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教师资格证
  • 美术
  • 初级中学
  • 教材
  • 中公
  • 考点速记
  • 2017
  • 学科知识
  • 教学能力
  • 高频考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895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6108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0
字数:14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在深入研究、分析近几年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抓住考试核心内容,总结了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本书设计了64开版面,总结每个考点精华,方便考生随身携带。采用双色印刷,重点内容重点标出,使考生记忆更方便。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是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发团队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深入研究近几年真题,总结的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本书设置了“高频考点提要”“考题再现”“考点强化练习”等栏目,为考生呈现了真题的考查特征及命题趋势,力求帮助考生巩固相关知识要点。

目录

第一章中国美术史/2
高频考点提要/2
第一节原始时期的美术/2
第二节夏商周美术/5
第三节秦汉美术/9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美术/15
第五节隋唐五代美术/23
第六节宋元美术/33
第七节明清美术/49
第八节近现代美术/66
第九节中国民间艺术/77
考点强化练习/82
第二章外国美术史/85
高频考点提要/85
第一节史前美术、古代美术/85
第二节欧洲中世纪美术/100
第三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108
第四节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118
第五节19世纪美术/124
第六节20世纪美术/138
考点强化练习/147
第三章美术基础知识/151
高频考点提要/151
第一节美术基本理论/151
第二节美术的类别/155
第三节美术的相关技法理论/161
第四节美术创作思想与社会价值/169
第五节美术与设计的创作过程和方法/174
第六节美术作品赏析的艺术方法/175
第四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178
高频考点提要/178
第一节前言/179
第二节课程目标/186
第三节课程内容/190
第四节实施建议/203
考点强化练习/213
第五章美术教学基本理论/217
高频考点提要/217
第一节课程与美术课程的特点/217
第二节美术课程价值、目标/222
第三节美术教材/226
第四节初中学生身心发展/230
第五节初中美术教师及其应具备
的基本素质/235
考点强化练习/237
第一章教学设计概述/240
高频考点提要/240
第一节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点/240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依据及原则/243
第二章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准备/251
高频考点提要/251
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251
第二节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与案例/254
第三节确定教学重、难点/256
第四节教学准备/260
考点强化练习/261
第三章美术教学中的策略、方法及手段/264
高频考点提要/264
第一节美术教学策略/264
第二节教学方法与手段/272
考点强化练习/286
第四章美术教学过程/288
高频考点提要/288
第一节教学过程概述/288
第二节教学环节的划分/293
第三节教学设计的教学思路/304
第四节教案概述及案例分析/312
考点强化练习/327
第五章教学资源/336
高频考点提要/336
第一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36
第二节教学资源的整合/341
考点强化练习/343
第一章教学实施概述/346
高频考点提要/346
第一节教学实施的含义与方法/346
第二节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原则/349
第二章美术课堂的教学艺术/357
高频考点提要/357
第一节美术教学方法/357
第二节初中美术教学艺术/385
第三节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396
考点强化练习/401
第三章美术教学的现代化/407
高频考点提要/407
第一节现代化美术教学概述/407
第二节美术教学课件的制作/409
第三节初中电脑美术课程教学实施/419
考点强化练习/421
第一章美术教学评价概述/424
高频考点提要/424
第一节美术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与分类/424
第二节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革/433
考点强化练习/439
第二章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与反思/441
高频考点提要/441
第一节美术教学评价的应用/441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评价与作业评价/453
第三节教师的教学反思/460
考点强化练习/46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67

