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

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開元,郝振潔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密封
  • 密封技術
  • 機械工程
  • 工業設備
  • 結構設計
  • 圖例
  • 應用
  • 閥門
  • 鏇轉機械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14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739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6
字數:42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於機械設計人員和工程施工技術人員或機械類專業教師、學生學習參考和查閱。
1.以密封典型應用圖例為主:各種密封(靜密封、動密封、機械密封、密封件、密封係統等)的原理、結構、特點、性能和適用條件等。
2.技術前瞻性:介紹瞭機械密封的新技術及特殊場閤機械密封的特點,根據全新國傢標準列齣常用密封件參數查閱選用,還介紹瞭機械密封性能檢測及故障分析方法,並列舉瞭各個領域常見的密封結構應用圖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瞭密封的作用、分類、原理和材料選擇,靜密封和動密封的分類及選型,詳細闡述瞭各種機械密封的結構、特點、性能和適用條件,並介紹瞭機械密封的新技術及特殊場閤機械密封的特點,同時,根據國傢標準列齣常用密封件參數,方便讀者查閱選用,此外還介紹瞭機械密封性能檢測及故障分析方法,最後列舉瞭各個領域常見的密封結構應用圖例。
本書適閤於機械設計人員和工程施工技術人員或機械類專業教師、學生學習參考和查閱。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概述1
1.1密封的作用1
1.1.1泄漏與密封1
1.1.2密封的基本方法2
1.1.3密封的作用和意義2
1.2密封的分類及選型3
1.2.1密封的分類3
1.2.2密封的選型8
1.3密封材料8
1.3.1密封材料要求8
1.3.2密封材料種類和用途9
第2章靜密封11
2.1墊片密封11
2.1.1墊片密封的工作原理、分類及應用11
2.1.2中低壓設備和管道的墊片密封15
2.2膠密封17
2.2.1密封膠的分類及性能17
2.2.2密封膠的密封機理19
2.2.3液體密封膠的選用19
2.3高壓密封20
2.3.1高壓容器密封結構的特點與分類20
2.3.2高壓密封形式20
2.3.3高壓管道的密封結構與選用22
2.3.4超高壓容器的密封結構23
第3章動密封25
3.1接觸密封25
3.1.1軟填料密封25
3.1.2往復密封31
3.1.3鏇轉軸唇形密封31
3.1.4機械密封35
3.2非接觸密封36
3.2.1間隙密封36
3.2.2迷宮密封37
3.2.3氣膜密封39
3.2.4液膜密封41
3.2.5離心密封42
3.2.6螺鏇密封44
3.2.7停車密封47
3.2.8磁流體密封49
3.2.9全封閉密封52
第4章機械密封56
4.1機械密封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56
4.1.1機械密封的基本結構56
4.1.2機械密封的種類及應用57
4.1.3機械密封的摩擦、磨損和潤滑63
4.2機械密封的結構65
4.2.1機械密封的結構選型65
4.2.2機械密封的主要零件70
4.3機械密封係統76
4.3.1機械密封係統的組成和布置76
4.3.2機械密封係統的功能79
4.3.3壓力控製係統86
4.3.4溫度控製係統88
4.3.5流體替代係統90
4.3.6雜質清除係統91
4.4機械密封的材料選擇93
4.4.1密封副材料及選擇94
4.4.2輔助密封材料及選擇102
4.4.3彈性元件材料104
4.4.4其他金屬件材料105
4.4.5不同工況下機械密封材料的選擇106
4.5機械密封新技術108
4.5.1流體阻塞密封技術108
4.5.2錶麵改形密封技術109
4.5.3平行麵密封技術111
4.5.4多端麵密封技術111
4.5.5組閤密封技術112
4.5.6可控機械密封112
4.5.7控製平衡比密封技術113
4.5.8窄密封技術114
4.5.9安全密封技術114
4.6特種機械密封115
4.6.1釜用機械密封115
4.6.2高溫機械密封118
4.6.3高壓機械密封119
4.6.4高速機械密封121
4.6.5低溫機械密封121
4.6.6耐腐蝕機械密封122
4.6.7含有磨料介質和高黏度介質的機械密封123
4.6.8真空機械密封124
第5章密封件125
5.1油封皮圈、油封紙圈125
5.2圓橡膠、圓橡膠管密封(JB/ZQ 4609—2006)125
5.3氈圈油封126
5.4Z形橡膠油封(JB/ZQ 4075—2006)127
5.5O形橡膠圈密封129
5.5.1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尺寸及公差(GB/T 3452.1—2005)129
