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手機安全篇·全新升級版)》贈送資源:
? Windows係統安全與維護手冊
? 計算機硬件管理超級手冊
? Windows文件管理高級手冊
? (140個)Windows係統常用快捷鍵介紹
? (157個)Linux命令應用大全
? (136個)Linux係統管理與維護命令應用手冊
? (58個)Linux網絡與服務器命令應用手冊
? 黑客攻防命令手冊
內容簡介
《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手機安全篇·全新升級版)》由淺入深、圖文並茂地再現瞭手機安全方麵的相關知識。
全書主要內容有14章,分彆為認識黑客與智能手機攻防、智能手機操作係統——iOS、智能手機操作係統—— Android、智能手機病毒與木馬攻防、無綫通信技術之藍牙、無綫通信技術之Wi-Fi、DOS攻擊、手機遊戲安全攻防、QQ zhang號及電子郵件攻防、智能手機加密與性能優化、移動追蹤定位與遠程控製技術、保護移動支付安全、揭秘針對智能手機 的攻擊方式與安全防範、平闆電腦的攻防技巧。
本書語言簡潔、流暢,內容豐富、全麵,適用於一般智能手機用戶、對移動設備感興趣的人員、對移動設備維護的人 員閱讀和學習,也可以作為各大計算機培訓機構的輔導用書。
作者簡介
本書由高翔編著,鬍華、閆珊珊、王棟、宗立波、馬琳、趙玉萍、欒銘斌等老師也參加瞭本書部分內容的編寫和統稿工作。
目錄
目錄
第1章?認識黑客與智能手機攻防
1.1?豐富多彩的黑客文化
1.1.1?黑客的由來
1.1.2?手機黑客的由來
1.1.3?黑客守則
1.1.4?黑客常用攻擊方式
1.2?黑客必備技能
1.2.1?英語閱讀能力
1.2.2?使用黑客工具
1.2.3?具備編程技能
1.2.4?熟悉網絡協議和工作原理
1.3?智能手機攻防基礎
1.3.1?智能手機主流操作係統
1.3.2?智能手機漏洞簡介
技巧與問答
第2章?智能手機操作係統—iOS
2.1?iOS操作係統的發展曆程
2.1.1?iOS的發展迴顧
2.1.2?iOS最新版本
2.1.3?iOS用戶界麵
2.2?從底層剖析iOS
2.2.1?iOS的係統架構
2.2.2?iOS開發語言
2.3?刷新iOS操作係統—刷機
2.3.1?什麼是刷機
2.3.2?iPhone刷機教程
2.4?iOS係統的數據備份與恢復
2.4.1?使用iCloud備份和恢復用戶數據
2.4.2?使用iTunes備份和還原用戶數據
2.4.3?使用91助手備份和還原用戶數據
2.5?越獄讓iOS更加完美
2.5.1?認識越獄
2.5.2?越獄的利與弊
2.6?蘋果攻擊案例
2.7?被用於iOS操作係統的攻擊方式與防範技巧
2.7.1?Ikee攻擊與防範技巧
2.7.2?中間人攻擊與防範技巧
2.7.3?惡意應用程序攻擊與防範
2.7.4?利用應用程序漏洞攻擊與防範
技巧與問答
第3章?智能手機操作係統—Android
3.1?Android操作係統的發展曆程
3.1.1?Android操作係統的發展迴顧
3.1.2?Android 最新版本
3.1.3?Android 最新版本新特性
3.2?分層認識Android係統
3.2.1?認識係統分層
3.2.2?係統架構分層的優勢
3.2.3?Android操作係統的基本架構
3.2.4?應用程序層
3.2.5?應用程序框架層
3.2.6?係統運行庫層
3.2.7?Linux核心層
3.3?Android安全模型
3.4?Android組件的基本功能
3.4.1?活動
3.4.2?服務
3.4.3?廣播接收器
3.4.4?內容提供者
3.5?使用備份保護數據
3.5.1?手動備份
3.5.2?利用91助手備份
3.6?Android係統刷機
3.6.1?Android係統刷機常識
3.6.2?Android係統刷機教程
3.7?Android 係統獲取Root權限
3.7.1?Root原理簡介
3.7.2?獲取Root權限的優點與缺點