精彩书摘

  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
  节原始时期的美术
  史前时代,由于当时人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所以在历史学上又叫石器时代,属于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阶段。以石器制作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旧石器、新石器两个时期。
  一、石器时代概述
  旧石器时代主要特征是使用打制石器,人们利用自然的石块进行打猎和防御野兽。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表现在陶器、玉器、骨器等工艺品上。重要的遗址有: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代表器物有“人面鱼纹彩陶盆”;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代表器物“舞蹈纹彩陶盆”;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代表器物有玉铲;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代表器物为黑陶中的蛋壳高柄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代表器物有玉琮等。新石器时代共分六期:齐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仰韶期。
  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玉器。约在7000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人们,把玉石有意识地制成装饰品,由此发展了中国的玉文化。
  二、陶器
  陶器在新石器时代为突出,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仰韶文化的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仰韶文化彩陶因时间、地区的差异而被考古学家分成不同的类型,主要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等。马家窑文化彩陶,可分为先后连续的四种类型,分别是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陶器用途:主要是用于饮食,如钵、碗、盘之类。有的用于炊事,还有一部分用于祭器。
  特点:从造型上看,实用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从装饰上看,纹样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以及构成方式灵活。
  三、早期壁画、地画和岩画
  壁画: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中出土的壁画残片和宁夏固原麻黄剪子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用红彩绘制的几何纹壁画残片。
  地画: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房基遗址地面上发现的人物和动物绘画形象。
  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左江岩画、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四、石器工艺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特征是:(1)普遍出现磨制石器,器型规整、定型。(2)复合工具开始出现。(3)流行石铲、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4)出现作为祭祀礼器的生产工具以及其他石器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石器工艺的代表是:广东石峡文化的石器,山东龙山文化的石锛、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石饰制品等。
  五、玉器工艺
  东北辽河、华北黄河和华南长江中下游三大流域是玉器工艺集中的发源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为代表的玉器制作已相当兴盛。如内蒙古红山文化的碧玉龙、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是权力的象征)。
 