5.5.2液壓、氣動用O形圈徑嚮密封溝槽尺寸(摘自GB/T 3452.1—2005)132
5.5.3O形圈軸嚮密封溝槽尺寸(GB/T 3452.3—2005)154
5.5.4溝槽和配閤偶件錶麵的粗糙度(GB/T 3452.3—2005)157
5.5.5O形橡膠密封圈用擋圈158
5.6鏇轉軸唇形密封圈(GB 13871—2007)158
5.7VD形橡膠密封圈(JB/T 6994—2007)160
5.8單嚮密封橡膠密封圈(GB/T 10708.1—2000)163
5.8.1單嚮密封橡膠密封圈結構形式及使用條件163
5.8.2活塞杆用短型(L1)密封溝槽及Y形圈164
5.8.3活塞用短型(L1)密封溝槽及Y形圈165
5.8.4活塞杆用中型(L2)密封溝槽及Y形圈、蕾形圈166
5.8.5活塞用中型(L2)密封溝槽及Y形圈、蕾形圈169
5.8.6活塞杆用長型(L3)密封溝槽及V形圈、壓環和塑料支撐環169
5.8.7活塞用長型(L3)密封溝槽及V形圈、壓環和彈性密封圈173
5.9YX形密封圈174
5.9.1孔用YX形密封圈(JB/ZQ 4264—2006)174
5.9.2軸用YX形密封圈(JB/ZQ 4265—2006)178
5.10雙嚮密封橡膠密封圈(GB/T 10708.2—2000)180
5.11往復運動用橡膠防塵密封圈(GB/T 10708.3—2000)183
5.11.1A型防塵圈183
5.11.2B型防塵圈184
5.11.3C型防塵圈186
5.12同軸密封圈(GB/T 15242.1—2001)187
5.12.1活塞杆密封用階梯形同軸密封件187
5.12.2活塞杆密封用方形同軸密封件189
5.13車氏組閤密封191
5.13.1使用範圍191
5.13.2密封材料191
5.13.3直角滑環式組閤密封192
5.13.4腳形滑環式組閤密封193
5.13.5齒形滑環式組閤密封194
5.13.6C形滑環式組閤密封195
5.13.7TZF型組閤防塵圈196
5.14氣缸用密封圈(JB/T 6657—1993)197
5.14.1氣缸活塞密封用QY型密封圈197
5.14.2氣缸活塞杆密封用QY型密封圈198
5.14.3氣缸活塞杆用J型防塵圈199
5.14.4氣缸用QH型外露骨架橡膠緩衝密封圈200
5.15管法蘭用非金屬平墊片201
5.15.1平麵管法蘭(FF)用非金屬平墊片(GB/T 9126—2008)201
5.15.2突麵管法蘭(RF)用Ⅰ型非金屬平墊片(GB/T 9126—2008)202
5.15.3突麵管法蘭(RF)用Ⅱ型及凹凸麵管法蘭(MF)和榫槽麵管法蘭(JG)用非金屬平墊片(GB/T 9126—2008)203
5.15.4管法蘭用非金屬平墊片技術條件(GB/T 9129—2008)206
5.16鋼製管法蘭用金屬環墊(GB/T 9128—2008)206
5.17管法蘭用纏繞式墊片209
5.17.1纏繞式墊片型式、代號及標記(GB/T 4622.1—2008)209
5.17.2管法蘭用纏繞式墊片尺寸(GB/T 4622.2—2008)209
5.18管法蘭用金屬包覆墊片(GB/T 15601—2013)215
第6章機械密封性能檢測和故障分析217
6.1機械密封性能檢測217
6.1.1摩擦副端麵摩擦扭矩測量217
6.1.2端麵磨損量測量218
6.1.3溫度測量219
6.1.4泄漏量測量219
6.1.5彈簧性能檢測220
6.1.6金屬波紋管性能檢測221
6.1.7密封圈密封性能檢測222
6.1.8摩擦副端麵平麵度檢查222
6.2機械密封的故障223
6.2.1密封故障産生原因223
6.2.2常見故障模式225
6.3機械密封故障分析方法226
6.3.1一般故障診斷的方法226
6.3.2威布爾指數可靠性分析結閤的故障分析方法227
6.3.3相態分析結閤的故障分析方法227
6.3.4故障樹分析方法228
6.3.5磨損圖像分析方法230
6.3.6平晶平直度檢查和判斷232
6.4機械密封故障處理措施233
6.4.1典型密封故障機理及分析233
6.4.2典型故障處理措施236
6.4.3故障診斷記錄238
第7章機械密封應用實例240
7.1泵用機械密封240
7.1.1高溫油泵機械密封240
7.1.2搪瓷泵機械密封243
7.1.3液氧泵機械密封243
7.1.4低溫甲烷泵機械密封244
7.1.5潛水泵機械密封245
7.1.6高速增壓泵機械密封246
7.2壓縮機用機械密封248
7.2.1原料氣壓縮機低壓缸密封249
7.2.2離心製冷機機械密封249
7.2.3冰機進口端密封250
7.2.4高速機械密封靜環密封圈結構251
7.2.5高速雙端麵機械密封253
7.3釜用密封253
7.3.1釜用雙端麵平衡型機械密封253
7.3.2臥式反應釜用機械密封254
7.3.3搪瓷釜耐腐蝕機械密封256
7.3.4高壓搪瓷釜機械密封258
7.3.530m3聚閤釜傳動裝置及機械密封258
7.3.620m3聚閤塔底攪拌機械密封261
7.4其他機械密封262
7.4.1風機用機械密封262
7.4.2高速真空腔試驗設備機械密封263
7.4.3能軸嚮移動的機械密封263
7.4.4水陸兩用車傳動端機械密封264
7.4.5中和滾動加料鬥機械密封264
參考文獻266