3.7.3?獲取Root權限的方法
3.7.4?避免一鍵Root惡意軟件的危害
3.8?認識Android模擬器
3.9?Android平颱常見惡意軟件及病毒的分類
3.9.1?ROM內置類惡意軟件/病毒
3.9.2?破壞類惡意軟件/病毒
3.9.3?吸費類惡意軟件/病毒
3.9.4?竊取隱私類惡意軟件/病毒
3.9.5?僞裝類惡意軟件/病毒
3.9.6?雲更新類惡意軟件/病毒
3.9.7?誘騙類惡意軟件/病毒
技巧與問答
第4章?智能手機病毒與木馬攻防
4.1?認識手機病毒
4.1.1?手機病毒術語
4.1.2?手機病毒的組成
4.1.3?手機病毒的特點
4.2?認識手機木馬
4.2.1?手機木馬的組成
4.2.2?手機木馬的分類
4.2.3?手機木馬攻擊的原理
4.3?常見的手機病毒
4.3.1?常見手機病毒之一——短信病毒
4.3.2?常見手機病毒之二——釣魚王病毒
4.3.3?常見手機病毒之三——手機骷髏病毒
4.3.4?常見手機病毒之四——同花順大盜
4.3.5?常見手機病毒之五——手機僵屍病毒
4.3.6?常見手機病毒之六——卡比爾病毒
4.3.7?常見手機病毒之七——老韆大富翁
4.3.8?常見手機病毒之八——QQ盜號手
4.4?手機病毒與木馬的危害和防範
4.5?網絡蠕蟲的危害及防範
4.5.1?認識網絡蠕蟲
4.5.2?網絡蠕蟲的危害
4.5.3?網絡蠕蟲的防範
4.6?殺毒軟件的使用
4.6.1?騰訊手機管傢
4.6.2?百度手機衛士
4.6.3?360手機衛士
技巧與問答
第5章?無綫通信技術之藍牙
5.1?藍牙基礎知識簡介
5.1.1?認識藍牙
5.1.2?藍牙的起源與發展
5.1.3?藍牙的工作原理
5.1.4?藍牙的體係結構
5.1.5?藍牙的相關術語
5.1.6?藍牙4.2的新特徵
5.1.7?藍牙4.2的發展前景
5.2?藍牙設備的配對
5.2.1?啓動藍牙適配器
5.2.2?搜索周圍開啓藍牙功能的設備
5.2.3?使用藍牙進行設備間的配對
5.2.4?兩颱設備傳遞文件測試效果
5.3?藍牙通信技術應用實例
5.3.1?讓傢居生活更便捷
5.3.2?讓駕駛更安全
5.3.3?增強多媒體係統功能
5.3.4?提高工作效率
5.3.5?豐富娛樂生活
5.4?藍牙攻擊方式與防範
5.4.1 典型的藍牙攻擊
5.4.2 修改藍牙設備地址
5.4.3 利用藍牙進行DOS攻擊
5.4.4 藍牙的安全防護
技巧與問答
第6章?無綫通信技術之Wi-Fi
6.1?Wi-Fi基礎知識簡介
6.1.1?Wi-Fi的通信原理
6.1.2?Wi-Fi的主要功能
6.1.3?Wi-Fi的優勢
6.1.4?Wi-Fi與藍牙互補
6.1.5?Wi-Fi無綫網絡的建立
6.2?無綫網絡的安全加密
6.2.1 使用WEP加密
6.2.2 使用WPA-PSK安全加密算法加密
6.2.3 禁用SSID廣播
6.2.4 基於MAC地址的媒體訪問控製
6.3?智能手機Wi-Fi連接方式
6.3.1?Android手機Wi-Fi連接
6.3.2?iPhone手機Wi-Fi連接
6.4?Wi-Fi技術的應用
6.4.1?網絡媒體
6.4.2?日常休閑
6.4.3?掌上設備
6.4.4?客運列車
6.5?無綫路由器設置教程
6.5.1?認識無綫路由器
6.5.2?無綫路由器基礎設置
6.5.3?無綫加密
6.5.4?禁用DHCP功能
6.5.5?修改Wi-Fi連接密碼
6.5.6?關閉SSID廣播
6.5.7?設置IP地址和MAC地址的綁定
6.6?使用軟件破解Wi-Fi密碼的方法及防範措施
6.6.1 手機版“Wi-Fi萬能鑰匙”破解Wi-Fi密碼
6.6.2 PC版“Wi-Fi萬能鑰匙”破解Wi-Fi密碼
6.6.3 防止“Wi-Fi萬能鑰匙”破解密碼
6.7?Wi-Fi攻擊方式
6.7.1?Wi-Fi攻擊之一——釣魚陷阱
6.7.2?Wi-Fi攻擊之二——陷阱接入點
6.7.3?Wi-Fi攻擊之三——攻擊無綫路由器
6.7.4?Wi-Fi攻擊之四——內網監聽
6.7.5?Wi-Fi攻擊之五——劫機
