資源時,我總會尋找那些能夠激發孩子內在潛能、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的書籍。《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這本教材,正是這樣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著作。它沒有迴避兒童詩歌在當下的尷尬地位,反而從“為何要讀兒童詩歌”這一根本問題齣發,深刻闡述瞭兒童詩歌對於孩子認知發展、情感培養、審美素養形成的重要意義。書中並非隻是簡單的理論灌輸,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將抽象的詩歌概念轉化為具象化的教學實踐。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培養孩子的詩性思維”的章節,它不僅僅是教授孩子欣賞詩歌,更是引導孩子用詩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看到瞭兒童詩歌教育的無限可能,也讓我更加堅信,培養一個具有詩意靈魂的孩子,將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

這份《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教材,對於我這種對詩歌有情懷但缺乏係統性指導的傢長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覺得,詩歌是孩子語言能力和情感錶達的最佳催化劑,但苦於不知如何入手。這本書恰恰解決瞭我的痛點。它不僅僅提供瞭詩歌的鑒賞技巧,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將這些技巧轉化為與孩子互動的遊戲。書中那些“讓孩子尋找詩歌中的聲音”、“讓孩子用肢體語言演繹詩歌”等活動設計,非常具有啓發性。我嘗試著帶著孩子玩瞭其中的幾個遊戲,發現孩子們的參與度非常高,他們不僅理解瞭詩歌的內容,更學會瞭如何去感受詩歌的情緒。最令我欣喜的是,通過這些活動,我與孩子的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和有趣。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我和孩子的心靈,也讓我們共同體驗到瞭詩歌帶來的快樂。

評分

作為一名即將踏上幼教崗位的畢業生,我深感《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這本教材的實用價值。在大學期間,我們接觸過很多理論知識,但真正到瞭實踐層麵,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就像一本“救命稻草”,它係統地梳理瞭兒童詩歌的分類、發展脈絡,並提供瞭大量詳實生動的教學案例。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如何在課堂中創設詩歌氛圍”的章節,裏麵列舉瞭多種多樣的活動設計,比如利用音樂、繪畫、肢體錶演來輔助詩歌的理解和錶達,這比我以往的學習更加具象化,也更具操作性。書中強調“讓孩子成為詩歌的主人”,而非被動接受,這一理念深深打動瞭我。它鼓勵教師引導孩子去發現生活中的詩意,去用自己的語言錶達對世界的感受,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的知識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相信它一定會幫助我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詩歌教師。

評分

讀完《兒童詩歌鑒賞與教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瞭我對兒童詩歌的固有印象。我一直以為兒童詩歌就是簡單的兒歌,押韻就好,內容隨意。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兒童詩歌的深刻內涵和藝術價值。書中對經典兒童詩的解讀,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曾經被忽略的作品。它不僅僅關注詩歌的錶麵形式,更深入挖掘瞭詩歌背後蘊含的哲理、情感和人生智慧。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童年是詩意的棲息地”的觀點所吸引,它提醒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不能忘記給孩子們保留一片純淨的童心,而兒童詩歌恰恰是滋養這份童心的絕佳土壤。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優美,讀起來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用溫和而睿智的語言,嚮我娓娓道來關於詩歌、關於童年的故事,讓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