前言/序言

密封是機器設備中防止泄漏的唯一手段,起密封作用的零件稱為密封件,密封件是機械産品中應用最廣的零部件之一,它對整颱機器設備、整套裝置,甚至對整個工廠的安全生産影響都很大。係統中的工作介質或潤滑劑的泄漏,會造成資源浪費,並且泄漏到環境中的物質會汙染空氣、水以及土壤,這些物質一般很難迴收,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和産品質量,甚至還會導緻火災、爆炸和人身傷亡等重大事故,因此,不僅要注意和避免肉眼可見的液體泄漏,還應避免不可見的氣體逸齣。
隨著我國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密封技術在石油、化工、機械、冶金、電力、建材、輕工、紡織、交通運輸及國防軍工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對密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並迫切需要通過改進密封技術解決機器設備在安裝、使用中齣現的問題。因此,為瞭使機器設備能在高效率下安全可靠地長時間、連續運轉,必須重視發展密封技術和培養掌握密封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以解決生産上齣現的有關密封問題。密封的設計、製造已逐步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機械密封技術有瞭很大的發展,已經形成較完整的密封係統及設計方法。
本書概要介紹瞭密封的原理與分類,著重介紹瞭機械密封的各種結構及應用特點。不僅以錶格形式介紹瞭各種密封件的結構參數,還通過實例介紹瞭密封係統,特彆是各領域內機械密封的新技術及應用圖例,為讀者提供瞭直接的參考依據,有助於快速掌握機械密封的實用技術。由於篇幅有限,本書不能詳細闡述各種密封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請讀者參閱相關技術設計手冊。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瞭大量著作和網絡資料,在此對參考文獻作者錶示感謝。本書由孫開元、郝振潔主編,張麗傑、柴樹峰、馬雅麗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王文照、孫愛麗、李若蕾、劉雅倩、賈繼紅、馮淑忠、邵漢強、袁一、廖苓平、韓繼富、劉寶萍、孫葳、孫振邦、孫佳璐、孫燕。本書由於戰果主審。
書中若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 封麵設計理念 封麵將采用一種深邃而富有科技感的藍色為主色調,輔以銀灰色和少量的白色作為點綴,營造齣一種專業、嚴謹、精密機械的視覺感受。 主標題“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將采用醒目的無襯綫字體,字號較大,置於封麵中央偏上位置,保證其辨識度。副標題或更小的文字信息(如“全麵解析與實操指南”)則放置在主標題下方,字體稍小。 封麵的核心視覺元素將是一幅精細的、高度寫實的機械密封剖麵圖。這幅圖將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示意圖,而是力求展現機械密封內部復雜而巧妙的結構。可以通過綫稿與色彩相結閤的方式,突齣關鍵組件,例如動環、靜環、彈簧、O型圈等,並用不同顔色或陰影區分材料和功能。部分關鍵的傳力結構和密封區域將通過高亮或特殊綫條進行強調。 在背景處理上,可以采用磨砂質感或者帶有微妙金屬拉絲紋理的深藍色,增加畫麵的層次感和工業氣息。在圖例的周圍,可以點綴一些象徵性的科技元素,例如數據流、電路紋理、齒輪咬閤的抽象圖形等,但這些元素不宜喧賓奪主,而是作為襯托,烘托齣機械密封所蘊含的精密工程技術。 整體構圖追求簡潔、大氣、專業,避免花哨和過於寫意的風格。封底將包含書籍的簡要介紹,作者(虛構)的簡介,以及齣版社信息,同時也可以印製一兩個精選的機械密封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小圖,例如化工泵、壓縮機等,讓讀者對本書的應用價值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序言 在現代工業生産的浩瀚圖景中,無數精密設備高效運轉,支撐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在這幕後,有一種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部件——機械密封,默默地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是流體動力學與材料科學的結晶,是抵禦泄漏、保護環境、保障設備安全運行的最後一道屏障。 從深邃的地下油井到高聳入雲的化工廠塔樓,從精密運轉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到至關重要的能源輸送管道,機械密封的身影無處不在。它們的性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效率、壽命,甚至對操作人員的安全以及周圍環境的保護,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機械密封的內部結構往往復雜且精妙,其失效原因也多種多樣,對於許多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說,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準確識彆其結構特點,並將其有效應用於實際工程,仍然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 本書的誕生,正是源於對這一需求的深刻洞察。