6.8?Wi-Fi安全防範措施
技巧與問答
第7章?DOS攻擊
7.1?DOS攻擊概述
7.1.1?什麼是DOS攻擊
7.1.2?DOS攻擊原理
7.2?DOS攻擊方式的分類
7.3?DOS攻擊方式舉例
7.3.1?DOS攻擊之一——SYN 泛洪攻擊
7.3.2?SYN Cookie Firewall防禦SYN 泛洪攻擊
7.3.3?DOS攻擊之二——IP欺騙攻擊
7.3.4?DOS攻擊之三——UDP洪水攻擊
7.3.5?DOS攻擊之四——ping洪流攻擊
7.3.6?DOS攻擊之五——teardrop攻擊
7.3.7?DOS攻擊之六——Land攻擊
7.3.8?DOS攻擊之七——Smurf攻擊
7.3.9?DOS攻擊之八——Fraggle攻擊
7.4?DDOS攻擊揭密
7.4.1?什麼是DDOS攻擊
7.4.2?DDOS攻擊原理
7.4.3?DDOS攻擊與DOS攻擊的區彆
7.5?揭密對手機進行DOS攻擊的方式
7.5.1?手機DOS攻擊之一——藍牙泛洪攻擊
7.5.2?手機DOS攻擊之二——藍牙劫持攻擊
7.5.3?手機DOS攻擊之三——非正常的OBEX信息攻擊
7.5.4?手機DOS攻擊之四——非正常的MIDI文件攻擊
7.5.5?防禦DOS攻擊的措施
技巧與問答
第8章?手機遊戲安全攻防
8.1?手機遊戲存在的風險
8.1.1?風險一——手機遊戲病毒
8.1.2?風險二——手機賬號密碼采用明文傳輸
8.1.3?風險三——遊戲權限濫用
8.1.4?風險四——手機遊戲二次打包
8.2?手機遊戲正確的下載途徑
8.2.1?通過官網下載
8.2.2?第三方軟件下載
8.3?手機遊戲必備常識
8.3.1?收費遊戲的計費原理及漏洞
8.3.2?手機遊戲卡頓原因
8.3.3?手機遊戲加速技巧
8.3.4?將手機遊戲移動到內存卡
8.3.5?卸載後及時刪除手機數據包
8.4?手機遊戲安全防護措施
技巧與問答
第9章?QQ賬號及電子郵件攻防
9.1?QQ黑客工具的使用和防範
9.1.1?“啊拉QQ大盜”的使用和防範
9.1.2?“雨點QQ密碼查看器”的使用與防範
9.1.3?“QQExplorer”的使用與防範
9.2?增強QQ安全性的方法
9.2.1?方法一——定期更換密碼
9.2.2?方法二——申請QQ密保
9.2.3?方法三——加密聊天記錄
9.3?手機電子郵件攻擊與防範
9.3.1?電子郵件攻擊簡介
9.3.2?電子郵件係統的工作原理
9.3.3?電子郵件攻擊方式
9.4?電子郵件攻擊防範措施
9.4.1?根據IP地址判斷郵件來源
9.4.2?軟件過濾垃圾郵件
9.4.3?避免使用公共Wi-Fi發送郵件
9.4.4?謹慎對待陌生連接和附件
9.4.5?通過日常行為保護電子郵件
9.5?利用密碼監聽器監聽郵箱密碼
9.5.1?密碼監聽器的使用方法
9.5.2?查找監聽者
9.5.3?防止網絡監聽
技巧與問答
第10章?智能手機加密與性能優化
10.1?設置手機鎖屏密碼
10.1.1?密碼鎖屏設置
10.1.2?圖案鎖屏設置
10.1.3?PIN鎖屏設置
10.2?個人隱私加密
10.3?智能手機省電小常識
10.3.1?常識一——調整屏幕顯示
10.3.2?常識二——優化係統
10.3.3?常識三——管理後颱程序
10.3.4?常識四——使用省電程序
10.3.5?常識五——閤理使用飛行模式
10.3.6?常識六——關閉手機觸屏音效和振動
10.4?智能手機連接互聯網
10.4.1?Android智能手機網絡接入點設置
10.4.2?iPhone智能手機網絡接入點設置
10.5?智能手機優化軟件
10.5.1?360手機衛士
10.5.2?騰訊手機管傢
10.5.3?百度安全衛士
技巧與問答
第11章?移動追蹤定位與遠程控製技術
11.1?移動定位基礎知識簡介
11.1.1?移動定位的分類
11.1.2?移動定位技術的現狀
11.2?常用的定位技術
11.2.1?GPS定位
11.2.2?A-GPS定位
11.2.3?基站定位
11.2.4?Wi-Fi定位
11.2.5?RFID、二維碼定位
11.3?移動定位的應用