【2017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初级中学部分】 内容概述 本书专注于2017年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部分的高频考点,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系统、高效的复习资料。本书并非对考试内容进行全盘收录,而是精选了历年考试真题、考试大纲以及教研部门的重点解读,提炼出最有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精讲 本部分紧扣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史论、美术鉴赏、造型基础、设计基础等核心板块进行深入剖析。 中国美术史(重点章节) 史前美术: 重点梳理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艺术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彩陶;探讨早期壁画与雕塑的萌芽,如岩画的象征意义。 夏商周时期: 聚焦青铜器艺术,掌握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纹饰(饕餮纹、云雷纹等)、器形特点及其在礼仪文化中的地位。分析玉器、陶器的发展。 秦汉时期: 深入研究秦汉雕塑艺术,如秦兵马俑的写实风格与军事象征;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叙事性和装饰性;帛画艺术的初步发展。了解汉代建筑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 重点关注佛教艺术的兴盛,包括石窟寺(如云冈、龙门、敦煌)的造像艺术,掌握佛教造像的早期演变特征。理解玄学对绘画美学的影响。 隋唐时期: 突出隋唐绘画的辉煌成就,如人物画(阎立本、吴道子)、山水画(展子虔、李思训、王维)的发展。重点分析唐代墓室壁画的艺术价值。介绍唐代书法、雕塑艺术。 宋元时期: 深入研究宋代绘画的文人画特征,如山水画(范宽、郭熙、李唐)、花鸟画(崔白、赵佶)的写实与意境;元代赵孟頫及其继承者的影响。探讨宋代瓷器艺术。 明清时期: 梳理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和清代(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的绘画流派与代表人物。分析版画、陶瓷、织绣等工艺美术的发展。 外国美术史(重点章节) 西方文明的曙光: 简述古埃及文明的艺术特征(金字塔、壁画、雕塑的宗教与象征意义);古希腊罗马艺术(强调古典主义、人体美、神话主题,如帕特农神庙、米洛的维纳斯、罗马斗兽场)。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 重点梳理拜占庭艺术、罗马式、哥特式建筑与雕塑的风格;详述意大利文艺复兴(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艺术理念、人文主义精神及其在绘画、雕塑、建筑上的体现。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 概述巴洛克艺术的华丽、动感特点(如卡拉瓦乔、伦勃朗);古典主义的理性、庄重风格。 19世纪至今的现代艺术: 重点关注印象派(莫奈、雷诺阿)、后印象派(梵高、高更、塞尚)、野兽派、立体主义(毕加索)、抽象表现主义等重要艺术流派的艺术理念、表现手法及代表人物。 美术鉴赏 基本鉴赏方法: 教授从题材、内容、形式(线条、色彩、构图、空间、体积、质感)、风格、时代背景等多个维度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 经典作品赏析: 选取初中美术教材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美术作品,进行深度鉴赏,如《蒙娜丽莎》、《星夜》、《最后的晚餐》、《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分析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不同艺术门类的鉴赏: 涵盖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摄影、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掌握不同门类的鉴赏要点。 造型基础 素描: 重点掌握明暗对比、透视原理、构图要素,以及不同材质(静物、人体、风景)的绘画表现技法。 色彩: 理解色彩的构成(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彩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掌握色彩的混合、对比与调和,以及冷暖色、邻近色、对比色等在绘画中的应用。 构图: 讲解画面平衡、重心、比例、节奏、对比、统一等构图原则,以及各种构图形式(三角形、S形、对称、黄金分割等)。 设计基础 设计要素: 点、线、面、形的构成与变化,以及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原则: 对比、重复、节奏、均衡、比例、统一等。 基本设计方法: 联想、变形、组合、简化等。 常用设计形式: 图形设计、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第二部分:教学能力实操 本部分聚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学能力考察,涵盖说课、微课、案例分析等题型,强调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控制。 教学理念与目标 新课程标准解读: 深入理解初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如“以人为本”、“审美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与创造”等。 教学目标的确立: 掌握知识性、技能性、情感性、价值观性目标的设定原则,以及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制定中的应用。 学生中心观: 理解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能够准确分析初中美术教材的特点、结构、内容,明确每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学习基础,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教学流程设计: 掌握导入(激发兴趣)、新课讲授(知识传授)、实践练习(技能训练)、巩固提升(能力拓展)、总结评价(效果反馈)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 熟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项目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境。 教学资源的利用: 了解如何有效运用教材、图片、范画、多媒体、网络资源、实物模型等,丰富教学手段。 作业设计: 能够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的美术作业。 教学实施与组织 课堂管理: 掌握维护课堂秩序、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策略。 提问技巧: 学习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散性问题、收敛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效率。 示范与讲解: 掌握绘画技法、手工制作等技能的清晰、准确示范与讲解方法。 评价与反馈: 学习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并给予建设性反馈。 小组合作: 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分析 常见案例类型: 能够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如缺乏兴趣、技法困难、创新受阻、课堂纪律差等),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 掌握如何从教学案例中提炼经验教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说课与微课准备 说课结构: 掌握说课的基本结构,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包括详细的环节设计)、板书设计、教具准备、教学评价等。 微课准备: 理解微课的特点(短小精悍、聚焦一至两个知识点),掌握如何设计和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包括内容组织、课件制作、语言表达、画面呈现等。 备考策略 回归教材: 熟悉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 梳理考纲: 紧密围绕考试大纲,逐条对照,确保无遗漏。 真题演练: 深入研究历年考试真题,把握命题规律,熟悉题型。 高频考点突破: 重点攻克本书精选的高频考点,反复记忆,理解掌握。 模拟训练: 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进行模拟测试,提升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注重实践: 尤其在教学能力部分,要多进行说课、微课的练习,熟悉教学流程和表达方式。 结语 本书旨在帮助考生快速、高效地掌握2017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所需的核心知识与教学技能。通过系统复习和有针对性的练习,相信考生定能信心满满地迎接考试,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教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实话,我抱着“速记”两个字来的,期待能找到那种直击灵魂的考点提炼,结果拿到手才发现,内容量依旧是相当可观的。尤其对于初次接触这个学科知识体系的考生来说,一开始的冲击力是有点大的。它试图面面俱到地覆盖“美术学科知识”的各个领域,从艺术史的基础脉络到中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发展,再到具体的绘画、雕塑、设计原理,几乎没有放过。我花了好大力气才把那些年代和人名对应起来,感觉像是又重读了一遍大学的专业课导论,只不过这次的重点是“考试”。真正觉得它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那些“高频考点”的标记,虽然很多知识点本身是老生常谈,但被出版社用特定的字体或颜色标注出来后,确实在视觉上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至少你知道哪些部分是绝对不能出错的“送分题”。但是,对于“教学能力”这部分,我个人觉得深度上略显不足,更多的是偏向于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和理论的罗列,缺乏一些鲜活的、实战中可能会遇到的课堂管理案例分析或者具体的学情应对策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扎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复习资料,但“速记”这个词,可能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了扎实基础,只需要快速刷一遍重点的“二刷”考生。对于零基础的同学,这本书更像是一张需要你耐心去填补细节的地图。