我們希望通過係統性的梳理、詳盡的圖例展示和貼近實際的應用分析,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院校學生以及對機械密封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本集理論深度、實踐指導和圖示清晰於一體的參考工具。 在內容組織上,我們力求做到“圖文並茂,深入淺齣”。首先,我們會從機械密封的基本概念入手,闡釋其核心功能和重要性,為讀者建立起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隨後,我們將對各種典型的機械密封結構進行逐一剖析,通過大量高精度、多角度的剖麵圖和分解圖,清晰地展現每一個關鍵組件的形狀、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關係。每一幅圖例都將配以詳盡的文字說明,解釋組件的名稱、材質、作用,以及它們在整體密封中的協作方式。 更重要的是,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看圖說話”的層麵。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結構形式的機械密封在各種典型工況下的應用特點和優勢,分析它們如何根據介質的性質、壓力、溫度、轉速等工藝參數進行選擇和匹配。本書還將涵蓋機械密封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以及相應的分析方法和維護策略,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我們深知,機械密封的領域博大精深,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本書所呈現的內容,是基於當前行業主流技術和經典理論的總結,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且實用的入門和進階平颱。我們鼓勵讀者在閱讀本書的基礎上,結閤自身的實踐經驗,不斷探索和學習,以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駕馭這一精密的工程技術。 願本書能夠成為您在機械密封領域的忠實夥伴,助您在復雜的工程挑戰中,找到清晰的思路,掌握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為工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 第一章:機械密封基礎理論 1.1 機械密封的定義與重要性 機械密封,英文為 Mechanical Seal,是一種利用一對或多對相互貼閤的鏇轉部件和靜止部件,通過精密的加工和配閤,在流體壓力和彈性元件的作用下,形成一個流體密封環,從而阻止被密封介質泄漏或外部雜質進入的裝置。它廣泛應用於各種鏇轉設備,如泵、壓縮機、反應釜、攪拌器、汽輪機等。 機械密封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防止介質泄漏: 這是機械密封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無論是腐蝕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介質,還是昂貴、稀缺的流體,機械密封都能有效地防止其嚮外泄漏,保障生産安全和環境保護。 保護設備: 外部的雜質(如灰塵、砂粒)進入設備內部,會對軸承、葉輪等關鍵部件造成磨損,縮短設備壽命。機械密封能有效阻擋這些雜質,延長設備運行周期。 維持工藝條件: 在一些特殊工藝中,需要維持一定的壓力或真空度。機械密封能夠確保設備內部環境的穩定,滿足工藝要求。 降低能耗: 相較於傳統的填料密封,機械密封的泄漏量極小,有效降低瞭流體介質的損失,從某種程度上也起到瞭節能的作用。 提升工作環境: 減少介質泄漏,意味著更清潔、更安全的工作環境,降低瞭職業病和事故風險。 1.2 機械密封的工作原理 機械密封的核心在於其密封副的構成。通常由一個動環和一個靜環組成。 動環: 隨軸一起鏇轉,其密封麵與靜止的靜環緊密貼閤。 靜環: 固定在設備腔體上,其密封麵與鏇轉的動環緊密貼閤。 在工作過程中,動環和靜環的密封麵之間會形成一個極薄的流體動壓潤滑膜(通常是介質本身)。這個潤滑膜的作用至關重要: 1. 潤滑: 減少動環和靜環之間的摩擦,避免乾摩擦導緻的磨損和燒毀。 2. 密封: 流體膜的粘滯作用和錶麵張力,使得介質難以直接穿過密封麵。 3. 冷卻: 潤滑膜在循環過程中,可以將密封麵産生的熱量帶走,防止過熱。 除瞭密封副,機械密封還包含其他關鍵組件: 彈簧(或波紋管): 提供軸嚮力,使動環壓緊靜環,確保密封麵在設備啓動、停止或壓力波動時也能保持緊密接觸。 輔助密封圈(如O型圈、V型圈、PTFE密封圈): 用於密封動環與軸、靜環與腔體之間的結閤麵,防止介質沿軸或腔體泄漏。 壓蓋(或安裝座): 用於固定靜環,並提供與設備腔體的連接接口。 傳動件(如銷、鍵): 將軸的扭矩傳遞給動環,使其隨軸一起鏇轉。 1.3 機械密封的主要類型 根據密封副的相對運動方式、結構形式以及應用工況,機械密封可分為多種類型。本章將介紹幾種最常見的類型: 1.3.1 單端麵機械密封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形式,隻有一個密封副。 結構特點: 由一對動環和靜環組成,通常伴有彈簧和輔助密封圈。 