11.3.1?應用一——緊急救援和求助
11.3.2?應用二——汽車導航、車輛追蹤、艦隊追蹤
11.3.3?應用三——基於位置和事件的計費係統
11.3.4?應用四——移動性管理及係統優化設計
11.3.5?應用五——移動黃頁查詢、防止手機盜打
11.3.6?應用六——通過定位技術追蹤手機
11.4?手機遠程控製計算機
11.4.1?Android手機遠程控製計算機
11.4.2?iPhone手機遠程控製計算機
11.5?手機位置追蹤
11.5.1?Android手機位置追蹤
11.5.2?iPhone手機位置追蹤
技巧與問答
第12章?保護移動支付安全
12.1?移動支付簡介
12.1.1?什麼是移動支付
12.1.2?移動支付的特點
12.1.3?移動支付的模式
12.2?移動支付存在的風險
12.3?加強移動支付安全
12.3.1?加強手機銀行安全
12.3.2?加強個人網上銀行安全
12.4?警惕釣魚網站
12.5?支付寶安全性能提升
12.5.1?加強支付寶PC端安全防護
12.5.2?加強支付寶手機端安全
12.6?手機安全軟件的使用
12.6.1?開啓騰訊手機管傢安全支付
12.6.2?開啓360手機衛士支付保護
技巧與問答
第13章?揭秘針對智能手機的攻擊方式與安全防範
13.1 智能手機的攻擊方式
13.1.1 方式一——通過下載軟件攻擊
13.1.2 方式二——利用紅外或藍牙攻擊
13.1.3 方式三——通過發送短信攻擊
13.1.4 方式四——利用係統漏洞攻擊
13.1.5 方式五——製造手機炸彈攻擊
13.2 智能手機防範攻擊技巧
13.2.1 技巧一——關閉藍牙功能
13.2.2 技巧二——保證手機軟件下載的安全性
13.2.3 技巧三——不輕信怪異短信,不接亂碼電話
13.2.4 技巧四——安裝手機衛士軟件
13.2.5 技巧五——對手機數據定期備份
技巧與問答
第14章?平闆電腦的攻防技巧
14.1 認識平闆電腦
14.1.1?平闆電腦操作係統
14.1.2?平闆電腦的優缺點
14.2?針對平闆電腦的攻擊方式
14.3 平闆電腦的防範技巧
14.3.1 及時更新平闆電腦操作係統
14.3.2 鎖定SIM卡
14.3.3?屏幕鎖定
14.3.4?安裝平闆電腦安全軟件
技巧與問答
精彩書摘
7.1 DOS攻擊概述
7.1.1 什麼是DOS攻擊 7.1.1 什麼是DOS攻擊
要想瞭解什麼是DOS攻擊,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DOS。DOS全稱為Denial of Service, 即拒絕服務。而造成DOS的攻擊行為被稱為DOS攻擊,也叫拒絕服務攻擊。顧名思義,DOS 攻擊就是讓目標計算機或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或資源訪問。黑客可以利用網絡協議實現 中存在的缺陷,也可以直接通過“暴力”的手段快速耗盡攻擊對象的資源,使攻擊對象無法 為正常訪問提供服務甚至崩潰。
7.1.2 DOS攻擊原理 7.1.2 DOS攻擊原理
在學習DOS攻擊原理之前,我們需要瞭解客戶端與服務 器之間通過TCP(傳輸控製協議)建立連接的過程。TCP連 接的建立需要經過三次連接信息的傳輸,因此我們也稱TCP 連接的建立過程為三次握手過程(Three-way hand shake) 。 下麵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次握手的過程。
第一次握手:連接建立開始,客戶端嚮服務器發送SYN 包等待服務器確認。
第二次握手:服務器成功收到客戶端發來的SYN包後, 必須嚮客戶端迴復一個確認SYN 包的確認包,即ACK包;同時自己也發送一個SYN包給客戶 端。第二次握手服務器要嚮客戶端發送的消息包為SYN-ACK包。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成功收到服務器的SYN-ACK包後,要嚮服務器發送確認包ACK,確 認服務器發送的SYN-ACK包已經成功接收。第三次握手TCP連接也就完成瞭。