评分

拿到这本《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教材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排版,太“复古”了!说实在的,作为2017年的版本,它的设计感确实有点跟不上现在主流的教辅材料的审美标准。大量的文字堆砌,图例的引入也显得比较零散,很多重要的艺术作品图片如果不是我自己在网上额外查找对比,单看书上的小图,简直是一种折磨。尤其是在讲到西方现代艺术,比如立体主义或者野兽派的作品分析时,色彩还原度和细节展示实在让人抓狂。不过,抛开外观不谈,它的知识体系构建逻辑是清晰的,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美术史发展,再到基础的造型要素,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关键概念后附带的“小贴士”栏目,虽然篇幅不大,但往往能点明一些容易混淆的细微差别,比如对“构成”和“组合”的区分,或者对不同时期“审美标准”的对比。但这教材的“速记”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读者自身的二次加工。我不得不准备大量的便签纸和荧光笔,把书上的内容强行拆解成一个个可以快速回顾的知识卡片,否则,直接通读下来,知识点还是会像流水一样从脑子里溜走,毕竟美术史上的名词和理论实在是太多了。

评分

我用了这本教材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强化复习,最大的感受是它的“严谨性”——那种带着官方考试味道的、不容置疑的严谨。它对每一个知识点的阐述都力求准确和全面,引用了不少教育部的相关指导文件中的表述,这对于确保我们在理解上不偏离出题人的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美术史的部分,时间线索的梳理做得非常细致,比如对中国古代绘画流派的演变,以及对某一时期某个画家的核心观点,都有明确的界定。但是,这种严谨性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它牺牲了一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学习美术本应是一件充满美感和启发性的过程,但这本教材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啃一本严谨的教科书的附录。特别是对于那些艺术感知力较强、但对死记硬背感到抗拒的考生来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毅力来克服这种“学术化”的阅读障碍。我不得不说,要达到“速记”的效果,你必须像对待一本法律条文一样去对待那些定义和原则,反复阅读,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在“初级中学”的定位上,把握得还算到位,但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它的知识点覆盖面非常广,从基础的美术鉴赏(比如对一幅画的情感表达、构图分析)到略微深入的教学论,都涉及到了。对于一个即将走上讲台的老师而言,它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知识框架,让你知道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需要“知道些什么”。然而,在“教学能力”的侧重点上,我感觉它更偏向于“教什么”而不是“怎么教”。比如,它会详细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但这部分内容如果能增加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活动设计案例会更好。比如,针对“三年级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泥塑入门”,书上更多是讲解泥塑的材料特性和基本技能要求,而不是给出一个完整的40分钟课堂流程示范。我个人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比如利用旧报纸、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艺术创作)的实际操作指南。现在的内容,更像是一本高标准的“美术理论复习指南”,而不是一本紧贴一线教学实践的“速成手册”。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教学实施”和“学情应对”方面多下点功夫,让速记的内容更具应用价值。

评分

从应试策略的角度来看,这本2017年的“高频考点速记”确实体现了当时出题机构的侧重点和热点。通过对比历年真题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有些知识模块确实是反复出现的“重灾区”。例如,对于“基础造型能力评价标准”的掌握,以及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理解,这本书给予了非常集中的篇幅。这对于时间有限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效率的保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区域。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间过去了几年,美术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标准可能已经有了新的微调和发展,虽然核心不变,但一些新的教学热点(比如数字化艺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趋势)在这本较早的版本中体现得不够突出。因此,在使用它的时候,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这本书提供的“高频”是基于2017年左右的背景,需要结合最新的考试大纲进行交叉验证,以确保知识体系的前沿性。它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基石”,但要冲击高分,可能还需要在其上搭建一些更具时效性的“砖瓦”。

评分

不错,还可以吧!!!

评分

很好,已经做了好几套了。

评分

图书质量还可以吧,快递也可以

评分

中公教育的教材一直不错,很权威,编写的逻辑性很强!推荐大家!

评分

今年打算考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希望一次全过,哈哈哈

评分

已经第二次购买了 真的很好用 就是价格不稳定 打得价格战太狠了已经第二次购买了 真的很好用 就是价格不稳定 打得价格战太狠了

评分

快递速度挺快,很好

评分

不错的书 价格也还行 物流一直很快递 值得推荐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的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