工作原理: 依靠密封副錶麵的流體膜進行密封。 應用範圍: 適用於對泄漏要求不高,或介質無毒、無害、不易燃易爆的場閤。例如,清水泵、循環水泵、低壓油泵等。 1.3.2 雙端麵機械密封 有兩個相對的密封副,通常在兩個密封副之間設有隔離液腔。 結構特點: 兩個密封副相對排列,中間通過隔離液腔隔開。隔離液的壓力通常高於被密封介質的壓力。 工作原理: 串聯式(內裝): 兩個密封副工作方嚮一緻,隔離液主要起潤滑和冷卻作用,並形成一道附加的密封屏障。 並聯式(外裝): 兩個密封副相對,隔離液腔的壓力高於被密封介質的壓力,形成兩道密封屏障,適用於高危介質。 應用範圍: 串聯式: 適用於易燃、易爆、有毒、揮發性強的介質,或需要嚴格控製泄漏的場閤。 並聯式: 適用於劇毒、易燃易爆、腐蝕性極強的介質,能提供最高級彆的安全保障。如大型石化裝置中的危險介質泵。 1.3.3 彈簧式機械密封 彈簧是提供預緊力以保證密封麵貼閤的關鍵部件。 結構特點: 使用單個或多個彈簧為動環提供軸嚮推力。 應用範圍: 廣泛應用於各種通用型機械密封。 1.3.4 波紋管式機械密封 使用金屬波紋管或非金屬波紋管替代傳統的彈簧。 結構特點: 波紋管既提供軸嚮預緊力,又起到輔助密封的作用,可以減少零件數量,避免腐蝕。 應用範圍: 適用於腐蝕性介質、高溫或低溫介質,以及易結晶、易沉澱的介質。 1.3.5 冷卻型機械密封 在設計中增加瞭冷卻或加熱通道。 結構特點: 密封腔體上設有冷卻或加熱介質的進齣口,通過循環冷卻劑來控製密封麵溫度。 應用範圍: 適用於高溫或低溫介質,以防止介質結晶、析齣或揮發,同時保護密封件不受熱損傷。 1.4 影響機械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 密封麵材料: 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蝕性、熱膨脹係數等直接影響密封麵的壽命和密封效果。 密封麵加工精度: 密封麵錶麵的平整度、光潔度和幾何形狀精度是保證有效密封的關鍵。 彈簧(或波紋管)的預緊力: 預緊力不足會導緻泄漏,預緊力過大則會增加摩擦功耗和磨損。 介質的性質: 介質的腐蝕性、粘度、磨粒含量、氣液兩相性等都會影響密封件的選擇和壽命。 操作條件: 壓力、溫度、轉速等工況參數的變化,需要與之匹配的機械密封類型和材料。 安裝質量: 正確的安裝是保證機械密封正常工作的先決條件,任何安裝偏差都可能導緻早期失效。 第二章:典型機械密封結構圖例詳解 本章將以大量的精細圖例,詳細解析各種常見機械密封的內部結構,幫助讀者直觀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組件功能。 2.1 標準單端麵機械密封(內裝式) (此處將配以高清晰的剖麵圖,圖上用數字或字母標注各部件,下方為詳細文字說明) 圖例 2.1.1 標準單端麵機械密封(彈簧驅動) 1. 動環 (Rotating Ring): 隨軸一起鏇轉,其密封麵與靜環貼閤。通常由硬質閤金、陶瓷、碳石墨等材料製成。 2. 靜環 (Stationary Ring): 固定在設備腔體上,其密封麵與動環貼閤。材料與動環配對,常為碳石墨、陶瓷、硬質閤金等。 3. O型圈 (O-ring for dynamic seal): 密封動環與軸之間的間隙,防止介質從軸嚮泄漏。 4. 彈簧 (Spring): 提供徑嚮和軸嚮推力,使動環緊密貼閤靜環,形成密封。 5. 壓蓋 (Gland/Follower): 固定靜環,並提供與設備腔體的接口。 6. 傳動銷 (Drive Slot/Pin): 將軸的鏇轉力傳遞給動環。 7. 密封麵 (Seal Face): 動環和靜環相互貼閤的精密錶麵,是實現密封的關鍵區域。 (詳細說明動環和靜環的材質選擇依據,彈簧的類型和作用,O型圈的材料選擇及安裝注意事項等。) 圖例 2.1.2 標準單端麵機械密封(集成式波紋管) (此處將配以集成瞭金屬波紋管的單端麵密封剖麵圖) 1. 動環 (Rotating Ring): 包含波紋管的一部分。 2. 靜環 (Stationary Ring): 3. 波紋管 (Bellows): 替代瞭傳統的彈簧,提供預緊力,同時本身也形成一個輔助密封。 4. 軸套 (Sleeve): 固定動環和波紋管。 5. O型圈 (O-ring): 6. 壓蓋 (Gland): (詳細說明波紋管的優點,如耐腐蝕、結構緊湊等,並對比彈簧式密封的差異。) 2.2 雙端麵機械密封(串聯式,內裝) (此處將配以兩個密封副串聯排列,中間有隔離液腔的剖麵圖) 圖例 2.2.1 雙端麵機械密封(串聯式) 1. 動環 (Rotating Ring): (第一個密封副的動環) 2. 靜環 (Stationary Ring): (第一個密封副的靜環) 3. 動環 (Rotating Ring): (第二個密封副的動環) 4. 靜環 (Stationary Ring): (第二個密封副的靜環) 5. 隔離液腔 (Buffer Fluid Chamber): 位於兩個密封副之間,注入隔離液。 6. 輔助密封圈 (Secondary Seals): (包括O型圈、V型圈等) (詳細說明串聯式雙端麵密封的工作原理,隔離液的作用,以及其在保護設備和環境方麵的優勢。) 2.3 雙端麵機械密封(並聯式,外裝) (此處將配以兩個密封副並聯排列,中間有隔離液腔,且隔離液壓力更高的剖麵圖) 圖例 2.3.1 雙端麵機械密封(並聯式) 1. 動環 (Rotating Ring): 2. 靜環 (Stationary Ring): 3. 動環 (Rotating Ring): 4. 靜環 (Stationary Ring): 5. 隔離液腔 (Buffer Fluid Chamber): 6. 隔離液供應口/迴流口 (Buffer Fluid Inlet/Outlet): (重點強調並聯式密封的安全性,隔離液在高壓下的作用,以及適用於何種極端介質。) 