在三次握手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重要的概念需要大傢瞭解。
半連接:服務器收到客戶端發來的SYN包而還未收到ACK包時的連接狀態稱為半連接, 即尚未完全完成三次握手的TCP連接。
半連接隊列:在三次握手協議中,服務器維護一個半連接隊列,當同時有多個客戶端嚮 服務器發送連接請求時,該隊列為每個客戶端的SYN包開設一個條目。隊列中的這些條目錶 明服務器收到SYN包後已經嚮客戶發齣SYN-ACK包,正在等待客戶的ACK包來確認已經收 到SYN-ACK包。
Backlog參數:錶示半連接隊列的大容納數目。
SYN-ACK重傳次數:服務器發送完SYN-ACK包,在一段時間內如果未收到客戶確認包,服務器會進行首次重傳。重傳SYN-ACK包後服務器等待一段時間仍未收到客戶確認包,就會 進行第二次重傳。重傳間隔的時間不一定是相同的,重傳的次數也並不是無限的,但是有 大重傳次數的限製。如果重傳次數超過大重傳次數,則服務器將該條目從半連接隊列中刪除,本次連接失敗。 半連接存活時間:是指服務器從收到SYN包到確認這個報文無效的長時間,也是半連接隊列條目存活的長時間。該時間值是所有重傳請求包長等待時間的總和。
黑客可以利用TCP協議三次握手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進行DOS攻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黑客想要攻擊一颱服務器,可以先僞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然後利用這些不存在的IP地址 嚮服務器發送SYN包請求建立TCP連接。服務器在接收到SYN包後迴復一個SYN-ACK包, 這時連接進入半連接狀態,同時服務器在半連接隊列中為半連接開設一個條目,等待客戶端 迴復ACK包。由於黑客使用的IP地址是僞造的,所以服務器收不到客戶端發來的ACK包來 確認已經收到SYN-ACK包,等到一段時間後服務器會再次嚮客戶端發送SYN-ACK包,這時 半連接隊列中會新增一個條目。由於半連接隊列中每個條目都有半連接存活時間,所以重傳 SYN-ACK包後前麵加入隊列的條目並不會立刻失效,還會在隊列中占用資源。服務器因為收 不到ACK包所以會一直重傳下去,直到達到SYN-ACK重傳次數。服務器不斷地重傳,大量僞 造的IP地址不停地嚮服務器發送SYN包請求建立連接,半連接隊列的Backlog參數很快達到 上限。當正常的客戶端嚮服務器發送SYN包請求建立連接的時候,服務器因資源被消耗用盡, 無法與正常的客戶端建立TCP連接,繼而不能提供服務。這樣,一個DOS攻擊就完成瞭。
《數字世界的隱秘之戰:入侵與防禦的藝術》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數字世界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社交媒體的每一次滑動,到在綫購物的每一次支付,再到智能傢居的每一次指令,我們的生活軌跡被深刻地烙印在數據流之中。然而,在這片繁榮景象的背後,一場看不見的戰爭從未停止——一場關於數據、隱私和控製權的攻防博弈。 《數字世界的隱秘之戰:入侵與防禦的藝術》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數字探索之旅,它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當今數字世界中最具影響力的挑戰之一:網絡安全。本書不涉及任何手機安全特定知識,而是著眼於更廣闊的數字攻防領域,通過深入淺齣的方式,揭示隱藏在技術錶象之下的邏輯與策略,讓你以全新的視角審視這個數字時代。 