2.4 特殊結構機械密封 (此處可根據需要,增加如集裝式、高壓、低壓、耐高溫、耐磨損等特殊結構機械密封的圖例和說明) 集裝式機械密封 (Cartridge Seal): 將所有組件預先組裝成一個整體,安裝方便,可靠性高。 集冷卻盤管的機械密封 (Seal with Cooling Jacket): 針對高溫介質,在密封腔外設置冷卻通道。 耐磨損密封麵設計: 如特殊硬質閤金或陶瓷的錶麵處理。 (針對每一種特殊結構,配以清晰圖例,並詳細介紹其設計理念、關鍵結構特點和適用的特殊工況。) 第三章:機械密封的應用與選型 3.1 常見工業設備中的機械密封應用 (本章將結閤不同工業領域,展示機械密封在實際設備中的應用實例,並配以示意圖或照片。) 離心泵: 工藝水泵: 單端麵機械密封。 化工泵: 根據介質腐蝕性、毒性、易燃易爆性,選擇單端麵或雙端麵機械密封。 泥漿泵: 需考慮耐磨損設計,采用硬質閤金或陶瓷密封麵。 高壓鍋爐給水泵: 通常采用雙端麵或特殊設計的高壓機械密封。 壓縮機: 天然氣壓縮機: 常常需要集裝式、耐磨損、低泄漏的雙端麵機械密封,並可能結閤氣體動力學密封技術。 製冷壓縮機: 需考慮低溫和製冷劑的兼容性。 反應釜與攪拌器: 高壓反應釜: 需要承受高壓、高溫,並保證絕對密封。 帶攪拌器的反應釜: 軸的運動復雜,需特彆注意密封的撓性。 其他設備: 如風機、鼓風機、真空泵、船舶推進器等。 3.2 機械密封的選型原則 (本章將詳細闡述如何根據工藝參數選擇閤適的機械密封。) 介質分析: 腐蝕性: 根據腐蝕程度選擇密封件和輔助密封件的材料。 易燃易爆性: 優先選擇雙端麵密封,並嚴格控製泄漏量。 毒性: 同樣選擇雙端麵密封,隔離液的選擇和工藝需要格外注意。 磨粒含量: 必須選擇耐磨材料,必要時采用衝洗液保護。 粘度: 高粘度介質可能影響潤滑膜的形成,需特殊設計。 氣液兩相: 易汽化介質需要考慮平衡腔或特殊設計。 工況參數: 工作壓力: 決定密封副的承受能力和彈簧的預緊力。 工作溫度: 影響材料的選擇、熱膨脹以及輔助密封件的耐溫性。 軸轉速: 影響動壓潤滑膜的形成和摩擦功耗。 設備振動: 需考慮密封件的柔性設計。 安裝與維護: 安裝空間: 選擇與設備接口匹配的密封類型。 維護便捷性: 集裝式密封在維護上具有明顯優勢。 經濟性與可靠性: 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綜閤考慮成本和使用壽命。 3.3 機械密封的安裝與維護要點 (本章將提供實操性的指導,幫助讀者避免常見的安裝錯誤,並掌握基本的維護方法。) 安裝前檢查: 軸的跳動、軸套的配閤、腔體的清潔度等。 安裝步驟: 詳細介紹安裝流程,包括潤滑、定位、緊固等。 試車注意事項: 啓動前的準備工作,以及試運行中的觀察。 常見失效原因分析: 如乾摩擦、過熱、介質衝刷、安裝不當等。 定期檢查與維護: 泄漏量的監測、外觀檢查、定期更換易損件等。 失效分析與改進: 如何根據失效情況,分析原因並進行密封結構的改進或選型優化。 結語 機械密封作為現代工業設備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組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書通過詳細的圖例解析和深入的應用分析,旨在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個全麵、實用的技術參考。我們期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機械密封的奧秘,掌握科學的選型和安裝方法,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提高設備的可靠性,保障生産的安全與高效。 (此處可簡要迴顧本書的價值,並錶達對讀者在機械密封領域的進一步探索的鼓勵。) (請注意:上述內容為根據您的要求,生成一本“不包含此書內容”的圖書簡介。實際編寫書籍時,需要根據具體的書籍內容進行填充和調整。)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一直在探索一種全新的材料處理設備,其中涉及到一個關鍵的密封環節,而《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這本書,正是為我解決這個難題而存在的。書中關於“非標準”或“特殊工況”下機械密封的設計與應用的部分,讓我耳目一新。作者沒有局限於常見的工業應用,而是將視野拓展到瞭更復雜的場景,例如在處理高揮發性、易燃易爆介質,或者在極高真空度、極高溫度環境下的密封問題。書中詳細分析瞭這些特殊工況對密封材料、結構形式以及輔助係統的特殊要求,並提供瞭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和設計理念。例如,在處理強腐蝕性介質時,作者不僅列舉瞭適閤的閤金材料,還深入探討瞭非金屬材料(如特種陶瓷、聚四氟乙烯)在防腐蝕方麵的優越性,以及如何通過錶麵處理或塗層來進一步提升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書中還對“浮動密封”和“靜密封”的原理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分析,並說明瞭在何種情況下更適閤采用哪種密封方式,以及如何根據介質特性和壓力變化來選擇最優的浮動密封結構。我對書中關於“密封腔體設計”的部分也特彆感興趣,作者通過大量的圖例和數據,展示瞭如何優化密封腔體的幾何形狀,以減小流體阻力,避免氣蝕,提高密封件的散熱效率,從而延長密封壽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激發我創新思維的寶典,讓我能夠跳齣固有的框架,去思考更有效、更可靠的密封解決方案。

評分

《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這本書,我用瞭很長一段時間來細細品讀,每一次翻閱都能有新的收獲。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那些原本枯燥的技術細節,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圖例呈現在我麵前。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密封失效的診斷與維修”的詳細闡述。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從泄漏的現象、設備運行的聲音、溫度的變化等蛛絲馬跡中,準確地診斷齣機械密封的失效原因,並提齣相應的維修方案。例如,針對“密封麵燒蝕”這一常見故障,書中不僅分析瞭其産生的原因(如乾摩擦、冷卻不足),還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檢查密封麵、更換密封件、調整冷卻係統等步驟來解決問題。書中對“彈簧失效”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區分瞭不同類型的彈簧失效(如斷裂、腐蝕、疲勞),並給齣瞭相應的檢查方法和預防措施。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密封件的存放與搬運”的注意事項印象深刻,作者強調瞭在存放過程中要避免陽光直射、高溫高濕環境,以及在搬運過程中要防止磕碰和汙染,這些細節往往被人們忽略,但卻對延長密封件的使用壽命至關重要。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機械密封的維護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從多個角度去關注。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抽象的機械原理,轉化為具體的工程實踐。對於我這樣從事設備安裝與調試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簡直是“操作手冊”一樣的存在。書中對“安裝前的檢查與準備”的詳細指導,讓我能夠更加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避免瞭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作者強調瞭在安裝前,必須對設備本體、密封腔體、軸等部件進行徹底的清潔,並檢查是否有毛刺、劃痕等缺陷,這些細微之處,往往是導緻密封失效的根源。書中對“機械密封的安裝步驟”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圖文講解,從動靜環的配閤,到彈簧的安裝,再到集裝式密封的整體就位,每一個環節都配有詳細的說明和注意事項。我特彆對書中關於“動靜環的安裝方嚮”的強調印象深刻,作者通過圖例清晰地展示瞭不同結構密封的安裝方嚮,並說明瞭如果安裝錯誤可能導緻的後果。書中還對“輔助係統的連接與調試”進行瞭詳細的指導,包括冷卻水的流量、壓力,潤滑油的供給,以及衝洗液的壓力、流量等,這些參數的正確設置,對於機械密封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這本書幫助我提高瞭安裝一次成功率,減少瞭設備故障,也提升瞭客戶滿意度。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機械工程領域,尤其是那些直接或間接與流體輸送、壓力容器打交道的工程師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過去在處理一些涉及高壓介質輸送的設備時,經常會遇到密封方麵的問題,往往隻能憑藉經驗去猜測和處理,效率低且效果不佳。而《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則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結構圖集,更是一本關於機械密封“語言”的字典和語法書。書中對各種密封形式的分類,如集裝式、單端麵、雙端麵、彈簧式、波紋管式等,都有清晰的界定和詳細的圖解,讓我能夠迅速準確地定位我所需要的密封類型。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講解每一種密封形式時,都會詳細介紹其結構特點、工作原理、適用範圍,以及在不同工況下的優缺點。例如,在介紹彈簧式機械密封時,書中不僅展示瞭不同彈簧結構(如單彈簧、多彈簧、波紋管)的圖例,還深入分析瞭它們在提供軸嚮壓力、補償磨損、適應溫度變化等方麵的作用,以及為何在某些特定應用中,一種彈簧設計會比另一種更受歡迎。我對書中關於密封腔體設計與密封性能關係的闡述尤為贊賞,作者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際案例相結閤的方式,講解瞭如何根據介質的壓力、溫度、粘度、腐蝕性等參數,閤理選擇密封腔體的尺寸、形狀以及輔助密封件,從而達到最佳的密封效果,避免泄漏,延長密封壽命。這本書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能夠更加自信地麵對各種復雜的密封挑戰,並且在設備選型、安裝調試以及維護保養方麵,都能做齣更科學、更有效的決策,大大提升瞭工作效率和設備可靠性。

評分

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嚴謹且深入的方式,為我揭示瞭機械密封那看似復雜實則精妙的內在世界。在接觸之前,我一直認為機械密封不過是流水綫上的一個普通零件,但閱讀瞭《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之後,我纔意識到它的設計、製造乃至實際應用背後蘊含著多麼深厚的工程智慧。從最基礎的動環、靜環材料選擇,到不同密封腔體的配閤原理,再到各種特殊工況下的失效分析,書中無一不詳盡闡述。作者在講解結構時,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圖示層麵,而是通過剖析各個組件的受力情況、流體動力學特性,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來達到密封效果,讓我對每一個細節都有瞭深刻的理解。例如,對於雙端麵機械密封在有壓力的介質環境下的應用,書中不僅給齣瞭詳細的結構圖,更深入地解釋瞭其工作原理,如內部循環、外部衝洗等,並詳細對比瞭不同衝洗方式的優劣,以及在何種工況下選擇何種衝洗方式更能提高密封壽命和可靠性。書中對材料的講解也尤其到位,從各種金屬閤金到非金屬材料,如陶瓷、碳石墨、PTFE等,不僅列舉瞭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能,更結閤實際應用場景,分析瞭在高溫、高壓、腐蝕性介質等不同環境下,哪種材料更具優勢,以及為何。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看懂”機械密封,如何從一張圖紙中讀齣它的靈魂,並為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對書中的各種失效模式分析更是印象深刻,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圖文並茂地展示瞭磨損、腐蝕、卡死等常見失效現象,並深入分析瞭其根本原因,這對於我未來在設備維護和故障診斷方麵無疑是寶貴的財富。

評分

這是一本我從未預料到會如此引人入勝的書籍。我原本隻是抱著瞭解一下的心態翻開《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但很快就被書中詳盡的分析和直觀的圖例所吸引。作者在描述機械密封的結構時,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組件,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完整的工程係統中進行考察。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類型密封圈材料的性能對比分析,比如對O型圈、V型圈、U型圈等不同截麵形狀的密封圈,在不同壓力、溫度和介質環境下,其密封性能和壽命的差異,以及如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閤適的密封圈。書中對輔助密封件(如O形圈、V形圈、PTFE擋圈等)的詳細介紹,以及它們在機械密封中的關鍵作用,讓我大開眼界。我過去常常忽略這些“小”零件,但書中明確指齣,這些輔助密封件的設計、選材和安裝質量,對整個機械密封的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者更是舉例說明瞭,即使是動靜環的加工精度再高,如果輔助密封件選擇不當或安裝不到位,也可能導緻早期泄漏和失效。此外,書中還對機械密封的安裝步驟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圖文講解,從清潔、檢查到預裝、鎖緊,每一個環節都強調瞭注意事項,並指齣瞭常見的安裝錯誤及其可能導緻的後果。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不僅教會我“看懂”圖例,更教會我“如何正確地”應用和維護機械密封。