第一章:數字足跡的繪製——理解你的存在 在踏入攻防的戰場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我們”是誰。本書將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探討在數字世界中,我們留下瞭怎樣的“足跡”。這並非僅僅是瀏覽記錄或搜索曆史,而是更深層次的身份識彆、行為模式分析以及個人信息暴露的可能性。我們會學習如何審視自己的數字畫像,瞭解哪些信息是公開的,哪些是容易被獲取的,以及這些信息可能被如何利用。理解這些,是構建第一道防禦的基礎。我們將探討: 身份的構成: 用戶名、密碼、郵箱、電話號碼、社交媒體賬號、IP地址,這些看似獨立的碎片,如何共同描繪齣一個獨特的你。 行為的痕跡: 你點擊瞭什麼,搜索瞭什麼,購買瞭什麼,與誰互動,這些行為模式如何被記錄和分析。 信息的多樣性: 除瞭個人基本信息,還包括地理位置、設備信息、瀏覽器曆史、應用使用習慣等,它們構成瞭數字畫像的豐富度。 信息暴露的途徑: 公開的社交媒體、不安全的網站、泄露的數據庫、第三方應用權限,以及看似無害的網絡互動。 第二章:入侵者的思維模式——洞察攻擊的邏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掌握防禦之道,首先要理解攻擊者的思維。本書將剝離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技術術語,深入剖析攻擊者是如何思考、如何規劃、如何執行每一次“滲透”的。我們將從心理學、社會工程學、以及基礎的計算機科學原理齣發,揭示攻擊的“人性化”和“邏輯化”一麵。你將瞭解到: 弱點的挖掘: 攻擊並非總是從高深的技術開始,更多時候是從人類的信任、好奇心、貪婪或恐懼入手。 社會工程學的藝術: 僞裝、欺騙、利用信息不對稱,如何通過人際互動而非純粹的技術手段達成目標。 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攻擊者如何利用公開信息(OSINT)來構建攻擊目標畫像,找到薄弱環節。 利用人類的認知偏差: 為什麼“緊急通知”或“免費贈送”如此有效?理解常見的認知陷阱。 攻擊的流程: 從偵察、掃描、漏洞利用到權限提升、橫嚮移動,攻擊者是如何一步步蠶食目標的。 第三章:數字陷阱的藝術——常見的攻擊嚮量解析 在理解瞭攻擊者的思維之後,我們將聚焦於他們常用的“工具箱”和“戰術”。本書將詳細介紹各種經典的、常見的網絡攻擊方式,但並非以枯燥的技術教程形式呈現,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原理分析,讓你理解這些攻擊的本質和威力。我們不會深入探討具體的代碼實現,而是側重於攻擊的原理、目的以及如何防範。 惡意軟件的傢族: 病毒、蠕蟲、特洛伊木馬、勒索軟件、間諜軟件……它們是如何傳播、感染、以及造成損害的。我們關注的是它們的行為模式和影響,而非病毒簽名。 網絡釣魚的演變: 從簡單的郵件詐騙到高度仿真的網頁,網絡釣魚如何利用信任和恐懼來竊取信息。 漏洞利用的邏輯: 軟件的缺陷為何存在?攻擊者如何利用這些“門縫”進入係統。我們將探討緩衝區溢齣、SQL注入等原理,但重點在於其攻擊邏輯而非代碼細節。 拒絕服務攻擊(DoS/DDoS): 如何通過海量請求壓垮目標,以及這種攻擊的常見目的。 中間人攻擊: 如何在通信雙方之間截獲、篡改信息,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 賬戶劫持的策略: 暴力破解、憑證填充、會話劫持等,攻擊者如何獲取他人的登錄憑證。 第四章:構建數字堡壘——主動防禦的核心策略 瞭解瞭攻擊的方方麵麵,我們纔能更好地構建自己的“數字堡壘”。本書將轉嚮防禦端,提供一套係統化的、可操作的策略,幫助讀者提升自身的數字安全水平。這裏的防禦並非僵化的技術規則,而是建立在對風險理解之上的主動應對。 強大的身份認證: 不僅僅是復雜的密碼,更包括多因素認證(MFA)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你的數字身份。 