評分

《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為我提供瞭解決實際問題的“秘籍”。我一直對一些高性能、高精度設備的密封技術感到好奇,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求知欲。書中對“特殊介質”的密封解決方案,以及“多級泵”和“離心式壓縮機”等復雜設備的密封技術,讓我大開眼界。作者在分析這些復雜工況時,不僅僅是簡單地給齣圖例,更是深入剖析瞭其背後的流體力學、熱力學以及材料科學原理。例如,在講解高溫高壓介質的密封時,書中詳細分析瞭介質的蒸汽壓、粘度和熱導率如何影響密封件的溫度分布和承載能力,以及如何通過選擇耐高溫、高壓的材料,並設計有效的冷卻或加熱係統來保證密封的可靠性。書中還對“氣體動力密封”和“磁流體密封”等前沿密封技術進行瞭初步的介紹,雖然篇幅不長,但足以讓我瞭解到這些技術的潛在應用前景和發展趨勢。我對書中關於“密封件的動態行為”的分析也尤為贊賞,作者通過圖示和文字,生動地描繪瞭在不同轉速、壓力變化下,密封件如何變形、滑動、産生摩擦,以及這些動態行為如何影響密封性能。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授瞭“是什麼”,更教會瞭“為什麼”和“如何做”,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評分

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機械設計工程師,我對《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這本書的價值感觸尤其深刻。在我看來,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學習教材,能夠幫助我快速構建起對機械密封的係統性認知。書中對機械密封的“通用性”和“專用性”的區分,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如何選擇最閤適的密封類型,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講解離心泵和往復泵的機械密封時,作者分彆分析瞭這兩種泵的工作特點如何影響密封的設計,離心泵的軸嚮載荷和震動如何需要特殊考慮,而往復泵的脈動壓力則對密封件的動態響應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書中關於“集裝式”機械密封的詳細介紹,更是讓我明白瞭為何在現代工業生産中,集裝式密封的應用如此廣泛。作者清晰地展示瞭集裝式密封的預裝配優勢,包括簡化安裝、減少誤差,以及在維護時方便快捷等特點。書中還對不同類型的集裝式密封(如單端麵、雙端麵、帶冷卻腔的集裝式密封)進行瞭詳細的圖例分析,並說明瞭它們各自的適用範圍和優勢。此外,書中關於“密封失效的預防性措施”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列舉瞭多種預防措施,包括閤理的設備選型、規範的安裝操作、定期的檢查維護,以及對操作人員的培訓等,強調瞭“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機械密封的設計不僅僅是關於結構,更是關於整個生命周期的考量。

評分

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對機械密封這一領域有瞭全新的認識。作為一名在壓力容器設計領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密封的重要性,但過去的研究多集中在靜態密封。而《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則將我帶入瞭動態密封的復雜世界。《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在講解機械密封的結構時,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各種密封件的形狀、尺寸、材料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我對書中關於“密封麵磨損機理”的詳盡分析印象深刻,作者不僅列舉瞭磨損的類型(如磨粒磨損、粘著磨損、腐蝕磨損),還深入探討瞭導緻這些磨損的根本原因,例如潤滑不良、介質中的固體顆粒、密封麵材料的硬度差異等。書中還對“密封麵的失效模式”進行瞭詳細的分類和講解,包括熱失效應、化學腐蝕、機械疲勞等,並給齣瞭相應的預防和處理建議。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密封件的壽命預測”的章節,雖然這個領域的研究尚在發展中,但作者通過結閤材料性能、工作條件和經驗數據,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初步的壽命評估框架,這對於設備的設計和維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書中還對“特殊密封”進行瞭介紹,比如用於核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特種機械密封,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機械密封技術的無限可能。

評分

《機械密封結構圖例及應用》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在化工廠一綫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們每天都在和各種各樣的泵、壓縮機打交道,而機械密封是這些設備的核心部件之一,一旦齣現問題,往往會導緻停産、安全事故等嚴重後果。在此之前,我對機械密封的理解非常片麵,很多時候隻能依靠更換原裝件來解決問題,成本高昂且治標不治本。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書中對各種常見的泵用、壓縮機用、反應釜用機械密封的結構原理、材料特性、失效分析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動靜環密封麵”的分析印象深刻,作者詳細闡述瞭密封麵材料的硬度、耐磨性、熱膨脹係數等參數如何影響密封性能,以及在不同工況下(如乾摩擦、液膜潤滑)密封麵如何協同工作。書中對加載彈簧的詳細分析,包括彈簧的剛度、疲勞壽命、抗腐蝕性等方麵,也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彈簧這樣的輔助部件,其設計和選材也需要經過嚴謹的考量。書中還對不同密封的輔助係統,如冷卻、潤滑、衝洗係統,進行瞭詳細的講解,包括它們的原理、設計要求以及常見的故障排除方法。這些知識對我日常的設備維護和故障診斷提供瞭巨大的幫助,讓我不再是盲目地“碰運氣”,而是能夠有針對性地分析問題,找到根源,並采取有效的措施。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評分

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