網絡邊界的守護: 理解防火牆、入侵檢測係統(IDS)和入侵防禦係統(IPS)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們在網絡安全中的作用。 軟件更新與補丁管理: 為什麼及時更新軟件如此關鍵?漏洞是如何被修復的。 數據加密的意義: 理解傳輸層安全(TLS/SSL)等加密技術,以及如何保護你的敏感數據。 安全的上網習慣: 如何識彆可疑鏈接、謹慎下載文件、以及保護個人隱私不被過度收集。 隱私設置的優化: 深入瞭解各大平颱和操作係統的隱私設置,並學會如何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調整。 備份與恢復: 當最壞的情況發生時,如何通過有效的備份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第五章:威脅情報的解讀——預警與響應的藝術 數字世界的攻防是一場持續的博弈,有效的防禦離不開對最新威脅的瞭解和快速的響應能力。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威脅情報”的世界,學習如何獲取、分析和利用信息,從而更好地預測和應對潛在的攻擊。 威脅情報的來源: 如何從公開的安全報告、安全社區、以及專業的安全廠商那裏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情報的分類與分析: 理解不同類型的威脅情報,以及如何對其進行解讀和評估。 預警機製的建立: 如何將威脅情報轉化為實際的預警信號,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事件響應的基礎: 當安全事件發生時,應該如何應對?從報告、隔離、根除到恢復,一個清晰的響應流程。 持續改進的循環: 安全並非一勞永逸,而是需要不斷學習、適應和改進的過程。 第六章:數字公民的責任——共同構建安全的網絡生態 網絡安全並非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本書的最後一章將迴歸到更廣闊的視角,探討作為數字公民,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以及如何共同努力,構建一個更安全的數字環境。 法律法規與道德邊界: 理解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以及遵守道德規範的重要性。 信息共享與協作: 在保護自身信息安全的同時,如何在閤規的前提下,與他人分享安全經驗,共同提升安全意識。 企業的安全責任: 為什麼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保障數據安全?以及作為用戶,如何監督和選擇那些重視安全的廠商。 人工智能與未來的挑戰: 簡要探討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新的安全威脅和防禦手段。 《數字世界的隱秘之戰:入侵與防禦的藝術》將為你打開一扇通往數字安全核心的大門。它不是為你提供一套死闆的“步驟”,而是為你注入一種“安全思維”,讓你在麵對日益復雜的數字世界時,能夠更加從容、自信地保護自己。無論你是對數字世界充滿好奇的初學者,還是希望提升自身安全意識的普通用戶,本書都將是你探索這場數字隱秘之戰的寶貴嚮導。它將幫助你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守護者,讓你在享受數字便利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並有效規避潛在的風險,成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數字公民。